乐童家长必备指南读后感锦集

乐童家长必备指南读后感锦集

2020-10-20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乐童家长必备指南 读后感 

  《乐童家长必备指南》是一本由[美] 艾米·南森 / Amy Nathan著作,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3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乐童家长必备指南》精选点评:

  ●有帮助,有种暴露年龄的感觉……,硬货满满,极具借鉴意义

  ●可能因为是翻译版的原因,比较别扭读得...

  ●从孩子初学音乐,到最终走向职业道路的每个阶段,都有大量翔实的案例,来解答乐童父母的问题。这些案例,可以让父母们知道,他们并不是一个人,他们的孩子遇到的问题,即便是很厉害的音乐家们也曾有过同样的困扰。

  ●作为乐童家长读了这本书很有帮助,发现自己实际遇到的问题那么多家长也都在面对,能有效缓解焦虑,也让我受到很多启发,比如最枯燥的练习怎样鼓励孩子坚持,家长在陪练中需要注意什么,孩子在未来的音乐道路中有可能遇到的阶段和问题等等方面,确实让我收获了很多有用的建议。同时看到那么多家长和乐童分享的经历也让我更加坚定给孩子提供音乐启蒙教育的信心,一旦一个人接触了音乐曾经被音乐打动,哪怕只有一个阶段与某种乐器同行,哪怕因为种种原因停止了这项乐器的学习,但只要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在,音乐这项伟大的艺术将伴随他的一生,为生活增添色彩。我不需要孩子替我完成音乐梦想,我自己也在学琴我可以完成我自己的梦想,我只希望尽我所能在合适的年纪帮孩子打开音乐这扇大门,让他们有机会了解这其中的美好世界。

  ●书名改为《乐童家长意见合集》更合适。 给各位家长排个雷,这本 <The Music Parents' Survival Guide: A Parent-To-Parent Conversation> 较差,另一本 <The Music Parents' Guide: A Survival Kit for the New Music Parent> 口碑比这本好很多。

  ●很棒的工具书。音乐教育和所有对孩子的教育一样,尽量要用信任代替逼迫,用陪伴代替干涉,用鼓励代替质问,身教永远大于言传。相对于整个人生,两代人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多留给孩子一些能使之独立的习惯和回忆吧。

  ●无须安利,如书名所说 ——乐童家长必备指南

  ●看完只想感慨美国的音乐教育氛围真好,孩子很小就能在各种公共场合和机构接受音乐的熏陶,对音乐的兴趣是自然产生的。相比国内目前的音乐教育,孩子更多的只是为了考级而演奏乐器,在演奏时感受不到音乐的乐趣

  ●不错

  ●虽然国情不同,但很多经验可以借鉴,对于非音乐家的家长作为入门科普文还是很好的。

  《乐童家长必备指南》读后感(一):乐童和它的十八个封面

  拿到样书,拍照,发给译者时候,有一种终结的感觉,突然生出的那种不舍让书封的纹理都变得鲜活动人。封面的亚麻细纹,是因为有一天我在Wolfgang看到亚麻桌布,喜欢得不得了,想到要用这个纹路。

  我对这本书畏缩过,对译文焦虑过,对漫长的等待失望过。后来不知何时,我对它生出了好感,恰恰是不在掌控中的无力感,让它变得娇弱又珍贵。译者很配合也很真诚,整个过程中零碎的交流把不断翻滚的焦灼和脆弱变得平缓。

  好脾气的设计师做了十八款封面,一次又一次的否决,一次又一次的修改,始终耐心温和。其中有温柔雅致的,可惜最终没有通过。目前这款让我想到布伦德尔的,成了最终的选择。当然,无辜的设计师表示,他没有看过布伦德尔那个封面。总之,这是花费了很多心思的结果。希望不是一本阅后即焚的册子。

  征得设计师同意,留下两款封面纪念他的投入和耐心。

  登陆界面款。我最初在前十款方案里挺喜欢这款,但是设计师自己觉得不够有完整感。

  避开了丰满明艳,选了优雅自然的毛衣妹子。难得一向暗黑的设计师这么清新。不过最终被领导认为“太过雅致”而放弃。

  希望这本书能帮到一些家长。希望译者能喜欢最终的样子。希望我能像好脾气的设计师一样,继续耐心为下一本书投入。

  《乐童家长必备指南》读后感(二):音乐是家长送给孩子的人生礼物

接地气的经验比纯真的理论更有价值

  所有家长都想把音乐作为礼物送给孩子,因为音乐带给人生的实在太多了。

  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有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据研究,音乐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听觉辨别能力和敏感性,对稳定幼儿情绪,开发幼儿智力,有显著作用,而且,因为音乐学习的特殊性,还能培养孩子良好的专注习惯、坚强的毅力,甚至因为孩子的音乐学习,改良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不管从哪个方面讲,家长都不应该让孩子缺席音乐教育。

  市面上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学习音乐特长的书籍本来就不多,针对孩子整个音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该如何处理的信息就更少,即便是像“我的孩子能以音乐为生吗?如果不能,那还有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必要吗?”这样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也很难找到一个系统的解答,还好,《乐童家长必备指南》出现了。

  《乐童家长必备指南》,是“一本与众不同的经验分享类书籍”,汇集了超过150位经验丰富的乐童家长经验、40多位职业音乐家建议,探讨了乐童家长面对的各种问题,从而为乐童家长提供有效的帮助,其中的一些建议,直接来自顶尖音乐家的父母。

  因为《乐童家长必备指南》面对的是所有孩子的家长,所以,无论是想要培养孩子以音乐为生、还是仅仅作为一个特长爱好,书中都能回应家长的困惑,而且还因为罕见的真实而弥足珍贵,连纽约爱乐乐团教育副总监西奥多.维普路德都说:“如今再有乐童家长问起,我便可以让他们参考这本家长间深思熟虑、公正冷静的对谈”。

  《乐童家长必备指南》的作者是艾米.南森,毕业于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拥有哈佛大学与哥伦比亚教师学院的硕士学位,也是一位获奖作家。艾米.南森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职业作曲家,小儿子是演奏萨克斯的政治家,有意思的是,在大儿子刚满18个月就迷上了音乐时,但艾米.南森和丈夫因为不懂如何做乐童家长,差点儿用错误的教育方法断送了孩子的前程,后来因为向其他家长和老师寻求建议,才让大儿子的音乐之路重获新生,而且,艾米.南森也与两个儿子经历了书中讨论过的大量问题。

  《乐童家长必备指南》的主线,是孩子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家长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如何发现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如何帮助孩子选择乐器,直到最后如何帮助孩子做职业生涯考量等;书中的暗线,则是每个专题都是提出问题、提供相关乐童家长经验,然后列出较为必要的一系列专业建议和相关焦点人物成长例证。

  全书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到第六章,主要讲述孩子音乐之旅开启的条件;第二部分是第七章到第九章,主要讲述家长在孩子学习音乐过程中怎么做;第三部分是第十章到第十二章,主要谈论孩子长大后音乐专业发展方面的问题。

  值得每位家长关注的是,《乐童家长必备指南》不仅仅介绍如何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而且还介绍了音乐教育带来的对孩子成长、亲子关系和家庭和谐等方面的重要影响,让人深刻领悟到音乐教育对每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下面具体介绍一下《乐童家长必备指南》中的几个方面知识:

  1.孩子学习乐器的年龄

  面对家里天真活泼的小宝贝,每个家长都不想错过孩子学习音乐的关键期,但是,什么年龄才是学习乐器的关键期呢?

  对这方面,《乐童家长必备指南》中说,“学习任何乐器的最佳年龄取决于孩子在身体上能否控制这项乐器,还包括在情感和认知方面是否做好接受指导的准备。”大多数家长听到这样的话很抓狂:怎么才算是能“控制这项乐器”?如果要等孩子身体长大,怎么保持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接下来,《乐童家长必备指南》中提供了一些乐童家长的经验,让家长彻底解除困惑:

  一位教育者的女儿在10岁时喜欢上了长号,可是她的胳膊太短,无法够着长号的滑杆末端,但无论如何她还是开始了学习:她脱下鞋子,“用脚趾头按下活塞”

  另一个例子是,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在看电影时被影片中的吉他深深吸引,于是小男孩表示:“我也要弹这个!”家长则告诉他想要达到影片中的演奏水平,他必须先参加古典吉他课程,这个小家伙竟然平静地接受了这个要求,并在4岁的时候开始了铃木体系下的吉他训练课程。

  关于孩子学习乐器的年龄这一点,《乐童家长必备指南》里其实汇集了好几个家长的经验,涵盖了1岁到10岁间不同年龄的孩子和从小提琴、钢琴、到打击乐器、管弦乐器等不同的乐器种类,家长尽可以在这里找到解决问题的经验。

  2.在孩子音乐学习过程中家长该怎么做?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但在很多孩子学习音乐这件事情上恰恰相反:孩子一般开头会兴趣盎然,在学习过程中逐渐降低兴趣,并最终放弃,甚至会因此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影响孩子的成长等。

  关于这方面,《乐童家长必备指南》在包括第七八九章在内的大多数章节里都涉及到,诸如怎么合理分配联系时间、家长角色怎么转化、怎么应对孩子学习的高峰和低谷等。当孩子对音乐的学习逐渐加深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对孩子毅力、学习方法、家长耐心、家长的帮助策略等方面,都是严重的考验。

  比如,每日有规律地练习,是孩子们学好音乐的必要条件,但是孩子们一旦意识到每天这样枯燥地练习,就会热情大减,甚至因此和家长起冲突,拒绝练习。《乐童家长必备指南》给出了许多乐童家长不同的经验:家长萨拉.奥德纳的孩子,因为“来自一起表演的伙伴们的正面压力”,而变得对每日的音乐练习更加用功,奥德纳说,“毕竟没有人想让自己的朋友感到失望。”而两个乐童的母亲希瑟.甘奇更是直言:“如果我的女儿们只是参加私人课程,我想她们可能都不会继续学习了。”

  3.面对长大的乐童

  孩子们逐渐长大,学习音乐已经成为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这意味着他们开始需要专业水准的指导,他们将需要分辨对音乐理解和诠释的细微差别、乐句分句的变化以及掌握精确的技术细节,这跟之前的学习要求完全不同。

  其实,当孩子长大后,乐童家长们还要面临着帮助孩子重新选择专业的老师,选择合适的高中或者大学,帮助他们做职业选择的决定等重大问题,音乐的学习不再是仅仅是爱好和兴趣事情,每一位乐童家长都会变得焦虑、担忧,这时候其他家长的经验和专家的建议,对于乐童家长来说非常关键。

  另一方面,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对于家长的建议,并非完全信服,这时候其他同龄人的经历对于他们,将是更好的指导。《乐童家长必备指南》在这些方面汇集里大量的家长和音乐专家的经验,让孩子和家长都有借鉴和参考的对象,从而更加正确地做出抉择。

  《乐童家长必备指南》中,梅伊.卡彭特的小女儿,坚持在欧柏林攻读双学位,卡彭特夫人不担心:“这样万一找不到音乐方面的工作还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双保险,但密歇根大学的副院长劳拉.霍夫曼却提醒:“双学位是一个学生所能选择的最严酷的道路”,这又会让很多家长和孩子重新思考是否有必要这么冒险。

  孩子学习音乐,并不是一定要以音乐为职业,或者成为音乐家,而是因为音乐可以拓宽人生宽度,促进工作,丰富生活,滋润人生。 学音乐的人,成年后没有后悔学音乐的,反而很多成人后悔以前没努力学好音乐。所以,音乐教育应该是家长送给孩子高贵的礼物。

  但是对于音乐,大部分家长还是外行,不得不依靠专业老师的指导,不过,对个体孩子的音乐教育,仅仅靠一两个老师的建议,很难让家长有系统地理解,导致家长很难在孩子的音乐学习中做好有效帮助。而《乐童家长必备指南》,把乐童培养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的经验,汇集到一起,让乐童家长们有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指导,在培养乐童的道路上,这真是难得。

  《乐童家长必备指南》读后感(三):陪孩子学音乐的路上,家长原来可以这样轻松

  快要过年了,我和我妈在家里收拾东西,女儿在旁边跟着捣乱,突然听到“哐”的一声,她扯出了一个大箱子摔在地上。箱子里是我14岁时用过的小提琴,我以为早丢了,没想到我妈帮我保留到如今,又大又沉,占掉了半个柜子。

  从14岁开始,我学过2年多小提琴。学琴的起因是,我长到初中,发现自己没有任何特长,于是自己决定要去学习一门乐器。学什么好呢?我和两个同学一起到琴行去,发现钢琴太笨重又贵,古筝、二胡又太中国风,又觉得吉他应该是男生弹的,就选择了看上去比较小巧轻便的小提琴。

  是的,在对古典音乐没有任何了解,对小提琴最佳学习时间和学习难度也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就在琴行决定了要学小提琴。

  我们仨买了琴,也不知道去哪里学,就在琴行老板的推荐下,找了一位老师。后来才知道,这位老师本是教二胡的,因为自认乐理是相通的,自学了小提琴。跟着这个老师断断续续学了2年,快中考时就放弃了,成果是会拉一首《梁祝》,和一首《花儿与少年》,其中《花儿与少年》还是一首二胡名曲。

  从我想学琴的这一路上,处处都是坑,不知道当时我父母是怎么容忍我做出这么多轻率的决定。如果那时候有一本书教我父母应对,我的这些想当然,大概都能被规避掉了。我一看到《乐童家长必备指南》这本书,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现在我的孩子可能很快也会去学习一门乐器,我庆幸现在看到了这本书,还不算太晚。

  作者艾米·南森毕业于哈佛大学,她的两个儿子都学习音乐,现在一个是职业作曲家,另一个是会演奏萨克斯的政治学家。在儿子们的音乐道路上所遇到的问题,艾米·南森有非常丰富的应对经验,她还著有《青年音乐家生存指南》、《邂逅音乐家》等和音乐有关的著作。

  《乐童家长必备指南》中有150多位乐童家长的经验,和40位职业音乐家的建议。艾米·南森想要通过这本书,帮助家长们成为孩子音乐之路上至关重要的支撑力量。这本书列出了,从孩子刚开始接触音乐,到最后走上职业之路,这中间父母们会面对的各种问题,并介绍了父母们和职业音乐家们是怎么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的。

  为什么要学习音乐?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乐器?

  我女儿快2岁了,我也想着再大一点是不是可以送她去学一门乐器,可是对要学什么完全没有概念。现在市面上的音乐辅导班五花八门,钢琴、小提琴、唱歌、古筝、长笛等等等等,相信很多父母都和我一样,面对这么多选择,不知道该怎么选。

  在郎朗和李云迪成名之后,中国学习钢琴的孩子群体越来越庞大了。2016年中国音乐家协会曾透露,中国目前有3000多万儿童在学习钢琴,而且每年进入音乐学院学习的学生多达20万人。

  父母在给孩子选择一个乐器之前,有想过让孩子学习它的原因是什么吗?是因为发现孩子对这方面感兴趣、有天赋?还是想让孩子接触古典音乐,陶冶情操?还是仅仅是因为同事、邻居的孩子都学了,也想给孩子报一个?或者就是为了让孩子有个特长,便于升学?

  《乐童家长必备指南》中告诉我们,音乐,可以为孩子开启一个广阔的世界,那是我们大人甚至都不曾体验过的音乐世界。音乐能给带给孩子的,远不止陶冶情操这样一个好处,音乐对于时间管理、自律、毅力这些好的品质的培养都有非常大的帮助。

  钢琴由于自带优雅梦幻属性,很多家长都为孩子选择钢琴做为学习的第一项乐器。确实,钢琴是非常适合作为刚启蒙时的乐器。因为钢琴不需要特别训练就能发出声音,也不会存在发音不准的情况。

  我初学小提琴时,练习了很久才能准确地按弦,找准每一个音。小提琴这种管弦类乐器校音准不准,按弦位置是否正确,都能影响音准,对于初学者难度要更大一些。

  另外音符在钢琴键盘上的安排,能够反映出音符是怎么被写在琴谱上的,学习钢琴对于读谱有很大的帮助。

  但是,钢琴也有很大的缺点。首先就是,钢琴是一项孤独的音乐。钢琴的学习基本都是一对一的学习,要练习到非常高的水准才能和乐团一起合奏。如果孩子个性活泼、喜欢集体活动,那么学习钢琴就不会那么具有吸引力了。

  学钢琴另外一个缺点就是,贵。购琴是一笔很大的支出,以后的调律、课时费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艾米·南森建议,在选择一项乐器之前,花几个星期的时间让孩子全面了解要学习的乐器,这样,家长和孩子都能更慎重地选择要学习的乐器。

  孩子学习一段时间想要换乐器怎么办

  不可避免的,很多孩子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就想要换另外一种乐器学习。这样的要求,对于父母来说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情,因为父母不知道孩子是真的找到了兴趣所在,还是另一个“三分钟热度”。

  而且对于父母来说,换一种乐器意味着前期投入的时间、精力、金钱几乎全白费了,唯一可以聊以慰藉的,就只是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培养了一点音乐的基础。

  艾米·南森分享了一位家长兰德尔的经验:兰德尔的女儿从6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学习了1年之后开始钟情于钢琴,她想要转去学钢琴,但是兰德尔并没有支持她这样做,而是让她同时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坚持了一年,直到她确信自己想要继续学习的是钢琴,才停止了小提琴的演奏。

  这种方法给了父母和孩子一种过渡,既可以尝试新的乐器,但是并没有草率地就放弃掉已经开始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内容,让孩子同时学习两种乐器,能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确定自己喜欢的究竟是什么。

  同样身为乐童家长的,担任纽约管弦乐协会会长的小提琴家马有乘博士建议:“学习每一样乐器的初期都非常困难,孩子们应该在打算放弃一门乐器前,尝试再演奏它六个月。六个月后再评估孩子是否正在朝着令所有人满意的方向进步——父母、老师还有孩子自己。”

  父母应该怎么陪练?

  对一个学习乐器的孩子来说,有规律的每日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就像在学校上完一天的课需要回家写作业一样。很多音乐老师都认为,初学者每天需要练习30分钟,小学三年级以后,每天要提高到1小时,初中以后就要保证2小时,如果想要走专业的道路,还需要更久。

  但是,即便是最有兴趣的孩子,也会有不想练习的时候,就像成绩再好的学生也会偶尔不想写作业。他们或许更想用这个时间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或者看电视,看漫画等等。

  家有乐童或者曾经是乐童的人,应该都经历过孩子和父母因为练习时间而发生争执的情况。作者艾米·南森提供了一些方法:

  1、让孩子们理解为什么要每天练习。每天练习能让乐感一直在脑海里,能让手的使用越来越熟练。就像体操运动员需要练习得每一个动作都是标准的,不能有任何偏差一样,学习乐器同样需要对动作练习得熟练、精准。

  2、帮助孩子形成练习的习惯。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段练习,如晚饭后,或者上学前。让孩子逐渐意识到,在这个时间段练习,就像睡觉前需要刷牙一样自然。

  3、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因为父母一直在督促孩子练习,过度参与其中,会让孩子觉得练习是在为父母而练习。艾米·南森分享了一位安妮2的经验:当安妮的孩子对她的提醒多做练习的话感到不耐烦时,她不再催促孩子,而是任由其不练习,结果在集体课上孩子因为害怕自己不能和别人演奏得那么好而恐惧。这样的几次教训后,孩子能够主动地练习了。

  4、给予适当的奖励。很多父母在这方面都有自己的小经验。比如给孩子准备各种各样的糖果、点心;比如有一位父亲利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使用一套点数系统,孩子通过练习时长可以换取特定数量的点数,点数达到一定数量可以换取一些特别的东西;还有一位妈妈茱莉娅分享了她的经验,茱莉娅发现她13岁的女儿喜欢和同学煲电话粥,茱莉娅就要求女儿必须练习1小时后才可以和同学打电话。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样为了奖励来练习对孩子不好,但是大人做完一个工作都需要获得相应的奖励,或是有丰厚的奖金,或是能出去吃顿大餐,更何况孩子呢,奖励可以帮助他们坚持练习。

  5、来自同龄人的良性压力。朱迪斯·哈里斯就曾在《教养的迷思》这本书中说过:“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看到乐团中其他的人都练习得很好,会让孩子自身就倍感压力,这种同龄人的良性竞争,更有利于激发孩子更多的练习兴趣。

  音乐教育家珍妮·昂德科弗勒说:“对于认真对待音乐的孩子,家长确保他们每日练习将会是给他们的一份礼物。孩子们在还小的时候并不这么看,但这确实是一份礼物,因为他们不会再拥有那些用来练习的时间了。”

  《乐童家长必备指南》这本书,还介绍了如何选择老师,是否要步入专业道路,如何考量专业学院等很多方面的父母和专家们的经验与建议,可以称得上是一本乐童家长的百科全书。

  不仅是乐童家长们可以读这本书,教育的理念是相通的,对于那些想要学好任何一门技能的孩子,这些方法都是适用的。比如,陪孩子做作业和陪孩子练琴都差不多,前段时间因为陪孩子做作业而心梗发作的那位母亲,如果能看看这本书,或许能让陪读变得更轻松一点。

  微信公众号:西瓜呱呱呱

  《乐童家长必备指南》读后感(四):为什么中国有成千上万个郎国任,却只出了一个郎朗?

  学钢琴的孩子,都逃不过郎朗这个名字,而说到郎朗,又不得不提起他的父亲郎国任。

  作为国际一流的钢琴家,郎朗无疑是成功的,而对比那些大师级人物背后的琴童父母,能在名气上与自己的孩子齐名的,恐怕也只有郎国任一人。

  郎国任是典型的东北爷们儿,也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他的名气,就来自于他典型的“虎爸”作风。郎朗小时候,为了带儿子去北京深造,他毅然辞掉了自己在家乡的特警工作,留下妻子一人在家赚钱养家。

  这种孤注一掷的行为最终成就了郎朗,但也曾使郎国任丧失理智。

  一次,郎朗因为参加学校的合唱团排练,耽误了回家的练琴时间,郎国任便发疯似地怒吼了起来:

  “我为了你放弃我的工作,放弃了我的生活!你妈为了你拼命干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每个人都指望着你,你倒好,回来这么晚。

  老师不要你了,你还不练琴,你还不照我说的去做。你真是没理由再活下去了。

  只有死才能解决问题。即便现在就死,也不要生活在羞辱之中!这样对我们俩都更好。首先你死,然后我死。”

  郎国任把一个药瓶塞在郎朗手里,让他选择吃药或者跳楼,如果用现在的教育眼光来看,郎国任的做法无疑是偏激而无效的,但在郎朗身上,这套霸权主义式的教育竟然发挥了作用。

  尽管这件事无可避免地给郎朗的童年蒙上了阴影,却丝毫没有阻碍他前进的步伐。甚至在后来接受采访时,郎朗也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父亲的培养:

  “我很幸运,有这样一个伟大的父亲。”

  郎国任最终获得了儿子的理解,却没能说服更多的人。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因为郎爸的教育方式而对郎朗的才华有所质疑。

  “就凭他父亲那种教育,我对郎朗无感。”

  “他练琴是他父亲逼出来的,所以他肯定不热爱音乐,所以没有灵魂。”

  郎国任走了一条偏执的路,抛开郎朗的天赋不谈,放弃自己优厚的待遇、与妻子两地分居20年、在上世纪90年代举债6万元送郎朗出国比赛,都使这条路变得更加不可复制。

  2012年,郎国任出版的《我和郎朗30年》一书终于使大家有了管中窥豹的机会,然而作为一名琴童家长,我深切地知道围观的群众需要的是一些更为脚踏实地的经验。

  孩子是否适合学音乐?如何让孩子坚持每天练琴?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对于每天处于水深火热的琴童家长来说,这些问题要比如何让孩子成为钢琴家来得更迫切。

  自从肉卷学琴以来,我查阅了大量书籍、网站和公众号,艺术普及倒是有些做的不错的,但说到优质的艺术教育类资源,连凤毛麟角都算不上,简直就是没有。

  一年半时间过去了,除了自己没事读些古典音乐教材之外,我所掌握的音乐教育理论几乎没有什么提升。钢琴本来又是一门孤独的学科,你很难像陪孩子上奥数英语那样,扒拉个在一旁玩手机的同班家长聊上几句。

  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在沟通互助方面就要先进很多。西方文化虽然不讲人情关系,却很喜欢互帮互助,戒毒戒酒有互助小组,家暴丧亲有互助小组,就连孩子不听话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也能轻而易举地找到组织。

  在这种互助模式的启发下,美国作家Amy Nathan编写了一本名为《乐童家长必备指南》的书。她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和面谈等形式,征集了265名志愿者的建议,这其中既包括职业音乐家及他们的父母,也包括音乐教育者和其他领域的专家。

  讨论的主题则覆盖了乐器演奏者成长的全过程,从幼儿音乐启蒙,到教师和乐器的选择,再到家长如何陪练以及如何走上专业,书中都进行了详尽的说明,能够为不同阶段的家长和孩子提供学习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本书中,很多教育家都肯定了父母对于琴童的重要作用。

  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著名教授本杰明·布鲁姆曾经对21位顶级音乐家和99位在其它领域取得世界级成就的人进行过一项研究,认为“没有人在只有天赋的基础上仅凭自身的学习就达到极限,家庭和学校在他们通往完美之路的每一步中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在《乐童家长必备指南》中,被各受访者提到最多的几个父母的关键作用就是:明确目标、激发兴趣、适度陪伴和避免完美主义。

  为什么要让孩子学琴?

  肉卷学琴的前半年里,我一直都处于迷茫状态。

  家里摆着钢琴,我也有一点音乐基础,按理说肉卷学琴应该是水到渠成。但想归想说归说,真的把肉卷推上学琴之路,则又是另一回事了。

  那意味着家长和孩子需要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意味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不停歇,我既对自己没信心,也对肉卷没信心。

  最终决定学琴的契机,是肉卷中班下学期的时候,幼儿园开了乐器课,肉卷又偏偏被音乐老师选中了。半推半就地学了一个月,问题就出现了。

  肉卷那时还处于玩乐的状态,每天没有任何to-do list。在这种情况下,我不知道该不该每天把她按在琴凳上练习,也不知道她是否真的喜欢这个黑不溜秋的大家伙,甚至都不知道老师所谓的“乐感好”到底是客套还是确有其事。

  我既担心她跟不上同龄孩子的进度,也怕过分施压会让她产生抵触。

  这种游移的态度时常让我不知所措,一直持续了长达半年之久。

  究其原因,是我和老公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偏差。

  老公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需要有一件必须做的事情来磨练意志的,钢琴恰好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而我则想把音乐作为一件美好的礼物送给肉卷,我希望她能从音乐中发现乐趣,而不是把她的童年塞满枯燥乏味的基本功。

  由于我一直没能找到内心的支点,也就无法狠下心来每天督促肉卷坚持练琴。开始的几堂课,肉卷还能凭借小聪明蒙混过关,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便越发跟不上节奏了。

  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和老师的充分沟通,我和老公终于明确了肉卷的学琴目标:培养一门爱好,提升音乐素养,争取考过业余十级。

  而在这个框架下,我们也很容易地找到了接下来的折衷方案——每天练习,但练习的前提是保持兴趣。

  于是,心情好的时候就多练,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少练,何时强硬,何时妥协,也就很好把握分寸了。

  郎朗能够从幼年就一路毫无懈怠地走下去,就是因为郎国任从妻子怀孕时就已经决定将儿子培养成世界级的钢琴家。

  所以从郎朗出生起,郎国任就着力培养儿子的音乐志向,并把全部心思投入到自己的伟大“事业”上来。

  郎朗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的那段时间,郎国任不仅旁听儿子的课,也想办法去听其他教授和外国大师的课,凭着自己的音乐基础,他将一切有用的方法和观点都传授给郎朗。

  在郎国任的生命中,一切行为全部指向郎朗,从亲子关系上看,这是扭曲的,但从他的教育目标出发,这同样也是极其有效的。

  如何让孩子爱上弹琴?

因为《猫和老鼠》,郎朗爱上了钢琴

  在《乐童家长必备指南》中,职业低音提琴演奏家拉南·迈耶的母亲提到:“孩子们不想练习绝对跟太阳每天早晨都要升起一样正常,甚至一些专业的管弦乐队成员也是如此。”

  在激情没被点燃之前,小乐童们很难有意识地主动练习,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钢琴失去了兴趣,而是人类的天性使然。而对于初学者最有效的激励方法,就是奖励。

  有一种育儿理念认为,家长不应该用小红花、小印章这样的奖励方式来控制孩子的行为,促使孩子主动自发练琴的应该是他们的本心,而不是妈妈手里的公主贴纸。

  这种观点认为,外部奖励容易使孩子忽略内在动力,从长远看是不利于儿童成长的。

  但是,现实总是和理想背道而驰。克利夫兰音乐学院的桑德拉·夏皮罗就表示:“这种想法太过理想主义。每个人都喜欢在工作结束时能有奖励。对于成年人而言,你的奖励就是你的工资。”

  如此看来,要求孩子像大人一样具有顽强的毅力和明确的目标显然是过于完美主义了。

  事实可能是,在学习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需要变换着花样来帮助幼小的孩子找寻到音乐中的乐趣,这种乐趣或许来自他们对音乐天生的领悟力,或许来自奖励印章或毛绒玩具。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这样的“被动学习”可以支撑孩子们渡过最初的难关,直到他们储备了足够的内在动力可以独自前行。

  除了奖励之外,设计各种游戏也是活跃学习气氛的最佳手段。在《乐童家长必备指南》中,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分享了很多有趣的方法。

  对于较小的儿童来说,父母可以把家里的毛绒玩具摆在钢琴周围当听众,并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孩子演奏需要练习的曲目。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来说,可以用抓阄游戏缓解孩子的练习压力,父母可以把每周需要练习的内容放进彩蛋或纸盒中,让孩子每天抽取其中的一部分进行练习。

  而对于二胎家庭,则可以进行更有意思的寻宝游戏。由一个孩子将写有练习曲目的卡片藏在屋子里,另外一个孩子找到一张便要演奏一首上面的曲目。

  除此之外,家里有两个乐童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进行四手联弹或组建家庭乐队。

  钢琴是一种“孤独”的乐器,无论是在学习还是演奏过程中,都很难体验到合奏的乐趣。通常情况下,只有经过数年练习的钢琴家才有机会在管弦乐团中拥有一席之地,因此,为孩子创造一些合奏的环境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是独生子女,这一部分也完全可以由父母或其它会玩乐器的家庭成员代替。

  众所周知,郎国任就曾是沈阳空军文工团的一名二胡演奏员,尽管在基本功的练习上,他对郎朗采用了十分严格的军事化管理,但在练习曲调的时候,郎国任也经常会用拉二胡、唱歌甚至跳舞的方式给郎朗创造另一种轻松的、启发式的氛围。

郎朗与父亲郎国任合奏《赛马》

  孩子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郎国任在一次采访中说,他首先是家长,第二是陪练,第三是教练,除此之外还是老师。

  郎朗到国外参加比赛时,家里连电视机和录像机都没有,郎国任就天天听半导体、看音乐词典。正是在他的帮助和引领下,郎朗才总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超群的进步。

  在媒体访谈中,郎国任曾被问道自己在郎朗的成才道路上的影响,他这样答道:“郎朗受我影响的比重,儿时占70%,10岁左右占50%,13岁占30%,现在只占0.1%。”

  在不同时期,父母在孩子生活中的比重不尽相同,过度的参与和疏离都是不妥当的。郎国任对于自己清楚的定位,无疑是郎朗最终能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乐童家长必备指南》中提到过这样一个案例,萨拉·奥德纳是一位抚有6个孩子的乐童母亲,由于需要照顾其他五个孩子,在她的大儿子练琴时,她仅仅是在另一个房间不断地大喊“再来一次”。

  然而她忽略了,在孩子学琴初期,往往是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指导的。情感上的缺失使她的大儿子逐渐感到气馁并开始排斥钢琴,这种情况直到她更多地参与到音乐中来才得以改变。

  与此相反的是,单簧管手理查德·斯托茨曼在最初学习时,他的祖母总会在一旁安静地陪伴他。

  听众会给人以存在感,正如他自己所说:“当你的练习无人聆听的时候,你自己甚至都不会留心去听。你会不假思索地继续下去,同时也无法完成任何目标。”

  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家长都无法做到在陪伴时一言不发,你会不断听到错音甚至是敷衍的练习,而这也正是考验琴童父母忍耐力的紧要关头。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需要心理上的断奶。这时,陪与不陪,说与不说,都可能成为压折亲子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实,陪伴练琴和陪写作业异曲同工,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只要当一个坐在孩子身边的聋哑人就好。

  父母最易犯的问题通常在于过分的完美主义,今天学了指尖站立,就不允许再有折指的情况发生,明天学了掌关节支撑,如果孩子依然塌手腕就是不认真的表现。

  事实却往往是,每个技巧的熟练掌握都是长期练习的结果,正所谓“一口吃不成胖子”,给孩子充足的时间消化吸收往往是通往优秀的必经之路。

  用旧金山音乐学院约翰·麦卡锡的话说:“完美主义对音乐来说是绝对需要防范的职业危害。”如果父母或琴童过于关注练习中的错误,势必会丧失一部分音乐的乐趣。

  在《乐童家长必备指南》中,身为钢琴老师的桑德拉·夏皮罗提到过自己一次特殊的比赛经历。尽管她在一场国际钢琴二重奏比赛中忘记了谱子,但由于她们整体的音乐性和对音乐的把握远超其他选手,因此依旧赢得了比赛。

  钢琴大师鲁宾斯坦曾在他的回忆录上写过这样一个趣闻,有一次他去观看霍洛维茨的音乐会,演奏结束后,霍洛维茨有些遗憾地对他说:这一场我弹错了两个音。而鲁宾斯坦当时的想法却是想用所有的财富来换一场音乐会的两个错音。

  事实是,没有一位大师能保证自己从不犯错,甚至很多时候,对错误的应变处理也能反映出钢琴家的音乐素养。

  曾经有一位著名的钢琴家在独奏表演上忘记了乐谱,但他立刻用一段即兴演奏弥补了记忆的空白,甚至一些对乐曲不熟悉的听众根本没能发觉这次失误,这不是一次完美的演奏,却是一场大师级的表演。

  音乐首先是一门艺术,其次才是技术。比完美更重要的,是演奏者与听众的交流与互动,这也是现场表演的魅力所在。

《开学第一课》上,53指机器人VS.郎朗

  所以,既然我们希望孩子在音乐中找到乐趣,又何必苛责过程当中的不完美呢?

  对待音乐的态度,其实就是对待生活的态度。每一次疲惫时的坚持和克服困难后的喜悦,都谱写了我们精彩的人生。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成长之路。成功可以被无数次借鉴,却永远无法复制。

  所以作为琴童父母,我们无须焦虑,无须担忧,只需要安静地在孩子身旁耐心守候。终有一天,孩子的心头会绽放出炫美的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