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岛之春的读后感年夜全

蓉岛之春的读后感年夜全

2020-10-19热度:作者:qjtides.com来源:奇迹文学网

话题:蓉岛之春 读后感 

  《蓉岛之春》是一本由亦舒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80,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蓉岛之春》精选点评:

  ●本来只把亦舒的小说当爆米花吃,但这篇真的有了一定可回味的厚度。

  ●他是一个不懂得追求理想的人,幸好,许家真只是个普通人,所以存活下来了,因此昆生有丈夫,佳儿有父亲。钟斯终于发奋做人,他不再苦等高贵的白人生父前来搭救,他自己站了起来,不再酗酒打架,自暴自弃

  ●生命本无常,短短一生,充满悲愤怒气,失望难免。

  ●凡属自己,才是最好,得不到的,管它呢。

  ●ummm适合夏天读

  ●读了前三分之一颇有些不满,师太还是总写这种一见钟情电光火石,但是看完觉得误会了她,师太心中也一直是有抱负的,但是近年来的作品还是更温和了一些,大哥与二哥分别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选择了不同的政党,而家真则淡然得多,他喜欢的那个少女更多的是代表从前的好岁月,真庆幸师太笔下的少年不再执着了,有了一点道家风范。年华易逝,人生短暂,政党更替却更频繁,大哥二哥以及许家的遭遇真是令人唏嘘啊。我想师太的答案就隐藏在家真身上。

  ●这本书其实历史小说。

  ●有无奈,有斗志,有温暖,有悲伤。

  ●幸好他只是个普通人,所以存活下来。他是一个不懂得追求理想的人。他很快乐。他轻轻落下泪来。

  ●师太后期的书都开始认命了

  《蓉岛之春》读后感(一):凡属自己才是最好

  亦舒的书看过两本,《葡萄成熟的时候》和《风满楼》,前者写过书评比较喜欢,后者没什么印象。

  这是第三本。喜欢简练文字,从书名挑选的希望有点像葡萄成熟的时候的感觉。

  故事讲的是:以许家最小的男孩家真口吻,讲述了许家三兄弟和蓉岛。大哥家华为民主平等反对蓉岛被英掌权,二哥家英和父亲在蓉岛的英国人管控下工作谋生,家真读书研究计算机。期间发生了很多故事,最后家真所有的亲人都离开了他。

  印象深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蓉岛的土著民反抗丢汽油弹竟然和如今的香港局面如出一辙,但是英国人和我们是两个国家,香港和内地是中国。还有一个是我全程都在等家真幼时偷窥的美丽少女出现,每次有女孩出现就开始揣测是不是她。后来在泳池相呼应也算了结了。

  这个有家国情怀色彩偏重,当然也挺好看的。

  这次看的有些着急,以后读书还是要慢慢来,一章一个笔记可能会好一点。

  《蓉岛之春》读后感(二):蓉岛之春,许家之落寞

  花了两个晚上看完了亦舒的《蓉岛之春》,师太的文依旧流畅好读,字字珠玑。

  这本书师太一反常态对儿女情长着墨不多,倒是多花力气在社会动荡背景下兄弟父子政见不合从而走上分叉路的情节上,家国天下,忠孝两难全。蓉岛是一个国家名,是香港,是印度,也是许许多多殖民地的缩影。

  原本移民至英属殖民地蓉岛的许家,是一个殷实的五口之家,父亲事业有成母亲贤惠温柔,三兄弟聪慧机灵,个顶个的优秀。然而洋人看不起华人,华人看不起土人。父亲为殖民地企业担任总工程师建设蓉岛,大哥英国学成归来,却走上了殖民政府得对立面,誓要替土人争取权益,拿回属于土著居民原本的一切。而二哥与父亲都为殖民政府效力。最终三人反目。然而终是抵挡不住历史潮流,殖民政府归还政权,蓉岛终于由当地居民当家做主。然而只是过客的许家人却为此付出了太多太多。本书情节看得我几度落泪,时代背景下,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无奈,骨肉至亲生离死别的痛。无不叫人唏嘘。

  另开一个话题夸夸书中的女主角祝昆生,书中的男主角家真是有些“妈宝”,一切以母亲为中心。昆生才貌双全,家境良好,受过高等教育。却愿意也以家真母亲为中心,为家真排忧解难,提供依靠。师太在本书没多写些爱情金句,但书中昆生上能为忠于自身专业为联合国效力肯去战乱地区工作,下能伺候公婆养育儿女,还心思豁达,不追问丈夫具体去向。其所作所为言行举止不用师太金句包装,已然成为一个完美维纳斯,是上天派来拯救许家的天使。

  蓉岛经历严寒酷暑总算等到春天,许家亦如是。

  《蓉岛之春》读后感(三):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不出意外,师太仍是出色的金句手。一两句话,或辛辣或世俗或洞悉。

  一个人想存活下去,真得有通天彻底的本事。

  凡属自己,才是最好,得不到的,管他呢。

  幸福女子一生通常一句话可以说完:二十余岁结婚相敬如宾一子一女白头到老。

  生命本无常,短短一生,充满悲愤怒气,失望难免。

  每一章前都列一专页,一页一句。

  说实话,读完之后我有小小的惊讶。这本书后部分的走向略微有些反亦舒。开头,恰好的时间,美人如白月光,就那么留在头脑中挥之不去。后面的走向,并非如我所预料般,男主与美人发生什么旖旎的故事,当男主将要娶妻时,也并非如亦舒式般果断放弃,跟随自己的感觉。而如“常人”般娶妻,家人相继亡故,生子。而美人始终就如白月光般,成为男主年少一段美好的回忆。

  讲真,这篇小说是脱离了亦舒套路的,少了几分随心所至,多了一些常人的气息。

  大抵是因为主角是男子的缘故,亦舒文中我特喜欢看的一类文便是写女子如何冷静,坚忍,照顾好自己和孩子的生活。这双手虽然小,人所能依靠的,无外乎是这双手。其实此篇文的男主不也是如此,照顾好家人,孝顺母亲,敬爱妻子,疼惜幼子。社会对男子,女子的期许不同罢,所以看起来是另一番味道。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文学功底实在薄弱,去百度了这句话的意思,原来出自红楼的对联。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年少留在了心上的美人,一生的追求不过是照顾好母亲,常伴膝侧,理解支持他的妻子,事业有成,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一直都很认真的活着,相继经历了亲人的离去,悲痛且隐忍,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不是么?痛苦且平常。生老病死忧怖恐,人的一生不停经历着痛苦,除却隐忍,只得前行,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日子,总是过下去。被时间的巨轮裹挟着,就走下去了。其过程,于我个人而言并无太大乐趣,真正可以享受的部分,是经过修饰的回顾。啊,也就这么走过来了。所以人年老后总是会觉得日子不够吧,值得回味的多了,总是想再多一些。

  凡属自己,才是最好,得不到的,管它呢。最开始被这句话和书名吸引。二十出头,自己正处于一个选择的年龄,说句略微矫情的话,诱惑很多,很迷茫。感觉自己时常处于这个就很好和会不会有更好的之间徘徊。因为不了解,总是怕自己错过什么。有时会想,世界太大,可能性岔路太多,一个人的人生样景太多,自己只能走一条而已,安心前行就好。

  《蓉岛之春》读后感(四):爱,是灵魂遭遇了触动

  爱,是灵魂遭遇了触动

  十三岁那年,蓉岛的春天湿漉漉的,在坏孩子钟斯的怂恿下,许家真第一次偷看少女洗澡,在回眸对望的瞬间,再也忘不了她的模样:

  浑身皂液,罩一件白色棉纱袍子,湿了水,薄如蝉翼,紧紧黏贴在皮肤上。

  蓉岛是英国的殖民地,许父就在英国资本家赫昔逊底下做事,这个少女是当地的土著,没有生活地位,因为这次许家真遭挨打之后,她们的临时家园也被拆迁移除了。从此,没了她的音讯,这个女孩的身影便长存在他的记记里。

  许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许家华大学选读政治科学及新闻,一心要为土著争取权利,处处与父亲作对,他在参加一次土著独立运动中牺牲了;二儿子许家英读的是罪犯学,在赫昔逊底下做保安主任。在蓉岛独立的易帜仪式上,为了保护老板中弹身亡;三儿子许家真,用他自己的话讲,跟两个哥哥比,“一生乏善足陈”。他顺从孝顺,完成学业,遇上完美的妻子,然后全家迁居美国,生活像湖水,平静幸福。

  少女出浴的模样,只有被某事激起时,才在心底泛起涟漪,久久无法平静。

  这辈子,家真也只见了她四次。

  第二次知道她的行踪已经是十年后了,她成了影星,正要拍一支出浴广告:浸在桶里的是一个妙龄女子,乌黑长发,蜜色皮肤,全身润湿,只见她微微转过脸来,牵动嘴角,似笑非笑地睨向观众。是那水一般的容颜,照亮了他的回忆。啊,别来无恙。

  第三次,是土著争取独立后的蓉岛意外重逢,可是她已为人妻,她嫁给了曾经跟大哥一起并肩作战的朋友。

  第四次,是从美国回蓉岛探望,陪钟斯去医院,偷窥到她在医疗中心的游泳池里教残障孩子做康复训练,心满意足。

  为什么没有任何预告却会爱上她?为什么在以后一生的记忆里也会突然想起?可能是她的一笑一颦,或某个顺其自然朦胧美好的举动,触动到了灵魂吧。

  我想起小时候也曾喜欢上一个人,他是电视连续剧上的一个古装少年。

  他刚出场,我就被那风采吸引,虽然不是主角,整部戏里只出现过几次,但是,他的一言一语,每个神态回想起来,都让我激动不已。当时这部剧很火,有一次家人从外地拿回来一张海报,上面就是有该剧的剧情介绍和演员集体照。我从大人演员里找到他的小小身影后,脑子一片白茫茫的。

  随着这部电视剧每年重播,我学会了看演员表,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还能理解:电视里的只是演员,他在生活中是存在的,我还懂得根据第一次播出的时间,推算他的年龄。应该是大我好六七岁。我想,既然他是演员,以后还会有关于他的电视,我就追剧吧,看着他的对长大也会很快乐的。可奇怪的是,该剧的另一小伙伴有演过其他青春少年剧,他却没有在荧屏出现过。从此,在我的少女生涯,每当抬起头看远方的云,会有了一个朦胧的影像。

  那是关于心灵被震动过的回忆。

  长大后,有了互联网,想了解更多这个人也变得容易。上天涯论坛一搜,原来,当年也有很多像我这年龄的人被他的屏幕形象打动过心扉,还有人把他的经历给扒了出来,演完那部古装剧后,父母没再让他接戏,而是专心读书,毕业后进入了某房地产公司,做到了领导级的人物。事业和生活应该是顺风顺水吧。我们只是他曾经那个青葱少年荧屏形象的粉丝。

  也仅是记忆了。只是,回想起曾经的悸动,跟后来爱上某个人心灵受到触动比起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爱,是灵魂遭遇了触动,不管对方后来有没有走进你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