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书》读后感100字

《四时书》读后感100字

2020-10-29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四季书 读后感 

  《四季书》是一本由钱红丽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页数:201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四季书》精选点评:

  ●一块影响了人生观的锅巴

  ●借用作者的话,“霞光满天,季节盛大,我的内心被无限的抒情鼓荡着,长风浩瀚,树影婆娑”,差不多就是这本关于四季、家乡、童年之味的书的写照吧。另外总觉得钱红丽这几年的长文章里有深重的焦灼感,一种不甘而警醒的中年滋味,读来令人动容的。

  ●非常真诚的书写,对故乡的念恋以及而立之年的忧虑,有种哀伤贯穿始终,依稀感知到它的分量和来处,令人动容。年少时光也尽有伤心之处的吧,但同时也是精神层面的温柔乡。写锅巴和母亲的那两篇,很好看。言之有物,动之以情。

  ●身处的农村渐渐消失它的气息,只能在书中寻找当年的模样

  ●最初是看书名被吸引 细看以后很喜欢 每句话都很好 喜欢 也记住了钱红丽这个作家 打算把她的书都找来看看。

  ●你总说你不得志,可实际上我多么喜欢你的文采

  ●#2016smilecat悦读纪# 2016003,四季书,钱红丽。看了很久的枕边书,立春这天刚好读完,开始也是结束。和作者有很多合拍处,她写的细致,我读的酣畅。甚至我们都喜欢迟子建,向往额尔古纳。——生活既是低头切菜抬头收衣,也是日暮掩柴扉,春草来年绿。

  ●四季万物,世事变迁,娓娓道来。语言清丽,情感细致,故乡难忘,童年美好,中年焦灼,真实生活,值得品味!

  ●还我十四块买kindle版的钱……

  ●买了很久了,闲来无事会随手翻看几页,这也是作为一本散文随笔的好处,不会因为时间的中断而使故事衔接不起来。本书文风清丽淡雅为主,没有刻意的雕砌文藻。印象深刻的是序言(可惜并非自序),还有一篇写成都的,大约太像我和姐姐的情形,故而深刻。 总之,随手翻翻也是不错的。

  《四季书》读后感(一):一间屋两棵树三餐饭四季风景

  辛弃疾叹:“天凉好个秋!”秋意无限,欲语还休。

  四季轮转,乃自然,乃时序。日子如水,平淡淌过,偏偏某些瞬间,荡起一些涟漪。

  清秋夜读《四季书》。钱红丽,安徽知名女作家,其人其文,有桐城遗风、徽腔流韵,清丽中见孤冷,烬余下显微暖。展卷阅览,大抵,都会生出“秋在心上”的喟叹。

  《四季书》分三辑:“四季贴”写节令,“故乡贴”写乡愁,“烬余录”冷眼观世。不疾不徐,娓娓道来。囿于人生愁苦,却于自然万物中且欣且慰。

  《四季书》之好,最好就在于这份自然情怀。

  四季满溢植物芬芳。春日里,连翘出芽,樱花怒放,猪笼草轰然有绿声;盛夏磅礴,泡桐惊艳,樟树叶子翻了新,所谓日长树荫浓;到了秋天,草根枯黄,栾树却逢着了好时节,一嘟噜一嘟噜挂着小粉花;冬夜凄冷,把心脏般的松塔塞进土灶,噼啪噼啪,仿佛可以听见时间走过的声音。

  我们置身于当下的喧嚣与嘈杂。世界奔跑的速度太快,须臾间便模糊了面貌。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然而你知道,有些东西历经时光漫漶,依旧有着绵延久远的生命力。它们遵从自然的秩序,一径在时光里沉默着,努力生长。

  读《四季书》,心会一点点安顿下来。与自然端敬相亲,静谧且稳妥。

  植物融进了钱红丽的生活,不仅在赏,更在于日常。舌尖花香,齿间绿漫。立夏的豌豆饭,七月半的炒粉圆。菜蔬花草在钱红丽的碗里,不能称之为“美食”,没有那份雅致和讲究,那就是平民百姓的桌上饭食,民间凡俗的烟火日子。

  安庆的乡下女孩儿,走啊走,走进了城里。置办了一间蜗居,安放了一张书桌。隔山隔水,老地方回不去了,再回去也改了旧模样。人会长大,会走得很远,可不管走得多远,最早尝过的那口菜,那个味道永久地烙于记忆深处。

  瘦西红柿,切开有籽;茄蒂、山芋梗以及冬瓜皮;暮秋的那一桶甜藕;经霜的那碗萝卜;一碗还顾望旧乡的红薯粥……尤其是,逢着那些美丽的节气,小满、大雪、白露、秋霜,便给自己烹一碗乡野气息的菜肴吧,寄托那缠绵而怅惘的、无处安放的乡愁。

  世事难如意。红尘俗世行走,在职业女性和家庭主妇之间不停角色轮换,忙、累,彷徨。钱红丽写无奈,写烦忧,写中年心境,写时间缝隙里的撰稿生涯。那些错失的美好,如幼年时那块望而不得的锅巴,是否就意味着永远的缺失呢?

  钱红丽说,那是“一块影响了人生观的锅巴”,终生走不出它的影响,内心不够宽敞明亮。然而,或许正是它和它的伙伴们,造就了她的敏感与细腻吧。许多的美丽已然消散在现实的流沙,唯独不愿舍弃心灵深处的柔软和本真,不愿让时间的轮盘将它磨砺粗糙。不愿丢弃的,其实是那一颗温润的女人心。

  世界虽然广大,可是我们能守住的,也只不过,一间屋两棵树三餐饭四季风景。一花一天地,一草一浮生。如此就好。

  《四季书》读后感(二):所有的树木鸟群都请安静,一定!

  小城的高三时代有什么期刊可读?

  两个:一张《南方周末》,一本《散文》。

  于是,在面对右下角已经被翻得卷起来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拟》的每一夜,在被试卷和复习题充斥的每一天,我会随手翻翻月初买的杂志《散文》。有一次,在泛黄的书页上遇见一行标题——《所有的树木鸟群都请安静》,我讷然:对于苦逼的高三学子而言,在一片树林听听鸟叫已是奢侈,为何还要有人让林子里的鸟儿安静呢?

  这便是钱红丽。细读此文,才发现作者在说《本草纲目》。她说关于植物,《本草纲目》比《诗经》全一点,更贴近大地。《本草纲目》开篇即提到“菘”,也就是大白菜,“如今秋霜遍野了,菘们早已下种,青扑扑的叶子初露端倪。接下来,它们是整个冬天饭桌上的主角。”钱红丽爱植物,写过《诗经》里的植物,写过《本草纲目》里的植物,现在继续写的,是生活里处处可见的植物。

  钱红丽在安徽安庆的一个名叫稻圩的村庄长大,后来迁居至芜湖,又在合肥定居。我从其文章里,读到深重的皖南气息:小时候家里遇到没菜吃的时候,大人们会去河边抓一把野菱角菜回来炒;童年记忆里的哑巴靠挖藕为生,在寒风冷雨里,一锹一锹掀开泥巴,把肥美的藕节一根一根找出;霜降后弯腰割稻,田埂上不知哪里来的收音机里,传出缠绵悱恻的歌曲“更深露重,落花成冢”,有举世滔滔的虚无感。她说自己是桐城派,不禁让人联想到姚鼐老爷的“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

  也有煮妇的生活。她带孩子去南京秋游,写梧桐道上的叶子将枯未枯,视觉上奇幻,树,城墙,建筑,河流几相辉映,透出了一种文化底蕴。但同行的儿子却不开心,因为中山陵不是山,全是台阶——于是相约,下次去爬有泥土的大蜀山。在煮妇的厨房,有巴赫,但是啊,一边剁鸡块一边放巴赫,鸡在砧板上血肉横飞,只会越听越烦;那么就换了罗大佑,给鱼刮鳞,或洗小青菜,《摇篮曲》飘过来,敲得一颗浮躁地心也就放了下来。她会把小时候的植物果蔬拿来做菜。山芋梗、茄蒂,或者冬瓜皮都是料理的好原料。

  钱红丽在一家报纸副刊做文学编辑,写作也算是主业。她说自己“不过是喜欢写点东西”,于其个人而言,写作是对抗平庸,也是自我成全。不懂人情世故,浑浑噩噩过日子,最大的优点是耐得住寂寞,她一点一点地写,在电脑前敲敲打打,眼望着时钟走到十一点,遂起身往厨房去——因为还要择菜做饭啊!

  也许,肉末拌小葱生姜,以及炒苦瓜时放些白醋才是生活里的美好,而写作,不过是始终在高处的一个理想。钱红丽说,依然愿意把自己与周遭区别开来。

  整本书分为三辑,《四季帖》写节令,《故乡帖》写往事,调子不紧不慢,一年四季,居家生活,童年断篇,娓娓道来;第三辑叫《烬余录》——名字难免让人心头一紧,张爱玲写过《烬余录》,叙的是香港空战时候的人与事,元代徐大焯的《烬余录》里写的是宋朝旧事,繁花残叶。李志在歌里唱,我们生来就是孤独。想必人从呱呱坠地起,这一辈子就是受苦,至于时间所有诉苦之事,都可称为“烬余录”吧。

  不免为作者捏把小汗。后来想想,孤独,离断,对于写作者来说未必不是好事,它们为写作给予素材,给写作者提供遐想的空隙,于是,一个人的四季,年月,怅然,喜乐,跃然纸上,便成就了细细密密的人生境界。

  所有的树木鸟群都请安静,让我们在雨天,在深夜,掩卷相惜。

  《四季书》读后感(三):《四季书》:无用的浪漫其实最有力

  从原单位辞职后,很长时间无法看进去任何书,也厌恶写字,看到喜欢的微博连评论的力气都没有,只是收藏或者转发。

  大概做编辑太久了,看了太多的好稿子烂稿子,突然不需要为工作看了,对文字就有一种微妙的抵触感。越抵触越欢乐,也越痛苦。

  做文字工作的人,大多都有着高于生活之上的无用的浪漫,和清淡的高傲。这些特质无法戒掉,无法抹去,也不会带给生活多大的现实利益。而精神层面的愉悦感,却是丝丝缕缕蔓延一生的。

  偶然的机会,朋友拉我去书店闲逛。在搜索一本美食书籍的时候,因为发音几乎一样,钱红丽的《四季书》出现在电脑屏幕上。我曾跟钱红丽约过稿,我工作过的杂志有一个“夜读诗话”栏目,几乎就是她的专栏。当时设置这个栏目的时候,杂志销量刚开始下滑,老板的压力之下,主编设置了两个香艳的栏目,不甘心的同时,又设置了几个高比格栏目来平衡品位。钱红丽从唐诗到宋词,再到诗经,写得清丽婉约,别具新意。她写的香港游记,与任何人笔下和印象里的香港都不一样,是有着女文青痕迹的独特的城。

  出于这样的了解,我立刻买下了《四季书》,几乎没有停顿地,一口气读完了。阅读的感觉是温润的,文字最大限度的带给我愉悦、美感和抚慰,这是很久没有过的感觉。

  《四季书》里有四季变更,有故乡记忆,有阅读感受,有写作痕迹,还有音乐和一个个有魅力的人。是一本随笔集。随笔比小说更榨取作者的精神养分,除了阅读快感,更抚慰读者心灵。

  四季变更,钱红丽笔下的植物们也都充满季节使命感,她观察上班路上的每一棵树,为遇见一个隐秘的花园而欣喜,为家人做菜场里的时令蔬菜。很多植物名字和菜式都是我这个北方人第一次听说的。钱红丽的精神世界里一定有一个巨大的充满各种植物的大花园;一个有着伴随自己生活痕迹和味蕾的南方食谱和美食地图;当然,还有一个巨大的图书馆。

  钱红丽的文字清丽婉约、整洁细致,用词遣句别致妥帖,行文有一种趣致的,或者说兴之所至的随心感,和文人自律的干净整洁感。行云流水一样的情怀流淌,却又收放自如。

  原来四季是这么的热闹、忙碌,并不是穿衣加衣,看云看花这样简单。好像可以平淡地快速略过,茫然空洞。而懂的人,并不会停下发现的脚步,每一朵花开,每一个字符,每一段音乐,每一道美食,每一种故乡的感觉,都有着自己专属的情感注解。

  阅读,植物,美食,音乐,都是让人静心体会的事物,它们有种奇妙的超能力,让人拔节、升华,抚平心中焦躁,立于生活轻盈柔质空间俯瞰表层的繁盛与不堪,调和现实内里的欢悦与苦痛。

  写作者的触角相对敏感许多,看似冰冷的一个个铅字,却充满了写作者饱满的微小情绪。正是这些微小情绪的填充,使得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有了电影般的质感:美,真实,仿佛旁观他人的生活。《四季书》里,钱红丽娴熟地抓取生活各个角落的美,抓取故乡再也无法企及的味觉记忆,再洒向生活本身,使得阅读、写作、诗歌、饭蔬,都闪闪发光起来,有了一种生动的美。细雪在怀,暮春微云,高山临望,带着你体验美好,细碎的感觉却并不令人感觉枯燥。

  70后女作家的写作大多建立在大量阅读之下,她们才是真正的女文青。大格局的思维深度,配合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文字天分,写出来的每一粒字,都是力量。

  在人们耻于谈论梦想的年代,大量阅读书籍,坚持伏案写作,抓住那些高于生活的微小光芒,需要纯粹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叫情怀。情怀这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遇见了,那种惊喜却又怕惊扰了什么的感觉,使得心都有些不安起来。也只好一遍遍地阅读体味,放下书本时,默默开始热爱生活起来。

  《四季书》读后感(四):故乡的五饼二鱼

  文/西湘

  最早见到钱红丽的名字应当是在黎戈的书里,去年冬和今年春,我把黎戈的书都读了一遍,很爱她笔下的沉静绵密。不久前偶然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个作者叫“再见苏丝黄”,粉丝很少,也没有加V,最初我以为是个跟我一样的无名小作者,读了一篇她发在微博上的长文,以为是碰到扫地僧了,既意外又惊喜,再看她微博里其它的信息,才知道她就是钱红丽。

  《四季书》分了三个部分,其中绝大部分写的是食物。她和黎戈的文字都有一种微雕般精工细作的质感,关注琐碎微小的事物,一笔一画将之写尽写透。在这本书里,钱红丽写南瓜藤、山芋梗、茄蒂、冬瓜皮,写老家的炒粉圆子、炒米、锅巴等等,一半是青菜,一半是乡下人家自产的零食,都不是难得之物,甚至难登“大雅之堂”,却被作者深情的目光聚焦着,一一为它们立传。

  其实这种题材是很难写的,因为都是些平常事物,大家都常见常吃体味至深的东西,既要描摹得贴切不能失真,又要写出独到的意境。写得不好便是一个主妇无神无采的叨叨,或者一篇乏味的食谱,试问还有谁要看。尤其是那些乡下小零食,在城里的人们看来,其实是十分寒素的,抹去回忆的滤镜,很难说有什么特别的可取之处,高糖高盐高脂,要有深厚的感情作底,才能用文字把它们烹出鲜香滋味。

  网上写这类题材的人不少,豆瓣上便有好几位知名作者便是以此出道,如今都大红了,私以为,他们的功力比起钱红丽来还有不小的差距。

  我喜欢这本书,除了作者的文字是我心头好,还因为我与这本书中的地域有缘。作者的家乡是安徽枞阳,这个地方也是我的好朋友钱唐的家乡,2009年的春节,我就是在那里过的。作者在书中频频写到的村庄,我曾经跟钱唐散步时路过,还留下了照片。作者在书中写到的好多种食物,我都尝过。当地的风物地貌,人情风俗,我也都是熟悉的。皖南多才俊,我的朋友钱唐也是个很有才华和天分的才子,但是那厮被幸福的家庭生活阻碍了创作道路,所以,我无福得见他笔下的故乡风物,幸好在钱红丽这里读到了。

  钱红丽的文字有一股清气,像在恪守着某种戒律一般自守甚严,老老实实一字一句地忠实于笔下的事物。现在市面上所流行的文字是“发物”,从标题开始就要语不惊人死不休,易于阅读接收的短句子,情绪化的词句,以爆炸性的掠夺性的姿态吸引人注目,这种更侧重传播的路子大概可以称之为“网文成功学”。而钱红丽的写法则是“锻字炼句”的古典路子,她的人也是低调到了一定境界,“粉丝”少到不合理,以至于被我误会是个才起步的不知名作者。

  黎戈有一次在微博里写道:看文章,有的一落笔就是纸质书的行文节奏,段落完整、落笔郑重精细、苦心经营的智力感,有的一看就是公信体:分行多、文意浅、蹭热点、一过性即兴表达。所以有的文字一上纸就显得轻,有的则是落纸后更加生辉,就是本来的胚子不同。钱红丽的文字都是能拈出重量的纸质书写。所以,与其说是回忆滤镜为她笔下的平凡事物增色,倒不如说是她老到持重的笔力为它们筑起了质感。

  《四季书》的清气之外也有焦灼的部分,是她对故乡山河草木面目全非的恐惧。她写到那么多小时候心爱的向往的食物,长大以后都不复当年的味道,从安庆到芜湖再到合肥,一路上都是。世界是万变的,就像我那年去钱唐家的时候,他告诉我不远处的一座平平的山脊以前是很高的,后来拿来开矿便被削平了。我至今仍记得那座山的样子很可怜,像一个失去脑袋的宽宽的空空的肩膀,无奈地耸着,等着再被削矮,直至与地平线等高。中国的这三四十年到处都是巨变,人们飘泊亦如转蓬,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何况一口吃的。那些旧的食材,旧的方法,总会被不断抛弃和改良,新的也不一定不好,只是不是当年那口味儿了。

  那回忆柔光里的旧日食物像是珍贵的黑白老照片一样,自有岁月的风味,但在今天,照片已然“进化”成电子档,哪里还能回得去呢。作者以虔诚的书写将它们录存下来,在她的文字里,那些食物重焕新生,散发着绵绵不尽的香甜气味,可以隔着纸张喂养无数读者,像《圣经》里的五饼二鱼。我这个纯粹的肉食动物,一边读着一边开始馋起了南瓜藤,同时一样一样想起了那年在枞阳吃过的食物,香脆的锅巴和炒米,早晨土灶上揭开盖子热气滚滚的稀饭,稀饭里头卧着拳头大个的汤圆,还有门前漫无边际的菜地,后院悠然的狗和鸡,长江边的大风,满世界枯黄的树和草地,集市上唯一一家电器商店,学校里空无一人的二层小楼,他的仲夏夜之梦……这些遥远的记忆全都在这本书的索引下复活了。

  唯一一次的枞阳之行已经过去将近十年,作者离开枞阳的时间则更久,写下这样的文字,在随着岁月淌走了那么多年以后,如梦初醒般在船舷上刻下标志,记下数十年里一一失落于水中的剑。刻完了那些字,心头还是慌张,因为,流水只能向前,刻字的人再也回不去了。这些船舷上的字,并不能指引任何人找回故乡的路。也许苍海桑田以后会有人从故纸堆里翻出这些印记,只怕那个时候的枞阳只怕更加面目全非,那些故老相传的食物如沉落江底的古剑,不知还能否被人打捞并且识别出来。

  今生还长,似乎不应当去想那么遥远的事情。看完此书,我最关心的是,腌小萝卜时缸里放的那只最后变得通红的螃蟹,它在里面一直活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