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列车起点读后感摘抄

本次列车起点读后感摘抄

2020-10-25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本次列车终点 读后感 

  《本次列车终点》是一本由王安忆著作,上海文艺出版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本次列车终点》精选点评:

  ●王安忆和知青文学,有待继续探究

  ●文字平实质朴,但感觉文笔还显得稚嫩。不是我熟悉的王安忆呀…

  ●“他忽然感到,自己追求的目的地,应该再扩大一点,是的,再扩大一点。他郁闷的心情开朗了一点,好象沉重的乌云开了一条缝,一线朦朦胧胧的光透了进来。虽然是朦胧隐约的,但确实是光。”——《本次列车终点》 困惑几十年都是一样的

  ●十四篇故事的集结,背景均设定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有红卫兵、大字报、还有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们。王安忆对这些略略带过,却反复述说着那些细细恰恰的小心思和小感觉,那些被遗忘的、失落在各处的真情和真意。摘了里面一小段话,“人,只要在生活,便会有所得。即便是绕了个圈子,那也是上升的螺旋。”之前在劝解朋友时,正是这样一种力量,如今在这本书里碰到了,既是奇遇,又是必然,与你共勉。

  ●知青在回城后的两难境遇 记忆中十来年前的故乡如今面目全非 自己执着的又是什么 回来了却愈发疏远 又该何去何从

  ●很喜欢本次列车终点。淡淡的乡愁,淡淡的无奈。

  ●上海小市民的儿子陈信在下乡返城后对新环境的适应,房子、家人这些都是好具体好现实的生活状态呀。十年对返城的期望,和回来后对生活的茫然,好纠结。穷人的孩子都不容易呀。还好有很大义的兄弟感情和母子亲情。

  ●怀念的只是“金色时光”,回家后才回忆起感受到曾经→现在的生活的窘迫,寻找家乡是文学永恒的命题。

  ●知青回乡的迷惘痛苦丝丝入扣,上海当年就为了房子问题困扰啊

  ●那个年代的上海

  《本次列车终点》读后感(一):列车遗弃的那批人

  读了《本次列车终点》,上海给人的印象只有十年之前和十年之后的回归。这十年以来上海发生了什么并不知道,王安忆仅仅描述了现在的上海——节奏快速、物资充足、经济富裕,但是仍然有着背街小巷有着浑浊的黄浦江,有着阿信这样的一家。回到上海的阿信已经不再是青年了,想想生活中的十年像小偷,溜之大吉,只有向身后一摸兜才知道自己的时间已经在某地花完,原来的这里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 阿信回忆的青春是哪一部分青春?离开上海时的日子还是上山下乡的日子。离开上海之前的幸福在回到上海之后便逐个破灭了,生活当中的新鲜事只能隔靴搔痒,而他又开始回忆一个人的上山下乡,习惯那里的淳朴与缓慢,而如今再让他回到山里,他是否又觉得另一个梦破灭。这里梦破灭,无非是时间的问题,经过时间的淘洗,任何一段记忆都会变得纯粹且透明、虚幻。而他的执念就是,自己上山下乡了,而三弟却没有抓住机会读书,知识青年到农村里,城市里的自由、浪漫、圆滑的孩子又不断推动着这座城市发展,而上山下乡的那一批人的青春,已经被隔离在时代发展之外了。

  《本次列车终点》读后感(二):在上课时读这本书是什么体验

  因为是短篇的缘故,我很容易一篇接一篇地看下去,这本书挺适合上课去读,因为它有很多回忆读书时代的文字,故事的主角似乎都是老师和学生,而且写作视角非常像是中学生的日记,虽然细小,却反映了社会百态。有一些会感同身受,甚至有的可以启发我今后如何去教育学生,处理一些关系和问题。

  读《野菊花,野菊花》这篇是感受最深的是漂亮小姐姐的内涵和平凡的人也有自己的美丽,即使是一朵野菊花,也要尽情地绽放自我。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因为内心的怯懦而失去本该属于自己的美好的东西,所以,大胆地迈出第一步,你会发现,那些你眼中的“康乃馨、钢琴、法国梧桐、太阳的宠儿”并非遥不可及,要相信,一朵野菊花“它有花蕊,有花瓣,有茎、叶,有淡淡的香味……”

  《墙基》是写世事变迁的,五○一弄堂和四九九弄堂两个一墙之隔却千差万别的地方因为文革打破壁垒有了交集,五○一住着的都是知识分子或资本家,所以理所当然受到四九九孩子们的批斗。最令人感动的是阿年虽然没收了独醒的日记本,但在日记中他看到了独醒妈妈用生命来保卫尊严,他们一家人互相尊重,人人平等。而在自己的家里,这些事根本不存在的,甚至整个胡同里的人都没什么教养。后来阿年还保护了逃难的独醒,他们之间的隔膜渐渐消除了,最后大家各有各的人生和事业。尽管墙基还在那里,但人与人之间不在咫尺天涯。

  虽然在那个牛鬼神蛇的年代毁掉了无数的有识之士,但也同时拯救了一些无知的灵魂。我们今天再谈起的时候,总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但应该相信,颠倒了再爬起来我们可以走得更远。

  这本书属于通俗文学吧,我还会在课上看一些王安忆的其他小说,有兴趣一起阅读呀。

  《本次列车终点》读后感(三):一本让人静心的书

  刚刚看完本书,感觉没办法一口气读完的,因为每个故事看完都要放下细细回味一遍

  有亲情,有爱情,有友情,还有师生情等等,都融合在一起,在她的笔下人好像很复杂又很简单

  几个印象很深的故事

  【分母】我上小学时老师就告诉我们,上学最重要的就是分数,千万别去当分母,数学老师做班主任,教育人也用数学- -可是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工程师、艺术家、教授的 ,“分母们”终究也要成为人,有感情,知好歹的人。故事结局很温暖,

  【绕公社一周】南南多么天真的女孩,听到杨家驹“演戏”的言论怒不可遏,可最后也发现海志平竟然也并不是多么光辉,被批斗的两人也有可怜之处,这样的反差让她成长了,也许很多都是假的,但只有人情却是真的

  【小家伙】最让人意犹未尽的故事了,小提琴与大倍司,圆圆与何川,逐渐的成熟,真不想就这样结尾

  其他的故事也很好,只是挑选我最爱的几篇,我的书评可能太主观了,第一次写,请见谅,只希望自己喜欢的作者可以被更多的人知道

  :-D

  《本次列车终点》读后感(四):本次列车终点

  只要到达,就不会惶惑,不会苦恼,不会惘然若失,而是真正找到了归宿

  《停车四分钟的地方》

  苦难是你的根,离开它,树会枯萎

  一道强光破开浓黑的夜幕,直射过来。火车进站了,只停四分钟……

  《墙基》

  ★以生命维护尊严

  ★人和人是应该相互了解的,隔膜是不了解、不沟通造成的

  这是两个大相径庭的弄堂,一个气派,一个困窘;一个安静,一个喧腾;一个高雅别致,一个粗俗不堪;一个珍藏秘密,关紧门户,一个不分你我,率真坦露……原本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却因种种冲突,发生了诸多交集。在这里,有偷拿日记,邮集的仇恨,有瞎皮捣蛋的不满,看似不可理喻,但他们只是想要寻得一份平等,一些交流。无奈,偏见与傲慢总是将这藩篱筑牢。还好,女孩别样的生活让男孩寻得一起新奇,久经岁月的日记便是那深切的交流。于是,他渐渐懂得了尊严,想要探寻尊重。原本粗俗鲁莽的人也会在别人困顿时,伸出援手,慷慨而洒脱。于是,冷漠被温情所替代…

  然而,身处时代的年轮之下,各自的命运亦大不相同,原本快要消失的界限,却因各自的选择再次划清。,以前的基墙是因偏见所致,容易拆卸,而今的基墙却是不同人生轨迹所致,将永远停留在时光中。

  墙基,还在,横着。高处地面一二厘米,固执地沉默着。

  墙基,令人窒息,沉闷,何不抛开一切偏见,坦诚相待,共适生活。

  别让墙基沉默,别让它冷了人情

  《庸常之辈》

  这个世界,形形色色的人群,也就有了各式各样的生活。或许我们穷尽一生都无法对社会风貌提出高屋建瓴的看法,或许我们也只是像何芬那样坚守着积少成多的生活原则。可无论是大格局还是小追求,即便是个庸常之辈,只要在认认真真地生活,那便是好的

  所以, 送走疲劳的今天,望明天不再辜负她

  《分母》

  这是一个关于尊严的故事。

  无奈沦为时代牺牲品的卢老师,也曾热切地追寻着梦想,可他的梦想在时代的锯齿下,终究被碾得粉碎,曾经的骄傲变为卑微。他不得不将那遥不可及的希望寄托于他的学生,于是,不经意间在这个群体中产生了差别。如此差别,带来的是惶惑懊恼,是温暖感动,也是观念的转变。

  他将在那个被加高的讲台上,重获尊严,重新正视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也再次将尊严二字薪尽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