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79中国产业计划收藏档案》读后感精选

《1949-1979中国产业计划收藏档案》读后感精选

2020-10-29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1949-1979中国工业设计珍藏档案 读后感 

  《1949-1979中国工业设计珍藏档案》是一本由沈榆 / 张国新著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2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49-1979中国工业设计珍藏档案》精选点评:

  ●嗲图

  ●一部不错的工业设计演变史,有很多老品牌的设计细节和趣闻轶事

  ●妈妈的嫁妆,我们的童年,国货进化史

  ●还行,一中午时间大概翻了一翻,跟昨天看的中国工业设计100年,相似度极高。

  ●国货历史

  ●2019 在方所翻过

  ●文采太糟糕了……感觉是老人家写的……

  ●作为档案整理得挺好,图片资料质量佳。

  ●上美出品,必属精品。设计者和审美者会相互影响/伤害,审美品味要长时间养成积累,审美需要一定闲情逸致。感觉现在是高度商业化的快节奏社会把彼此的精力和心情都消磨了,生产出来的很多是潦草敷衍的东西,使用的人也浑然不觉,“易粪相食”。

  《1949-1979中国工业设计珍藏档案》读后感(一):不仅是怀旧,更期待超越

  书评作者: 孙青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编辑

  《1949-1979中国工业设计珍藏档案》读后感(二):中国设计100年

  说到中国现代设计史,国内很少有人关注这个主题,而且就连设计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对中国的现代设计历史言之甚少。沈榆是研究中国产品设计历史与文化的先行者,也是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创始人。十年前,沈榆和他的团队开始研究中国现代设计史,没想到的是此举却引来了很多嘲笑。因为,无论业内还是业外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没有现代设计。

  中国真的没有现代设计史吗?经过十多年的文献搜集和实物印证考察,沈榆用翔实的文献资料和丰富的实物向我们证明:中国不仅有现代设计史,而且还出现过不少出类拔萃的人物,比如黄作燊、丁浩、赵延年、蔡振华、饶斌、孟少农、顾世朋等等。这些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出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国产品牌和产品,比如上海家化的前身广生行,比如陪伴我们度过美好童年的正广和汽水、美加净护肤品,比如至今仍活跃的上海华生电扇、永安百货、解放汽车、红旗轿车、上汽大众等等。

  在众多设计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顾世朋老先生的设计,仔细欣赏顾老留下的设计包装,干净、雅致、大气、时尚,放到今天也不过时。放两张顾老的作品:

蓓蕾牌润肤霜(1964-1966)我国为数不多的出口产品之一。 图片来源见水印。美加净牙膏 图片来源见水印

  无论在哪一个时期,顾世朋先生总是能让他的设计保持精致,保持品味。据说顾老本人就是“设计师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平时着装保持体面,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即便在物资短缺时期,依然尽可能地维持着有格调、有尊严的生活,(顾老的公子顾传熙曾说即便是在文革时期,顾老还保持着每周一次到铜仁路喝咖啡的习惯。)

顾世朋先生

  总之这本书就像一扇窗户,打开它就看到了中国设计的精彩世界。套用一句钱穆先生的话,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民众,只有了解中国现代设计史,并对前辈设计师的努力和成果抱有一种敬意与温情,才能够对本国的设计能力有信心,才能对本国设计的未来有信心。

  《1949-1979中国工业设计珍藏档案》读后感(三):《1949——1979中国工业设计珍藏档案》给工业设计史研究扩大了空间

  《1949——1979中国工业设计珍藏档案》给国内工业设计史研究扩大了空间,下面这篇文章就是因此书作出的进一步的研究,该文摘自《文明》杂志。

  《技术转移视角下的中国工业设计发展之路》 中国工业设计博物馆策划总监 俞海波

  摘要:本文将工业设计作为一门技术来考量,以技术转移视角发生的方式解析工业设计传播发展的路径,及其在现代中国产品设计及制造过程中的作用,以具体的产品发展路径为线索,呈现工业设计的进化方式,为研究当今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如果将近现代工业设计发展看作一部技术发展史,那么中国工业设计无疑受到西方设计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来说,是通过“技术转移”来实现的。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技术差异,一方面说明欠发达国家在利用外国技术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因为后来者总是也可能利用国外的技术成果,另一方面,技术水平的差异也为技术转移创造了更多可能性。经济史学者已积累了相当多的证据表明,在欧洲、北美、日本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传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作为提升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的重要手段,工业设计这门“年轻”的技术自被明确提出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快速蔓延,当下以席卷中国。由此引出以下一些疑问:中国工业设计中的“技术”是如何转移的?转移的一般模式是什么?通常在什么条件的下才会成功?

  首先,需明确技术转移的概念。它是指技术在国家、地区、行业内部或之间以及技术自身系统内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包括技术成果、信息、能力的转让、移植、引进、交流和推广普及。一般来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技术转移的方式是不同的,在古代,技术转移主要是通过跨级流动来实现,产业革命后,主要是通过向外进行强制性的生产资本投资来实现。而今天,技术转移主要是通过市场化的商业形式实现的。因此,技术转移越来越显现出自身独特的市场化特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工业设计的内涵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时代的进步,随着人们认识与实践的深化而适时有所调整,为了更有效地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活品质提高不断完善自身。从原始社会中图腾的崇拜到今天对设计商品的眷恋,设计与人类需求相结合越来越紧密相连。设计作为满足人类需求、解决人类面临的困难的一种技术,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与人类活动、生活等各方面。中国古代有最最经典的四大发明,以之作为基础诞生了多样的器物与工具。

  古代匠人的细心设计加工成就了王侯将相的衣服及配饰,这类“产品”在强化等级与荣耀的同时,也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与符号,经过东西方贸易的推波助澜,被西方世界所羡慕,中国瓷器也成为贵族的私家藏品。伴随着审美的传播,设计技术也就在这过程中不断延伸开去。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西方制造技术得到充分发展,物质文明极大满足后,供大于求的市场局面为工业设计创造了必要条件,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解决功能需求,同时也开始关注产品品质与情感需求。随着当今市场经济的完善,西方具有优良品质的产品越来越多的进入到我国,这些产品背后不仅是对生活品质的向往,以技术的角度来看,它们所带来的也是产品背后的技术、理念以及工业设计的创造精神。个人电脑、移动终端这些舶来品现在已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产品,而国内的许多公司通过这些产品的技术转移,形成产业化规模,更有赶超国际领先水平的趋势。

  正如Simon Kuznetzs论断的那样:“无论这些技术与社会创新产生于何处——它们主要是发达国家的产物——任何特定国家的发展均取决于对这些创新的采纳。”这种把经济发展看成一种“扩散过程”的观点在贸易的产品周期方面也找到了其论据,产品周期论用从发达国家到欠发达国家的渐进技术扩散过程解释国际贸易的形态。以这种观点为基础,工业设计同样也伴随设计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区分。随着产品的扩散与人的流动,工业设计技术自然而然被引入到设计欠发达国家中去,帮助其实现质的提升。

  那么工业设计是如何转移的呢?最普遍的要属“实物型”的工业设计转移,它泛指一切经由实物的流转而引起的工业设计浪潮。从技术角度看,以生产手段和劳动产品形态出现的实物,都是特定技术的物化和对象化,都能从中反观到某种技术的存在。因此,当凝结了工业设计的物件发生空间上的流动或转让时,工业设计就随之发生了转移,这是所谓物理层面上转移的基本形式。如同当中国四大发明传到西方,技术、思想上的化学反应已然触发。

  如果将1851年英国举办的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博览会——水晶宫博览会作为现代工业设计理念的发源处,那么不仅它向世界展现了当时各种先进工业产品的实物,促使更多技术交流与交易的达成,另一方面它通过这些实物,刺激了现代工业设计思想的出现。展览会主题突破了先前的手工艺题材,展出了引人注目的蒸汽机、火车头、水利印刷机、纺织机等。它带给世界以多样性的产品与先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它将技术通过实物为载体分享给全世界,促使设计思维、技术以欧洲为原点,不断向外扩展。

  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博览会的场馆“水晶宫”

  《1949-1979中国工业设计珍藏档案》读后感(四):微观法研究下的中国工业设计 —— 读《1949-1979中国工业设计珍藏档案》后的几点思考

  书评作者:孙青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编辑

  学设计的学生在低年级时都要学设计史,但大多数的史论课都让人昏昏欲睡。这是因为一般的设计史书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只见事件不见人物,枯燥乏味。对这些书我一直望而却步。因为做书的缘故,读了沈榆先生的《1949-1979中国工业设计珍藏档案》,很是感慨,十年大江南北搜集、五年静心梳理写作,沈先生用二十万字、六百幅图将那时的人与事拉到了我的眼前,当时的生产条件艰难,设计师们是用激情和毅力在生产,有些产品放到今天也不落伍。

  现今研究建国前、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设计已有很多,但是建国后到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几乎无人问津,沈先生把中国工业设计史研究缺失的那一块补上了。再读《珍藏档案》,发现此书在研究历史的方法和思路上有所突破。沈榆先生几乎是在用“显微镜”观察这21件国民产品,详细描述了每一个产品细节。用“显微镜”观察、记录下的一些细节,一些趣事不仅增加了阅读的乐趣(这对一本史论书又是何其的重要啊),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微观的研究方法就像一扇窗,打开了我的视野,让我对中国工业设计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我国工业设计也许与国际设计不同步,但是未曾完全脱离国际设计

  书中记录的华生电扇在20世纪初闻名中外,早期的设计主要模仿德国AGE。AGE的设计师彼得.贝伦斯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奠基人。华生电扇的创办人杨济川显然也受了现代主义的影响。当时的上海被称为东方巴黎,现代主义思想已通过多种途径在这里生根发芽。杨济川是一个外国洋行的帐房先生,见多识广,所以华生电扇早期产品造型洋气,质量上乘,具有很好的口碑。当时类似华生具有一定品牌认知度的民族企业不少,如九星牌搪瓷制品,康元牌的铁皮玩具等。它们都有一个显著特点:设计简洁,制作精良。三四十年代的产品设计更多的是横向移植西方的设计语言,虽接近国际水平,但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特点。到了七十年代中后期,经过几十年的积淀,经过了中国设计师不断实践和充实,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在国内全面释放,中国工业设计也开始有了自己的设计语言。1973年华生电扇为了打开国际市场,设计师吴祖慈在造型上追求“流畅”、“有机”、“饱满”,工艺上使用了最新的金属电镀,这些设计提升了产品的品质,为华生电扇成为畅销产品带下基础。

  中国设计师们以现代主义思想为核心,结合实践,开始初步建立自身设计思想体系,同时开始探索品牌策略、设计管理等领域。如,华生电扇在销售过程中遭遇美国奇异电扇发起的价格战,杨济川沉着应对,另辟低价格的品牌线,保证原品牌不被侵蚀,这个战术最终逼退奇异。九星搪瓷的创始人项康原发现工厂的管理存在着工作效率低、成本高、浪费大的现象,不能适应发展的需求。于是他大量阅读有关科学管理方面的原版书籍,再根据工厂生产的实际情况,采取从制定标准工作量来实行科学管理的方法。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建设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而生产了一系列产品,如红旗牌CA770 轿车。设计师在生产过程中制定了设计策略,并且开创了新的管理方法,做到各部门、各岗位互相协调紧密配合。这些设计策略、质量管理的方法现在看来比较粗放,但在当时是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巧合的是在红旗牌CA770生产成功的那一年,英国设计师Michael Farry第一次提出了设计管理这个概念。

  有时候产品是国家为了恢复经济、换取外汇的一种工具。如海鸥牌照相机依靠其经典的“8字脸”造型,畅销十几年,共累计创利60亿人民币。我国用海鸥相机积累资金和德国二战后用奔驰汽车的做法不谋而合。德国在二战后经济濒临崩溃,国家需要奔驰汽车用换取大量资金,但是因为生产还未恢复,只能用现有的材料设计生产。两个不同的国度,面临同样的问题,几乎是选择同样的方法去解决。

  不管是自身设计语言的确立,品牌战略、设计管理的初步探索,还是利用设计解决经济问题,这些现象的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我们也许与国际设计不同步,但是未曾完全脱离国际设计;二是虽然在生产技术上落后于国际,但是在设计思维上未必落后,这种思维是一种实践思维,是能结合自身的特点,准确洞察和解决人与物之间关系的能力。

  设计发展在转折点上往往由主观因素推动

  在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左右设计发展的因素很多,这其中包括科技的发展、政治经济环境、宗教文化等,但在设计发展的转折点上,起推动作用的往往是人的主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意志、情感、信仰等。从《珍藏档案》中我们发现很多产品是在没有资料、没有图纸、甚至没有材料和生产机器的条件下生产的,之所以能完成并且成功,主要取决于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如,上海牌A-581型手表的设计师张毓云;长江牌750型摩托车的总设计师李学谦;北京牌825-3型黑白电视机的设计师黄仕机。作者在记录这些案例时几乎都会用到这几个词组,“短时间内要拿出样机”“很多配套元件没有”“不能照抄国外样机”“根据自身情况”“自力更生”“边干边学”“没日没夜”,可以看出在生产资料匮乏的年代,设计师基本上是用意志力、责任心和激情在设计。设想若没有这样一群人,当年的这些产品还会如此吗。

  在设计有基础资料的某些产品时,设计师又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上海市轻工业系统基本保持了良好的科研能力和情报系统,不管政治形势如何,与国际上的交流也始终没有完全中断,所以美加净牌没有遇到其他产品缺少资料等问题。但其总设计师顾世朋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别人有的我们要有,别人已有的我们必须比别人好,别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不断改革创新应该是设计工作者追求的最高目标。创作设计不能在别人后面转,要立足自己的创新之路”。他设计的美加净牙膏的包装已经成了一个经典。反观当今,我们几乎每天都会碰到打不开的瓶盖和有锯齿却撕不开的包装袋。这些产品的工艺和生产技术是成熟的,但是为什么还会打不开,撕不开呢。深层次的问题也许是设计师的责任心和人文精神。我们在强调工艺、技术等时,也不能忽略对“人”的关怀,只有技术的罐子里长不出“人性”的产品。

  微观研究法打开了一个世界

  以上这两点是沈榆先生的研究带给我的启示,但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他的研究方法。此方法给我国的设计史论研究带来了新的变化,改变了其他设计史书一贯的“粗线条”。作者关注到设计作品的每一个细节,关注到设计师的每一步发展,进而横向地和经济、社会、哲学等学科对比研究,把设计研究的空间一下子拓展开来,每一个设计师都可以从里面汲取养分。沈榆先生在书的最后写道“纵观国际设计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当一个国家的设计产业进入成熟阶段的时候,一定会以新的视角审视本国历史上的经典设计成果,并以‘再设计’的方式将其复兴,众多的新设计成为一个国家文化的‘符号’,尽情展示自身的文化魅力,影响当代人的生活。”

  以上是我读了《1949-1979中国工业设计珍藏档案》以后的一些思考。沈先生的研究给设计师们更多的探索空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更多的中国经典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