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五年夜成绩》读后感精选

《人生五年夜成绩》读后感精选

2020-10-30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人生五大问题 读后感 

  《人生五大问题》是一本由(法)莫罗阿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16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4-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五大问题》精选点评:

  ●看完突然想到一句话,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由此看来,痛苦也非幸福的对立面,而作为幸福的一部分永存。人间没有一样东西死后能带走的,但却能在人间留下许多飘渺的痕迹。“论政治机构与经济机构”有点难读懂,其他四章都直击内心。

  ●译者傅雷的经历告诉我们,就算你弄懂了人生五大问题,仍然会有问题……

  ●论婚姻与爱情、论子女与家庭、论友谊与朋友、论经济和政治以及论幸福。个人觉得前三篇可读性更强。

  ●有get到新的智慧

  ●莫罗阿的这本书原名《情操与习尚》,译者傅雷改名为《人生五大问题》。里面谈论的话题涉及男女、婚姻、家庭、友谊、对待生活的态度,大多是独到的经验之谈,揭示了事物背后比较本质的东西,所体现的价值观很正能量,尤其是最后一章论幸福,看了之后挺有启发。第四章论政治机构与经济机构根本读不下去,一方面不了解那个时代的西方政治经济背景,另一方面与其他话题隔得有点远,放在一本书里感觉有些不搭。【8.1万】

  ●通过一定的“练习”来获得幸福感。 这种练习的核心要点就是: 不要太执着于过去,不要去想象尚未发生的灾祸,同时要勇于行动、不要让事情停留在口头上。

  ●经验的唯一价值,因为它是痛苦的结果,为了痛苦,经验在肉体上留下痕迹,并把思想也转变了。这是实际创业者的失眠的长夜,和现实的苦斗;那么试问他怎么能把这种经验传授给一个以为毫不费力便可改造世界的青年理想家呢?一个成年人又怎么能使青年忍受“爱情是虚幻的”这种说法呢?当我们劝告别人时,这些老生常谈,于我们是充满意义,回忆和形象的;对于我们的儿女,却是空洞的,讨厌的。我们想把一个二十岁的女儿变成淑女,这在生理上是不可能的。“老年人的忠告有如冬天的太阳,虽然光亮,可不足令人温暖”。

  ●所有的可能性都列出来,自己挑吧。

  ●好多金句啊

  ●当你幸福的时候,切勿丧失使你成为幸福的德性

  《人生五大问题》读后感(一):人生五大

  有了年纪之后读,与之前读,赶脚的确不一样。不同的年纪读到不同的书,获得不同的启发,也算是机缘。这回读,最有感触的是“论父母与子女”。还记得若干年前,读“论友谊”时最有想法。另,终于发现某人曾让我高山仰止的那些“名言警句”原来是从这里来的(嘿嘿,阴险一笑)……

  《人生五大问题》读后感(二):幸福的练习

  书名:《人生五大问题》

  作者: 法国 安德烈.莫洛阿 傅雷 译

  推荐的理由:

  好书耐人寻味。这是一本富有哲理、睿智而通透的随笔集。读来让人受益匪浅。的确,人生需要智慧。莫洛阿提到的“幸福的练习”,你是否也有同感?一本薄薄的书,启迪了我们关于人生关于幸福的理解与认识。亲爱的朋友,把这本书推荐给你。看你是否也与我一样,有惊喜的收获。

  《人生五大问题》读后感(三):幸福各异

  这世间难有一本能真正说清幸福的书,因为幸福的定义实在没有一个大统一的观点。中医治病讲究因人而异,幸福也当因人而异。

  《人生五大问题》几乎囊括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所有关系。幸福与否,全看如何维持这段关系,让它们变得合情合理。可以说,从人生的五大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着手,都能从中折射出其他问题的相关解释。

  书中说到,婚姻“建筑于本能之上”,也要有“意志、耐心、相互的接受和容忍。”如此才有真正的婚姻。不禁想起杨绛先生论她的婚姻观:“双方互相理解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能做互相陪伴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其成长轨迹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便是双胞胎,个人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就像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会一模一样。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及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影响都决定了我们的独特性。因此,选择终身伴侣,并不能苛求对方与自己处处相同,而是大体合适。好像拼图的两块零片,互相能契合的往往是不同形状的,一模一样的大都无法拼接在一起。也许,这样的道理不仅仅适用于人与人,也适用于人与社会吧?人与人的关系讲究互补而非等同,人与社会的关系讲究互惠互利而非从属主导。当人不能与外界和谐相处时,就当审视自己的观念。

  翻译家傅雷曾将自己译过的《人生五大问题》推荐给当时正值热恋中的长子,意图告诫他恋爱与婚姻的不同。不单限于这本书,从《傅雷家书》就可以看出,傅雷对其长子的教育用心至深。然幸福真的不是一本书或几部长篇大论就能实现的。其长子热恋后的这段婚姻关系最终以半途破裂告终,傅雷夫妇也在特殊时期早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结局,实在叫人扼腕叹息,还要自问“什么才算幸福?”。书中最后一段话似是回答:幸福,“是由斗争与苦恼形成的,唯此斗争与苦恼永远被希望所挽救而已。”所以,人人不同,幸福也不同,任何对幸福的诠释仅仅是个人的理解,不能普适。我们,就抱着个人的理想、希望来看待人生的一切问题,幸福自来。

  《人生五大问题》读后感(四):心向往之足下行之,幸福所在

  莫罗阿的书初拿在手里就觉得亲切,三四天时间读完,有很多句子似曾相识。凭印象在书架上随手一翻,果然,周国平在《爱与孤独》的第一篇《幸福的悖论》里,就是以本书论题阐发的。巧的是本书译者,正是傅雷,而他老人家也在家书里向当时正在恋爱的儿子推荐了这本书,刚好那本家书也刚读过。 两个我欣赏的作家都推荐了,所以《人生五大问题》看来理当是“我的菜”了。

  婚姻、父母与子女、友谊、政治和经济生活以及幸福,一向是哲学家们老生常谈的话题。能谈出新意,且能在成书80年后依然不显得过时,作者的水平可见一斑。

  关于婚姻,最认同的作者的这个观点:婚姻不是一件定局的事,而是待你去做的事。作者说,“除了若干先天构成的奇迹般的和谐之外,幸福的夫妇,只因为他们不愿任凭性情支配自己而立意要求幸福之故。”简而言之,一个人婚姻美满与和谐的程度,除了最初建筑在本能上的互相吸引,更多地是靠日复一日的经营和决心争取。

  婚姻既天然地限制了人的一部分自由,又使两性面对天性里无法消灭的种种差异,因而它跟浪漫之间的瓜葛是短暂的,注定是漫长岁月里一件不轻松的事。所以反对结婚的人说“一对夫妇总依着两人中较为庸碌的一人的水准而生活的”,这判断让人沮丧,但又是精准的。但问题的困难并非推脱和放任自流的借口,因为唯有行动能消除潜在的隐患,并且让我们有机会体会到相爱相惜更美妙的境界。就如作者在论述家庭部分所说,“逃避家庭生活是容易的,可是徒然的;改造并提高家庭生活将更难而更美。”婚姻如是,家庭亦如是,幸福亦如是,世事大概皆同此理。

  全书最喜欢的是关于友谊部分,深刻的论述让我理清了对人与人关系的很多认识。作者认为,友谊是自由选择的,补充的家庭。一语道出了友谊的本质和功能:和谁成为朋友是基于精神认同的自由意志,即自由选择的;同时,友谊是对家庭的补充,它填充了家庭功能的一部分空白,不适合或者不能与家人交流的想法,朋友帮我们托了底。所以友谊是在更广阔社会空间的家人,而家人常常是我们日常生活小圈子里的朋友。事实上,若把两种情操恰当地融合起来,那么每种关系都将得到进一步的增益。

  早就知道诤友的可贵,能撇开面子,坦率指出朋友的问题,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真正的理解和深切的关心。但并没有认真想过,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促成了朋友之间的这种直言不讳。当读到书中所说,朋友是“把我们的优点和缺点都考量过了之后,他们才选择我们,且爱我们甚于他人。”而“凡是爱我们、赞赏我们的人所加之于我们的,我们都能忍受;因为我们能接受他的责备而不丧失自信(万一丧失了这自信,我们便生活不下去)。”这才恍然大悟。

  之所以朋友愿意说和敢说,深层原因是他们足够爱我们的本质,即使批评亦无损于我们在他们心里的总体评价和位置。所以我们能够接受来自他们的批评,在不失了自信的条件下还能接受他们的建议。而朋友也正因为对这一结果有这种信心,所以才敢于直谏。看来,爱和赞赏才是我们有效修补一个人、影响一个人的重要前提,特别是当这种影响是以责备和批评的方式表达的。如果我们内心不够爱和赞赏一个人,最好还是不要轻易说三道四,那样往往不会被接受,而且还会被认为是以自己的标准去judge(评判)别人——事实上若对于另一方没有深刻的理解,也的确往往会是这样。

  另外解决的一个困惑就是,作为父母究竟该不该给孩子以各种忠告,让孩子少掉几回坑里。对这人问题一直很纠结,因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是,来自父母的经验之谈常常在事后证明是对的,如果早早听从了,确实是能少走点弯路。但是在这种忠告反复出现、密集攻打你的耳膜时,你不可避免地会有抵触情绪。那么等有一天自己为人父母,到底该不该成天叨逼叨,把自己的经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传授给孩子呢?如果说太多,势必也会惹孩子嫌;但如果一点不说,是不是又没尽到父母的责任呢?

  作者的建议是明智的,即规律需要传授,但经验之谈勿多,而且最有效的是以身作则。莫洛亚说,”经验是差不多不能传授的。思想与年龄必得同时演化。有些德性和智慧是与肉体的衰老关联着的,没有一种说辞能够把它教给青年。“因此,”父母的劝告不宜多,且须谨慎从事;以身作则才是唯一有效的劝告。“不过,有一样东西则是在孩童时代就应让子女懂得的,即规律。作者说:“对于儿童,开始便当使他有规律的习惯,因为凡是不懂得规律的人是注定要受苦的。人生和社会自有它们无可动摇的规律。”这样,便不会有过分的娇纵宠溺。

  书中最后一章论幸福,在道理上和前面几章也是相承接、关联的。作者总结了幸福的五个秘诀,确是金玉良言。亦讲述了一些有助于增进幸福的具体因素,但最为精彩的,仍是全书最终的结论部分:

  “永续的平衡状态在人事中是不存在的。信仰、明智、艺术,能令人达到迅暂的平衡状态。随后,世界的运行、心灵的动乱,破坏了这均衡,而人类又当以同样的方法攀登绝顶,永远不已。在固定的一点的周围,循环往复,嬗变无已,人生云者,如是而已。确信有此固定的中心点时即是幸福。最美的爱情,分析起来只是无数细微的冲突,与永远靠着忠诚的媾和。同样,若将幸福分析成基本原子时,亦可见它是由斗争与苦恼形成的,惟此斗争与苦恼永远被希望所挽救而已。”

  有对幸福的如此认识,便可以在不断变动的失衡和短暂的平衡过程里,永葆一颗幸福的心灵了。因为确信有“心向往之”的固定中心点,还有向顶点永不停歇的足下攀登的行动。

  信仰何在?信仰在朝圣的路上。同样,幸福也在追寻的路上。

  201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