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mains of the Day的读后感年夜全

The Remains of the Day的读后感年夜全

2020-11-05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The Remains of the Day 读后感 

  《The Remains of the Day》是一本由Kazuo Ishiguro著作,Tantor Audio出版的MP3 CD图书,本书定价:USD 24.99,页数:2012-6-2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Remains of the Day》精选点评:

  ●A book of nostalgia and I cannot even rid myself of the touch of melancholia during reading. Depicting a perfect picture of English splendour as well as the demonsration of English values.

  ●好多年前读到董桥推荐这本书,说石黑的英文写得地道英国人也极为欣赏,买回来读到第二章就停住;时隔多年后直至他获奖才很没有节操地从书架中拿出续读,花了十天时间。听说翻译很一般,所以不知是不是该庆幸自己硬着头皮读原文。石黑就是个英国人了吧,据说他只用一个月写完这个故事。

  ●当选择与追忆这些“选择”所带来的“转折点“时,人面对人世以及其中所有可能性,渺小似面对瀚海,其实分不清那是日出还是日落时刻。那种幽暗与光线搅拌生成的暧昧,以及站在这一时刻左边还是右边的选择里需要的坚硬,是这部小说语言尝试并取得的成就,也是最值得玩味的地方。

  ●大概是语句结构的缘故,整个小说显得有些闷,读着感觉很漫长……

  ●故事的开头平淡无奇,像一池平静极了的湖面,随着Stevens的点点滴滴的回忆逐渐穿插在他的旅途中,故事变得惊心动魄,露出了他深藏在内的波涛汹涌。将回忆串起来,“Stevens”的轻描淡写却让我深深为他难过,无力,心痛。 P.S.石黑一雄的文字非常精致,不紧不慢,读起来很舒服。

  ●略读了中间政治,对父亲的描写很动人,最后女K对于丈夫 grow to love him 深有体会

  ●Mr.Stevens对过往的种种回忆,描写得很好,不自觉会联想到唐顿庄园里面的Mr. Carson。往往我们选择了一条路,就避免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长夜漫漫,追忆似水年华。

  ●对于管家来说,那期待已久的一天即将结束,但他反复安慰自己说,一天最美好的时光是黄昏。对他的管家生涯来说何尝不如此。时代变迁,他坚守一生的理念像忠诚、勤勉、奉献,现在证明都是毫无意义甚至错误吗?他要安慰自己。这本书对待战争伤痕的反思,像极了石黑头两本日本题材的书,一脉相承。本书用最简单的英文单词写成,阅读门槛非常低。

  ●没有悲剧故事 有悲剧人物

  ●等车的那一幕,太真实了。

  《The Remains of the Day》读后感(一):碎碎念

  石黑一雄在短短两百多页的小说中要讨论的东西很多,比如英国人,尤其是英国绅士的特质,人民该不该享有广泛的民主,政客间的斡旋,贵族的没落,以及什么构成了管家职业的尊严,人生的意义落脚点在哪里,等等等等,而使我惊讶的是,通过管家这一视角,Ishiguro能够对这些问题都给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对Stevens这一人物的解读广泛认为是缺乏人情味的,即what makes a human being的特质。Stevens认为这体现在他缺乏Bantering的技巧,也即幽默感。他与父亲的关系,与Miss Kenton的关系以及面对Gentlemen时几乎与机械的回答,以及Mr Carleton的反复追问他是否有curiosity,都印证了这一点。

  但是难道能因此就否定Stevens人生的意义吗?甚至是从读者、旁观者的角度去否定?显然Stevens的人生不需要别人来judge。他自己秉持的人生信条就是要be professional,显然他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就不能得出结论说他的人生是苍白而无意义的。

  但是这样的人生却是并没有给Stevens带来他追寻的答案。直到小说最后Ishiguro才通过Stevens之口告诉他的读者人生终须往前看,不要一味沉溺在过去。不停地回忆过去确实是Stevens在他一周的汽车旅行中最常做的事情。昨日之辉煌已不可重现。事实上,Stevens和Miss Kenton都提到过类似于即使直到过去的turning point,但是人生确实是不能再倒退的,那么再去思考如果当时做出不同的选择会怎样对于当下的生活来说也便显得徒劳而无用了。

  所以在我看来,这本书的结尾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光明的。Stevens会继续他的管家生涯,并且得以于这次汽车旅行,有了新的体悟,不会再沉迷于过去的回忆中。而Stevens和Miss Kenton也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和解,Miss Kenton继续去过她的小日子,期待着外孙/外孙女的降生。

  关于政治方面的讨论,Ishiguro最常重复的一点(借Stevens之口),就是不同职业的人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让政客们,或者说精英们去管理那些国家大事。在经过一个小村庄时,叫做Harry的农夫却认为人民应该享有广泛的发言权和参与权,只是其他农民显然对此不屑一顾。People want to be left alone大约是书中的表达。而我也无权对此进行批评。

  这似乎就又回到了关乎人生意义的终极命题。我之前说过小说的结尾甚至可以说是光明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带有宿命论的色彩。人既然无法主导自己的命运,那么便只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达成一些事情。纵使命运无常,活着,甚至是带着希望活着,确然是比死亡需要更多的勇气的。

  《The Remains of the Day》读后感(二):压抑下的情感力量,读石黑一雄《长日余辉》

  日裔英国籍作家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获颁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感觉有喜有憾,喜的是文学奖终于从流行文化的歧路回归文学本真,石黑一雄获奖实至名归,憾的是我喜爱的村上春树又一次与诺奖失之交臂。颁奖词说:“who, in novels of great emotional force, has uncovered the abyss beneath our illusory sense of connection with the world.”(他的小说蕴涵着巨大的情感力量,在我们与世界相连接的幻觉之下,揭示出一道深渊。)

  我与石黑一雄的作品相遇其实很早,但只接触过一部——The Remains of the Day。在我对电影如痴如醉的年代,有一阵十分着迷舒缓、细腻、恬淡、优雅、叙事诗般的英伦经典风格电影,其中最喜欢的两部就是《The Remains of the Day》和《Howards End》。说起这类英国电影,当然不能不提Anthony Hopkins和Emma Thompson,他们俩一起或者分别担纲了几乎所有这类电影的主要角色,他们炉火纯青的演技,为这类有些沉闷的电影,带来无与伦比的视觉和心灵体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他们演艺生涯的顶峰,几乎每年都有一部甚至两部电影获奖,真是拿奖拿到手软。

  虽然很喜欢电影《The Remains of the Day》,当时并没有想读原作的念头,直到一位喜欢石黑的好友极力推荐,遂找了英文原著来读,竟然爱不释手。小说的文字简洁、优雅,没有过多的渲染描写,全书仅以Stevens第一人称的倒叙和回忆,把人物的内心刻画的细致传神,把一缕淡淡的情愫贯穿的微妙怅然,令人回味无穷。作者的笔触优美细腻,不动声色,娓娓叙来,宛如一涓清澈的山泉静静流过,看似有痕也无痕,看似无痕却有痕,每一个小小的涟漪,都能牵起心灵上的波动。

  tevens是一个英国贵族家的大管家,他忠诚、尽职、克己,他一生坚守的品格就是尊严,忠于职守的尊严、维护礼数的尊严、寡言自律的尊严。对这个尊严的维护和坚持,成为他为人做事的戒律,让他在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敬的同时,也不得不舍弃人伦道义、两情相悦。

  二战之后的英国,已至晚年的Stevens接到了一封20多年前曾一起共事的Kenton小姐的来信,让他开始了一次从来没有想过的乡村旅行,勾起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回忆。

  30多年前,Stevens是达灵顿庄园的大总管,Kenton小姐还有他的父亲同为庄园里的管事。印象中传统的英国大管家就是这样,忠诚、认真、严肃、尽责、刻板、一丝不苟,虽然身为下人,却对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充满了自豪感。Kenton小姐是一位非常尽职能干的管事,兼具女性的柔软,深得Stevens倚重。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平凡琐碎的间隙也有温情浮现。“我最喜欢二楼卧房窗外的景色,我还记得那大片的草地和山坡,在夏日的傍晚,那个景色尤其动人。告诉你个秘密,那个时候,我经常在那些房间里,望着窗外的景色,静静的坐很久。”,Kenton小姐在信中写到。Stevens还记得,他与Kenton小姐并肩站在二楼的窗户旁边,看着楼下院子里踽踽而行的父亲。

  像Stevens这样的职业管家,把对主人的尽忠职守当成一种荣誉,高于一切的荣誉。为了荣誉他在父亲弥留之际,虽然近在咫尺,却不得不强忍着眼泪堆出微笑,周旋于主人的驱使和宾客的刁难之中,未能见父亲最后一面。为了荣誉他在得知达灵顿勋爵私通纳粹德国,出卖祖国的时候,仍然违背自己的良心和道德,毫不犹豫地执行开除犹太佣人的命令。为了荣誉他在心中滋生出对Kenton小姐的好感和爱意,也明知Kenton小姐对自己心有所恋的时候,却冷淡地拒她于千里之外,留她在黑夜之中独自伤心流泪。

  20多年过去了,Stevens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还会跟Kenton小姐见面,平静而略显压抑的回忆中,时光倒流,流过与亲人生离死别的伤痛,流过对旧时代和贵族文化的怀念,流过对情缘错失的悔恨,流过一段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的爱情故事。

  这本书的中文名译成《长日将尽》,也有译成《长日留痕》,我都不甚满意。书中有一句画龙点睛之语: “We cannot turn the clock back now. We cannot spend our lives dreaming about what might have been. One should be grateful for what one has.” 细想之下,我们的每一个明天难道不都是生命中的the remains of the day吗? 与其纠结于过去,不如珍惜今日,拥抱未来。所以我更愿意将它译为《长日余辉》。

  《The Remains of the Day》读后感(三):~~~

  虽然早有听说石黑一雄,但身边朋友对他的评价都一般,今年诺奖之后我才开始读,看了《小夜曲》、《远山淡影》、《长日留痕》、《浮世画家》。没有太细看,有些是听完的,对这几本做一个大致的印象总结。

  1

  《长日留痕》获1989年布克奖,是比较没有争议的一部好小说。东方人总试图在石黑一雄的小说中寻找东方元素,但《长日留痕》似乎是被误解最深的一部,日英的内敛有明显的差别,它的人物的克制和内敛,并非来源于日本的民族性格,而是English gentleman(或许不用加上定语,因为按小说中的说法,只有英国才有绅士)。石黑一雄骨子里是什么不清楚,反正不像日本人倒是真的。他的东方元素仅止于素材,描绘日本人物时反而有些用力过头的痕迹,因而行文上其实倒没有感觉他的克制。所有他的小说,我都是读得无法停下来,看似平淡但很有韵味。

  《长日留痕》我很喜欢,看完说不出话的那种,觉得都被说尽了。故事主线是身为男管家的Stevens兢兢业业,恪守自己管家的本分和职责,情感内敛,因而错过同另一名女管家Kenton的爱情。

  这部小说非常真实又非常梦幻。构筑的舞台背景(一战后)是梦幻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是真实的。或者相反。这种真实和梦幻有非常有趣的相互印证关系。Stevens和Kenton感情的走向,无论发生在哪个历史环境下都是必然的。而他们的感情在历史洪流中又非常地微不足道,由于他们的身份,使得他们能够间接地“目睹”历史重大事件的发生。

  石黑一雄接受采访时说到管家的隐喻是两方面的:一是一种感情上的冷漠。英国管家必须非常矜持内敛,对周围发生的事不能有任何个人反应。这似乎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能够让我们了解到不仅是英国人的,而且是人们普遍都有的那种担心在情感上受到牵扯的想法。另一个是管家象征了将重大的政治决定交由他人的一类人。他的说法是,“我会尽我所能为这个人服务,而通过他我也向社会做出了贡献,但是我自己不会做出重大决定。”

  我比较主观地认为,多数读者会代入到感情上的冷漠和克制当中去。这故事如果仅仅是罗曼情感小说,也没什么可耻的,用全书里最露骨的一段话:“Good gracious, Mr Stevens, it isn’t anything so scandalous at all. Simply a sentimental love story.”

  有人讨厌Stevens,觉得他懦弱且古板;也有人喜欢Stevens,因为读者自己也是擅长克制情感的人。但无论如何,都说明Stevens的形象生动而饱满。

  我看到那段Stevens学说俏皮话,觉得特别心酸。新主人Farraday是个美国人,很喜欢逗趣,Stevens学着理解并且用自己的方法回应着,他认为这是“an entirely new sort of duty required of me”,但是Stevens的俏皮话说得实在是太严肃了,以至于Farraday完全无法理解。

  我也是这样,我不太会讲笑话,但很想在这方面进步。进步很慢,我最好笑的一次大概是我给自己整理的《如何讲笑话说明书》被同学看到了,大家嘲笑我认真又蠢的劲:怎么有人认真学说笑话?我非常理解,这种人,即便不是管家的身份,都感到有责任去践行环境所要求的言行习惯。

  2.

  当代作家面临的问题之一是离读者太近了,缺乏距离感。读者不太容易“原谅”那些同自己的认知不同的地方,会比较倾向于喜欢“三观相近”的作家。这些认知包括,在现当代生活中,究竟什么是值得书写的?小人物究竟是多小的人物?是用底层的小人物描述人间疾苦,还是用中产的小人物讽刺这个时代?

  我在《远山淡影》中看到了一种答案,在《浮世画家》中又看到了另一种。

  《远山淡影》是成熟的处女作。虽然不能完全说是移民小说,但它确实是让人理解了移民的一些心态。再往上走一点,移民的原因无非也就是战争伤痕。回过头来看标题,就会觉得那是一个很大的隐喻,旧时战争伤痕帝国主义种种的投影。石黑一雄说他在英国做社工时,见过很多移民,他们对于过去的事情觉得羞耻时,就会用”我有一个朋友”的方法来讲述,那些故事需要一个出口。

  《远山淡影》里,叙事者Etsuko讲述她年轻时(日本的二战后),在长崎有一个朋友Sachiko,作为单亲妈妈的Sachiko非常不关心自己的女儿,一心想要跟美国大兵去美国,却极力声称是为了女儿考虑。故事到了最后,原来Sachiko就是Etsuko,Etsuko同这段岁月的愧疚感、同过往的自己到底还是无法和解。

  因为是“谎言”,这会造成这些讲述必然有矛盾之处,一种悬浮在空中的感觉。石黑一雄没有用功去做调研?他的故事里,连一间日本屋子是什么样都描述不清。我觉得是有可能的。石黑一雄的描述是比较抽象的,似乎想营造出一种脱离历史环境背景的错觉。

  我有个解释。作家究竟是不是上帝视角,是不是要在知道所有细节的情况下,才去动笔书写。

  很有可能他传递的就是现实中的他,一个在英国的日裔,所能听到看到的故事。如果他知道了背后的所有细节所有“秘密”,那么反而会不真实。假设石黑一雄知道日本的屋子长什么样,那可能反而会怪怪的——因为那是他不应该知道的细节。

  在这里我尚有些疑惑,刻意同那些”真实”保持距离,是否是正确的?

  3

  石黑一雄在获得诺奖之后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在个体世界里,努力地去实现自我,去寻找爱;但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与更大的世界交融在一起,而那个世界是一个被政治主宰的反乌托邦世界。所以我总是关注同时存在的大小两个世界,我们不能顾此失彼。”

  在《远山淡影》当中,有一个不重要的支线,Etsuko的公公是一名对过去战时人生的价值观耿耿于怀的退休老师,石黑一雄认为需要用另一本小说去讲述这一类人的故事,于是就有了《浮世画家》,讲述了一名画家在战后重新思考自己在战时的亲军国主义立场。

  某种角度来讲,《浮世画家》于我们现实的意义更大。人物反思的不仅仅是战争的意义,还有责任的问题。当中点醒老画家的是年轻一代,老画家认为在战争中为国家尽忠效力,战斗和工作过的人们,不能被称作战争罪犯。而他的晚辈们则指出,正是这些人把国家引入了歧途,他们应当承认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而不是活得好好的,甚至比以前更得意,这是“the greatest cowardice“。

  ——由此可以看到《浮世画家》之于《长日留痕》的萌芽,在《长日留痕》里,勋爵对于祖国卷入战争似乎也负有责任,但管家作为旁观者的态度又是如何?这里的现实意义是,即便是再小的小人物,也无法脱罪掉身为旁观者的冷漠,这是旁观者的懦弱。

  石黑一雄似乎营造了一个他自己小说的王国,主线支线互相缠绕。

  4

  我读的第一本是《小夜曲:黄昏五故事集》,当时觉得这种类型的小文章颇不错,后来感觉觉得这可能是他相对较差的一本。题材是他熟悉的音乐,很流畅,但是故事有时没头没脑地结束了,这就结束了吗?留下的余味是有那么点,但又差了点什么。

  石黑一雄的用词很简单,以至于很多评论说他乏味。他说他大学时写文章很喜欢用些空洞的词汇,用句号隔开(简直是银镯风),现在大概是对过去的修正吧。

  《The Remains of the Day》读后感(四):那吊诡的主仆关系

  小说《长日将尽》(The Remains of the Day)的主题是尊严,通篇沉吟于此,低回徘徊。而铺陈这一沉重主题的,则为一个爱字,包括男女情爱、家国忧思与普世怜悯,以及主仆间的宽仁与忠诚。由此牵连的劳动伦理、代际亲情和邦国之道,乃至于所谓普天之下的永久和平,不过为此主题的延展与变奏,并构成了追究这一主题的错综背景。无奈人世聚散,本就无常,所有的这一切,恨爱情仇,构成了人生,演绎出人间,却终究不过是对于“无可慰藉之慰藉”。那一腔怅惘,不经繁华,难能体味,可待得悟出,却早如云烟。

  其间一脉潜伏而横出,将这一主题引向颠覆性揶揄的,就是主仆互动所撬动的主奴关系。小说中浓墨重彩描述了“二战”爆发前夜的一个深夜,几位大英帝国的赫赫权贵汇聚乡间庄园,吞云吐雾,纵论天下。所谓民主是逃不脱的话题,而发生了男主管家与权贵客人间的一段精彩对话。基本背景是,斯时斯世,德意举国整备,苏俄逆势崛起,彰显着强人政治和权力意志的摧枯拉朽。相形之下,民主英伦仿佛步履维艰,在斯潘塞先生看来,全因民主体制“是一种过时的体系”,早已不合时宜。这一体系任由普罗大众置喙邦国大端,而芸芸众生,无论心智还是心性,均不堪担当。这不,一帘花信,两杯三盏,多病逢春,好个愁煞人也。

  还是先来看看男主管家以第一人称叙述的与斯潘塞先生的这段对话吧:

  “我的朋友,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我们有个一直争执不下的问题需要你的帮助。告诉我,你认为我们跟美国之间的债务状况是导致目前贸易低迷的关键性因素吗?抑或,你认为这只是个幌子,问题的根源其实是我们放弃了货币的金本位?”

  “非常抱歉,先生,”我说,“可对于这个问题我实在是无能为力。”

  然后斯潘塞先生又开口道:

  “那么,你也许能在另一个问题上帮到我们。倘若法国和布尔什维克之间当真达成了裁减军备的协议,你认为这对于欧洲的币值问题到底是利还是弊呢?”

  “非常抱歉,先生,可对于这个问题我实在是无能为力。”

  “我的朋友,请一定帮帮我们这个忙。赖伐尔先生最近针对北非形势的演说的真实意图到底是什么?你也认为他这不过是对于他自己党内民族主义极端分子迎头痛击的一个策略吗?”

  “很抱歉,先生,可我在这个问题上实在帮不上忙。”

  至此,这段对话,哦不,斯潘塞先生关于民主体制不过是群氓政治的即兴测验,终于告一段落。测验印证了他的预设,那就是,“将国家的重大决策交到我们这儿的这位朋友以及像他这样的数百万民众手中”,是多么的荒唐。怎能指望他们理解庙堂奥义,从而与闻邦国经纬。议会民主政制面对众多难题,却一筹莫展,治丝愈紊,其因在此。毋宁,“看看德国和意大利……看看强权的领导一旦得到认可,将有多大的作为吧。人家那儿可没有这套普选的谬论胡言。”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籍日裔小说家石黑一雄部分作品英文版,包括《长日将尽》( The Remains of the Day )

  可是,问题在于,大人先生们,这位第一仆人,爵府管家,才是这场谈话的真正操纵者呢。如其夫子自道,谈话伊始,从吃惊于斯潘塞先生的提问,再到“明白了真实的状况,也就是说,很明显对方原本就期望我对这个问题束手无策”,不过一瞬间。既然如此,那好,就满足你们,让你们乐呵,也是尽责于爵爷。于是,在明白提问者的用意与斟酌回答的瞬间,第一仆人“甚至刻意表现出一副苦思冥想的表情。”面对此情此景,“那几位绅士正愉快地相视而笑”,心中荡漾着的当是“果不其然”的轻曼小夜曲。随着提问再三,大人先生们乃“继续窃笑不已”、“又是一阵强忍住的笑声”、“又引起一阵笑声,这一次几乎是毫无遮掩的了”,到最后终于爆发出 “一阵毫不掩饰的开怀大笑”,小夜曲的轻曼温婉变成为波尔卡的市井浮浪。

  多么吊诡,朋友!这边厢,仆人装聋作哑,大人先生们其乐陶陶,殊不知倒像一群被他牵着走的蠢猪。那边厢,主人们觉得略加测试,即已验证己说,在心满意足中兑现了牧羊者的权力意欲,再度坐实自我身份认同,却终究沦落为仆人的弄臣。另一方面,装聋作哑是为了取悦爵爷的宾客而尽责于爵爷,说明此时此地不容你有任何己见,你也不能有任何己见,而无一星半点儿己见的仆人才是最好的仆人,哪怕你是贴身侍奉的第一仆人。其所证真的是仆人弄臣身份的名与实,对应的是木偶上方那条宰制提线的游游荡荡。而大人先生们纵便实际如同蠢猪被弄臣牵着走,但毕竟径遂己愿,坐实的是实实在在的统治关系,如同大街裸行的国王,就裸行,裸着行,怎么着。就此而言,的确,“对奴隶来说,主人是本质”,是他必须奉为真理的“独立自为存在着的意识”。德语先哲有言在先,不予欺也。却原来,脚下的大地就是天顶。但是,主仆异位,互为弄臣,却是真实发生的历史进程,其奈也何。于是,真实与虚幻,向心输诚和虚与委蛇,有意回避、遮遮掩掩与单刀直入、不加掩饰,就这样构织起一张天罗地网,每个人既是网眼,也是网中杂碎。此后七十年,巴黎一位哲人搬弄辞藻,慨言“对话”是一种“双向捕获”,证之今古,同样不予欺也。

  至于斯潘塞先生口中的德意俄,那个令其艳羡的政制范本,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按照作死的节奏,早已灰飞烟灭矣。

  本文一开头就说小说的主题是尊严,但读者诸君尚需留意的是,对此沉吟心头、再三致意的不是豪门权贵,而是男主管家,一个厉行身份差等、严明阶级阵线社会中的爵府第一仆人。则尊严何在,为何需要尊严,终究令人难堪。实际上,第一仆人父子两代均为爵府管家,终生服务,而念兹在兹“尊严”二字,并引为“伟大管家的特质”。至始至终,第一仆人于此时加咀嚼,钩沉发篁,长篇大论,却从未见大人先生们就此发表过只言片语,则尊严何在,抑或不过只是爵爷们的一种体面或者特权,仿佛不言自明矣。也就因此,在小说行将结尾之处,长日将尽,暮笼四合,海天迷蒙,这位以侍奉献身于高贵事业的明主、认为对其忠诚尽责就是同在服务于高贵事业,也就意味着个人尊严功德圆满并以此为终身己任的第一仆人,突然心生感喟——虽说念头一闪,稍纵即逝——主家人品高尚,但终究“误入歧途”,所行绥靖之策不过妇人之仁,甚至于不免为纳粹张本之嫌,终究祸国殃民,证明他们真的反倒秉具奴隶品性。但是,但是,纵便如此,“至少他还有勇气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承认是他自己犯了错误……他至少可以说,那是他自己的选择”。就此而言,帝国斜阳辉映下,不妨说“爵爷是位勇敢的人”,也可以说是一个始终洋溢着自我张力的饱满生命。

  相较而言,凄惶返视,顾影自怜,我这算是哪门子事呢?就连心有微澜亦且沉静平抑,一枝一叶不入孤独心房,所思所虑不外尽责、尽责还是尽责,却为何水流云去,落日无痕?于是,乃有这位爵府管家下述自讼式沉痛道白:

  “而至于我,我连这样的话都不能说。你知道吗,我信赖他,我信赖爵爷的智慧,在我为他服务的所有这些年间,我一直坚信我所做的全都是有价值的。我甚至都不能说是我自己犯了错。说真的——你不得不扪心自问——在这其中到底又有什么样的尊严呢?”

  是啊,将选择的自主性,包括信任的选择性,全都无保留地投诸自己的东家爵爷大人,认证为自己的主家,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则忠诚这一美德充其量不过是精神怠惰的代名词,信赖驱逐的恰恰是理性的最高品质怀疑精神。由此顺流直下,所谓的尽责不过是帮闲,如果说不是帮凶的话。

  可是,若无忠诚与尽责,连信赖或者基本信任也无,这人间岂非更且不堪?何去何从,作者并无答案,恰恰是将选择交给了读者,拷问着人间理性究竟理性几何,人心还能有多大的承受力。生命的万丈深渊,端赖理性搭建栈桥;人生如不测湍流,惟凭爱情方能渡过。人心流淌其间,承载起生命长旅中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一次又一次的选择。由此生命不过是选择之选择的串串连环。在放逐犹疑之际,肯定了怀疑才是最高的信任,而为一切信任开山辟路。行文至此,诸君,若说尊严,可能就在于选择的辗转反侧及其引致的理性之低吟长啸了吧。

  当然,如果尊严只是意味着“不要当众宽衣解带”,如第一仆人某个时刻所言,则其降格为脱离自然状态的社会标格,也算是文明底线,则又当别论,夫复何言。

  哦,对了,诺奖得主石黑一雄笔下的这位男主名叫欧姆?史蒂文斯,据此拍摄的影片,幻化为一曲缠绵悱恻、一唱三叹的凄美爱情故事,几乎满足了对于那个时代英伦恋情的全部罗曼想象。不说别的,单是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与艾玛?汤普森(Emma Thompson)两位人精,更不用说爵爷的扮演者们那一口伦敦腔,上流社会的调调儿,如同法国电影里巴黎男女无止无休的啁啾,就让人心烦,但却酥了。

  至于在下我呢,屡遭“约谈”这一“对话”之后还有闲情逸致品评小说,信笔作文,而且,居然尚能文从字顺,也似乎无仇无恨,就在于——还是如同巴黎那位哲人所言——“所有的写作都是一封情书”,我想加上一句的是,也都是一种徒劳但却必要的自我心理治疗。

  否则,我们岂不终身为奴、代代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