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逝世了吗读后感摘抄

文学逝世了吗读后感摘抄

2020-11-27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文学死了吗 读后感 

  《文学死了吗》是一本由(美)希利斯·米勒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元,页数:23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学死了吗》精选点评:

  ●看不太懂。估计是文学理论没学好

  ●實際上討論的並非是文學的消亡,而是米勒對於文學作品及文學理論的一些看法,將On Literature譯為此名實在是嘩眾取寵.

  ●米勒的这本不长但有料、结构也很完整。每章都可以联想很多、都可以拿来分析刚读过的推理或同人【等。作为一本入门级的理论值得一读。某看过贯穿全篇的【罗宾逊一家】的动画版、比较无趣。但是拿来做分析倒确实趁手。另作者的文学终结论略悲观,不过某同意理论的兴旺是本体盛极而衰的信号这一观点……

  ●迷人

  ●看这本之前完全不知道希利斯?米勒是解构主义大师,是“耶鲁四人帮”之一,但是不妨碍发现书的价值,减一星是因为译者很垃圾,《古兰经》译成《可兰经》,理查兹又不知道译成什么东西了

  ●与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卡勒《文学理论入门》鼎足而立的入门小书

  ●文学就是虚拟现实,每一部文学作品都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且每一部作品都没有可比性,这令人感到恐惧,于是有了理论的介入。但理论的普遍性与文学的独特性又是矛盾的,文学衰弱期往往是理论兴盛期,两者呈负相关。阅读文学的理由来自于人类天性及其带来的愉悦感。阅读文学的方式当为天真与批判。

  ●有启发。观点有思想穿透力。有时间慢慢读英文版。

  ●要不是等挂号,我都难以相信我竟然到现在才看这本书。文学理论是文学死亡的标志,跟我想的一样一样的!

  ●最后结构失衡了...理论书结构没写好挺遗憾的~

  《文学死了吗》读后感(一):西西弗斯派

  米勒身上其实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西西弗斯情节,似乎他深知“第一意义上的文学”行将终结,而他却仍不断抗争着以坚持着对于“第二意义上的文学”的传承。他深知癫狂的阅读是进入作品的极佳途径,又满怀遗憾地申明同时要进行慢板的细读来解剖字句与意义。他认为文学已经生不逢时,但却在这个领域有一种内在的坚守,从来不轻易放弃传统的细读,修辞阅读等文学研究方式。所以,米勒所给我提出的是一个个具有巨大张力的悖论。

  他的这种悖论式的,开放式的姿态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既要对于新媒体时代文学研究所面临的挑战有清醒的认识,又要尽可能地坚守传统的文学信仰,既要将传统的文学研究理念融入当今新的文学研究,使其获得更深厚的根基,又要力图吸取新的文学研究理念,以激活传统文学研究方式的内在生机。

  《文学死了吗》读后感(二):究竟是谁死了?

  我真的很佩服中国这些图书编辑们凑热闹、瞎参合的精神头,这本原名为“On Literature”直译为“关于文学”的书硬是生生被换成了“文学死了吗”这么一个耸人听闻的大标题,一幅唯恐天下不乱,幸灾乐祸的样子。

  在我看来,“文学死了吗”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一群根本不懂文学为何物的门外汉们在那大言不惭、言之凿凿的聒噪。套用下阿巴斯在《樱桃的滋味》电影里讲的一个小故事:一个人去看医生,说自己全身都有问题,手摸到哪,哪就疼,后来医生给他一圈检查过来,发现不是他全身都有问题,而是手有问题。在我看来,根本是不文学的问题,而是这些个人自己的问题,不是文学死了,而是这些人无可救药的死了。

  关于书本身,其实很简单,关于“文学”的一本入门小册子,通俗易懂,里面谈论的更多是关于文学过去如何活着,现在如何活着,将来如何活着的问题,而不是文学要死了的问题。借用下蒙田老师的话:活着就好好活着吧,根本不用操心怎么去死,到时候,死神会为你安排好一切的。

  《文学死了吗》读后感(三):气息尚存,文学不死。

  1.米勒是绝对的解构主义。

  2.看完书有个疑问:为什么在原文标题是《on literature》的情况下,译者要将此翻译成具有噱头感的《文学死了吗》。难道文学理论的发展与成熟真的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的死亡吗?

  3.“文学”的现代概念诞生得很晚,但是“文学”作为文明的衍生品,应滥觞于文明起源的地方。在文明不断绝的条件下,文学并没有消失的绝对性。

  4.文学会消失的可能性在于读者阅读文学的方式。如果读者怀抱天真,用心灵的直觉去感悟文学,去静静走入作者赋予作品的新世界,而不是以文学批评家的眼光,文学将永远存在。哪怕印刷文化的进步远远落后于现代科技的伟大力量,只要有一群天真的读者,文学就会存在。倘若以批评家的角度,非要在一部完整的作品中,用文学理论分崩离析作品,那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当然,在需要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尽可能地转换阅读方式,以达到自身想要的效果。

  5.鉴于我的审美趣味,我希望自己永远都是怀抱天真,能在文学中找寻另外一个世界的文学爱好者。

  《文学死了吗》读后感(四):在书中,有花园,当然也有一只癞蛤蟆

  这是一个足以能够吸引你眼球的书名。但其实却并非如此

  如果你可以起先被这本书名所吸引,将其从书架中抽出,你会发现一个名字——希利斯·米勒。如果你认识这个人,并且能够回忆起人们加以他身上的种种标签,诸如“解构主义”、“耶鲁四人帮”等等,并且最重要的是你能从封面那涂鸦般的logo中放松你对标签的恐惧,暂时忘掉这个作者的头衔,那么,对文学还有一些兴趣的你,就可以放心地把这本书带走。

  让我们简要的设想下,读文学批评大师的著作所必需的步骤:第一,选择一个安静的场所,坐下,尽可能地吸入一口长气,并缓缓吐出。第二,准备一只铅笔和一本笔记本,必要的话还有几本工具书、参考书。第三,准备好接下来的几天与世隔绝,遁入书中,咬文嚼字,以免漏过字字珠玑。但是,阅读这本书,你大可不必如此。或者与上述情况相反,但可以得到一样的启迪。

  事实上,这是一本你更愿意把它归为“入门级”的一本书。是一个留着大胡子的“文学教授”对“文学”这个他终身为业的学科的一种回顾,倒不至于“吃亏在眼前”,但可以试着听听“老人言”。而像这样的老人言的书,是很少的。因为像他这样不倚老卖老的人,真的不多见。

  这本书,并没有直接回答书名这个问题。你可以说这是作者和出版社联合起来的“诡计”或者“噱头”,但这个问题的答案被分布在了各个章节中。米勒在书中只告诉读者一些事实,一些他的读书经历,也帮助读者消化了像德里达等人的一些理论,读起来十分轻松,也饶有趣味。和他的同僚-哈罗德·布鲁姆一样,米勒对待文学的态度也是亲切和机警的。某种程度上,在这本小书中,米勒将那些严密宏大的文学理论和自己对文学的感受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他试图以最简要的文字告诉你几个问题:“文学为什么会在这个时代被认为是死去了的,或者正在死去的?”、“文学对于一般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这和我们对待阅读有什么关系”。

  书中第二、第三章的内容米勒写的尤为精彩,他似乎把文学最为关键的脉门替读者搭到了。就凭借这两张内容,这本书足够可以替代那些告诉你文学是这个,不是那个,是什么功能等等这样的教科书了。够了,足够了,将意义丢给看门狗吧!(此句话,读罢书中索引艾略特的原文,就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正如书中有一言所及,诗歌(抑或文学)就是假想花园中趴着一只真实的癞蛤蟆。米勒的意义就在于,他和你闲逛,顾左右而言其他,突然,他告诉你,在那里,有花园,当然也有一只癞蛤蟆。

  《文学死了吗》读后感(五):我要加入你们的行列

  “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不久,多年以后扑面而来,行刑队瞄准了上校,“那一瞬间晨曦的银白色光芒隐没,他又看见小时候穿着短裤系着领结的自己,看到了父亲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带他走进帐篷见到了冰块。”那个遥远的下午直逼生命尽头,仿佛一生只为那个遥远的下午而存在。正如《文学死了吗》只为解释米勒少年时阅读《瑞士人罗宾逊一家》那遥远的体验而存在。书的末尾一节叫“最后赞扬天真的阅读”,这么说:“我对第一次阅读《瑞士人罗宾逊一家》时天真的轻信,有一种忧伤的怀念,那是一种已经失去,永远无法收回的东西。……如果自觉抵制文学的力量,书首先就被剥夺了对读者产生重大影响的机会。那么何必还读呢?”令人动容。《文学死了吗》写于2001年,米勒73岁。他以自己大半生的文学研究经历,赞扬天真的阅读。什么是天真的阅读?如罗密欧和朱丽叶,读者与作品绝对地互相献身。

  什么是文学和如何阅读文学两个问题平分全书秋色。最精彩的部分,无疑是“文学的秘密”一章,米勒将自己经典序列中,他所深深依赖的伟大作家和批评家们,一一介绍,以些使他自己,也欲以让我们加入他们的行列:陀思妥耶夫斯基、詹姆斯、特罗洛普、普鲁斯特、白朗修、德里达。他们共同论证着一个核心:每部文学作品都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似乎是被发现的世界。而我们阅读文学的全部意义,也许就在这里。正如米勒引普鲁斯特的话:“作曲家不会真正记住这个丧失的祖国,但每一个作曲家一生都无意地与祖国合拍,如果他与祖国唱得和谐一致,他就会狂喜。”阅读文学,也就是不断不断寻找流放自己的那个祖国,不断不断靠近她。这个祖国,在文学的意义上,就是那片无人踏过的雪原,虽然几乎不可能到达,但她等待与我们迎面相撞。不断寻找的过程,就好像打开一扇扇阿拉伯故事中永远禁止打开的第十三扇门,只有打开它,才能知道会发生什么。

  我们得以栖身的这一短暂现世,或许是另一个世界中人们不断寻找的永恒存在。那么,寻找自己祖国的过程,也成让此在更为靠近文学所指向的那个核心,那个强力漩涡的过程。米勒所说的书对读者产生巨大影响的机会也在此,经历恶和恨的感觉,在另一个世界已被刻入心中,难道还想再体验一次?这一切的达成,更多地,都要在米勒所谓“天真阅读”中来完成。当然,另一种阅读同样重要,但我想,只能限于少数人,真的的批评家们,如果另一种阅读被普及,则更多意味着“文学的死亡”。

  如果说书名“文学死了吗?”为一个问题,那么米勒在书一开始便给出了答案:“文学就要终结了。文学的末日就要到了。是时候了。不同媒体有各领风骚的时代。文学虽然末日将临,确是永恒的、普世的。”与其是这为一连串的陈述句,倒不如视为一连串的强有力的反问。他故意混淆第一义的文学和第二义的文学,得以让书的论述展开。结尾对“天真的阅读”的赞扬,与开篇的文学永恒性遥相呼应。米勒的说更像是一个骗局,用大量篇幅详细展示了,如何进行去神秘化阅读之后,轻轻地说了一句,赞杨天真的阅读。同时他又把同类们一一介绍,让他的骗局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