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女孩》不雅后感精选

《夢幻女孩》不雅后感精选

2020-11-11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夢幻女孩 观后感 

  《夢幻女孩》是一部由Kim Longinotto / Jano Williams执导,真矢美纪 / Anju Mira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夢幻女孩》精选点评:

  ●哎。。。华丽丽的背后av5794100

  ●土豆上有,其实就是宝冢的宣传片。

  ●小时候在某卫视看过,昨个重温一遍。一直以为第一次见M2是在《甜心空姐》,后来还抱怨着想看她男役姿,其实你明明小时候就见过她了!

  ●kiriyan!!!话说这个词条终于有了= =

  ●男权下的产物摇身一变成为万千女性憧憬的对象,表演者与看客都清楚知道舞台上的角色是不存在于现实的“完美的幻影”(尤其男役),却还是无法抗拒其魅力,将之视为逃离现实的短暂理想乡。宝冢的确是个很有意思、值得研究的课题呀~

  ●[宝塚] 【每个人内心深处部分性向的模糊性】

  ●Jennifer Hudson的歌声太有爆发力了,超越了beyonce

  ●亮点太多了!

  ●内心性别取向的模糊性。压抑的社会风气。

  ●寶塚の原罪就是徹底服務於大男子主義

  《夢幻女孩》观后感(一):震惊

  这部电影让我很震惊,没想到日本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和管理到了这样一个恐怖的程度。

  他们把这些女生招收进学校,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训练,但学校的所有管理层(包括校长、舞台导演等)均为男性,他们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随意命令手下的女学生,女性毫无自主权。他们对女学生采取“军训式”的管理,包括一丝不苟地打扫卫生,开关门的谨慎小心,擦镜子、拖地时的重复和可笑,都已经达到了一种“机械化”程度。

  悲哀的是,女学生们享受这样的过程,她们觉得这样的训练可以磨练自己克服困难、坚强忍耐的品质,她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成为像“男性”一样的“完美”个体,为了以后男性能娶到一个温顺、忍耐的家庭主妇,一切不过都是为男性服务,可这些女生竟一点觉醒也无。

  她们被塑造成舞台上的演员,被观看欣赏的对象,即使是男性角色,也是由女生来扮演,这是极致的“男性窥视”。她们在舞台上表演的都是完美的理想化的爱情故事,里面的男性都是重视家庭、爱人的,关心人的,这些品质在现实生活中当然无处可寻。这个学校通过创造这样一个理想化的近乎乌托邦的“男性形象”与“浪漫爱情故事”,来制造“完美男性”的虚幻形象。

  最可悲的仍是女学生的不自知,甚至扮演男性的女生会觉得自己演过男性后会更了解男性的穿衣习惯、心理活动等,从而自己嫁为人妇时能更好的服侍丈夫。可笑之极,不禁让人更觉可悲,日本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竟然还会有此等想法出现,实在让人震惊。

  《夢幻女孩》观后感(二):當家花旦

  近來,有所耳聞一些日本女人嫁給中國男人的故事,甚至在日本留學留學朋友告訴我,中國男人在日本非常受到日本女性的追捧。對於這些,我起初滿是驚訝,同時心裡也在暗自欣喜是何時開始中國男人得到了同歐美男人的一樣的待遇,成為了洋妹子們的搶手貨。可仔細思考以後,在日本發生這樣的事情似乎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相比亞洲其他國家,日本在發展現代化的同時依舊保持著很多傳統的東方文化,這些儒家思想裡的文化觀念,也導致日本女性在婚後家庭生活中地位往往要低於男性。丈夫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家後,夫人為丈夫脫下外衣;有客人光顧時,夫人在餐桌的一邊為客人倒茶盛飯,這些不僅僅是日本電影中的情節,日本留學的朋友告訴我,這些就是日本女性婚後生活的真實寫照。張愛玲說,女人是用來疼的,渴望被愛、被疼、被保護是女性的天性,而當日本女性發現自己的投入、付出遠高於獲得的疼愛的時候,她們則自然的把目光轉向了懂得疼愛老婆的中國男人,因為在中國的家庭生活中,某些情況下,女性甚至具有絕對的話語權。

  寶塚歌劇團是日本一個歌舞劇團,與其他劇團不同,寶塚劇團是一片女性的天地,不僅演員全部是女性,所演出的節目的也都是面對女性觀眾的。生角是劇團裡最受關注的群體,她們被賦予了女性心目中完美男人的特性,溫柔、通情達理、懂得疼愛別人。劇團每一場演出都會有大量的粉絲從全國各地趕來觀看,對於觀眾,寶塚劇團為她們提供了一個逃避真實世界的避難所,讓她們從男權社會的體制下短暫的逃脫,得意滿足她們對愛的想像。

  有人說,寶塚劇團構造完美男性的烏托邦是父權社會下的解放,使得女性有機會去審視自己心目中的完美男性。但我們需要的思考的時,這劇場之中短暫的解放不恰恰是因為現實的父親社會之下,性別不平等的作證嗎?而在劇團裡,除了演員的以外,校長、老師、工作人員全部都是男性,按照影片的中說法,這些男性的存在是為了更好的讓學員去揣摩、體會男性的特質與情感,這種做法同樣具有著女性刻意去討好男性的意涵,在女性演員們構造著完美形象的同時,也具有著對女性自身否定的特質,這對於寶塚劇團來講似乎也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這些,乍一看是女權的反抗,而實質上確實更深層的壓抑。

  說起壓抑,壓抑是貫穿著影片的頭尾,也貫穿在劇團裡每一個學員的生活中,她們從上千報名者中經過層層的選拔成為了劇團的一員,劇團中實行軍事化的管理,鮮明的等級制度,低年級必須要服從高年級的教導,封閉化的訓練、集體的生活等等,學員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對於生活本身來講一定是倍感壓抑的,但對於大多學員來說,樂於蒙受這樣的壓抑是因為她們為了追求更加自由、解放的世界,這本身不也是很矛盾嗎?

  《夢幻女孩》观后感(三):宝塚——造梦空间

  《Dream Girls》拍摄于1993年,记录了日本极受欢迎的宝塚歌舞剧团内的故事。宝塚剧团是由全女性团员演出的剧团,前身是阪急电铁前会长小林一三在1913年创立的宝塚歌舞队,至今(2010年)已经演出了近百年。每年有数以千计的女孩申请进入宝塚音乐学校学习。顺利通过筛选的女孩要经过多年严格的训练才能踏上舞台。

  片名Dream Girls既意指那些脱颖而出进入宝塚一圆演艺梦想的学员,也可用以形容那些着迷于宝塚剧团梦幻般的演出的女观众们。影片以超级明星、首席生角(饰演男性角色)杜的退团为起点,聚焦在现役首席生角的安寿和将会接替安寿的美纪身上,对比处于宝塚金字塔最底层的预科生,还有各路观众剧迷的追逐和情态,记录和访问交替进行勾勒出宝塚世界里的生态。

  宝塚以“清、正、美”为培养学徒的目标。在封闭式的学校里,刚入学的预科生需要接受苛刻的教育和训练。年资的长短划定了地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低年级的学生必须服从、礼让高一年级的学生。低年级生被高年级生捉弄,甚至不敢反抗只会唯唯诺诺。她们打扫的方式,诸如跪在地上抹地,一边擦镜子一边道歉——因为挡住了排练的人照镜,还有用毛笔去清洁窗户罅隙等等,严苛的程度令人诧异。无论是军事化的训练与严格的纪律要求(在火车上都要整齐列队),还是导演有意将升日本国旗的画面、校长的面容与学员集体的面容剪接在一起,都令观众看到了宝塚这个小集体里强烈的日本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日本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经济衰退,影片沉郁的色彩有意或无意地有所映照。

  宝塚的性别世界里最受观众宠爱的是生角。饰演剧中男性角色(主要是男主角)的生角是制造女观众罗曼蒂克遐思的主要推手。宝塚剧迷大多是女性(影片的呈现中没有男性观众),从少女到主妇,各个年龄层的观众都有。“温柔帅气”、“理想中的男人”都是她们对于“男主角”的描述。她们不仅给喜欢的演员送礼物鲜花,而且关怀备至,处处为其着想。她们或沉醉、或羞涩、或雀跃的情态宛如热恋中的女孩。反观杜、安寿这些簇拥中心的明星生角,带上浓妆之后雌雄莫辩,英姿潇洒,在众旦角的衬托下非常夺目。“如果她(首席生角)是男人我可能就没那么喜欢了。”一位女观众如此解释。还有观众表示她们在生活中找不到这样完美的男性。这种情欲的投射直接冲击了男性本位,它意味着女人可以创造出“完美的男人”,女人可以被“阳刚气的女人”所吸引。这也可以移嫁到中国本土,对照探讨为什么中性偶像李宇春受到如此大的欢迎。

  因为过去的剧团以全男班为主,因此全女班的剧团很容易被认为是女性运动的胜利。然而,宝塚的台上台下虽然缺乏男性主体,但是男性凝视依然无处不在。首先片中呈现的剧本多改编自欧陆经典文学作品或音乐剧,设定基于异性恋中心,都是高度刻板化的男女角色:温柔专情、小鸟依人的女主角与潇洒风流的男主角。其次在排练中,老师多次教导“男主角”要把自己当做男人,不能表现出女人的娇态和柔弱,而“男主角”也在默念“我是男的”来改善自己。这些表现都直指生角的表演本质是揣摩男性角色的一种过程,而不是新性别的实验。在美纪与森奈(首席旦角)的采访中,森奈表示旦角在舞台上的目的是为了衬托生角,美纪也没有表示异议。因为导演没有对学校里生角和旦角的地位做更深入的探讨,所以对生旦地位的差异是否延续了“男女不平等”不轻易判定。

  剧场是不折不扣的造梦空间。宝塚提供了逃避现实和获得满足的空间,但在剧场以外,主妇不敢让丈夫知情也是源于担心受到父权的羞辱。因此宝塚释放了女性的欲望只是一个侧面,女人依然困在重重枷锁中。而且日本社会流传着从“宝塚出来的女孩都能成为好太太”的论调,加上宝塚的领导主体全是男性,让人对宝塚是否是父权的帮凶,控制女性情欲的安全场所有所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