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读后感摘抄

美国读后感摘抄

2020-11-23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美国 读后感 

  《美国》是一本由张北海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 32开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精选点评:

  ●还实在,很耐读

  ●知识搬运。讲时装那篇谈穿衣心理谈的有意思。

  ●这本里面的篇幅都很长,所以看得我有些闷,但是很多是很有故事的故事,比如说牛仔裤的起源及发展,还有,比较惨烈的故事,比如说“人民教”。

  ●纪录故事

  ●没有想象中好看

  ●前些天看许知远采访张艾嘉 提到了张北海

  ●拉萨回成都的火车上读完的

  ●和一瓢纽约有重叠

  ●挺好的,故事代表了野心勃勃的美国历史

  ●娓娓道来的故事 引人思考。人民教的故事有点窒息,其他几个都可以从各种侧面理解其文化精髓

  《美国》读后感(一):差不多就得了

  网络买书的特点就是这样——你信任作者,有时候文字却是时空错乱的。由于《侠隐》我买了《美国》,结果满不是一回事。

  里面对我比较有帮助的是琼斯的人民教和东河大桥的故事,这些都是掌故轶事。其他的或者太旧或者太本地化,基本上翻翻就过去了。

  幸好书还算便宜,我就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美国》读后感(二):美国历史文化浅读

  如果想了解一些美国的历史,里维斯牛仔裤的来历,还有美国布鲁克林大桥的建成和美国人民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那么你可以购来这本书看看

  如果你是一个摇滚乐迷

  喜欢胖子多名诺,喜欢猫王,喜欢披头四,那么你也是可以一看的

  这不是一本有思想的书

  但让你明白一些东西

  还是能起到这个作用的

  《美国》读后感(三):历史终究是有趣的

  一本混合着历史感与人文气息的文集。作者像一片浮萍,在大半生的时间里漂过中国的大江南北,漂洋过海,几经辗转,最后停在了纽约这片鱼龙混杂之地,这才拿起笔来,用行过万里路的沧桑积淀为我们讲述这块新大陆上的故事。题目都不大,诸如牛仔裤、地铁、大桥,最具野心者,不过是美国摇滚乐早期发展史,却见微知著,读来妙趣横生。它让你觉得,即使短暂如美国,历史终究是有趣的。

  《美国》读后感(四):张大爷的美国

  一大早起来看完了张北海的《美国,八个故事》。这本书在我床头放了很久了,我时时翻看,但是基本上看不到几页就要换其他书。比起《侠隐》,这本书很是不吸引我。

  有点失望,网上关于这本书的评论也不多,估计大家看了都不知道该如何去评论。

  比起《侠隐》,也许是文字风格上太大的反差,也许是叙述上过于枯燥,或者这些内容本身就不容易写的有趣好看。

  第一章是写李维斯和牛仔裤起源的。说实话,不是一般的难看。因为关于牛仔裤的起源,几乎所有穿过牛仔裤的人都能说上几句,把这些资料整理出来,给自己做个存档没什么。但是作为书籍出版,就难免有骗钱的嫌疑。我承认张先生的资料相当详尽精确,只是这些资料不是我买这本书的初衷。

  其他类似纽约地下铁的故事,东河大桥的故事也差不多。

  整本书里,最吸引我的就是摇滚乐和时装的故事。起码,这两章,我看到张北海在《侠隐》里的文字感觉。一样的枯燥叙述中,有了作者的主观情绪在文字中流露。

  也许归根结底,我更喜欢对人的描写,而不是地铁和大桥。 这本书其中一个章节,从理想到梦魇,是关于人民教教主琼斯的故事。这大概是整本书里最有血腥气的一章,但是和其它的章节一样,它给我的感觉像是一篇新闻稿。冰冷,清晰,不沾人气。

  我喜欢《侠隐》,却无法喜欢这本书。也许我这样的读者太挑剔,或者这种类型的书原本就不该买来看。不能说书不好,只能说我不喜欢。

  这应该不是作者的问题,而是每个人的阅读习惯和方向不同。有些类型的书,我打死也不会看。

  估计还是有人喜欢这本书,觉得看了就认识了美国。

  尽管在我看来,张大爷的美国比我想象的要老。

  《美国》读后感(五):纽约的司机驾着北京的梦

  近来,各色书写、解读美利坚的书籍,在坊间甚为流行。这些或雅或俗、亦庄亦谐的“美国学”作者,若排个座次的话,俨然已成代际。比如,有人说董鼎山、董乐山兄弟为第一代,林达夫妇为第二代,薛涌为第三代。又有人说,一代是周励、钱宁,二代是林达,薛涌算第三代,李雾是第四代。但是,不管哪个算法,似乎都忘了还有一个写美国“故事”的老手——张北海。

  张北海,何许人也?说起来,和白先勇一样,算是一个台湾的“高干子弟”(用张北海自己的话说就是“外省籍至少中产家庭的子女,多半有点海外关系 ”),天生的“亲美派”。他本名张文艺,祖籍山西五台,1936年生于北京,就读于北平美国学校。父亲任职于政府部门,有军队背景。抗日战争后全家避居重庆,战后返回北京。1949年随家人迁往台湾,就读于台北美国学校和台湾师范大学。1962年赴洛杉矶深造,读比较文学系。1972年因任职联合国而迁往纽约,定居至今。

  若论资排辈的话,张北海在美国“混”的资历仅次于董鼎山,要知道,那位近来大红大紫的木心先生,虽出生于1927年,可是直到1982年才出国定居纽约的。

  谈对美国的书写,不提张北海(包括木心),大概因为他是文人,不是学者。老一辈“纽约客”的文人气,不大合当代“知道分子”的口味。的确,张北海之穷尽三十年的时间,书写美国的点点滴滴,在他完全是副业,是乐趣。他一不打算还原美国的真相,二不打算替国人启蒙,故而在他笔下,看不到那种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教育一类的知识制度分析,看得到的,只有牛仔裤、地下铁、摇滚乐、时装和便装……这些小玩意,更确切地说,是文化和生活。

  在内地,张北海文名了了,在台湾,他却名气很大。这当然不是因为叶嘉莹是他的中文老师、张艾嘉是他侄女,也不是因为他在美国华人圈中的“江湖地位”(上世纪八十年代,内地和台湾许多去美国混的文化人,都要拜他的“码头”,从他那里讨些经验),而是因为他为人和为文的风度。

  和阿城、陈丹青、张大春一样,张北海潇洒,通达,还有些念旧,是真正的性情中人,魏晋一流的人物。他的生活跟文章一样,自然纯粹而又有点艺术化。他的行事作派,写下来,俨然就是一篇活生生的“世说新语”。据说,年已古稀的张北海,至今还喜好穿牛仔裤,可谓不服老。

  在一篇谈美国Levi’s牛仔裤掌故的文章里,他回忆自己少年时头一次穿牛仔裤时的情形:“三十年前的一个秋天的下午,台北市龙泉街九十二巷快到底的一幢日式小楼内的卧室里,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孩正慢慢地穿上五天前他朋友送他的生日礼物,一条四天之内洗了三次、试穿了两次、前面口袋上端两头打着铜钉、后面右方口袋边上露出一面小小红旗的靛蓝色长裤;现在第三次试穿时,深蓝色开始微微发白,冷冰冰的粗布仍带点湿,还不够软,但他觉察出这条裤子已在按照他的腰、他的小肚子、他的屁股、他的裆、他的大腿的形状开始缩了,紧紧地裹着,使这个天真无邪的初一学生经历着难以形容的兴奋和快感……”在他笔下,这种拿美国掌故说台北往事的小花絮,比比皆是,有些温情,也有些伤感。

  张北海,是本雅明所说的那种“讲故事的人”。他二十六岁留美,客居至今,真是十年一觉纽约梦,赢得美国薄幸名。他那些读解美国的文字,与其说是“ 美国学”材料,不如说是台北的忆旧文章。为了美国而美国,那就不是张北海了。台北、北京于他,方才是待人夕拾的朝花。张艾嘉说张北海是“中国最后一个嬉皮士”,陈升有一首名为《老嬉皮》的歌写的就是他,大约是觉得他有玩世的味道吧。但我觉得,由名词人古敏倩作词、张学友演唱的一首《纽约的司机驾着北京的梦》,拿来描绘张北海,倒更为俏皮:“吃着那汉堡包却想着水饺/在chinatown 去找那家乡的味道/整天驾着车在那画满图画的街上绕/陌生的灰尘也偷偷的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