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學術名篇精讀:陳寅恪卷》读后感1000字

《中西學術名篇精讀:陳寅恪卷》读后感1000字

2020-10-29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中西學術名篇精讀:陳寅恪卷 读后感 

  《中西學術名篇精讀:陳寅恪卷》是一本由陳寅恪著作,中西書局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1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西學術名篇精讀:陳寅恪卷》精选点评:

  ●没什么意思

  ●第二部分的解无语,二陈的意思相同,因劫余而奋起,至于文章引李济先生的话,翻检原书,李济也是同于二陈,更要让台湾的敦煌学延续下去。这应该是美国人余英时的流毒尓

  ●最喜注疏体例。孟宪实教授在文中以己度人,或正开新风。

  ●【实时】陈寅恪先生的史学贡献已经足够伟大,所以我们未来的唐史研究依然时时需要从陈寅恪先生出发。个人认为写的最好的导读还是荣新江先生的,一篇小文扩开一个宏备的画卷。

  ●看罢对历史的看法不局限于一个个个体,而是整体利益集团的视角

  ●蔡、荣、孟三文之先后,非唯序之以年齿,抑亦衡之以水准。蔡文精彩处,不减余英时。

  ●第一篇和第三篇的解读尤为精彩,相比之二第二篇确实略显枝蔓了。

  ●哈哈居然是是第一百个评论的人,先乐呵一下。陈氏的文字比较曲折幽深,综合性强,前后关联性强,要言不烦,如果不对相关历史有比较深入了解,往往难以catch到先生的点,因此,本书的导读就显得很有必要。导读的几位先生都是当今治中古史的大家,解读很到位,对于初涉中古史的小白我来说,无疑加深了对陈氏立意的理解。当然,有时间还得多读上几遍,加深理解嘿嘿。

  ●朱小姐又吃了一枚人参果

  ●陈一直强调的是通识,其文很好的体现了这点,《读莺莺传》可谓匠心独运,神出鬼没,层次分明,火眼金睛,叹服。《李武集团》则有招数用老之嫌,难怪有诸多争议。《敦煌序》则为资料之胜,思想弱之。

  《中西學術名篇精讀:陳寅恪卷》读后感(一):难得见到这样的诚意之作了

  在上海书展看到了这本书,橘红色的封面很是夺人眼球。翻开内页,蔡鸿生、荣新江、孟宪实三位大牛(能将他们邀请到一本书中也确实难得),将陈寅恪先生的三篇论文做了极为详细、周到的分析。从字里行间,看得出他们对陈寅恪先生的尊敬、崇敬,对学子的殷殷嘱托。如果你对陈寅恪、对中古史、对敦煌学有认真的兴趣,这本书一定要读。

  《中西學術名篇精讀:陳寅恪卷》读后感(二):一个小疏漏

  名家名篇,蔡先生解读读莺莺传特别精彩,归纳了陈先生判断唐代西胡血统的五个标准:胡貌、胡姓、胡名、胡俗和胡气。然而该书有个小疏漏,第一部分移录陈先生读莺莺传原文时,少收了一则校补记。笺证稿附校补记之第十一则讨论莺莺氏族,没有收。该书只收了校补记的第十二则。。。。。。。。。。。。。。。。。。。。。。。。。。。。。。。。。。。。。。。。。。。。。。。。。。。。。。。。。。。。。。。。

  《中西學術名篇精讀:陳寅恪卷》读后感(三):宏文著稱從教看,更把金針度與人

  中西書局是這幾年新面孔的出版社,也是以學術書出版為主,曾經買過該社的王賡武先生《五代時期北方中國權力結構》,雖然譯文尚值商榷,但仍差強人意。下午翻起本書,卻頗為驚喜。陳寅恪先生的著作早已入彀,但平時也是隨興擇篇而讀。或時驚歎妙論,擊節稱讚,但也常苦於難窺法門。本書選取寅恪先生的三篇文章,恰反映了其治史研究的獨特之處,《讀鶯鶯傳》為“詩史互證”之體現,《陳垣敦煌劫餘錄序》為其敦煌研究及治史思想之一窺,《記唐代之李武韋楊婚姻集團》則是著名的“關隴集團說”之延續,讀來不禁再度嘆服。至於三篇釋讀,風格不同,各自側重亦有差異,可見作者之旨趣,卻也可見作者水準之上下。通過釋讀,對於陳文獨到之處能更深入理解,寅恪先生治史思路與方法都基本總結出來,使後學更易於理解。封面橙紅,尤為本人素喜。不過掩卷之餘,也有擔心,叢書出版,最忌虎頭蛇尾,無疾而終,標題為本書序言之詩,惟願本系列能真正如此,保持較高的釋讀水準,長期固定地出版下去,也是讀書人之幸。

  《中西學術名篇精讀:陳寅恪卷》读后感(四):莺莺原型为胡人之猜测问题

  陈寅恪对莺莺传的解读确有惊世骇俗、不可移易之处,如会真义、莺莺身份及张生始乱终弃之社会根源等。至于氏族之推测,以为莺莺原型为胡人,理由实在太远太远,类似的理由再找一万条,也仍然只能是推测。正如蔡鸿生所说:“在唐代社会生活中,‘酒家胡’或‘胡姬’是屡见于诗文的一种职业女性。但无人能够确指,究竟谁是这样的酒家女郎。只有深知胡汉文化因缘的陈寅恪先生,才发现两个可疑的对象:一为琵琶女,一为崔莺莺。”(P19)“深知胡汉文化因缘”,这是其长处,敏感点,但也容易将之引向细途,受到蒙蔽。善力举秋毫,善听闻雷霆。符合这些条件的百分之九十九的是汉家女子,这毕竟不能视而不见。虽然陈寅恪只是用了怀疑的语气“似有……之嫌疑”,但终究是一种指向。蔡鸿生说得好:“小说阐释到此地步,就进入似真似幻、若有若无的奇境了。”(P21)因为根本无法证其是,也不能决其非,简直可以说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陈氏到底显示了他的专而偏的一面。蔡氏自陈“完全相信这项推断具有潜在的真实性”,并让读者“自行抉择”,也是老实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