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头词读后感锦集

关头词读后感锦集

2020-11-25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关键词 读后感 

  《关键词》是一本由安德鲁·本尼特 / 尼古拉·罗伊尔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2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关键词》精选点评:

  ●作为导论 不可思议的厚度 深度和广度

  ●导论性,入门式的书,基本都只是泛泛而谈,缺乏深入。本来也只是英国本科生的文学理论教材而已。看来全世界教材都差不多的无聊。就形式比较新颖,采取了关键词的形式。 读起来不很顺畅,感觉不太好,不知是翻译问题还是原文皆有,泛泛而谈,讲解没讲清楚过就拉拉杂杂说其他的了 读的我气闷!有的段落反复看好几遍也没看清楚他想说什么,像解释诗,或者用理论分析文本,不谈精辟,深入都难以深入,一点都没讲清楚,就拉拉杂杂说其他的了。不仅原文,感觉翻译问题也挺大的

  ●挺好的入门教材,比卡勒和韦勒克都写得好。部分小专题的提法很有意思。

  ●艰苦的一个月(一天一篇,最后一天3篇),处于大悟和懵逼的叠加态中(当然更多时候是一脸懵逼)被来回拉扯,得失寸心知。好吧是我太蠢了╰(*′︶`*)╯要开新坑啦

  ●文学 的精神分析。

  ●笑、意识形态、欲望、后现代 我比较喜欢这几章

  ●旁征博引与宽广的视野。后现代的影响使得全书提出的问题居多。

  ●读起来比较松散。有几章不错:叙事、修辞、悲剧(不可避免又无法接受)

  ●如果有十颗星也该打满的

  ●明显被高估了

  《关键词》读后感(一):我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关键词》读后感(二):#错译#

  第四章 The Uncanny

  首先,uncanny翻译成神秘,就是有问题的(此处省略一万字)

  该词条第39页:

  “这篇论文给我们提供了两个弗洛伊德,或者说一个双重的弗洛伊德;论文中透露的二重性,也昭示了存在于其他事物中二重性现象的重要性。二重性何以让人感到神秘?根据弗洛伊德的论文,二重性是看起来自相矛盾的不道德的双重承诺(瞧,我是二重的,我可能再生,我能永远活下去),也是死亡的前兆(瞧,我不在这儿,而在那儿;我要死了,或者我必定死过了)。二重性的概念瓦解了同一性的逻辑。”

  让我们看看原文:

  The essay gives us two Freuds, or a kind of double-Freud, and this double spends the essay investigating the importance among other things of the idea of the double. What makes the double uncanny?According to Freud’s essay, the double is paradoxically both a promise of immortality (look, there’s my double, I can be reproduced, I can live forever)and a harbinger of death (look, there I am, no longer me here, but there: I am about to die, or else I must be dead already). The notion of the double undermines the very logic of identity.

  “两个弗洛伊德”的翻译就让人很奇怪了——这么翻译来,真的足够“神秘”。译为“弗洛伊德的两个层面”或“弗洛伊德的两副面孔”可能更好。接下来,“double”被译为“二重的”,这更是完全没翻译出原文的含义。所谓“double”,理解为“分裂的”、“复身”的显然更合适,因此“double Freud”最好译为“分裂的弗洛伊德”,或“弗洛伊德的复身”,至少也应该翻译为“弗洛伊德的双重人格”,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拉康镜子阶段的隐喻。接下来是最无力吐槽的一句:“the double is paradoxically both a promise of immortality ” 这句被翻译成了“二重性是看起来自相矛盾的不道德的双重承诺”。immortality怎么就是不道德了????显然,它是不朽的意思—而这正是弗洛伊德对double,甚至uncanny本身的定义:一方面,复身代表着不朽,代表着永恒;然而另一方面,它又象征着死亡与衰朽。因此,在这一组对立(即double)之中,uncanny—令人害怕、恐惧的东西也就产生了。

  (被翻译成这样,肯定是没有办法读懂的啊!生气.....

  《关键词》读后感(三):江河日下

  分这么高 以为多好 其实逼话一推 可能有翻译原因

  前言指出伊格尔顿那本名著和本书为现代理论教材的两个方向

  读完 不如伊格尔顿的引导

  简言之本书作者是以文学经验来作引导(我觉得理论研究最该忌讳经验)

  三十二个关键词 看上去很有吸引力 第一章叫开端 最终章叫结局 模仿小说目录

  开端

  弥尔顿《失乐园》亚当夏娃禁果——指明弥尔顿抄《创世纪》——开端问题没完全展开就被《神曲》的途中森林打断,论了番中间又引《项狄传》开头——指明艾略特“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抄袭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引艾略特辩辞:“没有哪个作家能独自具有意义——(意义由)他们与死去作家的关系决定”再引罗兰巴特辩词。——只说了不切题问题和快速得出的结论,原理什么只字未提。

  读者与阅读

  新批评与关注读者

  作者

  以元小说概念引出作家之死 这里开了个无聊的逻辑玩笑(罗兰巴特作者概念) 复述福柯“作者是什么” 结论 不完全赞同罗兰巴特 认为作者是影子 因为我们无法摆脱与死去作家不可言说的认同感

  文本与世界

  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企图分离文本与世界 作者最后宣称文本自己就是世界的一部分 文本与世界是没有根据的对立

  神秘

  1重复

  2奇怪巧合

  3万物有灵

  4拟人

  5自动作用

  6性别极端不确定

  7被埋葬的恐惧

  8寂静

  9心灵感应

  10死亡

  双重性

  纪念碑式作品

  本琼生赞莎士比亚是丰碑 九年后 弥尔顿也赞莎士比亚 布鲁姆:“死去的白人男作家”

  叙事

  故事无处不在

  到这章我发现,作者是为了能论到预定材料才设置问题。

  所以我觉得速读-跳读。

  笑

  钱钟书:不亵不笑(当然是我自己引的)

  悲剧

  亚里士多德《诗学》

  历史

  莎士比亚剧中人物的诅咒都起作用

  自我认同

  罗密欧啊罗密欧为什么你偏偏是罗密欧

  贝特特《无名者》后浪漫主义后结构主义对理性主义的批判

  幽灵

  幽灵——阴茎

  共产主义宣言:一个幽灵……在欧洲徘徊

  哥特小说

  性别

  我们身份确定要有一种真正的性别——福柯

  上帝

  1上帝是拟人化形象

  2上帝已死

  3承认上帝已死和上帝是拟人化形象的观点并不意味摆脱他

  4宗教无处不在

  5文学中充满罪恶

  6文学神圣

  最后谈到拉什迪著名禁书,作为中国人我感触并不深。

  意识形态

  侦探小说的保守派意识形态:恢复社会形态

  怪异

  开放之网

  福柯《性经验史》

  种族差异

  从《简爱》里看出种族主义

  殖民

  每种仅仅作为主义而存在的理论都是误解和对历史之谋杀——海德格尔

  卡夫卡在殖民地

  《暴风雨》是部鳞次栉比地展现殖民主义话语的戏剧

  《仲夏夜之梦》的殖民地

  述行语言

  《罗密欧与朱丽叶》原名《罗密欧与海盗的女儿埃塞尔》

  《荒原》原名《他以不同声音维持治安》

  后现代

  不确定性

  新启蒙

  播撒

  小叙事和大叙事

  仿真

  无深度感

  拼贴(举例宝莱坞)

  不可表现性

  去中心化

  结局

  拿FIN一词开玩笑。

  艾略特——结束就是我们出发之处

  与开端相同,作者拿出几部作品的结尾。

  《关键词》读后感(四):以三首古诗解读:阅读与阅读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题西林石壁

  在每一座山峰面前,每一位看山的人,都是一位阅读者。

  而阅读,好像是阅读对象,实际是阅读自己。

  “最确切地阅读一个文本的问题就是一个阅读自身的问题。”([英]安德鲁.本尼特 尼古拉.罗伊尔著 汪正龙 李永新 译《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p11)

  不同的知识、阅历、性别、种族、地域、习俗;换一句说,不同文化,构成了不同阅读。

  “横看”,便为一种共时性的阅读,将阅读的对象置于平行的对象中进行阅读;“侧成”,则为一种历时性的阅读,考察同一对象的生成、发展、衰落等等。

  当然,阅读又存在一个时空性。“远近”,是指时间;“高低”,为立足的空间位置,是俯察,或是仰视,其得出观察结果都是不尽相同的。

  关于阅读的“真实”,则最终受到历史时空与文化所局限性的。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石头城

  历史文化的“实在与虚幻”。人们探索历史遗存时,往往是残缺、荒凉、寂寥的。所谓“潮打空城”,回响着阅读者,或当事者的无尽的遗憾与无穷的恨意。

  当物质的遗存消失,破碎时,又恰恰为对历史文化的探索开始。

  这一回环的阅读,正是历史文化的迷人之处。

  而“女墙”,即城墙上,或屋顶上的一种半腰墙,它为恰好的视角、恰好的时间、恰好的位置,并且探望者还有恰好眼界,这不正是对于一位历史文化的研究者的喑喻。

  另外,历史的阅读之“潮”,是有流向的,甚至是可能预期的。比如,刚刚过去的“辛亥潮”,不同的时空,有不同的阅读意义。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乌衣巷:南京,晋朝王导、谢安两大家族居住此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

  朱雀桥:今江苏省江宁县,横跨淮河。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这首诗据说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自有其深意所在。”

  然而,这首诗作为阅读的文本,便可观察出阅读的性别问题。关注点在“堂前燕”,在飞入寻常百姓家后的种种际遇。

  对前朝旧忆,当事人、非当事人、好事者与阅读者,观注的焦点,观注的感受、观注的结论都是不尽相同的。

  2012-5-9于温江和盛镇柳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