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道》读后感锦集

《全国小道》读后感锦集

2020-11-24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天下大道 读后感 

  《天下大道》是一本由(印)奥修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全五册,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下大道》读后感(一):惨不忍睹

  《天下大道》、《老子心解》、《庄子心解》……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出版的奥修一个系列。

  这一个系列都惨不忍睹。具体来讲,低级错误太多,“来找我”编成“来我我”这样的低级错误多处出现;萨特“他人即地狱”,翻成沙特“他人是地狱”;一个句子随便断句造成的意义不明的地方更多……按照我的经验,如果编辑在编书的过程中如此不负责任,低级错误大量出现,人文素养如此低下,萨特写成沙特都看不出来……那么他在编校的过程中将看不明白的地方大量删除的段落将会更多。

  所以,在这样的文本基础上评论一本书的好坏是没有意义的,看不懂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天下大道》读后感(二):抛弃历史,只在乎文字

  这本书其实是和《道德经心释》(上、下)是一个系列的,读奥修的书总能带给人宁静,让自己消失,让斗争消失,不论历史上对奥修的评价是怎样的,那些的真实性都是我们无法判断的,历史总是属于胜利者和统治者的,从他的语言里我只感到了真诚和友善,那也就足够了,我们也许说他是会装,只要我喜欢他装出来的那个人写的书就够了。

  享受当下,享受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享受现在拥有的,不去期望未来的,知足常乐。

  《天下大道》读后感(三):你连一杯水都没有尽情的喝过,你的生命里没有高潮。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句话。

  其实像奥修、克氏的书,读了一本就等于读了所有。

  说是讲老子,我觉得其中只是摘取《道德经》的个别段落做个话头儿,然后奥修就开始讲故事了。。。《查拉图斯特拉》也是这样。

  奥修的东西看着有意思,引经据典,根据故事来解释真理。旁敲侧击,让人更容易明白。

  克氏的书让如果一直看会觉得很无聊。偶尔翻出看看,效果大不一样。

  万变不离其宗。一股能量,名曰道,是大慈悲心,亦是充斥整个宇宙的爱。表现形式是漂流,活在当下!大自在!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奥修是座桥梁,是个梯子。他的作用是让你到对岸去,莫在桥上多留恋。

  语言凌乱,随感而作。

  《天下大道》读后感(四):一条小道。

  道,可道,非常道。我不怎么喜欢古文,因为看不懂,我只会对着白话文的解释一字字的看,其实还是看不懂。你只想知道他说了什么,你怎么可能懂。

  这本书看起来必定是有些玄学的,他好像什么都没说,什么都追求“中立”。他当然是玄学的,他说语言是没有用的,那他还写什么呢,语言是没有用的。如果几年前,我大约对这个书在鬼扯,你说了很多,但什么都没说。

  多年前有个主播说过一句话我很喜欢,“我不要最好最好最多”,后来我开始疑惑,为什么不要做到最好?不努力做到最好要怎么立足呢。最近看到荣格有一句话,“放弃完美才能经历完整,”我感觉很美,可是我还是疑惑。然后在这本书里,也说到,要完整、全然的生活,其实就是那一句念念不忘的“饿了吃饭、困了睡觉”,满满的禅意。你想要完美么,那是理智的、一丝不苟的,你丢失了那些看起来缺憾的、错误的,你完美了,也错过了。何况,没有人可以完美。

  一个老师提到自己去特蕾莎做志愿者的经历,她说去之前她想她一定要问问为什么,她们是如何做到的,但是当她到那里的时候,她什么都不想问了。

  语言是无力的,即便你字字珠玑,你看过这个世界么?

  《天下大道》读后感(五):事实上Rajneesh已经催眠了所有的听众

  印度一位国际知名艺术家Babamama在《我的回忆录》中有记载:

  1970年5月期间,Acharya Rajneesh(译注,奥修)在Gujarat邦的Nargol组织了一次交流会(shibir)。她去了Nargol,主要是为了在Rajneesh引导的这个交流会中找出这个方法。正如所料,事实上Rajneesh已经催眠了所有的听众,他们不过是他手里的工具,而非他们自身原本的人类。她坐在一棵菩提树下看见这一幕。她不能忍受这种对天真求道者们的误导。事实上,她强烈地感觉到,时机成熟、足以显现的时刻到了。所以,1970年5月4日的晚上,她走到一个远离交流会的、隐蔽的所在,面朝东方的天空,背对大海,坐下来,进入冥想之中。她幾乎整晚都在冥想入静冥想,当太阳出现在东方的天际,在她之内已经存在了一场强大的体验。

  她知觉到她的头、她的顶部能量中心(Sahastrara)突然打开,出现了一朵像莲花一样圆形的花朵,当它展开它的花瓣,在莲花裡面好像有一千盏灯在发光。光在那裡,但它非常柔和,绝无伤害。这光並不闪烁,向着天空的方向,照亮了顶部能量中心(Sahastrara)的上方。突然地,莲花消失了,被另一朵一千瓣的花儿取代。她能轻易地数出这些花瓣。这花儿送出非常清凉的生命能量(vibrations),贯穿她的全身。

  《天下大道》读后感(六):几个困惑和启发

  几个困惑:

  1.奥修在书里说,任何事情做的过头,你都会发现它的反面,物极必反。又说要沉溺于你在做的每一件事,全然的沉溺,怎么区分过头和沉溺?

  2.怎么区分本能和欲望?

  3.不要用头脑思考,头脑最好是“nomind”的状态,但是这么多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不是都是通过头脑创造出来的吗?这种“nomind”的状态不是很像行尸走肉吗?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区分就在于人类具有思想,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如果我不思考了,那我和其他的生物有什么区别。每一样事物的存在都是有理由的,如果命运给了我们七情六欲,就是让我们体验七情六欲带来的各种感受。老子崇尚自然,拥有七情六欲的我难道不自然吗?正是有了这些七情六欲,世界才更丰富的不是吗?

  4.这本书不也是奥修头脑的产物吗?

  几个启发:

  1.要看到世间万物的整体性,本一不二。分别心会带来很多烦恼和伤害。

  2.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向外看,是相对的,向内看,是绝对的。

  3.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都不可得,当你有这些心的时候,你就是分裂的不平衡的。

  4.人最好的状态是平衡。任何悟出道就是平衡。只要平常,就是开悟。想要非凡,那正是自我的病。

  5.自我是一个影子,是一个幻象,它是头脑的病。

  6.人像一个竹子,中间是空的,空中有无限。

  7.向外看,是有限的,向内看,是无限的。

  8.不要否定任何事物,如:不要否定恶,如果恶不存在,善也会消失。如果假不存在,真也会消失,又想到了妖猫传里的幻术。

  9.“不要试图寻找意义,意义以及老想着意义是头脑的一个病,一朵玫瑰花的意义是什么呢?米没有意义,它没有任何意义地开放。它不需要意义来证明这自己,散布它的讯在中被证明。“

  10.想到珍妮特温特森《守望灯塔》里的一句话:在时间中,只有被照亮的时刻,其余都是黑暗。还没想明白。头脑又在运作了。

  《天下大道》读后感(七):老子的瓶子,奥修的酒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简单,这是一个印度人在阐述自己对《老子》的理解。奥修对读者讲了很多语言,但他实际上讲的内容很少。他介绍了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认识自己和世界的方法,将之打上老子的标签。

  《老子》提出了很多人们从来不曾想到的问题,进而引发了一些重要的思路。但是,这本书在大多数地方讲得并不深入,在更多的地方讲的相互矛盾,后人需要自己去理解、去思考、去发挥。于是同一本书,有人看出权谋,有人看出隐逸,有人看出积极进取,有人看出消极逃避。看孔子的著作,可以想象出孔子是什么人;看庄子的著作,可以想象出庄子是什么人;看韩非子的著作,可以想象出韩非子是什么人。但是看完《老子》呢?没有人能说清这本书的作者是什么样的一个人。道家为什么老庄并称?并不因为庄子的成就如老子一般,而是后学在用庄子的思想反过来理解老子,按照庄子的思路去理解老子的微言大义。

  《老子》很推崇“无”,但是“无”为什么值得推崇呢?书中通过比喻来说明“无”的好处,如 “凿户牖以为屋,当其无,有室之用”,也就是说建一间房子,里面必须是空的,也就是“无”,这样才可以“用”。魏晋玄学流行,中国的士大夫们每日谈天论地、无持无待、崇无贵有,把《老子》阐述到一定高度之后,汇成林林总总的见解。很多年后,一个名叫奥修的印度人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将这个比喻理解为一种生活态度,或曰人生观、世界观。这并没有错,很难说这有什么错,完全正确。当《老子》难以理解到这种程度之后,那就成为了一种可以从各个角度去理解的事物了。并且,这个看法并不新鲜。

  奥修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并且口才很好,这从他的著作中可以看出来。他博学多闻,涉猎很广,虽然与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比起来可能远远不如,但是比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要强得多,要知道我们这个世界上还有八亿左右的文盲,像奥修这样拥有硕士学位的只是极少数。《天下大道》讲了很多似是而非的寓言,我想我不需要一一指出这些故事的错误,比如把庄子的事情放在老子身上。这只是一个寓言而已,就算把庄子的事情放在兔子身上又如何呢?奥修想要表达的是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在讲述书本上的故事。如果能有幸陪他聊天应该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但是我不会再买他的其他作品了,我感兴趣的是老子,不是奥修。

  附注:

  奥修(Osho)原名拉杰尼希(Rajneesh),出身印度耆那教(Jainism)家庭。1981年移居美国,2年后美国政府指控其犯有违反移民法、涉嫌谋杀、私藏武器、生产和扩散毒品等35项罪名,限令5日内离开美国,并永远不准入境。拉杰尼希于1989年改名奥修,1990年去世。目前,他的组织奥修静修会(Osho Meditation)由20位弟子主持。

  《天下大道》读后感(八):契机

  《天下大道》只是一种翻译,其实网上就能下载到奥修谈道德经四卷,这个是第一卷~

  读到这本书时很有意思,当时我刚看完中华书局版《老子》第二天,正好听说了奥修,得知他谈论老子用了不同寻常的方法~

  其实一直以来从我小时候翻《道德经》,我就疑惑一件事:老子仅凭借这些书翻译出的思想,就能流芳千古蜚声中外吗?一个辩证思维就能让他如此屹立吗?

  别跟我说社会上那些从《老子》中引申出什么职场哲学什么人生指南的,这么些简单的道理难道自己看《老子》看不出来吗,还要专门花时间花金钱去听这些“学者”再造什么新概念,不觉得无聊吗~这些作者当中有些人在我看来,不仅肤浅而且投机,就是利用社会上很多人觉得艰深而不看老子原著,于是他们解读成简易好懂的来输出,来圈钱。

  道可道,非常道,看到奥修比喻,我们可以对一个盲人说关于光的事,但是他还是不可能真正知道什么是光,因为他无法体验;就像我们形容再多何为爱,也无法让一个人没爱过的人知道什么是爱一样;真理也是一种体验——觉得很新鲜有意思,就看了下去。(但并不是说我就信服奥修这种说法)

  老子的思想一定有在我们惯常翻译理解上更深远的东西,所以才能这么伟大。我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来看奥修的。

  有人说奥修是邪教,书的话以我目前来看并不觉得是邪说,像什么《秘密》、《水知道答案》、张德芬的书这种才是胡说八道,伪书,有毒~另外可能我很早前看过禅学方面的书,灵修什么之类的很多,看过“千奇百怪”的说法,所以不至于对这本书的东西惊悚到觉得是邪教~不过,我以前觉得那些看鸡汤书的人有点好笑,后来想如果那些东西给了一个人在一个很难走的阶段以激励,又怎么能说一无是处呢~

  话说回来,说下看完全书的整体感受吧……对我是有很大帮助的。也许是恰好在看书的这个时间点,是受生活中经历的影响,以及到了年龄心理上自然变化,我有了一些体会,觉得以前真的是睡了很长一段时间啊,我为什么会是那样子呢,为什么执着于那些东西呢,没有益处,还让自己累,为什么要这样奇怪地抗争呢?……现在看来有些不可思议。

  我以前好几年,很习惯做一件事,并且从来,根本,想都没想过这样对不对,就觉得需要这样做,现在感觉真的是操了没必要的心~而且生活有时真的挺戏剧啊,你进的时候,想对方也进,可但是我退的时候,对方居然比以前进多了。

  还有,发生了一件事,换成以前我会特别生气,现在真的就打心眼里很淡定了,吃得香睡得下,想让我动怒不是那么容易的,我真的就不在意了。

  奥修告诉我,生命就是喜悦,我当然想相信这是真的。就算我还存疑惑,也可以放下很多,也许人生就是一再放下。

  奥修让人彻底放下自我,说自我是不存在的,似乎自我是一切痛苦和烦恼的根源,也许我们不能全然相信,也做不到全然放下自我,但是内在可以发生变化。

  暂且以上。

  《天下大道》读后感(九):美的老子

  奥修说,佛陀是天上走的,所以你很难跟得上,而老子是扎根于地的,因此,他和我们都很接近,老子就像一颗树、一朵花、一口井那样平常,他和我们没有距离,因为他呈现出来的正是万物一体的道。这是很美的比喻,奥修有意刻薄了一下佛陀、耶稣、克里虚纳和马哈维依,以突显出老子的道法自然,他甚至说,老子就在他内,他和老子是一体的。

  这些仿佛充满挑衅的话语,是一道很好训练大脑的问题,看你是否会给大脑设定下的那些概念迷惑,你也许可以接受老子和佛陀、耶稣、克里虚纳和马哈维依并驾齐驱,但你无法坦然接受他们比老子“低”半分,好吧,你以为奥修在用你的分别心来分别道,你于是又中计了,奥修说了一辈子需要No mind,他说了一辈子,要记住,他没有什么可以另外给我们,除了叫你放弃头脑。

  道是什么,临济和尚说,饿时食,困时睡。 奥修还说了一个很美的比喻,奥修很喜欢用比喻,一些似真似假的故事,所以,他还和庄子很像,庄子是特别喜欢讲故事的一个人,庄子笔下的故事都很活泼,但他不会给出答案,他只讲故事,因为语言是无法说出道的,语言可以接近道,但语言文字从来没有呈现过完整的道,所以庄子讲故事,他用比喻,比喻是接近感觉的,比喻会提供直觉给你,让你自己去感悟,道是自己的事,不是别人的,所以你只能自己去领悟。

  所以奥修也有很多比喻,他说上班就是工作,而下班就是退休。你怎么可能真的用一个60的年轻数字来设定工作和退休的界限。所以这很美,它就像那个睡着就是死去,醒后就是出生的比喻,因为这是属于自然的,阴晴阳缺周而复始,我们除了感受它、接受它、享受它,别无他法,道法自然,看似很被动,实质却与天地同在,齐物,则逍遥。

  在世人眼里,老子是隐遁的,老子又是烟火气十足的。老子是空的,因为空,所以老子能装下所有的东西,装下名利、装下财富、装下智慧、装下世间万物装修宇宙,装下道。你只有是空的你才能拥有一切,你只有看到一切的空性,你才可能不被一切所迷惑。老子是空的,所以无为才能无所不为,费尔普斯拿了8块奥运金牌,但他只能算是一个超人,他依然是受限的。但你无法超越老子,老子是无法超越你,你怎么可能去超越自然,你可以利用自然、破坏自然,但你永远无法超越自然。

  汽车没有了轮胎将无法行驶,轮胎的里面靠的却是空气,这是空性。船在水上航行,也需要内里的空。任何东西归根到内,都是空性。原子再分,电子之间也保持着相当的空无距离。世界由空而来,只是我们习惯了“有”的感觉,而害怕那“没有”的感受。

  老子是美的,他被迫留下的3000文,美了几千年还是那么的美,奥修也是美的,好吧,事实上,他们和佛陀、耶稣、克里虚纳及马哈维依一样的美,他们的美是无法言喻的,是柔软的。

  因此,我找到这一句话,很美的话:“在外在世界,最柔软的东西是水;在内在世界,最柔软的东西是爱”。

  《天下大道》读后感(十):随风随水

  这不是书评,不需要书评。仅仅记录一下自己体会的观感,记得不全,因为每一页都有黄金般闪烁的道理。

  生命有很多实相,是我不愿意去面对的。

  1. 我总觉得生为人,应该有意义吧,应该对宇宙做出点什么吧?比如在天朝,对毒素食品,污染的空气,是不是应该素食环保?奥修说不需要,你只要存在就好。

  2. 那么应该做个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吧?爱家人,爱朋友,爱猫狗。奥修说,不需要,你只要存在就好。

  3. 至少对社会做些什么吧,那些贪污的,投毒的,剥削的,如果我们不开口,那么正义和公平永不会存在。奥修说,不需要,你只要存在就好。

  你被宇宙“生”出来,或者比宇宙还要无限的东西生出来,已经很久了,如果宇宙无需你做什么,它自己会行动的。人太多时,会地震。树太多时,会火山爆发。水太多时,会干旱。地太多时,会海啸。 你跟草木一样,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当一窝蚂蚁死时,你并没有那么伤心,地震中去世的人在宇宙眼中,跟蚂蚁一样。 你不需要为整个宇宙做什么。

  助人为乐吗,爱家人朋友吗?是的,但是你大部分时间因为他们不懂你的爱而跟他们置气,因为太爱他们为自己感觉委屈,因为爱的太完美而恐惧突然有一天这爱会中断消失。你全然自在地爱的时候不多,而你没完没了质疑别人反思自己的折磨不断。 爱不用学,你没有自我的时候,才会爱。

  至于拨乱社会反正,振臂高呼,谴责和评论,更是扯淡的事。当反对堕胎成功时,世界才有希特勒。当印度阿育王发动战争,一亿人失去生命后,才有了佛法的记载和传承。对错本来就是两分的事情,一个硬币的两面,你无法剥离一面而只保留另一面的价值。 善恶,一把利刃的两边,你拿起刀时,刀背也自然会起来。

  你存在,仅为了让你体验这个状态的生命,你可以记录但不需要评判。 你死了,是体验另一种状态,你死过很多次,直到你不再恐惧死亡。你也活过很多世,直到你学会停止对幻象的探索。

  有人说开悟的经验是感觉无限,既然是无限的,那么无需感觉,抬头望天便是。开悟不过如此。

  生命如风一般,起止无痕。当它消失就是消失了。它还会再来,再来时,不是原来的风,你跟风一般。生活如水,从不问海在哪里,但每一滴水无论蒸发还是集流,最终都归海。

  生命不是迷,是我迷。“我”不是我,而称作“我”。

  颠覆!这本书,对我有20%的颠覆,让我知道以前的智慧不再是智慧,以后也不需要智慧。 因为无论你如何睿智敏感,你总有不知道的东西,所以我坦然活在我的“知道”里,有一天我的未知会突然显现答案,而我已经对答案漠不关心了。

  好吧,我接受现在的自己,一直好吃懒做,并一直幻想着特立独行。如果有天让我做完20件事情就可以达成特立独行,我也会因为好吃懒做而最终半途而废。所以,我接着好吃懒做下去,并不对此有罪恶感,也无需得意。当一天,我的房子也轰然倒塌,家人也突然而去,我再去体验那种“缺失”到底是疼得流血,还是麻木如冰。提醒我,我会告诉你们的。 我不再用一个又一个的“当下”去反思追忆过去,也不用来对未发生的事情做什么准备。 已经浪费过很多“当下”了,必须全然地活在现在片刻中,打开全身细胞,聆听观看享受体验。

  有几秒钟的片刻,我活得如太阳一般,穿透万物,身如宇宙。 你活过吗?

  -----------------

  对了,不是挑刺,是为了再版方便:

  编辑大人:

  1. P140,最后一段3处错误。All and Everything 之间少空格/ 最后一段第一行“古尔捷耶夫的书” / 倒数第4行,古尔捷耶夫的名字

  2.P145 倒数第二段,“当我说无的时候”,是否译成“空”为好?

  3.P206第二段,最后一句。

  4.P211 大哥,是萨特。不是沙特说。

  最后,封底的话简直是对奥修的侮辱,如何为一个宇宙级的智者贴上“印度制造”的标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