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传记:蓝色的读后感年夜全

颜色传记:蓝色的读后感年夜全

2020-10-23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色彩列传:蓝色 读后感 

  《色彩列传:蓝色》是一本由[法]帕斯图罗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色彩列传:蓝色》精选点评:

  ●挺好的书,为何评分偏低?

  ●学术性较强,叹服于作者的涉猎之广。

  ●书里的蓝色讨论局限于欧洲。要是能顺带讲讲东方艺术里和伊斯兰文化里的蓝就好了,这和欧洲的也是有碰撞交流的啊……

  ●颜色的文化史,蓝色的逆袭史(西方)。宗教和皇权极大的提高了蓝色的地位。

  ●整本书都是重点,已经颠覆绘画认知了。

  ●手上这本印刷实在emmmmmmm

  ●角度冷门有趣,但和作者的另外一本讲纹章学的书一样内容泛泛,比较遗憾。

  ●刚开始觉得没意思,越往后越好看

  ●这套书确实还蛮有意思的,考据比较多,展现了“蓝色”的流变。当然很有意思的是,告诉我们蓝色也是社会建构的而非天生的,因为在古希腊罗马人那里根本没有蓝色可言。还有意思的是,现在我们总在说红色有这个那个色号,没想到其实蓝色的色号不比红色少。

  ●ddswd

  《色彩列传:蓝色》读后感(一):把罪疚感投射到服饰上的记忆

  这周的光课修到了蓝光,恰好借了这本书。染色那部分让我想起了《大染坊》,圣母玛利亚着蓝色,彩虹里没有蓝色,把罪疚感投射到服饰上,这几个点很有趣。我喜欢蓝色和海洋因素有关,宁静,流动,神秘。 摘录:“宗教改革者认为,一直以来服饰多多少少算是耻辱与罪恶的象征。它与堕落联系在一起,而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提醒人类的衰弱。因此服饰必须成为谦卑的符号,要朴素、简单和隐秘,以适应自然和各种活动。所有新教徒都极度反感奢华的着装、脂粉与饰品、乔装打扮以及多变或古怪的风格。在兹运理和加尔文看来,打扮是不纯洁的表现,粉饰是一种猥亵,伪装是可憎的。梅兰希通与路德的观点相近,他们认为对身体和服饰过度关心让人变得不如动物。在他们所有人看来,奢华是一种腐败,人们唯一应该追求的饰物是灵魂的饰物。存在应先于表象。”

  《色彩列传:蓝色》读后感(二):越看越迷茫

  本书作者认为颜色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个社会现实,因此认为对于颜色的感受评判不存在一个跨文化的标准,也不存在一个一概而论的总结。比如当下大众会认为蓝色给人的感觉是寒冷清凉,但是作者认为是社会灌输了这一思想,因为蓝色在中世纪反而是温暖的颜色,所以他认为我们对颜色的感受是社会赋予的。

  三部曲看完感觉以上这段话就是全系列的中心思想。

  另一本色彩书籍《颜色的性格》却对此呈相反意见。作者认为每种颜色都会对人产生心理效果,比如蓝色,人类从带有某种颜色的自然事物中得到了对此种颜色的心理感受,比如蓝色在自然中是大海,蓝天的颜色。那么在看到蓝色时人类会不由自主的将蓝天辽远,海水清凉的特性联系起来。所以蓝色给人的心理感受是辽远,清凉。且这种心理效果是跨文化,跨地域,跨时空的。因为大海,蓝天,火,血液等事物特征特性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

  看了很多色彩方面的书籍,大部分书籍都持第二种意见,感觉此书非常独特,另类解读色彩感受,总的来说有点儿意思

  《色彩列传:蓝色》读后感(三):颜色之间的战争:蓝衣服是怎么打败红衣服的?

  颜色秩序的背后是世界秩序

  1

  “自古红蓝出CP”,这话其实不准确。严格来说,至少要到13世纪之后,红蓝两色在人们的感知地位上,才基本对等。

  这是因为,各个时代的人们对颜色的认识,有很大差异。

  19世纪的学者一度认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在视觉能力上是“看不见蓝色”的,因为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中,一个专门指称“蓝色”的词汇也没有。

  其实,古罗马人并不是看不见蓝色,而是鄙视和回避蓝色。他们认为蓝色象征丧葬,也代表野蛮人,也就是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这些家伙喜欢在身上涂蓝,来吓唬敌人,还喜欢用菘蓝把衣服染蓝,这在古罗马人看来非常低下、可笑。

  更宏观地看,在中世纪之前漫长的古代社会,红、白、黑在主流用色中三分天下,很可能是因为这三种颜色符号性强,易于表达、传递观点,激发强烈的情绪,形成规章制度,帮助分类、关联、比较和划分等级——而分类功能是颜色在任何一个社会的首要功能。

  ——而蓝色几乎完全不具备这些优势,它在历史中缄默不言,少说也有两三千年。

  它需要一步步逆袭。一直隐忍到12世纪,蓝色终于开始打翻身仗。

  2

  先是宗教方面的力量。感谢圣母玛利亚,摇醒了蓝色的沉睡。

  从12世纪开始,教堂的彩绘玻璃窗上开始使用新发明的“圣德尼之蓝”,而绘画中则开始出现蓝袍服丧的圣母,以体现光明、纯净、诱人的视觉效果。

  其次要感谢法国皇室。12世纪下半页诞生的法国纹章,主要元素是蔚蓝底、金色鸢尾花。蓝色成为法国皇室用色,随后英格兰国王等其他国王相继效仿,王室、贵族纹章常以蓝色为基调。而被尊为“圣路易”的法国国王路易九世(1226—1270年在位),经常身穿蓝衣,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就这样,白、红、黑三色为尊的旧的三极体系,在11世纪末期到13世纪中期逐渐崩塌,而蓝色迅速崛起,成为主流用色之一。有了圣母和皇室的广告代言,蓝色下一步要做的就是从宗教用色、贵族时尚,尽快广泛覆盖各阶层人群的体表。

  随着蓝色在市场上需求大增,红色感到了威胁。于是爆发了持续三四百年的洗染大战。

  3

  13-16世纪,红色洗染商和蓝色洗染商各出奇招,为争抢干净的水源和织物市场,打得不可开交。洗染大战背后的经济冲突,涉及的洗染商、织布工、皇室和地方政府,以及法律政策与税赋等各个层面复杂而尖锐的冲突。

  红蓝对抗中,来自印度和美洲的靛蓝染料,为蓝色阵营的胜出立了大功。靛蓝的染色效果是传统菘蓝染色的十倍,也不需要媒染剂,是洗染效率惊人的“魔鬼的颜色”。乃至于欧洲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者,用死刑都无法把靛蓝阻在国门外。

  就这样,蓝色在占领人类体表的征程中一路急行军,到17世纪,已将红色远远甩在身后。

  除了新航路带来的新型染料这一因素之外,蓝色在更广泛意义上的获胜或许也有一些侥幸,侥幸地避开了一大波“颜色灾难”——这就不得不提宗教改革运动。

  4

  16世纪前后,宗教改革家新教徒,搞过很多次圣像破坏运动和色彩破坏运动。他们往往对教堂里丰富的颜色不满,认为颜色帮助雕像成为偶像,有碍于人的简朴和对神的认识。“教堂最美丽的饰物是上帝的话”,所以新教徒给教堂脱色,倡导穿黑色衣服。

  很多颜色被“污名化”处理,比如红色不再是喻示耶稣的血,而是象征着人类欲望的疯狂。

  蓝色则比红色幸运得多,成为唯一一个躲开了污名化的主要颜色。这是因为在过去旧的宗教秩序(尤其是礼拜仪式规章涉及的色彩体系)中,蓝色曾是被长期排除在外的,所以它此时不但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在“道德意义上”得到推广,并且大规模占领了画家的色板。

  5

  再往后,蓝色又是一路高歌猛进。

  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歌德,写了蓝衣的少年维特,竟然使得维特的蓝色燕尾服风靡整个欧洲。

  从纹章到帽徽,法国蓝陪伴法国经历了大革命的风风雨雨。

  从制服到牛仔裤,蓝色在18世纪以来进一步征服了全人类,至今不衰。

  它在书名、歌曲名中的出场频率,远超其他颜色。

  它高据人类普遍钟爱的颜色榜榜首已经300年,还被称作“和平蓝”,是联合国的代表色。 6

  对法国的米歇尔·帕斯图罗这样的颜色史学家来说,颜色首先是一个社会现实,颜色的问题首先是并且永远是社会问题。各种颜色的地位升降,背后是颜色等级制度在社会规章、思维体系和情感模式中的彻底重建。

  本着这一基本认识,他写了三本“色彩列传”,分别是《蓝色》《黑色》《绿色》。

  在《蓝色》中,他细致讲述了蓝色的千年逆袭史,将蓝色一步步走向人类活动前台的艰难过程,作了有趣的梳理。

  他关注面非常广,不止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领域,连颜色在军事领域的变化也写到了。

  ——1914年,一战爆发,法国士兵依然依照传统,穿着红色长裤。他们是欧洲最后一批可以远远望见制服的军队,这一点造成死伤无数,所以法国人不得不紧急赶制“天际蓝”制服,以替换掉红裤。

蓝衣记者白眼红衣记者

  所以蓝色魅力大,穿蓝衣服的力量大。即使中世纪的白衣上帝,到近代也熬不住向蓝色屈服。

近代才出现的蓝衣上帝

  2017年3月

  《色彩列传:蓝色》读后感(四):每一种色彩都有它的历史

  不同时代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现代人由于生活在一个空前视觉主导的时代,常常难以体会到,我们所习惯的五光十色,对于我们的祖先而言无疑会是晕眩般的体验,他们的生活环境中没有这样强烈的视觉刺激和色彩对比,没那么多过剩的色彩和色彩种类(须知,第一种化学染料苯胺紫直到1856年才被发明出来的),因而也就没必要发展出对色彩的细节区分。

  这在语言中可以得到最鲜明的反映:几乎所有语言的早期词汇中所能界定的色彩都只有黑、白、青、红、黄这最基本的五种颜色,而这些词在极其漫长的时间里所指称的与其说是“一种”颜色,倒不如说是“一组”颜色,往往包含了在现代人看来是光谱中相邻的许多种同类颜色。这其中,古人最难区分的似乎就是蓝绿色系了,因而汉语中的“青”长期以来泛指蓝、绿、苍、碧乃至青白(如“青山”)、青黑等所有属于这一系列的颜色。

  这在很多词汇中都留下了痕迹:唐宋以来读书人的家常服饰青衫也称蓝衫;中国人惯称的“绿灯”,在日语中却作“青信号”;法国民间传说中的“蓝胡子”,法语Barbe bleue和英语Bluebeard对应的都是“蓝”,但日语却译为“青髭”,而国内也有一种译法称之为“青须公”;也别忘了,我们现在惯于说的“蓝天”,古人却习惯说“青天”、“苍天”。我们如今常用蓝色表示水的颜色,这其实是受欧洲影响的结果,但欧洲也直至17世纪之前才开始固定使用蓝色表示水体颜色,此前更多使用的是绿色。在西方的早期历史上,蓝色甚至根本不存在,虽然自然界不乏蓝色,但无论是绘画、织物还是文学作品中,都极少看到蓝色的存在。

  这就不仅仅是因为传统社会中人们所处环境的相对单纯了,也因为对古人而言,要提炼并复制蓝色实在是极为困难的事。在现代化学染料工业发展起来之前,人们通常只能从植物(菘蓝)或矿物(青金石)中提取蓝色,而相比起来,黑、白、黄、红这些基本色彩的提炼制造要容易一些。即便如此,正如《色彩列传》中反复指出的,直至中世纪,要提纯一种颜色都是极其困难的事,纯正的黑色就很难得到,那是只有特权阶层才能享用的。如果按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早先的颜色往往都是缺乏清晰界定的——如果看看清朝留下的正蓝旗、镶蓝旗旗帜,你会发现,它们虽然都号称是“蓝”,但颜色似乎从鲜亮的宝蓝到暗黑的藏青,存在着种种不一的色差。

  了解这一点后,也能有助于我们理解另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古人所用于指称色彩的概念,不仅常常是宽泛的一组颜色,而且相比起我们对不同颜色的敏感,他们更注重的却是颜色的明暗与纯度,认为那才是更本质的特征。正因此,英语的“蓝”(blue)在最初的印欧语词源中可指泛指蓝、金、黄等现在看来完全不同色调的亮色。这在黑色、白色而言尤为重要,甚至到了对色彩差异不予在意的程度:语源学的证据表明,古英语中的亮黑色(blaek)和亮白色(blank)具有相同的词源,其原始意义都是“发光”,因而看来不可思议的是,如今英语中的黑色(black)和法语中的白色(blanc)最初竟然源自同一个词!《色彩列传·黑色》中着重指出,拉丁语中“存在大量的前缀和后缀,用于体现色彩的光泽(亮/暗、反光/亚光)、感(饱和/不饱和、平滑/粗糙)或面积(纯色/杂色)。对黑色而言,拉丁语并没有把黑色系与其他色系(棕、蓝、紫)的词汇完全分开,却把哑黑(ater)与亮黑(niger)区分得非常清楚”。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现代人虽然对色调的感知高度发达,但却是以牺牲对光泽、浓度等感觉的敏感为代价的?

  这些并不仅仅只是“趣味历史”,事实上,一代代感官史学者专注于此,都不是为了某些“有趣的知识点”,而是为了证明感官体验(尤其是视觉、听觉)不仅有自己的历史,而且那无疑是人类生活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即便是一种颜色,在它背后也隐藏着无数观念的变迁。不过确实,长久以来人们很少把色彩作为单独研究对象,法国学者米歇尔·帕斯图罗抱怨“鲜有以颜色为主题的严肃专著,而从历史视角对其进行谨慎而专门的研究的书籍则更为少见”(《色彩列传·蓝色》导言),如今是时候予以应有的关注了。帕斯图罗最初的专业领域是中世纪纹章学,但却在解读纹章的符号意义的过程中,逐渐转向了对色彩的研究。近十余年来,他的《色彩列传》系列已陆续出版了蓝(2000)、黑(2008)、绿(2013)、红(2016)四种,且都在面世一年内被迅速译成英文,中文版的问世说起来已不算快了。

  由于他的本行是纹章学,解读图形、符号、色彩背后的文化象征意义是顺理成章之事,他主张从历史遗留的物品、图像和文本中提取出意义、逻辑和系统,并强调“是‘社会’创造了颜色,为颜色赋予了定义与含义,确立了它的法规与价值,为其提供用处,决定其利害”,因而“颜色的问题首先是并永远是社会问题”。基于此,他写的每一种色彩的历史,实质上是这种色彩的社会史、观念史,涉及到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如何认知、看待、运用这些色彩,如何在技术上制造和提取它们,又赋予了它们什么意义——看上去是颜色的象征发生了变化,其实当然是运用这种颜色的社会及其观念发生了变化。

  他的《色彩系列》之所以先从蓝色写起,并非偶然。正如他所言,蓝色在西方历史上,是变迁最具戏剧性和颠覆性的一种色彩:最初的卑微没有地位(以至于19世纪的学者怀疑古典时代的欧洲人是否能看见蓝色),随后被视为阴沉、古怪、低下、属于蛮族的色彩,蓝眼睛甚至被看作是身体上的耻辱,然而从12世纪晚期起,蓝色开始通过彩绘玻璃窗、釉、绘画、织物和服饰进入教会的色彩体系,并由于圣母玛利亚被越来越多地绘制成身穿蓝色衣物而逐渐走运,最终它由此被法国王室接受,开始获得一系列正面意义,到中世纪末期,它已被视为最美丽、最高贵的颜色,最终它成为法兰西的代表颜色,并成为现代人最偏爱的色彩。正如帕斯图罗所强调的,“蓝色在12世纪到14世纪间的崛起绝非微不足道的琐事,它体现了社会秩序、思维体系和认知模式上的重大变化”,这乃是因为“新的社会秩序要求新的颜色秩序”,正因为蓝色在原先的社会等级象征中符号性很弱,所以它“既不合规又不合禁”,反倒可以让人自由而中立地广泛运用它。

  一种颜色的“命运”与它的象征性往往有着莫大的关联,因为在某种意义上,人们看到的不是颜色本身,而是这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如果一种颜色所表达的是低下的、歧视性的、侮辱性的含义,很难想像它会被社会上层接受并流行开来。更复杂的是,正如钱钟书在《管锥编》中曾指出的,很多事物都有所谓“喻之二柄”现象,即同一事物可以表达完全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含义,这一点上颜色也不例外:红色既可以象征激情、革命、高贵,却也可以象征暴力、血腥。这在黑、白这类绝对性较强的颜色上表现得特别明显,而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文化的人们往往取舍轻重不同,从而形成完全不同的社会心理——最突出的例子之一,就是西方婚礼上新娘常穿戴象征纯洁的白衣,但在中国传统婚丧习俗中,白色却是丧服的主色;同样的,黄色在西方多具有贪婪、色情等负面象征含义,但在中国却曾是皇家专用的最高贵色彩;欧洲流行的蓝色,在中国则是平民之色,多见于工艺,也不入高雅艺术,和富贵、神圣、喜庆或和平的象征均无缘。不同文化对象征色的设定也可以完全不同:中国五行学说中,黑为水,黄为土,但西方传统中却以黑色代表土,而绿色代表水。

  这可能也是《色彩列传》的缺憾之一:帕斯图罗聚焦于色彩在欧洲的历时性变迁,但几乎未做跨文化比较。当然这对一个学者而言似也太过苛求,毕竟就算有人能具备这样开阔的知识面,可能也会牺牲深度挖掘,不过,补充一些不同文明的比较研究,对于我们丰富对色彩的认知,其意义无疑不可低估。

  如果把中国对照观看,这种差异是十分明显且颇具启发的。西方基础颜色词的词源多取自光泽、矿物、植物,但汉语中有大量颜色词却并非源出自然物,而是来自人工的织物:绿、紫、绀、红、绯、绛、缃、綦(青黑色)、幽、玄、缟素、褐,从偏旁即可看出都从丝织物而来;不仅如此,像彩(綵)、纯、纹这类表现色彩特性的概念,在造字上也从“丝”,古文字学甚至认为“色”的本字也是“绝”(断丝)。汉语仅有“白”(本义是“明亮”)、“黑”(与墨、昏、冥、灰等同源而均有昏暗之意)、金/银/碧(矿物)、乌/翠(鸟羽)、蓝/橙/橘/藕(植物)等少数词取自自然物。英语的“紫”(purple)取自贝壳类,“绿”源出青草,但汉语却都取自织物——这一点不可小觑,正因汉语的“绿”源出织物,所以现代之前的中国人并不像西方人那样惯于把绿色作为生命、机遇和希望的象征。进而言之,这些不同语言中的概念其实也不能完全精确对应,紫色在欧洲早期偏向蓝黑,直至15世纪后才偏红,但汉语中的“紫”却一向偏红,故有所谓“恶紫之夺朱”、“万紫千红”、“红得发紫”、“朱紫”、“大红大紫”等语,表达的含义也比欧洲文化中正面得多。

  这样的比较不仅可以增加一个视角,也可以使我们看到中国文化某些差异所在:手工纺织业的早熟以及人文色彩对文化的更强渗透,由此影响了文化系统中色彩象征意味的取舍和表达,进而更可反思《色彩列传》中那些源于欧洲的色彩含义何以能流行于全世界。一如帕斯图罗强调的,一种颜色不是单独存在的,只有在与其它颜色进行关联或对比时,才能体现其全部意义,因而“决不能孤立地看待一种色彩”;那如果是这样,或许也可以说,一种色彩的社会文化意味也不是单独演化的,只有在不同社会之间进行相互关联、相互映照时,才能更好地体会到它在人类文化中的丰富内涵,我们同样不应“孤立地看待色彩在单个社会文化中的意义”。

  已刊2017-07-03《三联生活周刊》 ------------------------------------------------------------------------------------ 勘误:

  《色彩列传:蓝色》

  导言p.3:混淆年代的错误危险从文献的每一个角落袭向历史学家——艺术史学家尤甚:这里说的“混淆年代”,疑原文是法语的anachronique,准确地说宜作“时代错置”,指的是将后起的现象误置到较早的年代中去,并不只是“混淆年代” p.92:这些法律、法令和法规与贯串中世纪末期,并与由宗教改革家新教徒进行传承的主流训条不谋而合:贯串=贯穿;训条=信条 p.120:13世纪的托钵修会宪法:此处“宪法”原文应是constitution,“宪法”在现代汉语中指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在该词于12世纪出现在中古法语中时仅指“制度”(establishment),这里应指是修会的规章制度。在英语中constitution被赋予类似现代汉语中“宪法”含义的,要到1600年前后才出现 p.158:……忧郁、乡愁、沮丧,而法语里用来表示该类语意的词组则是“黑色观点”(idées noires):法语的idée一如英语的idea,有诸多含义,此处似宜意味“想法”、“念头”、“思虑” p.165:红色底色配以白色十字形的英格兰国旗:英格兰的圣乔治十字旗是白底红十字,这里说反了。今格鲁吉亚的国旗也是白底红十字的圣乔治十字旗 p.182:到了1911年,前任战时国防部长埃蒂安(Etienne)依然表示:按此处指的应是Eugène étienne,此公在1905-06及1913年两度出第三共和国任最高国防长官,但其当时的正式头衔其实是“战争部长”,该部门后来也一度更名为“战争与国防部”(Minister of War and Defense),但并非“战时”之意 p.200:大型日裔跨国企业:这里指的是日本企业,“日裔企业”的提法颇古怪,宜作“日资跨国企业” p.238:斯堪的纳维亚五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严格来说只有挪威和瑞典两国,北欧倒是共有五国

  《色彩列传:黑色》

  .144:14世纪下半叶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似应是“15世纪” p.278:莫里斯岛、留尼汪岛、好望角:从这些地名看,此处的“莫里斯岛”应是“毛里求斯”(Mauritius)

  《色彩列传:绿色》

  .52:倭马亚王朝是穆罕默德的一位追随者(译者注:奥斯曼·伊本·阿凡)建立起来的:奥斯曼是最初的四大哈里发之一,但一般认为倭马亚王朝的建立者是穆阿维叶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