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诀了,兵器的读后感年夜全

永诀了,兵器的读后感年夜全

2020-11-06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永别了 武器 读后感 

  《永别了,武器》是一本由[美国]欧内斯特·海明威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7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永别了,武器》精选点评:

  ●永别了,武器,永别了,爱人,我还有什么了呢?

  ●你不会跟别的姑娘做我们做过的事,说跟我说过的话吧?

  ●严格来看仍然像一个写得太长的短篇,谈不上完美,典型的海老师式长篇。但我确实很喜欢。

  ●感觉翻译有点不大对劲?用kindle读的确有些不适。非常喜爱结局,前半部分没能进入状态。

  ●我是真的真的太喜欢海明威了,他从未明确的写出战争带来的伤痛,它却是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结尾凯瑟琳的死,和当时亨利的心情,都让我难以忘怀。

  ●真诚善良的女子不选择爱情,只被爱情选择~~~

  ●一部反战的作品,也是20世纪20年代以海明威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最广受推崇的一部杰作。在这部半自传作品中,他独特的文风更加如火纯青,标志着海明威艺术风格的成熟。他用简洁的文字塑造鲜明的形象,把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埋藏在形象之中,情感充沛含而不露,冰山下蕴藏了思维的大海。

  ●结局我流泪了,他心爱的、勇敢的凯特啊

  ●在战争中我观察了好久,并没有看到所谓神圣,光荣的事物。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只不过这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就地掩埋。

  ●打三星纯粹因为翻译不够好。喜欢作者在细节上的刻画和处理,不疾不徐地讲述残忍,几处亨利和凯瑟琳之间的对话也很有意思。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一):“小我”,逃离迷惘的暴风雨

  《永别了,武器》,“一个国家有个统治阶级,这统治阶级是愚蠢的,什么都不懂,并且永远不会懂得。因此就有了这场战争。”;“她的头发在夜里也闪闪发亮,宛如天快亮时水面的光亮。她有一张妩媚的面孔,一副袅娜的身材,皮肤又娇嫩又光滑。我们一块躺着,我会用指尖抚摸她的脸、前额、眼睛下面、下巴和喉咙,一边说:‘光滑得像钢琴琴键。’”;“那天夜里来了场暴风雨,我醒来听见雨点敲击窗玻璃的声音。”

  在现代战争中,你会像狗一样毫无价值的死去。---海明威 一款游戏《这是我的战争》。。。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二):战争即毁灭

  书的原名为A Farewell to Arms.Arms有两层意思,战争的结束也代表爱情的毁灭。

  亨利和凯瑟琳在战地相恋,却只留下亨利孑然一身。文章采用海明威管用的冰山原则写就,在苍白的对话与飘忽的情节背后,是一颗厌倦了战争的心。或许也是无数颗。没有人喜欢战争,但是无法阻止,“因为大家都疯了”。圣保罗的塑像早已没有了用处。无论前线还是后方,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是 虔诚心。我们在战争的空耗中数去一切,在一层层圈套中泥足深陷,留下的是难以忘却的伤痛。

  就像《第二十二条军规》中所描述的那样:所谓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其实并不存在,。这一点可以确定,但这也无济于事。问题是每个人都认为它存在。这就更加糟糕,因为这样就没有具体的对象和条文,可以任人对它嘲弄、驳斥、控告、批评、攻击、修正、憎恨、辱骂、唾弃、撕毁、践踏或者烧掉。

  这是一场没有尽头的战争,就想欧洲上空冷冷的雨。每个人都在泥泞的土地上无力的挣扎。雨是灾难和死亡的象征,无休无止的下了整个战争岁月,也将继续下在每个受伤者的心里。这是一场令人窒息的雨,滴在每个人的伤口上永远无法愈合。

  “我不知道自己期待什么,也许是死亡,在黑暗中开枪和奔跑。”

  也不知道为什么对这句话特别着迷。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三):故作平淡,其实处处都是悲剧的影子

  海明威的书总有满满的压抑感

  明明字里行间并无激情,也无宣泄

  但故作潇洒反而让人透不过气

  如果要用一种氛围去形容整本书的气质,好像是颓废

  凯瑟琳死的时候,我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掩盖了太久的悲怆氛围,终于在悲剧之下得以弥散

  悲剧首先呈现于几个重要情节中

  全书最有战争氛围的内容之一便是逃亡乌迪内的一路撤退

  陆地到公路到半空

  密密麻麻的撤退塞住公路,预示着被袭击时的悲剧场面

  亨利开了挂,他的同伴就没那么幸运了

  在扔掉两辆车,越过火车铁路后,他的同伴死于自己军队手上

  (究竟是德军还是意军所为,并无定论

  不过字里行间已经暗示到是自己人的乌龙)

  成功逃出生天的幸运没有持续一秒

  急着找垫背的军队不分青红皂白的处决撤退的士兵

  对外国来支援的士兵,则一概以间谍论处

  埋藏了太久的荒唐与讽刺终于借由这一情节爆发

  坚定了亨利抛弃战场的决心

  然而抛弃战场又能获得幸运了吗?

  被炸弹伤得膝盖报废,间接为亨利带来一段爱情

  所有读者都以为亨利的悲剧可能发生在战场

  海明威大叔却来了神转折

  战场这一鬼门关算是逃过了

  却没有躲过命运的捉弄

  在最惬意的生活里

  在幸福的彼岸——瑞士

  迎接主角的是母子双亡的惊人结局

  就连亨利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都被暗示在逛窑子的时候染上了梅毒

  寄情于声色,声色都不给人留活路

  战场的士兵是死,不上场的士兵也是死

  没逃出生天的在经历折磨,逃出生天的也经历折磨

  对亨利掏心掏肺的朋友、爱人,一个个最终都离他远去

  比起可见的悲剧

  还有更让人透不过气的颓废

  它们呈现于没有重要段落时的日常军队生活描写

  海明威笔下,

  热血的战争场景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后方治疗部队的醉生梦死

  亨利跟着队伍不停转移战场,一波又一波伤员的运送,

  并没有激起大家奋勇杀敌的慷慨激昂

  相反,为了逃避战争,大家无所不用其极

  比如队伍转移到圣迦伯烈山后

  有一位士兵谎称疝带弄丢,甚至以头撞地,头破血流

  最终仍然逃不过被抓上前线的命运

  比如前方炮火隆隆的场面背后

  是亨利和两位机械师在争论主导战争的政府的龌龊

  因为生死大战过于绝望

  大家选择及时行乐,纵情声色

  他们对窑姐挑三拣四,甚至讽刺没有及时更换新的妓女

  “这都不是妓女,这简直是老战友了”

  责任、义务、为国家而战这些话题统统没有出现在小说中

  大家只是关心休假、女人和八卦

  因为说起战争,从士兵到牧师,无一不深恶痛绝

  所有人都在逃离,所有人都希望逃离

  就连原本响应美国政府号召的主角

  在看到自相残杀的荒唐现实后,也终于放弃坚持

  他唯一仅剩的责任感被黑暗的现实抹杀

  希望俱灭,幸福俱灭

  最后充满画面感的描述让人无法忘怀

  “但是 ,我就是把她们都赶出去 ,关了门 ,熄了灯 ,也丝毫没用 。那就像跟石像告别 。过了一会儿 ,我走出去 ,离开了医院 ,在雨中走回旅馆 。”

  处处都是悲剧

  读完书,真是感觉身心俱疲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四):作家和战争——《永别了,武器》的海明威

  (摘自《云港网》) 作者:少 尉

  “作家的任务是不会改变的。作家本身可以发生变化,但他的任务始终只有一个。那就是写得真实,并在理解真理何在的前提下把真理表现出来,并且使之作为他自身经验的一部分深入读者的意识。”这是海明威在第二次美国作家大会上的著名发言。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作家,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富有传奇性的经历称著于世,于1953年凭借《老人与海》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所塑造的“海明威风格”和“迷惘的一代”,对世界文坛产生了历久不衰的重要影响。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海明威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小说的主人公弗利德里克?亨利中尉志愿参战来到意大利前线,同也是志愿参战的英国女护士凯瑟琳?柏克莱发生了深沉的爱恋。在卡波莱托的撤退中亨利被误认为德国间谍,只得和凯瑟琳一起逃亡瑞士,在渡过了短暂宁静的生活之后,凯瑟琳因难产同新生的孩子一起死去。小说通过美国青年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思想变化,以男女主角的恋爱悲剧为主线,鲜明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在纷飞的战火下到处是阴暗、冷落、破败、毁灭和死亡的生活画面,真实地反映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残酷和罪恶,揭示了战争对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摧残,以及给整整一代人造成的无法愈合的心理创伤,从而对战争给予了强烈的谴责。

  一、战争的性质

  自人类历史开始以来,战争的历史也随之开始,从远古的部落争端到现今的巴以冲突,可以说人类的历史也就是一部战争史。虽然现今世界上大规模战争未爆发,但小范围内的武装冲突接连不断。将古往今来的历次战争进行归类,就其性质来说,无非两类:正义或不义的。不义之战是对他国的侵略,十字军东征、一战中的交战国双方、二战中的德、意、日法西斯帝国,这些战争都是当权者为了一已私欲,对权力和欲望的不足而引发的。正义之战是为了保卫国土,保卫家园,保卫自由,保护自己的和平生活不被夺走,这样的还击是被逼的、无奈的,逼不得已而为之。

  追其爆发原因,也可划分两类:土地和财富。几乎所有战争的主因都为这二者,说穿了,不过是人类欲望的实现,对金钱、权势无休止追求的激化。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帝国主义时期,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高度发展阶段,但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不平衡,他们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殖民主义,可是此时世界已基本被列强们瓜分完,为了使本国的资本主义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只有抢夺更多、更好的殖民地,而抢夺的手段必然只有战争。《永别了,武器》的时代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作为参战的两个集团,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国家都是帝国主义国家,他们发动战争的目的只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

  “有一种人从来不会发觉战争的坏处,战争就是为了这种人而造成的。”一种人制造战争,一种人被迫战争,喜欢战争、制造战争的都是当权者,他们把战争作为实现私欲的手段,厌恶战争、不制造战争的平民就成为必须的战争工具。“民可使之不可知之”,中国的先哲早就为统治者谋划了一套愚民之道,只有欺骗、愚昧才能使治于人的平民更好统治。为了让平民心甘情愿的充当炮灰,当权者采取各种手段欺骗和强逼平民参战,让平民以为是为了自由、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而战,投入的是一场神圣伟大的事业。亨利和凯瑟琳这—代人都是天真烂漫的青年,他们相信了帝国主义战争机器那套“光荣、神圣、爱国”之类的宣传,“志愿”参战,他们热烈盼望战争的胜利,以为这样可以保护自己的亲人免遭蹂躏,能够捍卫自己美好幸福的生活。但是参战的实际经历却深刻地改变了他们对战争和人生的看法。他们逐渐地认识到战争不过是一个骗局,是毫无意义的,是愚蠢的。那些在战前灌输进他们头脑的诸如尊严、荣誉、牺牲之类的抽象的价值观念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一扫而光,他们“看不到任何神圣的东西”。所谓国家的利益只是当权者的私欲,光荣的战斗只是为当权者增添更多利益,一将功成万骨枯,这累累白骨永远填不满贪欲的深渊。当参战者发现自己被欺骗时,必然愤慨,可惜作为别人手中的棋子,对此却无能为力,只有逃避,逃避不成最终竟成了麻木和冷漠。

  在《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虽然痛恨战争、批判战争,却未能分清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没有找出制造战争的罪魁祸首,他只知道战争是邪恶、残忍的,却不知道一战的实质是帝国主义争夺利益所发动的不义战争,让所有人厌恶的并不止是战争的可怕,实际上厌恶的是战争本身的不义性。海明威把战争作为一个笼统、抽象的概念加以反对,势必走向盲目和悲观。在他看来,人类正像处在一根燃烧着的木头上四处奔逃、最终难免葬身火海的蚂蚁。这种悲观情绪正是《永别了,武器》的局限性。随着海明威的另一部代表作《丧钟为谁鸣》的诞生,标志海明威对战争性质进一步的认识,虽然书中对战争总体还是批判的,但分清了义和不义,小说结尾罗伯特?乔丹的牺牲同《永别了,武器》中凯瑟琳的死各有不同,表达了作者的思想:在不义之战中的死不值,为了正义而献身值得。

  二、战争让爱情走开

  小说中亨利与凯瑟琳的恋爱作为一条主线始终与亨利的战争经历交织在一起。爱情是美好的,而战争是可怕的,在那个漫天烽火的年代谈情说爱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的逃避,把对战争的痛恨、厌恶,埋藏在爱情的藉慰中。爱情是虚幻的,现实的战争却无可逃避,纵使亨利和凯瑟琳逃到世外桃源的瑞士,暂时躲开了战争笼罩的阴影,也还是逃不离宿命的悲剧,在那个悲哀的年代,个人也许能暂时享受片刻的欢娱,但终究无法脱离时代的大背景,战争不会为爱情让步,在他稍有空隙的时候,一定会来扼杀她。因此,作者最后安排了凯瑟琳的死,凯瑟琳代表了爱情,战争象征死亡,当爱情遭遇战争,就只有死亡,战争中一切美好事物最终都会被毁灭。

  《永别了,武器》初问世时,曾有人将亨利与凯瑟琳的爱情同《罗密欧与朱丽叶》相提并论,两个爱情故事都是悲剧,男女主角都是别人的牺牲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两个家族而殉情,他们的死唤醒了两个家族的良知,积怨久深的世仇最终冰释前嫌。亨利和凯瑟琳是战争的祭品,是千千万万帝国主义战争的牺牲品之一,他们的悲剧虽是微不足道的,但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作者希图以此唤醒人们为战争而麻木的良知,强烈鞭挞了万恶的战争对美好生活的摧残。

  海明威把战争的残忍与个人的幸福对照起来描写,他以冷静、客观、简练的笔触,描写亨利与凯瑟琳如何从开始邂逅相遇时的玩世不恭逐渐发展为—种心心相印的纯洁、真诚的关系,以及这种美好的爱情又如何一步步被战争毁灭。海明威从事件、人物甚至气氛上为这一悲剧的进程做了层层铺垫与渲染,如伴随着主人公的那种阴冷、凄凉的氛围,淅沥不断的雨,亨利阴郁的心情.凯瑟琳不祥的预兆等等,在为他们真挚的爱情所感动的同时又为他们的命运而担忧。海明威愈是强调个人幸福的美好和值得追求,那么从这种个人幸福的被毁灭,就愈见战争的可怕与罪恶。这里个人的幸福正象征着整个美好、和谐的人生,无数个人幸福的集合便是人生的目标。这样,海明成就把战争作为整个人类悲剧的制造者来加以谴责,从而获得了更深的意义。

  三、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在战争中,军人都是杀人的武器,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为了打胜战,只有不断杀死敌人,杀死对自己有威胁的人,战争使个人主义极度膨胀,丧失理智,丧失了人性的纯良,生命在战场上失去应有的价值。在一战中,飞机、坦克、毒气第一次投入到战争中,战争从传统的冷兵器时代完全进入现代武器时代,二战中法西斯德国的集中营、毒气室,日本的生化武器、731,杀人的方式更为快捷,杀人的速度愈见效率,人命如草芥,大批大批的人类被屠杀。

  脱下军装的亨利可以是平民,可以谈情说爱,但穿上军装的他,一样是杀人机器。杀人是不需要理由的,虽然他是厌战的,但战争泯灭了他的良知,在战争的洪流中,只能随波逐流,要么杀人,要么被杀,无论是敌人还是自己人,只要对己有威胁的都该杀,当两个意军军曹不听亨利指挥时,他毫不犹豫地杀死他们,他对生死已很冷漠,生命在战场上是无任何意义的,只是用来杀人或被杀。意军的宪兵操有生死大权,作为战地警察,他们比德国人更可怕。亨利逃过敌军封锁线,却落入宪兵手中,宪兵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人一律当逃兵处决,宁错杀,不放过。当亨利逃跑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永别了,武器”这个主题,但最后的结局仍然说明,“永别了,武器”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只要有人类,战争就会继续下去,而且还会有更尖端的武器诞生,人类还是会被自己创造的武器屠杀,战争的罪魁祸首原来是人类自己,武器永远存在人类心中。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残酷惨烈,伤亡人数总计七十多万,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人的生命不再被重视,同猪狗一样,人类被放入战场这个“绞肉机”中粉碎。战争把世界变成了一片荒芜的废墟,战场就像是“芝加哥的屠宰场”,只不过它的屠宰物不是拿去出售,而是埋在地下罢了。人们反战的情绪既是强烈的,又是普遍的。亨利、凯瑟琳和他们的朋友既是战争的受害者,又是战争的反对者,从士兵到长官,从伤员到医护人员,几乎人人都厌恶战争,痛恨战争,诅咒战争。这种从一代人角度发出的大声疾呼在客观上表达了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强烈谴责。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冰山原则”创作的较为典型的作品。尤其是作品的结尾部分,充分体现了省略掉的“八分之七”的力量。作者在描写亨利向凯瑟琳遗体告别时,似乎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却使人感到有一股强烈而深沉的感情潜流,催人泪下。作品的主题思想是潜在的,感情也是潜在的,它们两者相互依存,互为表里。作品的故事情结在在主人公冒雨走回旅馆之处嘎然而止,作者赋予作品的潜在感情达到了最高潮。

  最后亨利走向雨夜的结局跟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的娜拉出走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同样批判了资本主义的虚伪,只是娜拉的出走是积极的,娜拉敢于挑战整个社会,反抗资本主义的伦理道德,要求妇女解放。而亨利的走是消极的,凯瑟琳的死没有让他流一滴眼泪。战争总要死亡,凯瑟琳的死也是必然的,虽然没有死在战场上,但也还是这场战争害死了她,亨利也死了,哀莫大于心死,他的心已死,他的情不再,他已经完全麻木。亨利告别了战争,也告别了感情。海明威暗示读者,在细雨蒙蒙的黑里,亨利迷失了方向,他是帝国主义大战的牺牲品和受害者,他和同时代的许多人成为了“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是战争的产物,他们之所以迷惘是因为受到战争的摧残,让他们麻木、迷惘,战争杀害人,伤残人,更严重的是损伤了一代人的心灵。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零三个月,涉及世界上六大洲33个国家,被战争的波及的人口有15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3/4。参战人员7000多万,死伤3000多万,由于战争的影响而死于饥饿和灾害1000多万人,最终导致各交战国经济损失约2700亿美元。战争对物质的破坏是巨大的,但物质可以重建,被战争伤害的心灵却永远无法治愈,一战、二战、越战虽然都结束了,战争的阴影却永远笼罩在人们的心头。

  《永别了,武器》把季节气候的交换和战事的胜败,主人公的心情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叙述的技巧上采用短小、精干的句子,以凝炼的文笔勾勒人物,传达思想,体现了独特的海明威风格,有着较高的艺术性。

  在众多描写战争的小说中,没有那一部比海明威对战争的了解更为深刻,这是与作者本身传奇般的经历密不可分的,海明威一生经历丰富多采,在北非的丛林里围过猎,也在古巴的海上捕过鱼;他既是斗牛迷,还是拳击迷。体育运动赋予他健壮的体魄和开朗的性格,支持了他紧张繁忙的文学活动。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严酷考验,一战时参加红十字会车队,在意大利前线驾驶救护车。1937年他以记者身份奔赴西班牙内战前线。二站期间作为记者随军行动,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他还驾驶自己的渔船“皮拉尔号”侦察德国潜艇的行动。在战场上,在去非洲的旅途中,他曾十几次受伤,充分体验过出生入死的滋味。一战时在意大利前线执行任务时受伤,昏死过去,仅从左腿下就取出237块弹片,这段经历在《永别了,武器》中成为一个重要题材;二战时在前线的一次汽车事故中头部受伤,共缝57针;去非洲围猎,两次飞机失事,以致头部、肝区、腰部和下脊椎均受损伤。这样,战争和体育就成为他创作题材的主要来源。他以参加两次大战的亲身体验为素材来写战争,因而他的描述就不是停留在浅薄的表面,而是深入到战争的内部与核心,具有更大的真实性。海明威的几部代表作,《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鸣》等就是由作者在战争中的见闻经历为背景所深化的,《永别了,武器》就是作者本人一战时在意大利战场亲身经历的再现,小说中的女主角凯瑟琳的原型也是海明威当时曾深深爱恋过的一名护士,小说中的许多情节都是真实的,海明威用自身的经历发展成一部经典名著,最终以此来控诉了战争的残酷。

  纵观海明威的一生,他从来不是生活的局外人,而是一个勤于思考和富于正义感的作家。他的创作反映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探索,其中既有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强烈的爱憎,力和勇的闪光,又有思想上的迷惘和对抽象的人的力量的盲目歌颂,就像他所说的:“作家的任务就是要真实的表现真理”。在这一点上,他成功了,引用司汤达的话:“爱过、活过、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