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史》读后感摘抄

《日本文化史》读后感摘抄

2020-11-18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日本文明史 读后感 

  《日本文明史》是一本由[美] 康拉德·希诺考尔著作,群言出版社出版的280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08-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文明史》精选点评:

  ●美国人给美国学生写的日本史的教科书,当时框架还是西方体系的,能在中国出版说明很多史观都是和中国现在的社会话语情景相吻合的。总体感觉没有太突出“日本文明史”,更像是“日本简史”。另外书的错别字有些多了

  ●译文虽不算十全十美,但是已经算好的了。内容也很好,很长知识。

  ●还不错,但是缺点还是有。不能贯穿的感觉。虽然是旁观者清,但有些地方感觉还是隔靴挠痒,但还是算是很不错的书了

  ●西洋人写日本,比东亚人写的要中立很多。 该书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从史前到奈良平安,再到幕府、明治,以历史年表为主线,讲述了各时代日本的宗教、文学、建筑和思想等文化方面的特色,以及不同时代之间的变化以及前后之间的传承关系。 总的来说,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点很准,假设最详细的日本文明史有2000页,这本书可以作为浓缩版,考试画的重点,基本没有多少废话。

  ●要點詳備,脈絡周密。嚴正然通俗,簡潔之作

  ●西方人的视角不同。

  ●说实话美国人写的,实在很一般...

  ●翻译不好

  ●读不完了!

  ●从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展开叙述 属于总结性的日本历史研究本。

  《日本文明史》读后感(一):一本非常好的教科书

  比较全面了解日本历史的书书籍。我最喜欢这本书的是:1,没有过多的历史术语,而是用现代语言来描述历史;2,没有过多地纠缠细节,因此脉络非常清晰;3,没有像其它日本史那样,过多地在政治斗争、政权更替上花费过多笔墨,而是聚焦日本文明本身的演变;译者文字也非常好。

  《日本文明史》读后感(二):教科书的典范

  作为一本普及型的日本史教科书,绝对应该满分。正如几位教授在前言里说明的,这本书旨在将日本这个独特的东方国家的各个方面展现在学生以及读者面前——这本书并不是不同种类可待细细探究的森林,而是试图指引你去往你感兴趣的森林的指路牌。从这一点上来说,这本书毫无疑问的做到了,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社会、商业等等方面,无一遗漏,覆盖全面,语言风格也没有印象中大学教材的严肃刻板,人家教育之所以强,从这一点,便可以小见大。

  《日本文明史》读后感(三):翻译的问题还是我的问题?

  一本我很期待的书,因为我一直期望能够对日本的历史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脉络。可惜,他让我失望了。至少在本书的前半部分,我仍然是看的一头雾水。一方面,是翻译的问题,可以看得出来,译者似乎不是在用心的翻译,另一方面,大约是作者的问题。作者似乎没有能够把日本的历史放到一个更大的,譬如东亚的历史进程中去,从而使得读者,至少是我这一个特定的糟糕读者,看到的只是零碎的细节和支离破碎的史实。而在后半部,也就是明治维新以后的历史,则相对明晰了很多,翻译也通顺了不少。也许是因为我对这一段历史比较熟悉的原因吧。不过作为一本着眼于文明史的著作,他还是很充分的完成了对文明的诸多方面的阐述,只是如果要得到对日本这样一个民族的文明发展脉络更清晰的认识,这本300页的小册子似乎略显单薄了一些。

  有意思的是作者在对二战以后日本历史的解读,作为第三者,其实应该是第2.5者,因为那段历史不可能回避中国的关系,来看美国人的写历史,很值的我们去把玩作者对很多事件的处理和解读。这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日本的历史,更有助于我们了解一部分美国学者的思维方式。如果你愿意再进一步的思考——或者说是臆想,揣测——你可以看到一些不一样的关于学术自由的视图。

  推荐。http://blog.sina.com.cn/invokey

  《日本文明史》读后感(四):惨不忍睹的翻译和校对——你可见过写《方丈记》的鸭长鸣和清少纳言的《枕边禁书》?

  诸如此类的错误不胜枚举,以上估计是创历史之最的日本史相关翻译。相比之下,一个句子里同一个人的名字译成两个也不算离谱了。

  然而遍观此书,却不得不感谢译者做出的努力。类似《枕边禁书》这样的错译,显然是译者查阅字典(网络)时,误将格林纳威某部电影当作噱头的国内译名张冠李戴了。

  类似的来自其它来源的补充通过“译者注”充满全书,其实是为了修正作者书写中存在的严重缺陷。

  这本书面向的读者是普通美国学生,原作者为了将异国观念传递给美国人,不仅需要对日本,还要对东亚一般的事物观念作出本土化的解释,译者从英文译回汉字,这样的(美国)本土化就造成了新的理解障碍。读者不光要理解日本文明,还必须理解西方视角。

  此外作者的整体史观实在不敢恭维。一是时间感非常混乱。朝代的更迭,政权的交换多通过单独的人物、事件予以连接,读者完全感受不到历史和时代如何推进。同时,这一类内容充满了感性认识和个人化的描述。

  举P108-P109的几个例子

  “公元1560年,他赢得了自己一生中最关键的一场战役,在这一战役中,织田信长率领己方的区区两千人,大败敌军两万五千人,取得了大胜。”

  “……因此,在公元1575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中,他指挥自己的三千火枪手,运用优势的火力武器,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他死在自己的一名大将手中,这名大将由于受到了织田信长的不公正待遇而怀恨在心,决心对信长实行报复。”

  “这场战争”、“这场战役”,不光过程泛泛而谈,从头到尾连个指代的名字都没有。

  试问对历史一无所知的普通读者知道这含糊的描述已经完全概括了桶狭间之战、长筱之战和本能寺之变吗?

  或许作者认为对美国人来说,这些不值一提吧!

  所以,译者注在这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不是每一处译者都意识到了,事实上,绝大多数译者都没有意识到,毕竟翻译又不是作者。

  二是,名为文明史,却鲜少对每个时期的文明状况有一个统领提纲式的概括,主次不分,缺乏层次,视点混乱,教人完全掌握不了作者叙述的主线。如同政治的领域,几名出类拔萃的人物和事件就概括了某一领域的整体状况。

  尽管缺少有机的整体感,这部分比起前面还是要好得多了。

  看了这本书,跟没看过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