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意巴洛克》读后感锦集

《适意巴洛克》读后感锦集

2020-11-11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写意巴洛克 读后感 

  《写意巴洛克》是一本由马慧元著作,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写意巴洛克》精选点评:

  ●文笔矫情,读来油腻,有故弄玄虚之嫌

  ●太女性化。不过当做巴洛克资料倒是不错。另外马慧元对法国巴洛克音乐的评价让我感到非常不满,一个习惯了德国音乐的人,不去认真习惯法国巴洛克音乐,反而用德国标准来衡量法式优雅,简直就是业务到令人发指。写散文也得TM稍微客观公正一点

  ●2014057 周五完成,挺不错的,关于巴赫,管风琴~

  ●内容简介在说神马= =

  ●巴赫大爷的小步舞曲一直回荡在附中的教学楼里。

  ●“不是所有人都是时代的孩子,你永远不知道一个浮华的社会里埋藏着多么古典的精神”

  ●大部分文章都出自《北方人的巴赫》和《管风琴手记》。略感不厚道。

  ●我一直很羡慕马慧元这样的人,可以很简单地得到如此快乐的体验

  ●当选修课读物看了

  ●“管风琴是风的歌声,在阳光下七彩斑斓。”

  《写意巴洛克》读后感(一):不敢恭维

  说实话,我最早读到的马慧元的书是《北方人的巴赫》,后来陆续买了几本她的书,比如《管风琴看听读》等,发现有种被骗的感觉。因为她的一系列的书实质上没发现有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后来的书又的是重复之前的原本内容,有的是重复之前的观点。如果要看,只要看一本就可以。

  《写意巴洛克》读后感(二):冬日的bach

  马的书是无意在图书馆翻到的,以为是位老学究。回来才知道估计是比我还年轻的it女。

  书是tb买的二手,这一年很少买书,要买优先也是kindle,这本书小众也没新版在售也没电子。

  周日早晨,天气很好,跑一杯上周在京都买的蓝瓶泡上(特意显得很小资,确实是比较在意这种感觉,不同的物在休息如会带来不同的感觉)

  懒散的翻完,其实里面讲到音乐部分绝大部分不懂,对应书里讲到的音乐,也会去翻手上有的cd,边听边看。

  不懂有不懂的好处,听着舒服就好,不会去那么刻意和专业挑剔的技术眼光去看事物一个it人,想当年我也是,只是天资很低和耐心不够,我估计音乐也是喜欢和弹琴是两码事,我绝对是个坐不住练不好的人,听听还好。

  《写意巴洛克》读后感(三):迷失巴赫

  巴赫。巴赫。巴赫。

  认真听过的只有Janos Starker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初听很不习惯,与平时泛滥的婉转多情的曲子不同,只觉得是极生硬和规整,每首曲子之间又是那么似曾相识,却又的确不同。再听下去只觉得巴赫的奇妙,奇妙的结构,只觉得音符必须这么走下去,但如果没有他写出来却又无人知晓。就像在桃花岛的八卦迷魂阵,似同非同,一圈一圈的回旋,在规则中迷失。之后就沉沦在这张CD中。

  更别提管风琴。旅游时见过二三,那也是只可远观。那巨大华丽的乐器,即便是遥遥的看也是让人惊叹,更不要说闻其声。而作者能够拜师学艺,坐在琴前亲手拨弄演奏,让人羡慕的同时也让人回忆起小时候练琴的时候。现在回忆起来只觉得如果能继续认认真真的练下去也好,即便是成不了大器。

  看着看着就觉得该去买CD了。

  《写意巴洛克》读后感(四):《写意巴洛克》随想

  《写意巴洛克》一看就知道不是一本新书,但这不要紧。从编辑的角度讲,它是作者同一类主题不同时期关联文章的合集,其实质,确是对一种音乐聆听经验的萃取。

  我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偏偏是巴洛克?

  封面好看而得体,深具提示作用。将施罗斯·罗赫劳的这幅《音乐会》铺在褐红色的朴实书皮之上,如同一段无尽的故事跃动于厚重的历史灰墙之上,那感觉,就像是一部老电影要开演了。

  这幅画因为曾经作为《剑桥插图音乐指南》中译本的封面而被我记住,书的封面勒口上有一段关于这副画的介绍文字:“人声、琉特琴和无键长笛三重奏(乐曲已被考证出是塞米西的一首尚松,名字叫《赐给你快乐》)。此画名为《音乐会》,是16世纪女性半身像大师、维也纳画家施罗斯·罗赫劳的作品”。

  很有意思,人声也成了三重奏的一部分了!《赐给你快乐》这首曲子我没听过,琉特琴的声音我也没听过,但是我能从曲谱上看到音符的律动——律动,就是巴洛克的精髓。

  有图像学兴趣的人,可以去追索一下这副画背后的故事,和这些故事背后的文化。再也没有比格林纳威的电影,《绘图师的合约》、《夜巡》之类,能让人领略图像的诡异力量和神奇意味了,于我而言,它挑起的,其实是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诱惑。

  从这副画进入《写意巴洛克》,我的联想词是:女人。16世纪的画,从画里,我们可以看见,那个时代的女人,除了日常的俗务之外还在做些什么。那正好是巴洛克孕育的时期,一个纷扰的时代,这之后500年里我们经历的一切,在那个时候正在酝酿。

  巴洛克是什么意思?这不用我解释了。我想说的是,巴洛克的价值,说一千道一万,在音乐的范畴里,归根到底,就是使人的情感具有了调性。因为巴洛克,人类与生俱来的混沌情感,被调性化为情调,艺术因此上位,生活也因此熠熠生辉。

  艺术或者音乐的作用在哪里?作用就在于它让人的生活变得有腔有调,人于是成了人。没腔没调的人,那是粗人,文艺复兴时候的人,都还很粗放,你读读拉伯雷的《巨人传》就知道了,但物极必反,幸亏有了巴洛克,人们开始收拾打磨自己,让一切变得有腔调起来。

  那么女人呢?她们跟巴洛克是什么关系?

  从修辞学的意义上看,巴洛克的本质是阴性的。巴洛克为中世纪以后日益世俗化的生活开拓了审美的路径,而女人则奠定了巴洛克的基调,并导引着它的方向。因为巴洛克,女人开始在与文化和生活的互动中释放出能量,获得了地位。她们未必作曲,她们甚至无需演奏——像《音乐会》画的那样,她们的聆听说明了一切。她们也或者不聆听,但某个可见或不可见的时空里,她们总在场。如同中世纪,哪一个荣耀的征程的罗曼司里,没有女人的陪伴和安慰!正是这一点,令我在看那部超级大闷片《安娜·玛格达丽娜·巴赫的编年史》时曾被深深打动。

  这是个过于广大的话题,但《写意巴洛克》可以作为进入的门径。如果我们只把巴洛克局限为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或者某种风格类型的概念去理解,那么,马慧元这本书算是白读了。你看马慧元谈巴赫的那副腔调,那真是漂亮可人,这不单纯是一个人私人聆听经验的呈现,她已经告诉了我们太多她个人生命的秘密,我们因为分享而倍感幸福。

  我在读《写意巴洛克》时,或者在听巴赫的时候偶尔会想,女人会怎么听巴赫?这个问题可以换成另一种提法:女人在巴赫那里求什么?但其实,另一个更有趣的问题是:女人为什么要听巴赫?环顾围绕在巴赫身边的那些人,为什么最贴近的,总是像兰多夫斯卡、图雷克这样的女人?我以为,这些问题的答案,马慧元在她的书里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了,从中,或许可以归纳出很多值得玩味的一二三四来,但其中最要紧的一点是,透过《写意巴洛克》,我在巴洛克音乐中,看到了女人的长成,也因此,看到了文化的长成——女人与文化的相互塑造。

  对于马慧元来说,巴洛克所能提供的,不是一种与现世对位的趣味技巧,而是一套重返乌有之乡的隐秘符码,朴实、亲切又深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