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夜绵绵读后感精选

此夜绵绵读后感精选

2020-11-23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此夜绵绵 读后感 

  《此夜绵绵》是一本由阿嘉莎·克莉丝蒂著作,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页数:2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此夜绵绵》精选点评:

  ●结尾真显大家之气,深感玩味

  ●就目前读过的作品而言,这一本挺独特的。“你那样看着我,仿佛你爱我似的”,说出这种话的时候,内心该是怎样悲伤。

  ●这个结局也是醉了...可怜的女主...

  ●以后要抽时间读原版的小说,翻译的还是有点儿味道不对。我是多么喜欢Ellie啊,特别是她唱歌的时候。Mike是个被迷了心窍的傻瓜。阿婆埋了好多好多伏笔啊,要仔仔细细地读才能发现。

  ●看了别人的书评才恍然大悟。不是一般的构思。想靠平常的“思维”去读这本书真是一头雾水,半知不解。

  ●Every morn and every night Some are born to sweet delight. Some are born to endless night.

  ●在真相后,幸福悲剧了

  ●万万没想到凶手竟然是他!整篇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和谜团,但一切竟然是设计好的。人心真是可怕

  ●2008.6电子

  ●阿婆的书中最特别的一本,看到50%才出现死人,前半本全是铺垫,差点就没耐性看完了。

  《此夜绵绵》读后感(一):此夜绵绵绵绵

  记得第一次看到《此夜绵绵》这个书名就很向往,

  辗转大约十年之后,才在今天记起直到看完。

  文章一如书名很缠绵,很寂静。回想历程一如一个人走在长夜里,地上却没留下影子。

  有些人生来活在温馨甜蜜中,有些人生来活在漫漫长夜里.

  然而是追求在长夜里惊醒,还是追求带着血腥味道的甜蜜。

  这是个问题。也许只有心知道答案。也许永远不知道。。。

  《此夜绵绵》读后感(二):宿命而致命的主观悲剧

  这是阿加莎里我最喜欢的小说。此次去京时看见喵咪家的阿加莎,于是和她谈起。她问起我最喜欢的是哪一部,从初中慢慢到大学几乎读完全部阿加莎的小说,我好像从来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但好像又一直知道答案。随后回来,她@了一篇豆瓣给我,我转发了部分,却越来越想写一些什么,以至于此刻为了写这个放下重要的手边工作,甚至专门注册一下豆瓣吧,反正以后也可能用得上。

  这是阿加莎里我最喜欢的小说,如同傅东华的《飘》是所有里我最喜欢的小说。然后经过对比,我发现大部分我喜欢的东西里,都弥漫着一种宿命的不可抗拒的味道。我没查清楚我看的《此夜绵绵》的译者是哪一位,但是确是如傅东华一般的风格,旧式的、翻译名字都是中国形式、字里行间弥漫着微弱却不容置疑的民国气息。这样的译者风格配搭着充满作者意图的小说,永如同一块覆满青苔的滚石,沉沉压在我的心上。

  一个小无赖,一直深深地知道自己是块什么料,并且从内心深处主动要求自己做好无赖这个角色。他爱上了一个坏姑娘。他知道她的坏如同知道自己的坏一样,并以此爱为豪。他们都太想赚钱,太想赚钱后一起以爱之名挥霍钱,于是设了一个局。她是编剧、导演、铺垫者、富家女的忠诚女伴。他是男主角、爱上富家女的真心男、行凶的刽子手。而爱丽,这个美国超级小富女,是那只待宰的羔羊。

  真的剧情并不复杂,从头到尾都是凶手的自述,不悬疑、不设梗,从吉普赛庄开始,如同我们的自然时间一样发展的剧情流淌。于是在完美设计下,美克和爱丽相遇了,爱上了,结婚了,爱丽死了。遗产都成了美克的。突兀的可能只是最后,男凶手杀了女凶手。

  我觉得人,有时候会很无奈地陷在自己给自己设的圈套里。比如你爱他,一直以为自己深深地爱着他,你愿意为了他去做一切,甚至不惜伤害身边一直爱你保护你的其他人。或者就如美克一样,为了爱的女人,为了钱,杀掉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就如同一开始设定好的那样。

  可是醒觉是从爱丽死去的那刻开始的吧!直到失去,他才发现,他是错误的。他对自己的判断没有错,错的是爱。他一直以为的自己的爱,和他自己真实的爱。所以他爱上的是爱丽,是人心深处对一切美好纯洁的向往。当他自己沿着旧路轨迹做下恶事,杀掉自己的爱人,他也扼杀掉了自己内心的所有美好纯洁。人是不能接受这样的残酷现实的吧!唯一能够谢罪并泄愤的应激举动,便是杀掉坏女人。这个坏女人代表了过去他和她共同的恶,是这恶,杀掉了他的真爱。

  这是我的视角,从美克角度出发的视角。可能这就是我和喵咪的不同。她的视角是从爱丽出发的,她写:【她会在唱完凝望Michael说“你那样望着我就好像你爱着我一样”。其实她什么都知道,但是她也无法摆脱这命运。因为年轻时我们总以为,只要陪在你身边,只要我付出、牺牲、把生命中最好的那些献给你,总会如愿。我那么爱你,也许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会改变,你会想我爱你那样爱我。有时候甚至以为你已经同样爱我。直到结束。Ellie在一个甜蜜的清晨,被毒死了,也许死的时候还相信Michael是爱她的,而我们一天天长大、老去,明白有些东西无法拥有,即使再渴望,而人们总是梦想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却不明白结束才是开始。】因为她的生命中,有过深深付出的大爱,也拥有了知遇的相爱结合。所以回头、转身,写着这些,会带着唏嘘、感喟和满足庆幸吧。曾经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如彼如此的纯粹,带着朝圣般的虔诚,献出自己的所有。可是看到如今,我知道自己,恐怕不能。虽然我是如此渴望,但温暖和幸福都娶了别人,所以我只能笑笑说是我拒绝了它们。

  夜夜复朝朝

  有些人生而感伤

  朝朝复夜夜

  有些人生而甜蜜欢畅

  有些人生而甜蜜欢畅

  有些人生而此夜绵绵无尽期。

  郝思嘉以为自己爱卫希礼,最后失去了瑞德。她以为自己爱卫希礼,却为陶乐付出了所有。她以为自己爱卫希礼,直到她失去媚兰。

  人不能太主观,要懂得留机会。而我,太主观。所以深深地恐惧,这种宿命的、致命的主观引发的悲剧发生在自己和他的身上。

  《此夜绵绵》读后感(三):更像是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虽然阿婆的ITV系列电视剧我看过很多,但是《此夜绵绵》是我看的阿婆第一本书。

  Attention:下面大量剧透,未看过原著的谨慎阅读下文!!!!!!

  特别喜欢Ellie,她像个天使,Ellie就像她唱的歌一样,some are born to sweet delight. Ellie虽然性格天真,但是作为一个富翁继承人,她世事皆明,对世间那些不堪的事情,她都是知道的,对待财富,她的安排也是十分精明。她知道她的继母通过四次婚姻拿到了很多财产,但她不以为然,不去judge,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毕竟每个人的出身不同,做事的方式和目的也会不同。所以尽管Ellie身边的人都希望她能找个门当户对的富二代,可是Ellie在遇到穷小子Mike之后却无法自拔地爱上了他,尽管她知道Mike并不爱她,Mike爱的是她的钱。

  阿婆书里面给足了暗示,Mike的计划其实很多人都看穿了。Mike的妈妈,Mike的朋友Santonix,以及Ellie的监护人Lippincott先生。

  一开始Mike在跟Ellie结婚前,最后一次去看望妈妈,Mike的妈妈就跟Mike说他被什么坏女人迷住了。那个时候Greta还没有正式登场,我们有可能会误以为他们对话所指的那个女人是Ellie,其实从头到尾都是Greta。怪不得Mike那么害怕他的妈妈,所以千方百计不想让他妈妈和Ellie碰面,Mike的妈妈太了解她儿子的为人了。后来Mike的妈妈登门来看她们,对Greta也有敌意。临走跟他们夫妻俩说还是应该过二人世界。

  antonix是第二了解Mike的人。他对Ellie始终保持一种怜爱的态度,因为他知道Mike可能会对Ellie做可怕的事情。他多次暗示Greta不是Mike的良人,让Mike把Greta赶紧打发走。对于我们不知道未来故事走向的读者,我们只是被Mike和Greta互相讨厌彼此的假象或多或少蒙蔽了。觉得Santonix之所以要赶走Greta,是觉得Greta喜欢操控Ellie,殊不知被Greta真正操控的人其实是Mike,Greta是要取代Ellie。其实Santonix,早就看透他们俩不为人知的关系了。到死的最后一刻,Santonix还在责备Mike为什么没有走另一条路--跟Ellie真正幸福地生活到永远。

  Lippincott先生出场的时候多次询问Mike到底认不认识Greta,也是这个原因。直到最后Mike收到Lippincott先生从美国寄来给他的剪报才恍然大悟。Greta早就在Ellie邂逅Mike以前就认识Mike了,Ellie不过是她们贪婪计划里的一个棋子。

  Mike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很好的演员,扮演他从来不认识Greta,甚至讨厌Greta。把Ellie当成一个傻瓜,可是聪明如Ellie,怎么可能会对他俩的这些诡计毫不知情呢。可怜的Ellie,就像她对Mike说:“你为什么这样看着我呢,就像你爱我一样。”Ellie身边的那些精明的人早就派人调查过他们了吧。甚至他们家的两个佣人都是私家侦探假扮,由Phillpot上校派来监视他们的,深怕Mike和Greta对Ellie不利。这些还是Ellie好心提点Mike的,Mike这个底层来的傻叉对上流社会人的心机完全不了解。自作聪明以为他们的计划天衣无缝且无人知晓。可能Ellie那个时候也觉得Mike快要实施计划了,好心提醒他,想用更多的时间来感动、把Mike争取回来。Ellie甚至早早就立了遗嘱,遗产的最大受益人还是Mike,只可惜Mike一直都不明白。

  Ellie有多可爱呢,见钱眼开的吉普赛Lee太太,在收了Mike的钱前来威胁并吓唬Ellie的时候,她都不忍心了。告诉Ellie赶紧离开这个地方说:“小姐你的命很好,但是要赶紧远离这个地方,不然你的命运连我都不忍看了。”她看出了Mike的狼子野心,所以最后也被Mike推下山崖铲除掉了。

  最后Ellie还是被Mike和Greta毒死了,她活着的时候,不存在一丝恶念,对Mike和Greta满满都是爱,最后去另一个世界的时候也十分安详。而Ellie死后,Mike只有要杀死Ellie当天兴奋非常,他借口兴奋是由于帮Ellie买到了很棒的生日礼物,其实他兴奋是因为他隐忍了将近一年终于可以实施杀人计划了。他之前也杀过两个人,都是为了钱,第一次是一时起了贪念想要那个手表,于是溺死了坠河的朋友。第二次是因为赌博输了钱,因为同去的朋友赢了钱而眼红,在回去的路上朋友被打劫的匪徒捅了一刀,正好警铃响了,匪徒来不及拿钱就跑了,而Mike则上前补了朋友几刀把钱卷走了。曾经的这些杀人经历让他脸不红、心不跳。可是Ellie死后,他有些迷失了。在曾经初次邂逅Ellie的榆树下,他又再次恍惚看到了Ellie。他一定是太想念她了,他本来是想拿到Ellie的钱和Greta逍遥挥霍的,觉得应该超级快活。但是当他真正拿到一切的时候,他却看到了Ellie,就像他们初次相见那样,Ellie没有变,还是望着他的方向,可是眼睛里已经没有他了。

  再回到家里跟Greta庆祝的时候,Greta兴奋地说着他们未来要走遍全球的计划,他才发现他和Greta要的不一样。他们一开始相互吸引是因为彼此都充斥着恶,他们是同类人,都那么对异性富有魅力,那么贪婪,想要不劳而获,却过最顶级的生活。然而他现在却想永永远远平静地生活在吉普赛庄......跟Ellie。特别是看到剪报后,他意识到他们的计划也许Ellie一直都知道,但是因为爱,Ellie装作一无所知。原来钱不是他最想要的,吉普赛庄也不是他最想要的,而跟Ellie在一起才是,他后悔了。他想起他和Ellie曾经一起甜蜜生活的点滴,可是那些回忆却越来越远了,就像刚刚见到的Ellie,眼睛里面已经不再有他了。Ellie对他的爱没变,变的是他。他很害怕,他自作孽,毁了本已到手的幸福。这时Greta还在高谈阔论他们以后的计划,未来无限奢华的生活,blablablabla,让他不要胡思乱想,不要害怕。他听着,且越来越生气,要不是这个女人,Ellie还活着,还好好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他就不会以后自己孤零零地面对着endless nights了。然后他冲过去,掐死了这个女人,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消除他害死Ellie的罪孽,他才能往生。

  与其说这是个推理小说,不如说是个爱情故事,从凶手的角度来写,阿婆在《罗杰疑案》其实用过类似的写法,剧情也跟《尼罗河惨案》相似,但是我更喜欢这个故事,男主角最后幡然醒悟,知道谁才是此生挚爱,这样就好了,Ellie没有白死,但他的未来将是无尽的黑暗,永远等不到天明。最后附上William Blake的诗,就是Ellie唱的那首歌。诗里面有Ellie,也有Mike。

  Auguries of Innocence

  Every night and every morn,

  ome to misery are born,

  Every morn and every night,

  ome are born to sweet delight.

  ome are born to sweet delight,

  ome are born to endless night.

  《此夜绵绵》读后感(四):回头无岸

  曾经,《无人生还》是我最爱的阿婆小说,直到后来我读了《长夜》。

  无需矫饰的语言,波澜不惊的叙述,温厚的力道,绵绵的情思,像暖融融的壁炉、软软的毛线团一样,满溢着极致的阿婆范儿。

  这是一部写实的作品。凝结了全部心力以第一视角无限渐进地细细揭开了一个杀人凶手的心路历程:顺叙、闪回、整体、片段,乱了次序的时间按照记忆的密码被重构,层层交织,浓墨重彩。

  这是一部不乏象征色彩的作品。穷小子与罪恶,富家女与至善,同谋与欲望,帮凶与贪婪,旁观者与良心,每个人物都对应着一种客体天性,各个人物之间的交锋亦是人性本质的角逐,结局从一开始便已然注定。

  * * *

  从某种程度上说,《长夜》在阿婆的侦探题材作品中是最特别的一部,这本书中有至美至善的女主角和献祭式的崇高爱情,唯独这一次,对应罪恶的不是惩罚,而是救赎。爱丽对麦克的爱纯粹无暇,义无反顾。“你望着我,就像你爱我那样”,看到这句,我和很多阿迷一样,恍然觉得爱丽其实是知道真相的,可是,她并不在意。她仿佛是麦克的圣女,出现在他身边只为了唤起他心底的爱、悔、善意和思念,让他意识到真正值得拥有和珍惜的东西。于是到了最后,顺理成章地,救赎终于到来了——麦克带着难以名状的厌恶掐死了作为欲望象征的葛丽娜。“她害怕了,我最爱见到她怕,两只手勒在她脖子上使劲儿。不错,即令现在我坐在这里,把自己这一生都写下来时……经历啦,感受啦,思想啦,如何欺骗每一个人啦--不错,写起来真是过瘾。不错,我杀死葛莉娜时,真是极其快乐……”这一段的描写淋漓尽致、铭心刻骨,让人眼睁睁看着现实的残酷,看着麦克对于罪恶的告别仪式是制造另一起罪恶,毁灭欲望之火的过程满足着另一种快感的欲望……这样的救赎似乎无比拧巴,却又来得如此真真切切。激荡过后,罪恶终结。故事的尾声既是明亮的,因为罪恶被善意感召,看到了世界其实很美好;也是悲伤的,因为没有神迹降临,主人公不再拥有异于常人的魅惑光环,最终归于平凡——终究只是“平凡”而已啊!

  忏悔了吗?

  释然了吗?

  灵魂得以升华了吗?

  还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吗?

  或许应该庆幸,阿婆不会把某种宗教情怀注入她的作品,她的故事只属于人间。

  苦海有涯,回头无岸。

  * * *

  除了麦克,书中给我最大震撼的人物是黎老太婆。不同于主人公那种本质性的大恶,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某种更可以称之为“平庸”的罪恶。

  此处不能不感叹一下阿婆在塑造角色方面的老辣。本来,黎老太婆的戏份极有限,她的功能定位也只是借以推进叙事的工具。但长于洞察和还原人性的阿婆不会轻易放过笔下每一个人物。这一次,她显然也没有满足于创造一个干巴巴的炮灰。从头至尾的数次出场,几乎是在轻描淡写中,黎老太婆就被赋予了多重真相和被解读的可能性。初登场时,黎老太婆是个带着原始的疯癫力量和神秘主义气息扑面而来的吉卜赛女巫;真相大白后她也揭去伪装,还原成了贪婪的乡村老太太;到了结尾处,在麦克最后的自白中,阿婆的一个回马枪再次杀得人措手不及:

  “有一天,也就是我头一天到‘吉卜赛庄’遇见了爱丽,我们又从公路下山时,遇见了黎老太婆,她对爱丽的警告,使我在脑子里记着要付钱给她。我知道她是为了钱什么都肯做的人。我付了她钱,她就对爱丽警告,恐吓,使爱丽觉得很危险。我当时觉得爱丽因为惊吓而死掉,似乎更有可能。

  现在我知道了,就在第一天,黎老太婆真正给吓坏了,为了爱丽而吓坏了,便警告爱丽,要爱丽离开,对‘吉卜赛庄’不要有任何举动。当然,她警告爱丽,是不要同我来往。我当时不明白,爱丽也不明白。”

  老实说,读到这里,我对黎老太婆这个人物就再无苛责,只有同情和叹息。原来,这个无良的老太太并不是十足的恶棍。她和常人一样,会本能地对罪恶感到恐惧,并试图通过暗示挽救爱丽。然而吊诡的是,黎老太婆在提醒爱丽的同时并没有拒绝麦克的计划和金钱,她依然无怨无悔、持之以恒地担任着后者的帮凶,直到厄运降临。对此,我们可以形容她冷漠、恶毒、不作为,然而事实上,当麦克提出交易时,黎老太婆首先成为了一个身陷困境的可怜人——答应,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拒绝,作为知情者只有死路一条;告诉爱丽实情?她并不知道对方会不会信任自己,而自己只会死得更快……趋利避害是人性的本能之一,黎老太婆大概很清楚这一点,清楚到忘了人之为人,骨子里本该还有和生死同等分量的善恶。

  有时候,看得清别人,却看不清自己。自以为跳出圈子评判他者的人往往不知道脚下就是致命的陷阱,这是黎老太婆的悲剧——或许,也是我们很多人的悲剧。

  * * *

  “‘终了也就是开始’——大家都这么说。

  可是那是什么意思?

  我的故事要从什么地方开始呢?

  一定要试一试,想一想了……”

  我想,透过一个个单独的人,《长夜》是一部指向本体的作品。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一切皆终于死亡,始于……

  哪儿呢?

  关于这个问题,恐怕书中人不知道,我不知道,可能阿婆也不知道。“有些人生而甜蜜欢畅,有些人生而无尽夜长”,她只是拈了一首诗,絮絮地讲了一个故事,然后,像个哲学家那样,把一切归于未知的先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