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李到老李》读后感1000字

《从小李到老李》读后感1000字

2020-11-04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从小李到老李 读后感 

  《从小李到老李》是一本由李昆武 / (法)欧励行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250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小李到老李》精选点评:

  ●仿佛读懂了父辈和爷爷辈那代人。人生不容易,每个人都终将在时代的洪流中逐渐老去。

  ●漫画还是较为真实的反映了一些历史,虽然不喜欢作者做过的一些事和观点,感觉很假大空。但是可能每个人都不是那么完美的,希望能看到更多记录这样历史的作品出来,更真实,客观具有思辨性的作品。

  ●这是一本漫画,一本手绘的个人传记,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缩影。作者用夸张甚至有些扭曲的风格,画出了在那个扭曲的时代人们扭曲的心灵。

  ●建国最初三十年,简直和现在像隔了几个世纪,希望这样的历史永远不要再来

  ●朴实明了 窥见历史的一扇不起眼的窗

  ●作者因为家庭和受教育的经历,以及参军及做文宣,中D的毒还是太深了!书本身不错,谐趣幽默。

  ●太真实的可怕

  ●我承认不论是伟人,罪犯,普通保姆,还有大亨,只要讲起一生的故事都会让我敬意油然而生。死者为大,但是生者艰难。

  ●课本上学的忘得都忘了,很少有深刻的认识。从一个老百姓的角度回顾过去,听故事学习历史!

  ●给歪果仁看的。。。

  《从小李到老李》读后感(一):浓缩中国人的一生

  从不看漫画的我,拿到李昆武的这三本《从小李到老李》,用了一晚上的时间把三本书看完。特别喜欢这种用白描的方式刻画人物的方法,一部中国平民史诗记录,从50年代一直到现在,里面有国家的深刻变迁、父辈们的坎坷岁月。记录时代变迁带给人们的酸甜苦辣,时代历史长画卷。

  《从小李到老李》读后感(二):一日看尽长安花

  作为一个70后,三册的图书最喜欢的还是第一册,因为建国后的历史(包括批林批孔,人民公社大食堂,大跃进大炼钢铁,三年困难时期,上山下乡,十年文革,打倒四人帮,恢复高考等等)一直是我很感兴趣的一部分历史,而我自己的儿时记忆已经差不多到“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时期了,所以更早的部分,很多都是在父辈的记忆里的故事,偶尔会听父辈讲起这段往事,甚至觉得只有经历过那段岁月,才是人生真正的磨砺。

  老李的这套书,似乎也只有第一本更让人动容和感动,后面的两本,也许并没有太多的共鸣之处。也许这套书的定位是希望让歪果仁更好地去了解中国,通过描绘一个中国人的故事来理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普通人的生活,但是老李的家庭背景(革命干部家庭的官二代)其实我觉得无法更多地代表中国的普罗大众。正因为视角不同,在一些敏感时期的处境自然也不同,对一些敏感话题也只能从自身的角度说明一下立场或者选择轻描淡写而过。相比之下,改编自余华的小说,张艺谋的电影《活着》才更显艺术张力和感染性。

  《从小李到老李》读后感(三):如同漫画一样的人生

  如同漫画一样的人生《从小李到老李1》

  还是在北京美术馆东的三联书店看到的这套书,一见倾心,一套三本,副标题叫“一个中国人的一生”。是采用漫画的方式来讲述一个普通人的一生,画得很漂亮,回来就想在网上买,可是几个网站一直都是九折,直等到卓越半价促销才下单。

  过了快半个月书才来,这套书的作者李坤武,一九五五年生,今年也快六十岁了,也算是一生了,从酝酿到出版,也先后用了五年的时间。书是二零零九年在法国出版的,所以算起来从不到五十岁就开始创作了,书其实是法国人欧励行策划两个人合作的,出版以后国际影响很大,屡屡获奖,出版了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英语等多个版本,风行世界,然后才出口转内销翻译回来的。

  作者李坤武在《昆明日报》做美编,所以一直以漫画为职业,以前也出版过一些漫画,比如《昆明十八怪》但是影响不大,中国学美术的很多,画得好的也很多,但是却严重缺乏创意,漫画最重要的还是故事,没有一个好的故事,没有一个好的剧本,画得再漂亮也没有用。这本书故事讲得不错,画得也很漂亮,很中国,一看就是有专业的团队来包装策划。

  一口气就看完了前两本,其实全书分成十章,可是分册的时候并没有按照章节来划分,而是从第三章和第六章的中间拆开了,变成了三册,当然分开的部分也有原因,一个节点是毛主席去世,一个节点是父亲去世。

  用这种很中国的焦墨白描来表现那段历史,让人感觉很舒服,一看就很有中国特色,一看就知道作者是中国人,而且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一看就是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画出来的肯定不一样。不过这种风格看起来太熟悉了,一下子就让我们回想起那个年代,虽然我是七零后,并没有经历过文革,没经历过饥荒,没经历过大跃进,但是这么多年也看过很多图片,看过很多资料,感觉那个时代,用这种风格表现真是太合适不过了。

  《从小李到老李》读后感(四):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故事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故事

  ——访《从小李到老李》作者李昆武

  小李,大名李昆武。他生于1955年,现在已经是老李了。李昆武17岁参军,复员后回家乡昆明做美术编辑,为人熟知的《云南十八怪》漫画就出自他的笔下。最近由三联书店出版的《从小李到老李》一书可以说是他的一部自传体长篇漫画,讲述了“我”从出生到现在50多年间的人生经历。

  该书与法国作家欧励行合作,第一册于2009年在法国出版,名为《一个中国人的一生》,获得2010年度“法国圣马洛图书展·最受读者欢迎奖”和“布卢瓦‘历史会晤’文化节·最佳历史类漫画奖”,并入围了有“漫画界奥斯卡”之称的2010年昂古莱姆国际漫画大奖。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故事,也是一部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史诗。

  中国人眼中的中国

  《从小李到老李》共三册。第一、二、三册分别始于1950年、1976年、1980年,记述了小李一家在“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中的坎坷经历。3000多幅漫画让各种历史大事件透过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在读者眼前如电影切换镜头一般呈现动感。

  “比如‘文革’经历,可谓历历在目。”李昆武告诉记者,他对于“一个人的历史”采取如实描绘。如果某些情节与现实生活有距离,也是根据漫画创作的基本规律,进行必要的删减压缩或适度夸张。

  “文革”曾经深刻地影响了小李。如,小李的同学为消除“封资修”而纷纷改名——小芳改名为小军,张凤英改为张海鹰。甚至,绰号“气包”的同学也让同学叫他“红包”——红色的挎包。当年,“红包”带着同学们“兴无灭资”,即把街边的饭馆、理发店、照相馆、浴池都进行了一番“红色改造”。为表忠心,“红包”甚至在胸前的皮肉上别了一枚毛主席像章!然而,当“红卫兵战斗队”开始批斗校长、老师时,一直热情高涨的小李“脑子里一片空白”。

  2001年,在云南省一个偏远的山村,已成老李的李昆武再次遇到“气包”。“四人帮”倒台后,他一直遭受着回忆带来的精神折磨,生活也始终波折,最终远离社会留在了大山里。

  “文革”中,小李的父亲被下放到“五七干校”,与家人一别数年。小李高中毕业后参军,几经周折终于在部队入了党。再后来改革开放,邓丽君的歌萦绕于昆明的大街小巷,有人下海,有人下岗。然后就是拆迁、买房、送礼、创业……一个中国平民眼中的社会百态,以嬉笑不羁的漫画形式铺陈开来。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

  《从小李到老李》中文版首先在法国出版,陆续有了西班牙语、德语、荷兰语等版本,然后才是中文版。2005年,欧励行来中国采风时,看到李昆武的《云南十八怪》后非常喜欢,想和他合作出版一本连环画《马可波罗在中国》。但李昆武画得一直不满意。与法国一家出版社见面后,双方不谋而合地决定将李昆武的个人经历用漫画手法画出来,《从小李到老李》应运而生。

  漫画脚本由欧励行和李昆武合作完成。“中国人眼中的中国”和“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总是差异甚大。

  “画到学雷锋时代,我想一笔带过。他却要对雷锋时代作个铺垫。因为这本书要给外国人看,而他们完全不知道雷锋是谁、为什么要学他。”李昆武说。

  “至今我也困惑如何解释‘大跃进’、‘大批判’、‘大字报’这些在今天看来非常另类的事。这就是庞杂的历史。”

  这本书于2010年在法国获奖后,一位评委告诉李昆武:“它引起了完全相反的意见。一些人说它是宣传,另一些人说它是批评,总之它不是艺术作品。”但最终取得了一致意见——它是一本有深度的历史漫画书,是一本记录生活的书,是一本关于普通中国人成长的真实的记录。

  李昆武画的不仅是“一个人的人生”。“在德国,有个老人说在书里看到了他自己。他小时候正值‘二战’结束,十分贫困。他找到了书中‘猫叼腌肉’那幅图,说这也是他的经历——只不过不是猫,是乌鸦。” 李昆武说。

  思考留给读者

  第三册的开篇是1980年发生于云南的一堂人体写生课,这是云南在“文革”后的首堂人体写生课,当年就在现场的李昆武记录了这个历史场景。“当时的情况,其实远比画面上‘微妙’得多。不仅是‘主任’想方设法想钻进棚子里来看,学员们心态也是非常复杂。”他说:“我之所以选择这一情景入书,意在让人们感觉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了。”

  他的漫画呈现了“全民经商”、“铁饭碗”和“泥饭碗”之争,从集体宿舍到独立卫生间等诸多内容。“它们似乎离我们远去,可中国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中国人需要回味和反思。”他说。

  有人问他:“你的书是讲中国现代政治史吗?”他否认。有人说:“你的书从头到尾都充满了政治呀。”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这三本画册无一不描绘了政治,可这又的确不是我的初衷。”李昆武说。

  也许欧励行撰写的前言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通过作品,客观真实地再现老李的经历,把思考和评判的空间留给每一位读者。”“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既不让作品沦为批判者的口水,也不让它成为宣讲者的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