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可鉴》读后感锦集

《前车可鉴》读后感锦集

2020-11-20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前车之鉴 读后感 

  《前车之鉴》是一本由蔡林海,翟锋著著作,经济科学出版的156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前车之鉴》精选点评:

  ●通俗读物

  ●《前车之鉴》的书名非常贴切,日本的泡沫十年跟中国现在面临的困境十分相似,窘迫的是中国既无独立研发和自主品牌,也无自查纠错的政经制度,或壮士断腕的改革,谨慎来看,说日本失去了二十年也不为过,毕竟,时不我待霸主早易,而反观中国更是忧心,未来更是不知何处去,创新、制度、改革,无有端倪。

  ●这才是真实的日本

  ●013. @2060111. 信心泡沫/错误的政策/资产负债表紧缩. 其实从战后几十年的全球经济发展来看,日本的失去的二十年,是否可以视为出口导向型经济,面对中等收入陷阱和金融市场开放时的宿命呢?

  ●文笔很不错。描写日本如何给美国搞出经济危机的过程和复苏的过程。

  ●后部分还是有亮点的

  ●写得太简略了。

  ●最重要的解决方案:1. 简政;2. 减少财政调控;3. 打破利益链条,直面坏账;4. 改革经济结构,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科研投入;5. 企业管理升级,促进公司治理;6. 再生式并购,做强企业

  ●两周时间终于看完了。细节非常多,需要做下读书笔记。

  ●一句话:日本被美国耍的团团转。

  《前车之鉴》读后感(一):前车之鉴

  先说一下整体的观感。读这本书时,会少一些旁观者的置身事外,多一些亲历者的感同身受。没办法,这两个千百年来就一直爱恨交加、恩怨纠缠的民族,在某些方面,实在是太相似了。研究日本走过的路,对于我们少犯一些重蹈覆辙的错误是有好处的。 回到正题。我们都是在外向型产业“出口创汇”中赚得的第一桶金,又在经济全球化中深度获益,经历过亦或正在经历着土地增值、扩张性财政带来的红利,甚至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汇率纷争、金融市场被迫开放等方面都非常相像。 然而,日本的泡沫已经破灭了,土地神话、消费神话、经济长时期高增长的时代都已被验证是不可持续的。过往依靠过度融资、金融投机、高杠杆经营、附加值又低的企业已被淘汰,按照现在的眼光,我看到的是日企中一大批附加值高、技术领先、科技壁垒极高的高端制造企业,正是这批在泡沫中活过来的优质企业,奠定了日本经济转型的成功。 反观国内,房地产和土地短期内依然是吸纳流动性的大池子,A股中依然有靠卖房子扭亏为盈的公司,但“房住不炒”已成为政府的主基调,25万亿的新基建投资也已不再局限于传统铁公基和房地产,而会偏重于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新型基建,就看哪些企业能好好利用这一定向扩张的红利提升自己了。 这次疫情,可以看做是经济泡沫破裂的小缩影,在国家休克疗法的自救中,一样洗牌了很多企业,但疫情并没有让盈利消失,只是后移,害死他们的到底是疫情,还是依靠过度融资、附加值低的他们自己,原本就值得商榷。 作为个人,我们都是强时代下的沧海一粟,我们改变不了这个时代,那就多多改变自己。

  《前车之鉴》读后感(二):太阳下面没有新鲜事

  20世纪的最后十年,日本已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为美日巨大的贸易逆差,美国施加压力,日元被迫升值。广场协议,积极的国际性市场干预,使得日本股票,房地产出现泡沫性增长。因为缓解汇率升值,不断抛出日元,使得日本货币的流动性过剩。这种情况类似于中国几年前的货币外升内贬一样,还有日本盲目膨胀的大国心都使得日本获得了沉重的代价。所谓的太阳下面无新鲜事,日本的那个时代的情况跟中国现在有些类似,希望看完这书以后能给未来的投资分析和经营决策带来一些启示。当然日本的情况还要具体分析,有些国策跟中国会完全不同甚至相反,但是历史发展总是有必然性,只是说有的到了节点,‘有的没到而已。

  因为美日巨大的贸易逆差,美国内部贸易保护主义,和反日情绪日益高涨,所以美国通过广场协议使得日元升值,但是贸易逆差继续走高,并不是完全的汇率因素。这个跟中国的汇率走高时的情况没什么不同,同样反中情绪高涨,人民币升值,沿海中小工厂破产。然而现在人民币贬值了,或许美国是受到了当年的启示。所以没那么步步紧逼,可能也是因为升值过了……

  因为汇率管控并没有效果,所以美国逼迫日本开放金融资本市场,日本开放后,美国的投资机构,日本新兴的金融机构,都开始借日元升值疯狂的进入金融投资炒作中来。

  20世纪80年代后期,谨慎的日本制造业he商社发现在资产升值这一大环境中,投机he金融交易比制造产品更容易盈利,而且更快的赚大钱,于是大企业参加到金融交易中,丰田1988年金融交易就获得了当年丰田税前利润的40%。此时日本企业争先恐后的投入到股市he不动产市场。日本的储蓄过剩为企业he个人购买金融资产he房地产奠定了资金源。对比中国目前,中国也是高储蓄国家,股票并么有那么狂热,所以房地产几年时间变得无比狂热。现在真的是上上下下炒房兴邦。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所有属于白领的my home因为高房价而更加难以实现。当时即使远离东京圈一个半小时路程的地区,一套普通住宅的平均价格也相当于一位白领年收入的8倍左右。

  1989年日本意识到泡沫问题,开始出组合拳抑制泡沫。一方面中央银行实施一系列金融紧缩政策,另一方面推出一系列抑制地价的政策。在实施管制后的八个月以后,股市在经历峰值以后开始崩盘。日本的房价下跌比股市下跌稍晚一些,1989年京都下跌,1990年京圈外围下跌,1992年全线下跌。日本政府在打击泡沫时还是强度很大的,反观中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政府并不想让房价跌,跌了很多利益集团会损失,其实很好理解,所以中国房价究竟会不会跌,政府究竟作为不作为,目前没看出来有什么作为,所以高房价之痛还远远没有结束。

  房价关系到不良债券,不良债券关系到银行,房价跌,不良债权增多,然后银行破产潮。然后企业经营效益下降,企业裁员,终身生雇佣制神话破灭。那么被裁员的都是些什么人呢?年龄在35-45岁占比44.8%,年龄45-55岁占比59%,(不知道这书占比怎么统计的,加起来都超过100%了???T T 现在知道是怎么算的了,数学没学好啊)那些曾经为公司奉献了所有青春的人被无情抛弃了。其实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写的是中国中产阶级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是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失业了,经济神话破灭之后,传统行业的人如钢铁,建材会像服务业,零售业迁移,会从白领转移到蓝领。这是经济发展到一段时间的必然,如果还秉持着以往的经验,恐怕面临的就会是结构性失业。

  整本书看完以后,大概佩服的就是日本在面临问题时候的反应,其实同样的问题放在中国就会变得特别复杂,上层不会放弃自己的利益,下面的人还是痛苦不堪。最后估计高房价给中国带来的以后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的缺失,而是人文素质的缺失。其实这样想,感觉更加悲哀。而且中国现在大力发展国有企业,即便它们效率低下,浪费严重,但是不像民营的企业,一旦富了,可以举家移民,国企总还是会在国内。所以这么想来,未来的出路可以在哪里,这真的是一个问题,或许经得起好好地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时代呢,不能说好,不能说不好,嗯,也许要这么讲,这个时代不会更好了,但是也不会更坏了。要活下来,唯一能投资的或许只有自己,尤其是那些容易结构性失业的行当里,如果不在年轻的话,更应该改变观念了。

  《前车之鉴》读后感(三):读后小结

  之前对日本经济泡沫的认识只停留在广岛协议,看过这本之后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看后总结的内容梗概如下:

  由美日贸易收支失衡导致了美日货币外交战,礼甘逼迫日本开放金融与资本市场,即日方所提的“金融黑船袭来”,以使日元升值,但未能实现目标。

  “货币黑帮的秘密会议”(G5会议,美、英、德、法、日),贝克导演了“广场协议”,实现了日元升值的目标,但并未解决对日贸易逆差,反而越发严重。

  面对来自美国扩大内需减少贸易顺差的压力,日本起草了旨在促进日本经济的转型,也就是使日本从外需主导型经济转变为内需主导型经济的“前川报告”。此后,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出现了“两高一低”的现象(元高、高投资率、低金利)

  日本经济泡沫的形成机制

  一、日本政府的“财技”。操之过急地实施金融自由化,开放资本市场,却未能及时定出限制日元升值而从事金融投机活动的有效措施,反而亲自煽动泡沫,低成本筹措资金。

  二、日本企业金融投机。制造业的大企业运用“财技”投资资本市场,更甚者进行金融投机。

  三、日本商业银行对非制造业企业和个人的融资大幅上升,特别对泡沫三产业(建设业、不动产业、金融中介业)的“高风险、高回报”投资,这些贷款在经济泡沫破裂后大多变成了银行的不良债权。

  四、日本普通国民也受形式影响,出现了房地产投资热及“全民炒股”现象。

  1989年,刚上任的央行总裁三重野,顶住压力实施金融紧缩措施,赢得国民尊重,被称为“平成的鬼平”,这也是泡沫破裂的最大要因。

  致使日本股市最初崩盘的另一原因,即当金融当局的紧缩信号变得强烈时,外资机构投资家撤离日本股市时,采用了“裁定解消抛售”(抛售期货,买入现货),从而引发骨牌效应。

  泡沫破裂后,日本政府继续实施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出台减税措施,以刺激需求,但结果是日本经济长期停滞和低迷。

  宏观政策为何失败:

  1、财政政策要因论,即政策是对的,但在规模和时机上出现了失误。

  2、结构问题原因论,即供给端的结构已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随后,不良债权的处理被长期拖延搁置。原因有三:

  一、日本政府判断上的失误,认为经济不久便会复苏。90年代的7位“短命内阁”对不良债权问题提及甚少,但宫泽喜一首相是个例外,曾发言指出应尽快解决不良债权问题,最终无奈寡不敌众,没有奏效。

  二、日本大藏省与银行怕承担责任。在不良债权问题上形成“利益共同体”,侥幸期待地价反弹回升。

  三、日本银行经营上的失败,银行不存在约束高层经营管理者的企业治理制度,日本式经营体系中,银行与企业间互相持股形成了一种“关系依存型”的金融环境,银行经营管理者被隔离在市场规律之外,以致其可随心所欲地拖延、搁置、粉饰不良债权的处理。

  90年代后期,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大型破产事件的频频发生,如1999年三洋证券、山一证券及北海道拓殖银行的破产,1998-1999年,日本长期信用银行和日本债券信用银行先后破产,使日本陷入了所谓的“平成金融危机”。

  整个90年代,一直困扰企业的“三项过剩”,即“债务过剩”、“设备过剩”、“员工过剩”,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复苏,而对“三项过剩”的处理,特别是大裁员,实际上是宣告了日本式经营“无敌不败”神话的破灭。

  1998年,首相小渊惠三提出了让民间人士参政的机构,即“经济战略会议”,但在官僚们的不屑中,议题被局限于日本的中长期经济战略的讨论,没有实质性的短期措施出现,会议成了小渊惠三改善自己政治形象的“摆设”,但是庆应大学的竹中平藏教授通过这一机会,结识了许多政界要员,为他担任小泉内阁的经济财政担当大臣时主导名副其实的民间人士参政的机构“经济财政咨询会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济财政咨询会议”的最主要日常工作是制定内阁的政策方针,即“经济财政运营与结构改革的基本方针”,当时简称“骨太方针”,2001年6月通过的最初的“骨太方针”把彻底解决不良债权问题作为首要任务。之后,在“骨太方针”连续5年得以实施的2005年,日本经济开始真正摆脱长期低迷徘徊的局面迎来了新的增长时期。

  在“失去的十年”的最后一年1999年,由民间学者所主导的“产业竞争力会议”实现了政府首脑直接与产业界代表对话,推动了相关立法,并要求日本企业在解消“三项过剩”的同时,不忘研究开发。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失去的十年”中,虽然日本企业的设备投资明显大幅度地减少,但对研究开发的投资却基本维持逐年上升的趋势,并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一度超过了美国。实际上,日本经济“东山再起”的一个主要动力就是扎实的科学技术基础。

  竹中平藏时为小泉内阁金融担当大臣期间,制定了“金融再生计划”,在实现处理不良债权战略目标的主要手段方面,“竹中计划”提出了三大措施:

  一、对银行资产核查的严格化。

  二、充实自有资本。

  三、加强银行的公司治理。

  具体实施方案更可称为严厉的“休克疗法”,受到官僚及银行界的反抗,但因民众支持最终得以展开。

  日本企业通过“壮士割腕”的行动最终取得了解消“三项过剩”,这与政府完善相关法制,全力构筑的产业再生支援网络所起到的作用是分不开的。由于竹中平藏主导“休克疗法”,使得许多负债企业在银行逼债之下,发生了大型、连锁性的破产,因此有必要组建产业再生机构及“太阳旗基金”来拯救部分大企业。

  看过此书,终于全面地了解了这“失去的十年”的来龙去脉。有一点尚待继续学习,面对美日贸易谈判中美方强硬的立场,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已经干涉到了日本内政,日方对此却没有过多的反抗表现,或者说表现得很被动,这也许是《日美安保条约》等政治问题所能解释的吧...

  《前车之鉴》读后感(四):整理下泡沫产生到破裂的过程,以及作者的主要逻辑

  本书作者蔡林海,20年前去日本留学,是日本筑波大学的产业社会学博士,在日立综合计划研究所工作,因此文章的信息既有宏观的解读,也有作者对泡沫的亲身经历与感受,权威性或许不足,但本书还是很有趣的。抱着空杯心态,先主要梳理下本书作者对泡沫的认识和主要逻辑。

  一、泡沫的基础 -- 美日的贸易战争

  大背景是19世纪80年代,美国的贸易赤字严重,而日本对美的贸易不断顺差(尤其是汽车产业和电子制造业),美方十分头疼与不满,决定对日本强行施压,改变贸易逆差的现状。虽然目的简单明确,但是方法确很曲折。

  1.美日贸易第一战。美方相信金融市场的封闭会直接影响汇率,期望削弱美元加强日元,从而促进美国出国,减少日本进口,达到经常项目收支的平衡。因此,美国向日本施压,要求日本放开封闭的金融市场,实现资本的自由与国际化,即为允许日本资本自由进入国际市场流通,与国际资本准入日本金融市场。

  结果:日方妥协,接受美方要求。虽然取得首战胜利,但美方没想到的是,日元并没有升值,贸易赤字没有改善。

  ——参考:1984 <美元日元委员会报告>

  2.美日贸易第二战。美国联合日英法德四国召开经济会议,要求共同出资120亿美金干预外汇市场,再次期望削弱美元加强日元。其中,日本为最大出资方,出资39亿美元。

  结果:日方妥协,英法德同意,共同削弱美元。仅仅两个月,美元就完成了贬值12%的预期目标。日元的升值效果持续了很久,在四年时间中,日元对美元共夸张的升值了104%。但是美方并没有算准,因为美元贬值成功,日元虽也大幅度升值了,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确不断加大。

  ——参考:1985 <广场协议>

  3.美日贸易第三战。美国开始认识到,仅仅依靠汇率改变并不能达到目的,于是要求日本经济转型,从外需型模式转为内需型模式,从而彻底直接的改变贸易问题。

  结果:日方再次妥协,接受了美方的强行要求。实施扩张性财政,进行大规模的公共建设与国土开发投入;同时,实施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降低利率(5%到2.5%的历史最低水平),鼓励融投资,减税等。

  ——参考:1986 <前川报告>

  总结:这场美日贸易大战,日本基本上步步让步,美国则步步紧逼,最终满足了美国所有的预期。美国的贸易赤字开始减少。日本为什么一再让步呢,书中强调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是日本的主要出口国,如果不答应以上条款,则会对日本进行贸易制裁,后果对美日都不利。同时,日本处于政治军事等因素的考虑,也不敢与美国摩擦升级。另一个原因,从日本方面考虑,三场战役,对当时的日本来说,并不是致命的打击,只是经济模式的一次尝试转型。

  然而三板斧的后果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为大泡沫埋下伏笔。第一战,金融市场开放,导致大量投机性的银行基金进入日本市场,增加了市场的投机气氛,以及增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与不稳定因素。第二战,日元升值,导致出口缩水,需求不足让原本就是出口导向的实体经济(制造业为主)受到影响。第三战,扩张性财政政策与极其宽松的环境,让市场流动性过剩,以房地产投机,股票市场为代表虚拟经济迅速膨胀,投机氛围强烈,大量资金涌入,实体经济失去自己的地位。

  自此,实体经济发展遇冷,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脱缰野马一样的向上发展,投机氛围充斥全国。在这样的温床下,泡沫的滋生不知不觉间已经失去了控制。

  二、泡沫的破裂与失去的十年

  1990年,日本股市崩盘,一年跌幅超过40%;

  1991年,日本城市房价一反永远上涨的常态,一年下跌15%~20%,并开始了持续10多年的连续下跌。在2005年,住宅用地较1991年,跌幅达46%。

  1.泡沫破裂方式

  虽然有质疑声音,日本政府仍然相信虚拟经济过热发展是对经济乐观预期的体现,并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管理。直到三重野康担任日本央行行长,才开始决心主动刺穿泡沫。采取迅速的财政紧缩政策,包括,提高利率(2.5%到4%,再到6%),严格的土地政策(管制贷款,提高税收,限制过高房价)等。虽然政策达到了刺穿泡沫的目的,但是却带来了经济的硬着陆,从此日本陷入了失去的十年。

  2.泡沫破裂,硬着陆的影响

  银行破产,不良贷款导致的坏账,从房贷为主的中小金融机构开始,到大中型银行(日本长期信用银行,日本债券信用银行等)接连破产;经济下行,融资困难,需求减少,制造业遭受重创,“三项过剩”,(设备,债务,雇佣员工),经济循环进入长期萧条期。

  三、日本宏观政策的失误之处

  1. 美日贸易战上一再退步,政策上为泡沫制造了温床。

  2. 因为对泡沫认知不足,就会判断错误。一味的保经济增长,使得泡沫不断扩大。

  3.贯彻凯恩斯主义的失效。采用财政扩张手段,增加公共建设大量投资土地开发,本意是希望刺激经济需求保证实体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却失败了。作者认为,原因在于政府忽视了全行业整体生产率的下降,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没跟上信息时代等原因导致的实体经济固有的结构性问题。单纯的刺激经济,并不能改变这些内在问题,反而错失了整治不良贷款的大问题。

  4.由于12两个问题,政府没有及时整治和清算不良贷款问题,相反抱着侥幸心理,使得整个金融业陷入了不良贷款极高并且不断增加的泥潭。

  从日本泡沫的产生与破裂,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从问题核心出发,我有以下几点浅见,欢迎大家讨论:

  日美贸易战的失败或许是注定的,假如强硬和美国抗衡摩擦受到经济政治军事多方面制裁,结果也未必会好。但是随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过度依赖凯恩斯主义,指标不治本,并没有关注和解决行业生产率下降的核心问题,通过扩张性财政反而导致了经济虚拟化,加剧了实体经济下行的问题。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大而复杂的问题,对于产业发展的预见性是很难的,比如看到信息产业的兴起。但是,对于产业的生产率的提升,永远是重中之重,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很难实质上解决问题。

  日本沉浸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欢乐中,并没有厘清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应当依赖实体经济而生,存在的最大目的是为实体经济输血,保证实体产业的高效率运转。格林斯潘说,泡沫只有在破灭后才知道是泡沫。泡沫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其合理区间。虚拟经济过热,超出了合理区间脱离了实体经济,甚至从实体经济抽血来维持自身的高速发展的时候,能够判断出其超出了合理区间,才是一切决策的基础。在合理区间以外,就应当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抑制虚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维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平衡,不然就会反噬实体经济,并且陷入合理区间外的虚幻的繁荣。

  有效的治理泡沫,以提高实体经济的生产率为核心,以控制虚拟经济的发展在合理区间为保证,也需要充分的时间来执行。急欲求成,揠苗助长式促生产并不能真正的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操之过急的打击虚拟经济使得经济硬着陆对行业发展更是破坏性的。一切,都要建立在认清核心问题,把握好各类关系与平衡的基础上,稳重求胜。

  《前车之鉴》读后感(五):殷鉴

  读《前车之鉴 日本的经济泡沫与“失去的十年”》

  y 翩跹乌鸦

  我不喜欢日本人,无论是从地缘政治的理性角度还是从民族记忆的感性角度。但在看这本书时,却不由得产生了一种感情,叫做怜悯。也许是因为有着了解他们“未来”的超然视角,从而更易产生悲天悯人之感;也许是对未来判断的悲观产生的移情;也许是因为读过Vivian推荐的一本日本的小说,为其中躲债人的挣扎而唏嘘……

  怜悯过后,不由得思考。何以至此?

  在阅读过程中,我有一个隐约的感受。正如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一书的序言中所说(as I paraphrase),也许除了莱布尼茨,我对历史上哲学家的了解不及很多人精深。但那些研究者太仔细,反而不见森林。日本在八九十年代的兴衰,理应放在一个稍稍宏大一点的时空中去思考理解。

  二十世纪初,根据《剑桥大学世界近现代史》中的记载,日本是一个以纺织业拥有优势,在造军舰上有偏执的二流主要经济国家。在二战中,对原料的渴求和北极熊在诺门坎的一巴掌决定了南下策略乃至其迅速的辉煌和落败。战后,一度面临被肢解为农业国家的倭人因为朝鲜战争和美国的封锁政策而得到了生机。这种灵活性是岛国的共性吗(我怎么没觉得英国人和日本人还有爱尔兰人(更不熟悉了)除了冷漠/礼貌外还有什么共同点)?在国际局势开出的一个缝隙下,小日本又重生了。尽管这种重生只是在经济上。

  军事上的阉割驻军,使得日本在政治上也要抱大腿。正是这种依附性,导致了八十年代末美国对日本经济金融政策全面干涉的有效性。

  七十年代末,苏联处于强势期,出了圣剑大杀四方的时候。欧盟和日本加快了他们崛起的步伐。日本所领先的,是由七十年代石油危机所带来的汽车行业和半导体行业。其实看看日本的几个诺贝尔奖,特别是1973年获奖的江琦玲于奈,这个势头倒也不是那么难猜。我的师长们,我的大牛同学们。祖国的诺奖,祖国的领先工业在你们手中啊。

  到底没有完成1V5,苏联掉了圣剑,被美国捡了起来,苏联处于战略收缩期的迹象异常明显,但除了少数有着战略眼光的智者,还少有人意识到苏联会分崩离析。即便如此,美国人还是开始限制他的“盟友”,日本开始悲剧了。

  美国里根政府奉行强势美元政策,日本搭了便车,低价日元强势出口导致日本对美国的大幅贸易顺差。美国佬们不能忍了,开始直接干预日本经济、金融政策。而由于日本在军事和政治上的依赖性,虽不能说言听计从,却也有求必应。

  就如同Madama Butterfly,她的风情万种都是丝萝得依乔木。一旦良人有变,只能无奈自戕。不得不佩服Puccini的概括性。

  摘录一段话:

  “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玛科米克:‘为了纠正日本储蓄相对于投资而过剩的状态,日本必须增加国内的投资。但是,如果日本民间企业增加投机的话,其国际竞争力会进一步加强,日本的贸易顺差也会随之而增加。所以,必须让日本把储蓄转而用到日本国内的公共事业投资上。’”

  这是何等的强迫啊,对他国内政赤裸裸地践踏。

  之后签订的美日“经济结构协议”,共有200项要求,按照一位日本政府官员的话说“简直就是‘美国对日本的第二次占领政策’。”

  可这又什么办法呢?这便是独立的价值。

  不过也不好说,中国现在的储蓄大部分也转到了国内的公共事业投资上,是否在中美经济战略对话中被如此要求我就不得而知了。

  于是便有了“前川报告”:经济“两高一低”,日元升值,高投资率,低利率。

  在日元的升值过程中,日本人的心态有了很奇怪的变化。先由“日元升值过敏症”到“日元升值恐惧症”,而后又重现了日本人在二战中表现过的信心膨胀。

  由此看来,也许比金融泡沫更可怕的是信心泡沫。金融市场上价格虚高,只有一部分人的冲动。而当“日本可以说‘不’”,当“日本金融市场可以不符合欧美规律”,当和尚和小姐都能从股市上赚钱的时候,整个国家都陷入了疯狂不再有理智的时候,一场大的危机才会不期而至。不是未曾预料到,而是绝大多数人已经不会去想。

  日元升值,也许是由于J型曲线的原因,短时间内不但没有改变日本对美国贸易顺差的问题,反而令日本的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大企业以金融市场为主要获利手段之一。”日本企业大幅买入美国资产,令老美惊呼,这是第二次珍珠港。

  但这何尝不是日本掌握着其优势产品定价权的原因?无论是汽车还是半导体产品,日本产品的优势不仅仅在成本上,更在于技术。因而其可以将日元升值带来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一点上中国可是远远不如。

  发觉汇率武器不给力,美国佬们再次拿起了政策武器,挥向更为根本的金融政策,要求日本进行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分为三点:1、利率自由化;2、金融业务管制的自由化;3、国际金融交易(国际资本流动)的自由化。

  通过这种方式,美国加剧了日本的流动性,催化了日本“泡沫三产业”(建筑业、不动产业、金融中介业)的迅速发展。举例来说:1987年11月,货币供应量与前年同期相比上升12%(中国笑了)。一套普通住宅:白领家庭年收入的8-9倍,中国又笑了。

  果然流动性过剩比汇率大幅升值更严重。

  然后就是日本股市必然的暴跌。可笑还有阴谋论者说什么高盛布局下的掠夺日本,这见识分明小了。明明是美国政府下的手,高盛只是喝喝汤罢了。当然鲁宾等人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却又难讲了。

  杀局,吸引人的是之前的筹划布置,一步步地引入彀中。最终的一刀图穷匕见,反而没什么看头。

  问题出现了,期待着有魄力的人物进行解决。

  “但是,当时的日本政府执迷不悟地信奉凯恩斯主义,希望通过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复苏,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消解不良债权的问题。日本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的整整10年终,总共动用了130兆日元的庞大资金来增加对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不良债权分为三类:“1、伴随着泡沫的破裂而产生的不良债权;2、对问题企业追加融资的不良债权;3、由经济长期衰退低迷而形成的不良债权。”

  由于担心追究责任,银行及政府机构都不愿担纲,而希望出现担责任的头。在此不由得感谢院长的清理三角债。

  在金融危机后,日本也陷入了经济危机中。危机的突出表现,在于工业企业的三项过剩:债务过剩、设备过剩、员工过剩。

  “正当日本综合电机的名牌大企业急于处理债务过剩、设备过剩和雇佣过剩这“三项过剩”,它们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价不断下跌的时候,欧美投资银行则发现了以较低的成本蚕食日本优良资产的天赐良机,结果,在2005年,欧美投资银行对日本主要综合电机企业的持股比率已经上升到20%-40%。”

  “日本长期信用银行为了苟延残喘,在麦肯锡的斡旋下,想与瑞银(SBC)结盟,结果落入陷阱,被剥掉了旗下的优良资产。”

  这些事实也许是对“爱国者”的一个警醒。对他们来说,权贵的所为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但对他们追求的开放与全面西化,在再分配的过程中,也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只有当权者与领头者,才能在私有化大浪中喝到血。前鉴:苏联、日本、改革开放。

  在日本努力重生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的力量,来自官方与民间的合力。

  “‘如果说‘经济战略会议’和‘经济财政咨询会议’是由民间的学者所主导的机制的话,那么,‘产业竞争力会议’则是由民间的企业家所主导的机制。’

  “‘竹中’团队的‘日本金融再生计划’,‘休克疗法’。处理不良债权:一、对银行资产核查的严格化,二、充实自有资本,三、加强银行的公司治理。突出了银行经营管理者地‘问责制’。

  “再生机构可以说是如愿以偿,不但回升了支援钟纺再生重建的投资,并获得盈利,而且击溃了‘白马骑士’和‘金融大鳄’,把钟纺这家具有百年历史的日本企业交给了日本的花王,而不是法国的欧莱雅、美国的宝洁及强生或是美国的投资银行。再生机构在支援40多家企业再生重建中最大的投资案例,钟纺再生重建案件处理的圆满成功,为“失去的10年”家之后日本的产业再生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在产业再生机构即将完成使命的时候,日本内阁府曾设法要维持它存续下去,但是,这个设想立即遭到了再生机构的总裁兼CEO斋藤淳和最高执行官富山和彦的极力反对因而告吹。

  “日本企业通过‘壮士断腕’的行动最终取得了解消‘三项过剩’的成功,这与日本政府完善相关法制,全力构筑的产业再生支援网络所起到的作用是分不开地。

  如此行事,方可谓为民张命,为国尽忠。

  “值得注目的是,即便是在泡沫破裂后,特别是在‘失去的10年’中,虽然日本企业的设备投资明显大幅度地减少,而对研究开发的投资却基本上维持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日本制造业的研究开发费用与GDP之比开始超过美国。

  “在告别‘失去的10年’之后,日本经济‘东山再起’的一个最重要的动力就是它所拥有的扎实的科学技术基础。

  面对着当前的经济形式,中国的经济危机迟早会到来。我们又将以什么为根本来抵御大浪的冲刷,确保自己不是在裸泳呢?

  仅读此一书,不敢称知悉日本金融危机全面。唯录一时之思,愿与众位交流。

  写至后来,才思枯竭,乃以所记片言替之。若再有暇(可能几乎没有),愿补充完善。

  (9/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