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贾平凹·长篇小说系列读后感锦集

本来贾平凹·长篇小说系列读后感锦集

2020-10-30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原本贾平凹·长篇小说系列 读后感 

  《原本贾平凹·长篇小说系列》是一本由贾平凹著作,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80,页数:31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原本贾平凹·长篇小说系列》精选点评:

  ●废

  ●我完全当小黄书看得,不知道庄之蝶身上是否有作者自己的投影。

  ●20180323-20180328

  ●站在城外看着城,繁华生机勃勃,住在城里看城,古板不可包容,庄之蝶并没有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爱每一个人,并得到过每一个人,这些女人都在一直默默的陪伴着他,不顾一切的爱着,可以为了他抛弃一切直到他自己想要离开,偌大的西京装不下他的自我膨胀,如果是最后一个问题,他的回答肯定是“爱过”。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成败转头空,名利皆抛弃。

  ●少年不知《废都》贵,老来看《鸡窝洼》空流泪。

  ●不过文人逸事,饮食男女,唯觉老牛好,三星半

  ●一本还不错的书,小说整体架构有点玄,读下来印象较深的是书中的性描写。庄之蝶与他的女人们的感情纠葛是一条轴。这本小说对其他人我不知道,对于我它让我更了解自己,感谢这本书。

  ●读来才知道原来从小听过的很多俗语典故都有出处,很亲切。整部作品至俗至雅,作者想学曹雪芹,也想学兰陵笑笑生,又融合自己了的观察和体验,写都市生活细致到分毫毕现。也有缺点,性描写流于表面了,很显然是天马行空想出来的。

  ●不咋地~

  《原本贾平凹·长篇小说系列》读后感(一):一点感想

  一些年以前,我还是个年轻可爱的大二学生时,在校门口的小书店看到这本书,随便翻了前几页,看到一包贵妃坟头的土,回去养着居然长出四种不同色的花来,以及天上居然有四个太阳,觉得很有意思。 也不记得后来到底是我推荐的,还是我提起这事她记住了,反正是受我的影响,一位舍友买了这本书。 回去翻开一看,很快就傻眼了,满本巨型飙车现场,这对当时纯洁如白纸的女孩子来说,是多么可怕的经历。 哪怕再晚些时候,在捱过帅气男老师注视着你的眼睛淡定从容讲精子的形成过程,用一整节课解剖观察人家标本的阴茎、卵巢,这些知识的洗礼之后,也不至于那么震惊。 这件事我一直记着,因为内疚,除过荼毒了人姑娘的心灵,要我自己也无所谓,关键是主要受害的是别人,而且这书还挺贵的,那时够在餐厅买十几个鸡腿了吧,所以我对这书观感十分不好,即便我只知道前几页及后面有大量飙车场景描写。 前几天看到王小波先生说一些国人双标,对贾平凹先生的废都评价不够客观。 本着客观公正理智清醒活着的原则,其实是闲的慌,我就找来看,认真看到第八章,还是觉得恶心,不想继续看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觉得开头四色花精彩,看来人的喜好审美有一贯性。新看的内容里边,哲学家牛也很有意思,我偏爱这一类离奇古怪的故事。 除了这些,再不管从哪方面来看,这书都很一般。 网上说想作者表达女性不被尊重,可这就只体现在性这一个方面吗,难道。 要说你就只想从这一点来着笔,可单就这个,还不如一些耽美作家写的缠绵悱恻。 我严重怀疑作者故意哗众取宠,有时候有争议才有热度。 序言里还跟红楼梦做比较,跟人家之间大概差了三十个色戒吧。 宝玉可是发自内心喜欢珍视女孩子的,这个庄呢,他对那几位女性的自以为的爱是出于性冲动,这不叫爱。

  《原本贾平凹·长篇小说系列》读后感(二):废都若此,废都若何?

  约二十年后重刷废都,读了此版本,听了电子朗读版,心境已和二十年前的懵懂青春决然不同。

  二十年前,此书刚成,我也初熟,透着一股子青涩和好奇,在隔壁偷瞄到此书,不记得是哪个版本了,只记得满书随处可见的方框,后面括号里写着,此处省略xx字。方框前面的那几百字,才是我的目标文字。我开始了我的SY史,我算是长大了!

  少年总是轻狂的,我一次次借口去隔壁玩,仗着记忆力,竟然把那些“重要章节”在脑中形成各种片段的画面,保存起来。庄之蝶,唐婉儿,柳月,阿灿,夏婕,甚至尼姑慧明,种种艳事,我那时没有爱情观,只有动物性的冲动,没有对于美丑的直接感官,周围的同学,邻家的大姐姐,无论美丑,都可入梦来替代唐婉儿等,自己便是庄之蝶。

  二十年后,我已人到中年,已婚,有了和牛月清类似的夫人,我也是一个心虚的文人,我也婚内几乎无性,我的牛月清也不懂我的风流,和庄之蝶不同的是我有一子一女,我的牛月清连他的牛月清的大气和礼道孝道都没有,我没有唐婉儿等,我没有孟云房,赵京五这一干狐朋狗友,我没有西京!

  庄之蝶是文人,本性风流;他是处女座,心思细腻;他是上门女婿,心有自卑!婚内他俩在性生活上总是应付,牛月清连个体位都不愿换,还总嘲笑和嫌弃他不能满足,这更让他添了许多的压抑,他并不是个滥情的人,他和唐婉儿抛却世俗的羁绊或许是有爱的,和柳月也是有情的,和阿灿也是有义的,甚至对景雪荫和阿兰都是怜惜的,他就像宝玉一样的爱着身边的每个女人,他愿意和这些人待在一起,可最终发现,这个西京,这个世事与他总是不和,或者是他与这世事不和,最终落寞的离去在离去的起点,这起点也是终点!

  唐婉儿一众和他有关或者有染的女人中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情意,我以后挨个评,在此,我只说一句,女人都可爱过,都值得不被伤害和辜负,但是他觉得自己害了每个人,辜负了每个人,这便是他痛苦的根源!

  实话说,这次看,我刻意的忽略了性的描写,居然有了别的更深刻的理解,关于生活,我们都是无能的,自己的每一步选择都注定了以后的剧本,我们的因果不用等来世来验真,此生必有回响!

  《原本贾平凹·长篇小说系列》读后感(三):废都读后感

  这是一本我看来抽取金瓶梅、红楼梦、百年孤独,略带魔幻的小说,一本男人巅峰意淫色情泛滥的下流小说。

  开局似乎很魔幻宏大,构建了一个特别引人入胜的开头,四朵奇花映射与庄之蝶发生关系的四个女人,四个太阳映射西京包括庄之蝶在内的四大文人,那个收破烂似乎深藏功与名的老人唱的那些段子似乎都略有所指。整本小说围绕庄之蝶这个人物,叙述其在西京城的风流韵事以及由名利牵扯出的一系列破事。

  庄之蝶出场本是令我眼前一亮,这是一个能够对着牛乳直接喝生奶的不羁之徒啊。结果看完通本书,这就是一个多情而少行的登徒子。冠以大作家之名,冠以西京国宝,干的都是些什么见不得人的恶心勾当。

  我看的版本已经是删减版本,但文中依旧不乏大段赤裸令人作呕的性爱描写,吃饭看到一段真的全然没了食欲,将kindle扔一边。写庄之蝶与唐宛儿偷情,看到“妇人”二字不由得让我想起金瓶梅,这本书的塞李子情节估计可媲美金瓶梅的葡萄架情节,不单作呕二字可以形容。尽管称金瓶梅为淫书,但我实在难忘开头作者苦口婆心写下的告诫世人的四贪词;而这本书我实在看不出作者的点滴嘲讽主人公的不检点行为。

  大作家庄之蝶与“他的女人们”发生关系后,比不上人家西门庆还能给个名分,他懊恼痛哭流涕,称其也很痛苦也很挣扎还很爱她,却无法给她名分。这是人干的事情吗?唐宛儿被捉回潼关,他表现得关切至极痛苦颓废,真一多情浪子,可在这期间还与柳月发生关系。然而,读者朋友们,每个与庄之蝶发生关系的女人还感恩戴德,品一品书中这句话:“是你把我、把唐宛儿都创造成了一个新人使我们产生了新生活的勇气和自信,但你最后却又把我们毁灭了!而你在毁灭我们的过程中,你也毁灭了你,毁灭了你的形象和声誉,毁灭了大姐和这个家!”恶臭扑鼻啊,和一个大作家发生关系还是给你心生活的勇气和自信哦。说这段话的柳月在讲完之后,毅然决然地继续选择和庄之蝶发生关系。我?地铁老爷爷看手机.jpg。

  以上都是看完这本书的气头上的肺腑之言了。每个角色似乎都是为了衬托庄之蝶而设置的,无自我独立性的女性角色,以及与庄之蝶沆瀣一气捞金捞名的朋友们。这些嘴脸真的很可恶。

  借龚小乙吸毒后的描写,这西京城的人吃饱没事干就知道性一个字,连尼姑也想要上位而不择手段,企图生头发。看似疯癫的收破烂老人永远一针见血;沉迷鬼神的老人总是言鬼神却恰好对应事实。一座废都,人们为利益为生命为食色,就是一座早该荒废的荒诞的西京城。

  另外这本书令我惊艳的还有庄之蝶名之虚实难辨含义,那张灵异的照片,略带红楼梦色彩的唐宛儿柳月和王希眠老婆的判词,那头会哲学的老牛,然而这些感觉作者都无法以很好的方式收笔结尾,结尾实在是太软了,撑不起开头的宏大。

太生气了,这本书的确带着暗讽,但难除恶臭

  《原本贾平凹·长篇小说系列》读后感(四):四星推荐的《废都》

  先说一句,《废都》并不适合中学生甚至是大学生来看,不是出于情色的顾虑,毕竟今天已是互联网时代了,贾平凹这点描写在追求视觉甚至感官刺激的资源包围中,已然灰头土脸地难见光泽了。真正的原因,是因为“废都”之“废”!

  《废都》是一部关于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的小说。曾经很长时间,我并不确定《废都》写的究竟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还是整个社会的精神危机。两种危机截然不同。知识分子总是易于产生精神危机的一个群体,尤其是那些需要先行自我感动自我震憾自我高潮的小说家,他们不仅擅于让自己处于危机中,也擅于把小圈子的危机推而广之堂而皇之地向外传播扩散。正是因为考虑到知识分子多是这样的惯犯,所以我才在很长时间中并不确认《废都》所描述的精神危机的图景的真实属性,小圈子的还是大社会的。

  现在,回头再看这不确定,想来也可能与读《废都》的年?有关吧,大学时代。一个整天只知道腻歪在女朋友身边的大学生,我,哪来的沉静去细细琢磨《废都》的内涵呢?于是,有关小圈子和大社会的疑虑便一直保存下来。

  再读《废都》是机缘巧合。我喜欢贾平凹,尤其是他早期的作品,我也喜欢买书,会收集自己认为值得的经典图书的经典版本。显然,凡是摸过漓江社这套毛边本贾平凹的朋友,都该能理解我购买的冲动。的确很棒,装帧印刷校对等等。于是,我有了新一本的《废都》。于是,我有了新一次的翻看。于是,我有了新一次直面长久留存下来的疑虑的机会。

  第二次读《废都》,我35岁,也有了比大学时更优渥的读书条件,关键是心境,能够安静下来沉入进去。然后,我才发现,自己长久以来并未解决的问题其实就不该是一个问题。小说有交待故事发生的大时代,大背景,上世纪八十年代。稍微熟悉那个年代的人都该清楚,这一次,《废都》所揭开的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绝不是小圈子的臆想狂语和杞人之忧,它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是整个社会的精神危机。是先有社会性的精神危机,然后才有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他们的精神世界在混乱中坍塌了。

  小结一下,《废都》是关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整个社会的精神危机的故事,是在用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来描写社会性的精神危机。至于其他什么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什么的文学批评的观点,都只是更细微视角下的观点,谈不上宏观和全面。

  然后,我想从文学审美标准的角度来开聊。

  回到《废都》的大时代背景,整个社会遭遇到精神危机,整个社会的公共空间遭到现实的撕扯而濒于崩溃。当此之时,知识分子最该做的是什么?

  知识分子最该做什么?知识分子手中是有武器的,是有创造、改造社会的工具的,并且,这武器和工具还是相当相当相当地强大和有力。

  遇到问题,找出原因,解决问题。身为整个社会的精神世界的守护人,知识分子在此一点上理该当仁不让。换言之,八九十年代的知识分子,最应该做的是去建构、重建社会的精神生活,而不是相反。

  那么,在此逻辑下,我们来看《废都》。显然,《废都》的立意并不在重建,更倾向于剥开和呈现,甚至是记录。当然,我们不否认其过程中的艺术性。也正是因为有艺术性,所以才有典型性,才有更强烈的刺激和震憾。

  至此,事情便很明显。既然《废都》不着眼于重建,那么它的价值性何在?揭露和批判。揭露和批判,也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价值性自然便在,比如,鲁迅、茅盾的很多小说不也都是着眼于揭露和批判嘛。那么,最要紧的地方就出来了:

  什么是揭露和批判,什么又不是?

  揭露的关窍在作品的揭露性,即,所讲出来的东西需要有一定的深刻性,不能是人所共知人所共识的东西。在作品具备或不具备揭露性的基础上,均可以展开批判以实现作品的批判性,同样的逻辑,批判性的内容也不能是人人都知道和熟悉的,需要是人所不知道或不十分明白的东西或角度或深度,惟有如此,作品才能谈得上有无批判性。

  如果既没有揭露性和批判性,又没有建构性和激励性,那么,作品就会失去其积极性,流于作者私人的诅咒和抱怨。若再加上描述不够生动和精详的可能性,则作品亦将失去史料性的价值。真到了此一步,作品全部的价值性都会消失殆尽,只留下无尽的黑暗属性。

  回头再看《废都》。揭露性,很弱;批判性,有点意思;记录性(史料性),很强。

  其实,《废都》真正最有价值的地方,莫过于其于知识分子的精神危机的描写和刻画。我们前面有聊过的,知识分子易于把自己置于精神危机的生活中,惯于把这种危机扩张到更大范围的社会层面。但很多时候,这种社会性危机多是知识分子的想象和夸张。今天,有文化的人越来越多,生命不可承受之轻的问题也愈见严重,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普遍性也越来越强。于是,《废都》就在另外一个层面收获了别样的现实意义——与现代社会的精神生活相契合的现实性。

  正是因为《废都》描写精神危机,呈现精神危机,但又没有真正地建构什么东西,所以,它整体上的色调是颓废的、消极的。更严肃和更积极的东西,需要读者能够透过这层颓废和消极的外壳才能探究得到。

  有颓废和消极外壳的《废都》,不是三观不稳固的中学生甚至大学生所能读懂的。不懂且有可能受到消极或不良的干扰,万一被《废都》对于世俗生活的精详描写勾引走的话,走得又比较深入的话,无疑会对三观的确定和加固起到极不好的影响。因此,我绝不会推荐中学生和缺少独立思考能力严谨逻辑能力的大学生们去读《废都》。

  就这。

  因为是直接敲下来的文字,本性疏懒,就不检查错字错句了。将就着看就是。

  2018.6.22即日兴起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