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与暴力》读后感100字

《身份与暴力》读后感100字

2020-11-04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身份与暴力 读后感 

  《身份与暴力》是一本由阿马蒂亚·森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1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2-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身份与暴力》精选点评:

  ●真好!

  ●文化多元与文化自由

  ●阿玛蒂亚·森成名作。关于身份(identity)的探讨。购于万圣书园。

  ●旧常识复读

  ●不要被单一身份的幻象引入歧途倒是没错 但这个逻辑推下去 不也忽略了很多矛盾么

  ●作者的思辨和逻辑让我惊作天人。一个人在同种环境不同环境下都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身份,如果以单一的身份划分世界,标定标签,是对人性的某种泯灭。而世界上大多数的组织都是以单一身份来界定这个世界的人的分类的,这让这个世界充满不安和暴力。去争取身份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并不是文化单一多样性,去争取自己的身份,成为可以变换多重身份,有更高视角,能站在更高高度观察世界的人,和界定他人身份的人。

  ●1.单一的身份幻想事实上隐含着极为深厚的仇恨2.社会领域中身份差异和对立都是人们有意制造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肯定某种身份优越性而否定另一种身份3.单一视野貌似深刻实则有违历史和现实,选择重新定义文明或宗教这种强化单一视野而否定多样性的奇怪做法来反对恐怖主义是误导4.文化不是同质的,静止不变的,必须区分文化自由和文化保护主义5.全面地理解人类的历史,心灵不能被单一视界所撕裂

  ●自由派该好好读读森老师的这本书。身份政治被过分重视了,夸大身份认同的重要性,简单化的单一描绘带来的是难以融合的分裂和隔膜。个人认为,应该用标签代替身份,因为前者更轻、更多、更具有可替换性,当每个人都贴上无数标签,那么人之间寻求共性也就容易了,差异也再那么刺眼。

  ●一句话能讲完的事,唠叨成了一本书……

  ●排版实在是错误多的可怕,每个章节下的讨论基本呈碎片化,读到一半简直看不下去了,对于英殖民者对自己国家(印度)所写的歪曲,歧视性的历史,作者只是认为英殖民者持不公平的态度,这难道不是白人一直以来的种族歧视和白人至上优越感嘛?作者又认为不该夸大亚洲文化的价值,至少不比西方的价值更好???这种以虚伪的客观分析各种身份来试图转移帝国霸权所造成的各种种族冲突和恐怖主义等,真是匪夷所思,弃了

  《身份与暴力》读后感(一):注意你的身份

  全书最核心的一个观点是:

  我们的身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

  我们的身份认同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且往往会不自觉的进行优选。

  :可以参照一下时下流行的“贴标签”,例如网络上的汉奸标签。给人贴上一个身份标签,也就给人定了性。一想起历史上的“反右运动”就令人唏嘘不已。无乱在什么场合,尽量避免但一身粉的认同。

  《身份与暴力》读后感(二):被迫真实的身份与我的冲突

  这是一本相对较晦涩的书,很多内容需要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的读和理解。

  虽然我只是读了一遍,但是我觉得我可以稍微写一点东西来回应这本书对于我的心灵的召唤。

  读这本书或者读完这本书时,我常常想起我自己,在我的生活中,我无数次在自己的诸多身份中转换和抉择,我当时依据了什么标准,又是根据怎样的环境氛围做了怎样的抉择,我此刻是不清楚了,但是正确的抉择和错误的判断我想我一定都曾做过。实事求是是一种身份选择的态度,明哲保身也是一种身份抉择的态度,甚至很多时候,你在自己的身份上面都没有选择的自由,你有时是不得不成为了一个身份,然后又不得不恪尽职守,你内心里或许纠结、痛苦、难过,但是表面上,行动上你自己又必须扮演好这样一个被迫给自己赋予的角色。

  身份在生活中是一个千变万化的东西,你永远无法在特定条件下成为特定的角色,那是对人性的抹杀和蔑视。无论在怎样的条件下,身份多样性都是不能被否定和抹杀的事实。但是有些人偏偏为了某种目的,让自己扮演某种角色的同时,强制别人也要成为相应的角色,甚至是采取强迫或者洗脑的方式,笼络和奴役人心,而愚蠢和愚昧的人首当其冲的成为了牺牲品和殉葬品。

  这个社会最大的身份区分和分类莫过于宗教信仰了,所以人们看待其他人或者其他人看待其他人,看待他自己,都是用局限的身份观去认识的,这很可怕。这次去大理玩,在崇圣寺,导游小姐大发感慨,抒发自己的所谓的“少数民族宗教观”,不惜以偏概全,站在少数民族的身份上污蔑大多数的汉族人,站在宗教信仰的身份中诋毁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当然一部分人会在她的所列事实当中,毕竟是这些人导演了这些事件,然而以此攻击和诽谤更大多数的相当一部分还是无辜的人,实在令当时在场的我有些汗颜和觉得好笑。当时我正在读此书,原本想和她说两句,争论下,谁知道她都不想搭理我,只顾不断抒发自己的宏篇大论,好吧,世人大概很多是如此行事的,盲目自信,不听分辨,自以为是,我看到了她的渺小,而她看到了我的懦弱。

  我想以上也代表了某种身份的抉择,每个人都被各种各样的身份包围和组成,每个人都在不停的根据环境需要,根据场合需要,根据当时的种种原因催化的需要,而选择以一个或者多个身份出现或者扮演,每个人也许内心都很难,都在冲突,但是少数人成为了真正的身份驾驭者,和识别者,他们清醒的看到自己和他人。

  这似乎也很可怕,似乎已经脱离了生活的范畴而独立于高堂之上,成为了别人所无法达到的往盛,也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他自己,虽然这个自己也是身份重重,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真正的自己。而我们大多数人只能成为某个身份,常常还是被迫成为,而终我们一生都不能认识到这样的一个关于身份的问题,确实足够可悲。

  所以我庆幸成为了这本书的读者,并相当清醒和有所觉悟的读了一遍。这样说话一则是因为我困了,一则我想是因为我也陷入了某种谵妄状态的角色中,深深的被这角色伤害和俘虏,并不能自拔。

  当世人因为宗教,民族,国家而在为他们各自的单一性身份争论不休的时候,我已经在为自己的各种各样的身份而苦恼了,我该如何成为我的真正的自己,我该如何在成为自己的途中少些被迫的成分,多谢真诚与勇敢,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不同身份的人,勇敢地面对一切争端和不同身份的人的进攻。唯当努力成为一个有身份地位的人的时候,我想我才能在身份选择上拥有更大的自由,不致被迫和被胁迫。

  《身份与暴力》读后感(三):对身份认同的重新审视

  阿马蒂亚在本书中讨论对身份认同的推理与审视,主要批判当前流行的社群主义与文化主义思想。他认为身份认同在提供群体归属感的同时还会由于其排他性而制造隔阂,而预设一种单一的分类观会造成文明的冲突。“承认身份具有普遍的多重性,一种身份的重要与否不必抹杀掉他种身份的重要性。在具体情况下,在相互竞争的不同身份之间,个人必须就它们各自的重要性做出选择——不管是自觉地还是隐含地。”这种身份认同在面对种族问题、少数派人群或者威权制国家时会放大它的危害,而将人类错误归类的思想除了会制造狭隘与偏见外毫无用处,大到种族问题,小到角色偏见都无一不与这种身份归类、限定和认同有关。

  什么是社群主义思想?它假定人只有在所属社群中才能获得有意义的身份认同。这样做的后果是人无法用其他方式来思考身份,它对人的认知形成限制,把社群的道德判断强加给群体中的成员,这使得严肃的跨文化交流与理解变得困难,一个社会行动可以人为地制造某种区别,尽管并不存在这种区别,人们有意制造出的差异有时是为了实现某个政治目的而把广大的世界变成认知上无法彼此沟通的“孤岛”,因为对某个群体认同而丧失思考其他推理方式的能力。“那些不考虑人类生活的丰富性而只是按照狭隘的公式把每个人放入单一的有机包中是许多宗教派狂热分子管用的武器”,假如国家或统治者为我们准备好某个类别,那么有组织的身份归类往往是扼杀和迫害的前奏。

  这种身份认同还会进入到充满特定社会意义的领域。想起不久前看过的张泉灵女士的一个采访,记者问她如何平衡好家庭与事业,她明确表示很讨厌这个问题。因为提问者从提出这个问题开始就带上了角色偏见,他默认女性应该或必须要平衡好事业与家庭,并且他觉得她平衡得很好,所以他才希望听到关于她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回答。这是很常见的一种基于身份认同所带有的偏见,一些人把自己框定在所属的群体中,默认另一些群体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指控别人往往蕴涵着两种彼此不同但相关的歪曲:错误地将人描述为属于某个指定的类别,并坚持认为这些错误的描述构成该人唯一相关的身份。”张泉灵女士所遇到的那种角色偏见就来自于人们对传统信念的不加反思的接受。阿马蒂亚提醒我们,社会越多元,越不应该有这么多的偏见。如果我们被这些术语加以限定,这套话术很可能是被用来规训我们的手段,我们需要推理与审视,辨识出这种基于身份认同所带来的道德绑架。

  面对这样一种有关身份的“暴力”,我们应该掌握充分的信息并在深思熟虑之后再做选择,而不是宣扬相互之间无法理解的立场。这需要我们有思考的能力,去质疑与挑战那些教给我们的知识,虽然有时环境并不允许我们这样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能力范围内培养自己怀疑与质疑的能力。不能根据片面的群体划分抹杀其他人,比如唯成分论。那些宣称我们归属某类文明并把人视为这种或那种文明的从属物,就是用一种简化主义的方式看待问题,但人是复杂且多样的,不是一种单一维度的生物,许多“文化”蕴含着相当大的内部差异,一个具有开明气氛的社会是不同的态度和信念都可以被容纳在一个被宽泛界定的文化里面;而对于个人来说,在决定他所归属的群体时不存在选择只存在“发现”。阿马蒂亚说即便我们被自己或他人视为XX人,我们仍然可以决定相对于此一身份所同时归属的其他身份的重要性。人为的划线区分人类会不可避免地窒息更加丰富多彩的理解人类的方式,在这里我们都需要自省。

  《身份与暴力》读后感(四):身份的单一认知,是暴力,也是懒惰

  这本书的大致意思是:

  每个人都有很多很多重身份,它可能是被动赋予的,可能是主动选择的。但是别人用什么身份来划分你,是无法选择的。而只认单一的身份划分,是一种暴力,也是人类社会引发暴力的一个导火索,对人群煽风点火的利器。

  比如,一个在上海的新疆小伙子,除了体貌特征以外,还可能是90后,家里的老三,在四川读过书,从事IT业,喜欢陈奕迅……但走在街上,人们意识到的只有第一个标签。

  比如,一个快六十岁的女人,曾经是个自卑的农家女孩,后来是红小兵,90年代尝试创业,经历过丈夫的离世,现在退休在家想办法再赚钱,晚上去广场跳跳舞……被贴上唯一的标签是“大妈”。

  身份,严肃运用的时候,可能是一种暴力;戏谑运用的时候,可能是人们思考的懒惰。它的滥用带来的后果都是对个体特殊性的漠视和抹杀。

  1. 不管我们如何看待自身,在别人眼里,我们在维护个人身份方面的自由可能是极有限的。

  2.在社会分析中,以文明(如宗教)划线,是一种极富攻击性的做法,它窒息了其他的——更加丰富多彩的——理解人类的方式。

  3.这个世界上的暴力,除了由几乎不受关注的不公平所引起的外,也常因愚昧和混淆不分埋下祸根。

  4.宗教信仰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人包罗万象的身份。

  5.(西方与东方)“反应性的自我认知”:

  殖民主义者对印度在科学和数学领域成就的贬低,是的印度人产生了一种“被修正”的自我认知:通过选择自己的“优势领域”——即强调印度在“精神”事物方面的相对优势——来同西方一争高下。

  有一种奇怪的现象:许多非西方的人民,倾向于将自己完全视为“他者”……它们事实上是彻底对外依赖的,只不过是以一种消极和对立的方式存在的。

  在穆斯林占据优势的辉煌岁月里,他们根本无须采用这种反应式的自我定义。

  将生命奉献于破坏西方和炸毁西方具有重大实际或象征意义的著名建筑物(911),反映出他们对西方的执迷超过了所有其他优先性和价值。对这样的执迷,殖民化思维的辩证逻辑起着重要的鼓动作用。

  6.文化决定主义者常常低估同一种文化内部的异质程度。……运用文化决定主义所常常做的,是将文化之锚固定在急行之舟上,极其无效。

  7.莎士比亚:“一些人生来伟大,一些人成就伟大,而另一些人的伟大,则是别人给与的。”

  渺小,亦如是。(主动与被动,真与假的差别)

  8.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用消除贫困(的能力)来评判政策。因为这是防止政治冲突和动乱最为可靠的方法。

  9.任何社群中,总是最贫穷的人最容易在这类骚乱中(印度教徒残杀穆斯林时)遇害,因为他们不得不在完全没有保护的状态下外出糊口。

  10.虽然暴行受害者的社群身份完全不同,但是他们的阶级身份(都是些没有什么经济依靠的穷苦劳工)却差不多。但是在那些片面沉湎于单一性归属的日子里,除了宗教族裔的身份意外,其他身份都不为人们予以考虑。单一性对抗的幻象,造成了对人的彻底抽象,吞噬了被卷入的对抗者的思考自由。

  11.单一身份的幻象,符合冲突对矿策划者的暴力目的,它是由残暴行径的指挥者精心培养和塑造的。这种单一身份的幻象可以在冲突中加以利用,因此不难理解,它对那种煽动暴力的人非常有吸引力。

  12.人为地把人类贬低为单一性身份,可能会带来对立性的后果,使世界变得更加易于被煽动。

  13.为了抵制人类的渺小化(本书的目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得确保我们的心灵不被某种视界所撕裂。

  啃下这本书的过程,再次印证了梁永安老师那句话:越难读的书,给人的帮助越大。

  在读书的领域,对于克服困难也同样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