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力消逝正在雾中》读后感100字

《我的自力消逝正在雾中》读后感100字

2020-11-04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我的独立消失在雾中 读后感 

  《我的独立消失在雾中》是一本由夏榆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352图书,本书定价:29.50元,页数:201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独立消失在雾中》精选点评:

  ●总有那样的一群人 为了理想茕茕孑立颠沛流离

  ●形式不足内容

  ●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

  ●一开始或许摸不着头脑 但后来发现 那隐隐缠绕的 都是思考

  ●一开始被书名和封面吸引,后来发现与我所想大相庭径,不过想象之外总有惊喜,本来不想看小说,因为觉得进入一个情感太过丰富的故事很费心神,可它真的是一本好书,情节,思考,当中对战争真相的插入描述很引人入胜。它让我开始想看小说。

  ●到底什么才是真相?

  ●应景的名字

  ●与其选择活得明白,还不如浑浑噩噩、庸俗的活着,选择大部分人选择的生活。

  ●深刻的人,注定是孤独的,找到可以随行的人,是一件幸事。

  ●我挺喜欢的,它放大了我的很多情感,在四周全黑的高空中

  《我的独立消失在雾中》读后感(一):我清晰的看到了自己身处的这个世界

  最近很少能一气呵成读完一本书,《我的独立消失在雾中》是能让我安静读下来的好书。引用一下这部小说的推荐人顾长卫的话:“《我的独立消失在雾中》呈现我们残酷的精神现场,惊讶于夏榆的洞察,惊讶力透纸背的书写。”的确如此。看他的这本书,会更清晰的看到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

  《我的独立消失在雾中》读后感(二):雾霾中的追寻——《我的独立消失在雾中》

  我的自由被恐惧吞噬

  我的良心被欲望遮蔽

  我的痛苦被琐碎消耗

  我的恐惧与生俱来

  我的欲望芜杂肤浅

  我的琐碎不值一提

  我是盛世中的失败者

  我是尘世中的迷惘者

  我是安稳现世的不祥之兆

  夏榆的文字庄重、沉郁。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小说,不如说是长篇纪实散文,小说故事只起到骨架的作用,骨肉是作者作为个人的生活体验和作为记者的记录,核心则是情感表达。表达一种看到人受苦感同身受的痛苦;表达为何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疑惑;表达谎言、欲望充塞生活也要有尊严生活的决心。小说通过一个个“我”亲历的事件,展现了上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头10年国家、社会的变化,作为个人尊严、理想、良知、独立如何保全、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当然,更多人以尊严、理想、良知、独立作为交易的筹码,有的换回了金钱和权力,但大部分人,那些矿工、女工、司机、洗浴城的姑娘只不过换来一些维系生存的最少饲料罢了。于是,在书中,我们看到失望和沦陷,挣扎和堕落,疯狂和麻木,作者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出生而为人无边无际的痛苦。10年后——2018年了——几乎又过了10年,这样的现状更加触目惊心,但沉默更加广阔,已成沉疴。

  作者借陆游和“我”表达了遍布人间的不公义与残酷,人世弥漫的痛苦与疾病;借唐卡姑娘之口追问上帝的缺席,追问痛苦与疾病的价值,追问一次次代价的意义。但读者没有看到答案。

  圣经说,“上帝只加诸你能承受的苦难“。最后和开篇,作者都展示了这种直面生活的勇气——承受命运,活出人的独立和尊严。问题没有答案,但是至少我们勇敢面对。在这片土地、在这个历史轮回循环往复的国度,冲出虚无的迷雾,摆脱无力者的感伤,独立诚实地按照自己的良知生活的人是英雄。这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

  《我的独立消失在雾中》读后感(三):这个世界到底存不存在蓝颜?

  看完了《我的独立消失在雾中》,对里面陆游和唐卡的柏拉图式的精神之爱非常向往。因为对这份爱的珍视,所以不想去做破坏这份爱的俗事,不想听彼此的喘息与尖叫,不想交换彼此的体液,只相爱,不做爱,多完美的爱情。 这简直就是我一直期望的爱情的原版。

  但是,我又想到,我们都是被道德束缚的太久的俗人,为什么不能解放自己,人生苦短,为什么不能按着自己的心性,让自己快乐,自 由呢?我承认“自由”这个词,因为稀缺,所以有神奇的魅力。我们中大部分人,都会问自己:“我们到底想要什么”,回答基本上都是:自由。像故事中的唐卡, 她是自由的,有时间,有金钱,在进行着世界旅行,但就是这样一个,在一般人眼里自由美好的女子,却是最不自由,她的生活是被动的,缺乏安全感,渴望被爱, 让她走到哪,都不过是换了一个地点的牢笼。陆游,他是不自由的,压力、不得志,让他的生活很窘迫。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自由的人,为自己的理想,愿意付出生命 的代价。他是知道这个世界的真相的,却还是会不抛弃自己的原则,为之奋斗,力图揭穿真相,明知自己的结局是惨败,也能安静的卷铺盖走人。他倒是个,在自己的世界当中,相对自由的人。可就是这样一个理想的勇士,却觉得他是个爱情方面的懦夫。我们不能做到像有些强大的人一样,想干谁,就干谁,但是灵魂都颤抖了,为什么还要束缚自己的身体呢?难道就因为心底那一点点怕,怕破坏心中当中爱情的美好,就要这般隐忍克制吗?这还是爱情的本质吗?

  我相信我是被这样的想法蛊惑了,我的信念之塔,好像要轰然倒塌了。难道真的要以自由之名,把自己心中的道德秩序推到吗?我甚至在心里想, 我在这方面不自由,是因为我对世界的掌握不够,等我对世界有足够的掌握能力的时候,我就可以自由选择,随自己的心性,和想爱的人相爱,而不必大费周章的克制自己的本能需要,经过了绿洲,也不敢停留。

  但是这又让我想起了另一位大师说过的话:爱情是孤独的证明。没有解释,我却能明白。想用爱情来摆脱孤独,要么效果短暂,要么无异于饮鸩止渴。 深刻的人,都是孤独的,孤独,就像自己的影子般,是很难摆脱的。既然爱情,证明是无济于事的,是不是又要退回到自己的城堡,不去做那越轨的事。这次不是因为道德的约束,而是因为洞察了真相,那并不能给我带来真正的快乐。

  真正的快乐,还是来自对自己的克制和完善上吧,这是一种超越的生活,我要的生活。我想起了我看过的《富兰克林自传》,他一生都在克制自己的饮 食,性欲,让自己的生活,都保持着勤奋,有活力的状态,他时时与自我战斗,进而也打败了命运。因为按道理,贫民出身,没接受过教育,他应该是个印刷工或者 其他什么工。刚看的社会心理学家,Elliot Aronson的自传,也都记录了这种自我超越的生活。我想这才能带来真正的心理的平静和欢乐。

  很高兴,我还是回到了我想回到的康庄大道上来了。

  《我的独立消失在雾中》读后感(四):如果你已厌倦自己的忧伤

  y王元涛

  雾霾中的北京,夏榆的小说正应景:一切美好与不美好都在,又都湮没在雾中。

  《我的独立消失在雾中》据称是部半自传体小说,猜想哪些情节是夏榆的真实经历,哪些出自他的虚构,成了一份额外的福利。夏榆长期从事记者工作,记者写小说,往往读者意识太强。不自觉地取悦拟想中的读者,就绝难做到以自我为中心。而小说需要以自我为中心,需要那种不管不顾的粗暴劲头。怎么痛快怎么来。你痛快了,我痛快了,才算真正有缘分。这是小说与报道的本质区别。夏榆的叙述手法还不够圆熟,但态度接近神圣,仿佛新闻工作只是小说创作的一场实习。

  小说的主要人物有三位,“我”是一种支点似的存在,里里外外补缀起唐卡与陆游的人生线索。唐卡是一个年轻姑娘,有钱,有时间,却没快乐,尽管她已独自游遍世界。陆游是一位调查记者。他揭艾滋病黑幕,揭工厂污染黑幕,得罪了官方,被迫逃亡,后经唐卡介绍,到“我”居住的城乡结合部暂时栖身。这样三个人,纠缠在北京的高楼之间和胡同深处,会有一段什么样的故事?

  小说中的“我”高度仿真。夏榆做过矿工,“我”也曾是矿工。我不免担心夏榆借“我”之口来申明“矿工经历是我人生的财富”。还好他没有那样做。矿工经历于他不是财富,是实实在在的痛苦。而对这种痛苦的反思,可能是财富,也可能相反。

  更重要的是,夏榆并没有因为体验过矿工的苦,就借势控诉时代。这一点足以证明,夏榆已不再是记者,他有资格跻身小说家行列。作为矿工,早已不再有机会像时传祥一样去战战兢兢地握住一双保养良好的手,但这个工种,终归有人要干。有人做矿工,自认为是大不幸。有人为了做矿工,却还在四处求爷爷告奶奶。这才是生活。从个人出发,到个人结束,与时代,与政治正确,都毫无关涉。

  一直期待夏榆能彻底地直面他的矿工经历。在这部书中,他又一次做出了勇敢的尝试。但走到一大半还是退了回去。他写到了矿井下的孤独和封闭,写到了父亲的粗暴与冷漠,但涉及矿工群体对他身体的污辱与摧残,就不肯铺陈更丰富的细节。这种深及骨髓的痛,他可能还没有做好分享的准备。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透过夏榆的笔爱上唐卡,但我想挑剔再一点,夏榆笔下的唐卡少年时曾受到过性侵,因此始终未能摆脱迷茫和自弃。其实若让唐卡过的就是平常日子,只是因为缺乏爱,就不会爱,只是因为没有体会过信任,就不懂信任,因此而迷茫,则更有平凡的悲剧意味,也更容易激活我们灵魂深处同样固有的那片苍茫。

  夏榆让唐卡背负着陈年的创痛,游走于世界的深处。西班牙曾是她的最爱,在那里,日常就是狂欢,漫步就是风情,她寻找一切机会让自己迷醉。迷醉,就是最成功的逃亡。但马德里恐怖爆炸案恰在她眼前发生,一下子把她拉回了现实。那一刻,她突然失去了行走能力,仿佛冥冥之中有神灵在告诫她:你注定无处可逃。

  夏榆在处理陆游这个人物时,显得有些犹豫。我因此确信陆游是虚构的。在他身上,集中了这个时代记者的最大困境和焦虑,他们与律师群体相似,在扒粪的过程中,直接面对这个社会的病灶,无从闪避,无力改变,因而受害最深。在陆游这个人物身上,隐约有夏榆的影子,影子与他,恰如父兄。

  但陆游的逃亡稍显牵强。夏榆没有交代,所谓的官府追杀是不是陆游的自我恐吓。现实生活中,为了强调自我重要性,很真诚地以为自己正在受到迫害,这样的记者不是一个两个。夏榆似乎不耐烦这类形而下的情节交代,他更迷恋那种抽象的孤独和苦痛。

  唐卡在逃亡,陆游在逃亡。“我”则是一个旁观者。或许,“我”已厌倦了那种忧伤;或许,是矿井生活,让“我”的大半个身子依然扎在地下,动弹不得。而“我”精神层面的逃亡,则早已在无数个暗夜,令自己胆战心惊。

  夏榆小说营造的气场,让我联想起捷克小说家赫拉巴尔以及他的《过于喧嚣的孤独》。赫拉巴尔日日守在垃圾场做苦工,他不以此为乐,也不以此为耻,更不认为“生活在别处”。身体与意念被生活渐渐磨损,这才是文学真正的营养。夏榆也是这样,首先自我压榨,然后谦卑地指点江山,因此,我愿意视他为这个时代残存的意志圣徒。

  同时,夏榆与赫拉巴尔面对的人群也极为相似。揭露真相,展示苦痛,这是高尚的行为,可你留意过吗,你周围的人们早已麻木。你说这里不对,说那样不行,多少人不喜欢听,他们的表现是,自动进入一种自我保护程序,然后奋起抵抗真相。冯小刚的《一九四二》为什么卖不过王宝强的傻笑?这就是答案。

  说到底,夏榆的表达,永远都将保留一种矿工气质。从地下最深处掘出来的东西,说不上宝贵和漂亮,但它们总归会在某个不知道的地方暗暗燃烧,暗暗释放能量。

  一百三十页,出现一个费虹。费虹是 “我”的外甥,开别人的车撞车后,无力赔偿,遭遇讹诈,被迫逃亡。与唐卡和陆游相比,费虹的逃亡,最具真实感。贫困,平庸,对费虹而言,生活就是望不到尽头的重复,突然来了一个车祸,命运就此改变。

  那么,“我”能为费虹做些什么?什么也做不了。面对这样具体而微的灾祸与苦痛,我所有的精神坚守,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对列侬的热爱,我对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崇拜,可能给我慰藉,却对警察与黑社会不起作用。往往就在这样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陷入了精神危机。

  陆游的精神危机,可能与此相似。夏榆说,是真相毁了陆游,我倒觉得,陆游是在自毁。生存的残酷,千百年来没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估计千百年后也将一样糟糕。早年间是老虎吃人,然后是人吃人,今天则是污水与绝症吃人。这才是更大的真相,陆游肯不肯像费虹一样去面对?

  夏榆不属于才气型作家,而是用功极深,一名合格的矿工是怎么做事的?勤奋永远值得敬佩,但对于天才的灵光一现,永远都无原则膜拜。这是我们与夏榆共同的宿命,谁都不会浪费时间去抱怨的。

  台湾出版人安初民评论夏榆的小说:当现实与虚构不断交替变奏时,在救赎与完成之间,可能呐喊的是更为巨大的困惑。的确,夏榆的抽屉里和手掌里,都没有答案,他最终还是困惑的,可是,在我们中间,又有谁不是困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