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钮扣的红衬衫读后感1000字

不钮扣的红衬衫读后感1000字

2020-11-23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读后感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是一本由铁凝著作,长春 : 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392页图书,本书定价:7.00,页数:1992.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精选点评:

  ●应该是第一次看铁凝的作品集,感觉还不错。同样写知青经历的《村路带我回家》,比《绿化树》之类更佳。

  ●还不错。更关注的是姐妹亲情怎么落笔。借了点经验。

  ●喜欢铁凝过去那些文字里的实在劲儿

  ●喜欢安宁和安静俩

  ●“只是觉得,人类的生存不能没有它,它点燃人类的热情,给人类以希望。”

  ●我还是喜欢早期的铁凝

  ●讲的是一个高中女孩复杂而又单纯的心理,那时候觉得自己和她好像,哈哈,只是少了安静这样的姐姐... 印象很深,安然,穿着红衬衫。我的不自信,大概就是这些枷锁给禁锢住的吧~~

  ●淡淡的讽刺,轻轻的愿望。

  ●我应该是只读过其中用作书名的这篇。

  ●这个大概是小四读的,那版书的年龄比我还大。今天整理英国文学相关的时候就一直在思考,英国小说,反映的社会现状是非常立体的,而想想看比较有代表性的现代国内小说这方面非常缺失。但是这本中短篇小说集,很多个侧面都写到了随着发展逐渐消失的东西(很多我都没经历过)比如公分制(我妈都模糊)、粮票(这个我家大概还有遗骸)、供销社橱窗(大概这个在复苏)。我喜欢她的文笔,笔下的人都非常温柔有希望,而这点,当代国内小说很难读到。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读后感(一):杂感

  铁凝的中篇小说,很是喜欢。一个平凡家庭里的琐事,少女在幼稚与长大即将剥离的边缘,渐渐发觉生活的真相百态,命运的风雨阴晴,人性的真假美丑。尽管于真率赤诚的安然而言,这种童年印象与认知的画卷被揭开的事实有些刺痛与失落,但成长的路上总有些风雨狂沙,侵袭磨蚀着不够坚硬的盔甲,愿和安然一样的我们都能守护着澄澈与良善的心灵,逆流跋涉,倔强而野蛮地生长。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读后感(二):内心所念的永久自由——《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在铁凝的作品《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的结尾,编辑部的前辈老马送给作为主人公之一的“我“一首诗:谁要是快乐就能笑,谁要是做就能成功,谁要是寻找就能得到。而这么一首简单的诗所表达的内容正是小说人物所代表的现代人持久以来所渴望与向往的东西。

  小说借妹妹安然这一形象所处的社会来展开故事。作者通过不同的人际关系当中矛盾与冲突来体现所要表达的内容。在”我“、妹妹安然、爸爸、妈妈这一家庭当中,爸爸专业绘画,而妈妈原本是在一个农业研究所当翻译,然而在”文化大革命“后,那个”红卫兵外围“的头衔,给予她的不过是一种莫辨是非的印象,既不曾飞黄腾达,也不会时来运转。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催生家庭当中强烈的冲突与矛盾。父亲专注于自己内心追求,专心画画,被前途不济的母亲视为”不思进取“。在这样一种矛盾与冲突的状态之下,作者第一次点出了主题:人要是真的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走自己的路,那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啊。它显得荒诞可笑,却又其乐无穷。从这个角度上说,此时作者是赞同父亲的做法的。毕竟母亲受到了压制,她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即使她能做了,也不是她由心而生所想做的事情。

  而另外在安然评选”三好“学生的这件事上,则是整篇小说的核心。安然对评选”三好“学生这件事有着很大的期望值,然而一直以来她都没有评选上。于是,是安然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同时也是”我“的同学的韦婉、安然班级的班长祝文娟、安然这三个人之间就构成了另外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则是作者所要着重表达的矛盾。为了能让妹妹评上”三好“学生,”我“稍有晦心地在杂志上登了韦婉的诗;祝文娟为了讨好老师即便老师出了错也不揭发,在竞选”三好“学生时也对安然进行了攻击。这一切,似乎让读者看到了不公,然而在后来的大火,却引出了作者的另一番话。在那场大火当中,当在场的所有人都提着水去救火时,而祝文娟”关阀门“这么一句话却给予了人们反省与思考。在对祝文娟的评价,作者是这样写的:是啊,人的胆量有大有小。比如有人怕耗子,有人怕蛤蟆,有人怕热,有人怕冷、怕感冒、怕穿堂风……你能说他不应该怕,或者说是品质问题?当然,胆小和胆小鬼不是一码事儿。有人宁可因循守旧工作一辈子,也不愿意迈错一步,这就有点胆小鬼的味道。但是面对熊熊烈火,能镇定自若地想到我们那一群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还能说是由于胆小吗?那时胆小的倒像是我们,而胆略在这时分明是属于祝文娟的。对祝文娟,这有限的接触,我还没有能力去判断、了解这个孩子。我只是想到,社会不能没有她(们)。有了她(们),社会才会显得完整。难道社会只需要像我爸那样的人:站在画布前海阔天空一阵,而当自己的劳动成果遭受厄运时,竟惊慌失措得像个儿童。那样清一色的社会怎么可以想象。这样,作者又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种合理性,虽说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让我们的很多自由都受到了限制,但有些时候这些限制却也是与我们有益的。

  我们渴望自由,却又依赖着现世。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能不做什么。那自由,是我们内心所念的永久。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读后感(三):《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之成人和少女

  我们总是把童年乃至少年时期比作象牙塔,把成人的社会世界看作一个大染缸,每一个曾经无比纯净的少年、少女,一旦走出象牙塔,进入到成人世界,就会被慢慢地腐蚀,然后堕落。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一个人渐渐长大,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欲望,或者又为生活所迫,总之会为了达到目的违背自己的本心,甚至不择手段、忍气吞声、颠倒黑白,最坏的结果莫过于渐渐习以为然。

  安静就是那个忍气吞声、违背本心的成年人。她明明知道韦婉对安然的评价----唱歌讽刺同学、和男同学搞暧昧、不尊重老师,是片面的,是非常主观的,但她没有说出来,甚至当韦婉批评安然穿大红衬衫太招摇的时候,她也没有反驳说那件衣服其实是她买给安然的礼物。她没有为她的妹妹据理力争,也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念头----让韦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她还要通过帮韦婉“作诗”、送她内部电影票来讨好她,甚至暗示安然要稍微讨好一下韦婉----“你说过,作文是活的,还不全在老师掌握”。因为安然在某种程度上分明和韦婉是一个世界的人,安然熟悉那个世界的规矩。

  那我为什么要说“某种程度上”呢?如果用中毒来做比喻,韦婉已经药石无医,而安静还尚有可医的余地。其实安静她都明白,否则她也不会在安然哼哼唱着《假正经》的时候感觉到不自在,赶紧给自己“找了个不高不矮的台阶”下,“做出旁若无人的样子,开始看书”,因为她感到了不好意思、羞愧。

  成人如果还要做那个象牙塔里的少年,就会和安然、安静的爸爸一样。这位父亲跌跌撞撞地一直在走自己的纯艺术路线,却不被主流文化认可,被认为是不成文的流派,甚至被称为废物。安静是个成人了,她看到了这个问题,她提醒了他的父亲。但父亲却认为“一个人整天‘可是、可是’地过日子,日子就没法过”,他依然要用自己的眼睛作画。安然和她父亲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一类人,他们不会为了社会的流行而改变自己的意志、审美,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法则。所以她会说“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所有的狗都在叫,但都按照上帝给予它的声音去叫”,她认可她的父亲,所以她的父亲才会“有点宠着安然”。

  安然的生活法则就是真实,她不愿意假装,也不愿意说谎,她要走自己的路,不为了现实而妥协。所以当“她(米晓玲)老是告诉我,这个男生看她,那个男生看她。好像她是太阳,男生都是向日葵似的”的时候,安然就唱了一首《假正经》:你不要以为你真美丽,你不要以为我一见你就爱上你。不要太多情,不要假正经,我看你一眼是因为你,太滑稽亚太滑稽。你说安然有不有趣,简直就是个妙人儿,但偏偏这样有趣的人是最要不得好的,因为她太实诚了,太犀利了,让别人脸上挂不住、没面子,所以米晓玲就和她闹矛盾了,但年轻人的心思毕竟还没有那么重,过不了多久,又和好了。可是像韦婉这样小心眼的小女人,她既不大方,也不会认错。她就是个最典型的“成人”,汲汲营营于升职,她刚好和安然相反,她很识相,当安静还为自己“贿赂”而感到羞愧的时候,她已经平静地接受了好处,然后开心地和自己的男朋友去看电影了。安然不过基于真理,纠正了她的读音错误,韦婉就一直记恨在心,不仅在课堂上找安然的茬,还故意在安静面前抹黑安然,她的心眼得多小。这个世界有趣的灵魂总是很少,安然遇不见另一个安然,少女最后都会变成“人”。

  “人要是真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走自己的路,那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啊。”这就是成人的世界。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读后感(四):一以贯之的善意

  (我看的版本不是这一版,是1982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不知里面的选文是不是一致。)

  能感受铁凝小说的魅力,读铁凝铁凝在1984年出版的小说集子《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收编了铁凝在1979年到1982年的一些小说),有一种不同的感觉。铁凝的文学世界一直给我的感觉是质朴、深厚、敏锐、纯净,既有细腻委婉的人性讴歌,又有很多人性丑恶、人生百态酣畅淋漓的刻画,虽然流淌在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及表达和凝聚的情感庞驳多变,但也有始终不变的内核,我想这就是人,对人的关注、人性的透视、人的精神和情感的深挚的追问和探索,所以铁凝是一个本色的作家,是一个深具文学精神的人但仍心灵纯朴、默默地以自己的文学世界和不断的探索对世界和人以凝望、剖析和祝福。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这本小说集,少了铁凝小说笔法的老练、圆熟、深厚,就像这本集子一样,也大多是“薄薄的”小故事,但又是充满真情、热情的简简单单的、风格清新的小说,就像一幅幅清晰、生动的素描画,不时地透漏出稚嫩但又浓厚的流漏出情感,这简直就是一本绝佳的儿童读物,这么纯朴、简单,而又这么热忱、丰富。

  读这本小册子时,有时甚至感觉到塞壬的几个“自传性”的小说在“某些”方面也比铁凝的好,当然铁凝的这些小说也像是“自传”:农村小姑娘的“我”、小城中的“我”、当画家的爸爸、编辑、农村、中学……这些身份在小说中总是出现,大量“我”的心理描摹也防范反反复复在小说中出现,这些表现得都是作者的直接身份、情感、经历、观察。这里有两篇《哦,香雪》《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中篇)是这里最精致、最纯熟、也是写的花精力最大、最努力的两篇。《哦,香雪》能算得上是精美、诗意:清纯的童心、天真无邪的儿童生活、恬静的山乡,然后就是恬淳的心理描摹、简洁的人物、故事。《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真的能体现铁凝对生活的敏锐观察、悉心思考,也能看出铁凝的文学特质和对信息、思想、生活的处理中流露的极佳的文学才华和艺术品位。从这里看铁凝以后的小说,如《玫瑰门》(即人性之门,以文化的视角刻画的丑恶和扭曲)《大浴女》《对面》《午后悬崖》《永远有多远》《棉花垛》……其中的一些场景真是让人目瞪口呆,也真是逼人反思人性的恶劣、扭曲及带来对自身的鞭鞑。铁凝的小说是真正的文学!在当代的作家中,能把小说写的极佳的人不多,我所看过的,迟子建的一些短篇小说,莫言、王安忆的一些中短篇也都非常好,但也有一些粗糙、重复,还有很多作家也是这样。但铁凝的作品,小说还是不太多的散文,经常读,一直没有失望过,因为铁凝是真诚的对待文学,以质朴的心观察社会、人生,以自己的眼睛和思考构建自己的文学世界。铁凝的文学中一以贯之的是善意,逐渐积淀下来的是深厚,前面读过的最新力作《笨花》就最能真切的表达这一点。

  这本小书的小说:

  哦,香雪(82.6)

  东山下的风景(82.10)

  喜糖(82.8)

  短歌(81.10)

  小酸枣81.11)

  一片洁白(81.7)

  失眠(81.5)

  燕姑(81.3)

  两个秋天(81.11)

  罗薇来了( 80.10)

  微笑的铃兰( 80.11)

  在路旁呀在路旁(81.3)

  绿耳朵( 81.8)

  小路伸向果园( 80.5)

  灶火的故事(80.3)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82.11)

  ( 括号内注的是小说写作完稿的时间,自己整理的)

  其实不用看内容,只是这些生活气息浓郁的小说题目就能猜出里面的内容:喜糖、小酸枣、一片洁白、失眠、罗薇来了、微笑的铃兰、绿耳朵应该就算是习作,短小抒情。东山下的风景、灶火的故事写农村的朴质气息和山民俄纯善人性,以抒情的文笔、细腻的描绘,贫困生活下乡亲的气息被生动刻画。

  除了对农村善意的描绘,然后就是以小姑娘的视角(记者、编辑、姐姐等)描述平常人物,非常重视人物内心世界:青年的理想与追求、希望与快乐、矛盾与觉醒。如《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中中学生安然在矛盾中率真的个性跃然纸上,安然及她的同学仿佛都能找出我们自身学生时代的影子。

  铁凝生于1957年的北京,与文学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高中毕业时“一定为了当作家到农村去”,下乡四年在繁忙之余就写了50余万字的日记、小札,我读过她这期间的几首小诗,像童谣一样押韵、清秀的诗!1979年回城在《花山》做小说编辑,这些小说就是在此到82年的一部分,之前还有一本小说集《夜路》。

  “文学需要真诚,艺术上的发现更需要赤子之心。”这是年轻的铁凝在这本后记中写下的,我想这仍是铁凝现在的心态——真诚和赤子之心。铁凝一直用最生动的语言描写生活、人性,“埋下头,真心实意、不畏艰难的继续寻找”(后记中),读过铁凝后面的作品再回过头来读她在作为一个小姑娘时在文学上最初的视界,从稚嫩到成熟、从简单到丰富,真的能感受出她的勤奋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