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零还少读后感摘抄

比零还少读后感摘抄

2020-10-30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比零还少 读后感 

  《比零还少》是一本由[美] B·E·埃利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比零还少》精选点评:

  ●既比不上在路上,也不如裸体午餐。Sucker.

  ●This book doesn't know what it wants, just like Clay

  ●……

  ●人性的另一个极端

  ●堕落天使的故事,拥有一切,却一无所有,含着钻石钥匙出生在纸醉金迷的巅峰,却因此被抽干了灵魂,望向孤独尘世,虚无感远比半山的迷雾更缥缈。哭不出的苦涩,如同夕阳的余光把脸庞粗暴切割的阴影。

  ●读完除了感叹怎么可以这样有点恶心以外也没什么感受了…作者用冷漠的口吻写了一群富二代空虚迷乱的生活,所有人都在堕落,没人想被拯救,也没人可以拯救他们 ,都是群渣,都一样垃圾。也没什么好同情的,自作自受,不怪社会,不怪钱,怪他们自己和他们父母。父母没教好,自己又不学习,连个正常的三观都没有。整本书呢作者写了一个丑陋的现实,但是没有一点解决方案,没有希望,一点积极向上的都没有,就只是在陈述,不好看,没意义,略略略。

  ●出版于85年. 翻译不错. 所以给三星...

  ●上流社会

  ●很后现代的感觉,叙事很平淡,而且乏味,精神空虚,很多细节和心理,却又不是很荒诞。

  ●混乱的青春

  《比零还少》读后感(一):看完就和封面一样

  被封面和书名吸引,给人一种平淡却又不失风度的感觉,内容也的确如此。全篇平平淡淡地叙述着一个富二代的一生。滥交、强奸、吸毒、自残一些对我们来说不可理喻的事情,却又随着阅读地深入变得越来越平淡无奇,一句“我没有任何可以失去的东西”贯穿了整本书的中心————就像是一个老年老油条在和自己的老伙计们吹嘘自己的“英雄事迹”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一样的青春,更适合正值青春期的读者翻阅————纸醉金迷的生活最后只会让自己更加空虚。

  《比零还少》读后感(二):一阕青春物语

  一阕青春物语

  黄夏(载《深圳商报》2015-07-03)

  青春也是一种毒品,上瘾了,作家和他笔下的人物,都是无法轻易戒掉的。

  美国“邪典”小说家B.E.埃利斯的代表作《比零还少》(1985)及其续篇《皇家卧室》(2010),涉及各种血腥、暴力和施虐,照理来说会让人血压上升、脊背发凉,至少,你得感到作呕,或者稍稍有点不适吧?可是,我们读下来,为什么就像看电影《五十度灰》那样,分明觉得不太过瘾,甚至,还很不带劲呢?

  这就涉及小说的创作手法了。读者的生理神经、道德神经,是可以通过某些办法,来柔之化之,和接受这些东西的。埃利斯的做法很简单:拉来屏风一扇,挡在眼前,半藏半漏,掩蔽之。既然故事由第一人称主人公克莱讲述,那么,“我”难道不是可以出于各种动机,不把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全部抖落出来吗?比如在《皇家卧室》中,克莱昔时的好友、此时的敌人——黑帮老大瑞普——寄来杀人恐吓视频。“杀人”多么可怕啊,但它只是一个概念,留在我们的脑子里兀自盘旋,但也只是盘旋而已,因为一般情况下,我们是无法给予这个概念以有血有肉的想象的。至于视频里面的具体“血肉”,克莱是帮我们过滤、筛选、乃至美化出来的——就好比入殓师给尸体化妆——光影、色彩、剪辑,无不打上克莱本人的特征。

  那么克莱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人呢?在《比零还少》中,克莱是个18岁的学生,因某些事回洛杉矶家里休假。“某些事”,埃利斯从未交代,克莱也从未讲起,但终归是一些不方便提及的事,这些事让克莱在休假期间,还要去看心理医生。克莱的离异父母是土豪,克莱的小伙伴们,他们的父母也都是土豪。这些18岁的姑娘小伙,拜上世纪60年代父母发起的解放运动和日后攒起的财富所赐,在80年代的自由环境之中,安然享受起嗑药、酗酒、性乱的生活来。

  于是,故事变飘变柔了起来。因为嗑药、酗酒的关系,叙述的镜头老是晃来晃去,语言呢,则前后不搭,支离破碎,情节多断线或闪回。一切都仿佛处于将定未定的状态,一切又疑窦丛生但怎么也找不出答案。谁背叛了谁,谁伤害了谁,这个我们是不知道的。谁伤心绝望,谁断腕自杀,我们也不会知道的。因为我们从来就弄不清,他们是嗑药嗑多了,酒精入脑了,还是别的怎么地。我们也弄不明白,他们突然歇斯底里,是情感在崩溃,还是心机在技痒,要演那么一出戏,高调得让某些人看见,或者低调得让某些人看不见。

  这种奇特的写法产生出一种“停滞”的效果,你明明知道事情在向前发展,但你是感觉不到这种发展的。看起来,《皇家卧室》中的21世纪初,与《比零还少》中的80年代,实在没啥两样。其压抑与无聊以及因之产生的寻求刺激的冲动,几近如出一辙。这两个时代,非常可怕,也非常诱人,至少对于这帮富二代而言,它们既滋养着他们,又当饵料一样吞噬着他们。而作者的叙事口吻则始终保持某种局外人气息,疏离、冷漠、克制。我们原以为这是一种创作手法(旨在祛除青春物语总也萦绕不尽的那类矫揉造作),其实它是作者笔下各色人物心声的反映和投射。

  或许,也正因这种“停滞”性,两部作品道尽人世一切罪愆与荒诞,却在叙述视角上画地为牢,欠缺对社会与人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埃利斯的笔触到了现实冰冷的刀锋,一下子变软了。说到底,他写的仍是一阕青春物语,残酷是残酷矣,但说来说去,还是青春而已。《皇家卧室》的主人公们,就是一群老男孩,想的不外“让一切都保持年轻与柔软,让一切都浮于表象,”就算明知表象会消失,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但是,“就在到期日出现在地平线之前尽量利用它吧。”青春也是一种毒品,上瘾了,作家和他笔下的人物,都是无法轻易戒掉的。

  《比零还少》读后感(三):很邪很暴

  译后记还是不错的。贴上:

  这是最好的人生:洛杉矶。富爸爸。名牌大学。豪车。游泳池。派对。海滩。阳光。一切。这是最坏的人生:洛杉矶。富爸爸。可卡因。滥交。强奸。卖身。自残。深渊。废墟。一切。这是布莱特?伊斯顿?埃利斯:1985年,21岁的他凭借长篇处女作《比零还少》震惊了整个美国——不仅是文坛,它立即成为一部超级畅销书。这是《比零还少》:用电影分镜头画面,电子乐节奏,面无表情的语调,锋利简短的章节,切割出18岁克莱和他的朋友们——一群天使之城的富家子弟,一群堕落天使——的迷乱生活。

  这并不是第一次。这种迷茫、失落、极度空虚不知所措。我们甚至可以开场派对。邀请名单包括:《麦田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了不起的盖茨比。《魔山》上的汉斯?卡斯托普。烦恼的维特和漫游的威廉?迈斯特。《挪威的森林》中的渡边和直子。海明威的阳痿退伍兵巴恩斯。加缪的局外人默尔索。麦卡勒斯的孤独女猎手米克。以及,甚至,大卫?林奇《蓝丝绒》里的业余侦探杰弗里。当然,还有我们的克莱。我们苍白、镇定(即使是假装的)、永远戴着雷朋墨镜的克莱。

  一场很酷的派对,不是吗?

  同时也是一场绝望的派对。一场成年礼式的派对。一场葬礼式的派对。一场埋葬青春、童话和纯真的派对。大家的埋葬工具各有不同:逃学。肺炎。初恋。战争。谋杀。而没有什么比 “克莱们”的工具更奇特,但却又最贴近现在,那就是:满足。

  在小说的五分之四处,在经历了绵延不绝的兜风、派对、跳舞俱乐部、毒品、性交之后,微妙、日益膨胀、渐渐令人窒息的悬疑感——就像房间里的空气在不知不觉中被慢慢抽空——达到了顶点。然后我们迎来了一幅爆炸性的场景:克莱被迫在宾馆中亲眼目睹一起长大的好友朱利安卖身。但这是一次平静的爆炸(因此更加令人震撼),21岁的伊斯顿?埃利斯用不动声色的零度叙事——“比零还少”的叙事——为我们描绘出一幅霍珀式的油画:“太阳西斜,阴影切过墙壁,朱利安试着想微笑。男人也对他微笑,阴影把他的脸切成两半。”刀刃般的光线。紧绷的空气。寂静的暴力。最终——慢动作的灰飞烟灭——正如小说中的另一个场景,克莱躺在床上打电话,他“过了一会儿才能开口说话,因为电视屏幕上一座建筑正在慢动作爆炸,画面是黑白的”。

  所以,紧随其后发生的两件事,也是小说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几个场景,可以看成是这种慢动作爆炸的余波。我们将随着爆炸的碎片一起在空中缓缓上升。滑翔。坠落。第一件事:克莱与毒品贩子瑞普等一伙人在小巷深处看一具少年的尸体。这是他们第一次直接面对死亡。较之恐惧,他们更感到好奇、兴奋,以及一丝不安的寒意:“我们在那儿又站了一会儿。一阵风吹过巷子。能听见从梅尔罗斯传来的车流声”。(你能感觉到那神秘的微风,你能听到那遥远的、宗教圣歌般的车流声。)第二件事:在瑞普的公寓里,看着自已的朋友们强奸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克莱不禁要问“为什么?”。为什么?这是克莱在问瑞普,也是在问自己,问作者,问读者,问上帝,问整个世界。为什么?

  ‘但你什么都有了。你不需要任何东西。’我对他说。

  瑞普看着我。‘不。我没有。’

  ‘什么?’

  ‘不,我没有。’

  停顿一下,我接着问,‘哦,妈的,瑞普,你什么没有?’

  ‘我没有可以失去的东西。’

  这是个可怕的的答案。它就像一个黑洞,一个强力磁场,使小说中所有那些零乱的碎片获得了惊人的密度与重量。它提醒我们,极度满足至少和极度匮乏一样可怕——如果不是更可怕的话。它从另一个极端的角度,提示了在后工业化时代,在物质极度丰富的表相下,人性的脆弱与异化:我们拥有一切——所以我们一无所有。这是最好的人生——所以这是最坏的人生。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部小说出版于1985年。奥威尔的《1984》刚刚成为过去。在美国,人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派对,庆祝关于“老大哥”的独裁预言没有成为现实。但人们没注意到,一个更隐蔽也更残酷的独裁者已经来到他们中间。那就是满足。那就是伴随物质满足而来的极度精神空虚,一个巨大无形的黑洞,吸走了所有光线、希望和爱。

  天使纷纷堕落。汉斯?卡斯托普离开魔山命丧战场。盖茨比死于陌生人枪下。霍尔顿去了精神病院。默尔索进了监狱。直子自杀。克莱?五年后,他将现身于埃利斯的新小说《美国精神病》,他将化身为纽约华尔街的高级白领,从堕落天使变成一名变态连环杀手——一个美国精神病。

  《比零还少》读后感(四):你凭什么值得同情

  我的目光,被封面的绿色揪住了,

  Less than zero,好一个“示弱”的名字。

  主人公“克莱”,除了吸毒,比其他朋友看上去似乎干净地多。

  比零还少。

  如果指向物质:富爸爸,名牌大学,豪车,派对,财富……

  条件量化后,这群家境优渥的孩子所拥有的,明明呈“正数“。

  但如果意指精神:吸毒、滥交、强奸、自残、冷漠……

  那他们真是穷得可怜,硬生生把鲜活的青春推向“负无穷”的悬崖。

  在《比零还少》这本书里,我根本找不到一个可爱的人。

  因为,但凡有名字的年轻人,都活得可恶至极。

  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根本没有爱。

  就连书中出现的歌名,都吐着绝望的味道。

  巷道里,一个死去的十七岁的少年,围观的人,没有恐惧,没有悼念。

  涌上心头的是一丝戏谑,少年那张没温度的嘴,被插上了一支还暖着的烟头。

  宾馆里,是儿时嬉闹的旧友朱利安,为还吸毒欠下的债,在另一个男人面前脱得精光。

  没有好言相劝,没有拔刀相助,甚至没有眼神的回避。

  冷眼旁观,“克莱”友情的天平没有丝毫挣扎,毫无悬念的落在对堕落底线的好奇上。

  公寓里,一个稚嫩的十二岁的姑娘,被反绑着,在持续被注射毒品后,在昏睡中承受无尽的蹂躏。

  “克莱”没有像“普瑞”和其他朋友一样脱下裤子,而是转身走出房间。

  “为什么,瑞普?”

  瑞普有些糊涂,“什么为什么,你是说里面?”

  “天呐,瑞普,她才十一岁。”

  “十二。”

  “对,十二。”

  “嗨,别那样看我,就像我是什么人渣,我不是。”

  “但……我觉得这不对。”

  “什么是对?想要什么就拿,想干什么就干。”

  “但你什么都有了,你不需要任何东西。”

  “不,我没有。”

  “哦,妈的。瑞普,是什么没有?”

  “我没有可以失去的东西。”

  作者埃利斯笔下的所有人,都是80年代洛杉矶的本地土豪。

  他们的母亲逛着内曼·马库斯,杰瑞·马格宁这些奢侈品连锁高端百货公司,他们的父亲无一不赚着大钱,他们的家有泳池、豪车和高尔夫。

  对于译者孔亚雷来说,《less than zero》的关键词是 满足。

  他在后记写道。

  ”极度满足至少和极度匮乏一样可怕。它在另一个极端的角度,提示了在后工业化时代,在物质极端丰富的景象下,人性的脆弱和异化: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这是最好的人生——所以这是最坏的人生。伴随物质满足而来的极度精神空虚,一个巨大无形的黑洞,吸走了所有光线、希望和爱。”

  我想,这正是书名 比零还少 的指向。

  主人公“克莱”在与“布莱尔”分手时,被女朋友不断追问,“你在乎过我吗?”

  “我不想在乎。如果我在乎什么,情况就会更糟,就会多件事担心。不在乎会少点痛苦。”

  这是我对“克莱”这个“富裕又贫困”的孩子,第一次,由心底,生出了同情。

  因为他在一个天真烂漫的年纪就已完全丧失一个正常人爱的勇气。

  家庭赋予“克莱们”优越的生活条件,但这群富孩子,无一例外,都是野孩子,都有着一对长期不着家的父母。

  “克莱们”拥有的是那么多,又那么少。

  “克莱们”明明很邪恶,却争辩身不由己。

  一个人的堕落注定要牵涉无辜的他人。

  如果“克莱们“始终自顾自吸着毒,书可能就没那么精彩了。

  只有当无关的受害者卷入一个人的堕落历程,才会被人们议论。

  暴力美学中软化暴力的手段之一,就是让施暴者蒙受冤屈或套上正义的背景。

  我在埃利斯笔下,读不出这层意思。

  所以,对于”克莱们“,我并不认为他们奢靡又悲惨的人生值得同情。

  一个人的罪恶,凭什么要怪罪于时代?

  再优渥的年代,都有纸醉金迷,挥霍青春的人。

  再差劲的时代,都有拼命努力,不负生命的人。

  你凭什么值得同情?

  整本书中,我唯一感到有正能量的话,是”克莱“一家因一则飞机失事新闻引发的关于”究竟怎么个死法好“的讨论中,“克莱”祖母平静的一句回答。

  “我不想以任何方式死“。

  .s 看完这本书,我忽然发现,我可能不太适合看小说。因为除了刺激的情节能冲击我之外,我很难看清别的什么或传说中的“意义”。尤其是当故事背景脱离我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时,更是难以进入情境。这提示我,如果讲述同一个故事,书和电影同时摆在我面前,以我的智商,还是电影优先的好。

  这本书我是不会看第二遍了,不过,我倒是决定把埃利斯的另两本小说《美国精神病》和《皇家卧室》看完。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好奇,简介所定义的“邪典文学”究竟长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