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书读后感精选

梦书读后感精选

2020-11-05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梦书 读后感 

  《梦书》是一本由费里尼 / Fedrico Fellini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布面精装,套盒图书,本书定价:398.00元,页数:48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梦书》精选点评:

  ●丰乳肥臀,小丑,主教,意境还是梦境?极其令人为其迷情。

  ●9.0

  ●不懂意大利语,也看不懂handwriting,只能标记读过

  ●费里尼的梦境绘本,内容荒诞离奇、百无禁忌,全面记录造梦大师的梦境人生和隐秘思想。其电影如梦,其梦如电影!

  ●太cool了吧

  ●有翻译就好了

  ●梦是穷人的电影

  ●到处都是拥有肥硕屁股和乳房的女人,费里尼的梦境充满了达利式的癫狂,而幻化的影像作品,却没有那么超现实。

  ●这玩意不看解释就点赞的人就太装13了,目测尽是大屁股的异形女人与受虐狂的意向素写,作为素材的东西应该就是费解的,转化出来的成品也许是惊人的

  ●费里尼真是个流氓,做的梦基本都是屎屁尿、大波肥妞和生殖器

  《梦书》读后感(一):《梦书:费里尼手稿》女人很强势地侵占了费里尼的大部分外感神经

  《梦书》(费里尼手稿)和《红书》(荣格手稿)到手。

  《梦书:费里尼手稿》受荣格分析心理学影响,意大利导演费里尼长期用漫画记录梦境。这些梦怪诞离奇,百无禁忌,从中亦可一窥大师电影创作的灵感之源。“还在孩提时代,费里尼就把床的四个角落形容成电影院,他说:我一闭上双眼,演出就开始了。” 他的电影似梦,他的梦如电影。

  费里尼老家伙对女人(或说女人胴体)纠结一生;荣格比多数署名为画家的人画得要好上许多。作为意大利人的费里尼笔墨中确有先人的神秀放肆,而瑞士国籍的荣格先生却充分流露出德奥体系艺术家的敏感力道。期待翻译部分早日上市。

  费里尼有句名言:“每个女人,都是一个未知的星球。”《梦书:费里尼手稿》记录的梦虽荒诞奇谲,混合了太多内容,打破了这种老生常谈,但女人还是很强势地侵占了费里尼的大部分外感神经。

  《梦书》读后感(二):我一闭上双眼,演出就开始了。

  20世纪60年代初,在一位荣格学派分析心理学家的影响下,费里尼开始了长期记录梦境的习惯。他的电影也很快采用了梦的方式来表现,总是充满怪诞的想象。他终生创作了约五百张描绘梦境的漫画、涂鸦、笔记,梦中的主要意象是裸体或兴奋状态的体型壮硕的女人,电影角色和合作者也反复出现:演员和剧作家爱德华多?迪菲利波在台上表演自己的死亡,得到虽没诚意却热烈的喝彩;曾谴责过电影《甜蜜的生活》的教皇保罗六世和费里尼一起乘坐氢气球飞向高空,并兴奋地指着一位壮硕若飞艇的泳装美女解释,是她喷吐的气息形成了空中的云朵。还在孩提时代,费里尼就把床的四个角落形容成电影院,他说:我一闭上双眼,演出就开始了。——《纽约客》

  20世纪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不可思议的内心世界全记录。——《艺术新闻》(ARTnews)

  梦占据了舞台的中央……梦足以让拥有最深沉睡眠的人也想记住发生在夜晚的一切。——《高谈》(Gotham)

  人们通常认为他人的梦是无聊的。费里尼的梦荒诞奇谲,混合了太多内容,打破了这种老生常谈。和他的电影一样,费里尼的梦是异想天开的,尖锐刺激的,怪诞滑稽的,也是富有启示意义的。——《好莱坞生活》(Hollywood Life)

  这本有趣的书表明,潜意识决定了艺术家的创作意识。——《哨兵日报》(Daily Sentinel)

  《梦书》读后感(三):女性:从创作对象到创作者

  随着艺术从创作本能拓展到创作自省的阶段,批评家不仅成为一种职业,还导致了很多艺术创作理论的生生不息。而其中最能够引起一半以上人类共鸣的,恐怕就是女性主义的批评。时至今日,它仍是让人或激愤或踌躇的话题。

  本期《艺术新闻》“艺术谈话”栏目介绍了由《花花公子》杂志封面照引发的,对2007年3月在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艺术和女性革命”展览目录手册封面的审视。照片上几十个全裸的女性愉悦地看着镜头,肉身横陈的多姿多彩让人目不暇给。于是,批评家出来了,开始质问策展人和手册主编,有关镜头背后的男性目光、有关妇女团体的抗议、有关女性胴体的意义等等,但手册编辑认为引起争议本身就让这本手册变得有意义,策展人更觉得,一个女性主义展览不可能因舆论或批评家的价值观而做出任何改变。那么,反过来想,镜头对面的这些曼妙女性是否也在参与创作呢?而那些妇女解放运动团体似乎将她们先置性地放在了一个被轻视、被玩弄的地位,那么,它还算是一个自尊的团体吗?

  而意大利已故电影大师费德里科·费里尼在他的《梦书》里将所有那些值得怀念的事情都称为他“夜晚的工作”,其中包括梦见自己的妻子、构想一条鲨鱼、跟毕加索和荣格交谈等等,书里充满了费里尼对众多女人的描述,总是跟裸体有关、跟下半身有关,而这似乎同另外那些对洪水、偶发事件的景象描述一样,是大师的精神梦境所在,无关女性主义分析。

  无独有偶,另一本新书跟《梦书》来自同一家出版社——RIZZOLI,书名是《波舒瓦的一切》,主人公就是每个作品、每段生命都在质询女性应当怎样面对男性的露易丝·波舒瓦——Louise Bourgeois。

  《梦书》读后感(四):费里尼的曼荼罗

  费里尼的曼陀罗

  我曾在不同场合听不同的人谈及梦境,彼此信任的状态下,我也会描述我的。每个人的梦境和描述方式都不尽相同,然而,你总能察觉到最生动的手势和最隐秘的神情,因为他/她正说着梦话,停留在他/她所讲述的梦中。如果你全然跟随了他们的惊诧或痛苦,当环境音再度占据你的耳朵时,是否会有种如梦初醒的感受?或者,像黑暗的电影院亮起了顶灯?在梦与释梦之间,透过那些奇妙的情节和象征,人们努力地了解自己、他人乃至世界。

  请原谅以上连篇累牍的梦话,当我翻开费里尼的《梦书》时,我便明白自己无法像黑衫军那样追踪她,也无法像修女那样审视她,恰恰相反,我被她紧紧攫住并丢进了费里尼的马戏团。这一切描述只能从潜意识的游戏开始,从梦开始。

  丰乳肥臀的女人,濒临死亡的小丑,面目阴沉的主教……无数电影中的形象和命运桥段,以及他生活的参与者——妻子玛西娜或演员马斯楚安尼——逐一呈现,宛如《八部半》(Eight and a Half,1963)最后的场景,他们手牵着手,向费里尼坦露关于他和这个世界的秘密。费里尼热爱这些秘密,画笔成为他探秘的工具,“探索自己的内在,挖掘自己未知的部分”。最终,费里尼的真实透过绘画和笔记呈现出来,更严格来说,是他所信任的真实。

  早在接触荣格心理学之前,费里尼便已开始严肃地对待梦境和“共时性”经验。对他而言,“梦是唯一的现实”,荣格的学说更坚定了他的理念。根据费里尼的描述,他“从小就睡得很少,习惯于在半睡半醒的混沌中努力回忆梦境”;他能“看见声音和颜色之间的关系”,比如牛的叫声变成巨大的棕红色地毯飘进耳朵;他会因为印着“奥兰多冰激凌”标识的巴士从费雷迪?琼斯侧方驶过而决定请他出演《船续前行》(And the Ship Sails On,1983)的主人公奥兰多。费里尼的电影对此类体验也有呈现,他用摄影机为电影观众制造了无数场迷人的梦境,例如《八部半》中能读取他人思想的魔术师,《精灵朱丽叶》(Juliet of the Spirits,1965)中的灵媒和通灵术,乃至《甜蜜的生活》(The Sweet Life,1960)中那只搁浅在海滩上的怪鱼。费里尼信任这些异乎寻常的经验,信任将他引领至未知的神秘世界,聆听心灵深处的“洞见、讯息和警告”。从这个角度来考察,费里尼追随荣格不是偶然,在共时性的维度甚至能预见其必然性,荣格的思想鼓励并协助费里尼更准确地探究个体的内在:“对一个需要在创造性幻想天地中寻找自我的人,荣格显得亲切和善,更能滋养人的心灵。”

  “往外看的人睡着,往内看的人醒着”,很难想象荣格经历了怎样的痛苦才能说出如此冷静而又精妙的话语。与老师弗洛伊德决裂之后,荣格陷入了严重的精神危机,此间他广泛接触道家和易学在内的东方哲学,修习瑜伽并通过绘制“曼陀罗”来记录自己的梦境和冥想意识。“曼陀罗”本意为坛城,是密宗修行时使用的一种几何图绘或空间模型,它象征着佛教真理和世界的本源结构。然而,“曼陀罗”在荣格学说中并不包含具体的宗教指涉,它被认为是个体内心的投射,绘制“曼陀罗”的过程也是通向自我觉知的过程。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费里尼通过一位名叫伯恩汉的德国心理治疗师接触到荣格思想,从此成为这一流派的支持者和参与者。费里尼开始记录自己的梦境,他像个勤勉的学生,仔细描摹梦的形象并记下内容。尽管费里尼没有绘制过具体的“曼陀罗”,但是五光十色的梦境、随心所欲的涂鸦以及那些迷人的电影却共同构成了一个“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圆满世界。费里尼始终在朝内看并试图保持清醒,他营造的光影、结构和空间呈现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曼陀罗”。

  《梦书》中国版的问世令人惊喜。中国读者/影迷不仅能欣赏到费里尼生动诙谐的绘画风格,还能亲耳聆听这位电影大师的梦呓,更直观地理解梦之于他及其创作的意义。有意思的是,同系列丛书还出版了荣格的手稿集《红书》,充分尊重了两者的渊源。

  费里尼曾乐此不疲地宣称自己是“说谎者”,并拒绝将《八部半》和《阿玛柯德》(Amarcord,1973)的与其生活直接勾连。让我们换个角度来推测,费里尼的这种躲闪是否源于某种自我保护?因为专注于内心的启示,事实上,他根本就不会撒谎,然而他又害怕像卡比莉亚一样掉进骗子的圈套,于是本能地拒绝论证其言谈的可信度。无论如何,在《梦书》之中,我们能梦见最真实的费里尼,这也是他唯一承认的现实。

  文/ 张思雨 载于《大都市Numéro》2013年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