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诗文集(增订版)》读后感100字

《穆旦诗文集(增订版)》读后感100字

2020-10-30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穆旦诗文集(增订版) 读后感 

  《穆旦诗文集(增订版)》是一本由穆旦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82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穆旦诗文集(增订版)》精选点评:

  ●暗恋27岁的穆旦(每次看他照片都忍不住想笑——太好看了!)

  ●总的来说,我不喜欢 穆旦写的诗,站在2019来看,太过时了——词义迟钝、表意过时。但是,我很欣赏穆旦这个人,他的精神内核,他内在的诗感,这些很好

  ●第一本主要是诗,第二本有散文、书信和日记。个人觉得他的诗最好,散文一般。他的诗擅长用隐喻消融物我界限,自然流畅。不少诗悲中有壮,不少诗在自我拷问。

  ●“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不止,诗句贯穿我的头颅。2018年读过最值得的书。

  ●我的最爱。

  ●后半本编外诗存更有意思,更写实。但是,比起诗歌,我觉得作者的个人经历更将才,和让人敬佩。

  ●上册,诗

  ●穆旦真的是高贵的、诗人的灵魂。晚年(其实也就五十多岁)的书信读得真令人心碎。也许他是去向一个没有苦难的地方了。

  ●我爱。

  ●穆旦这个名字在我心目中一直很神圣。

  《穆旦诗文集(增订版)》读后感(一):我的叔父死了

  无论是五七年短暂地闪现,还是晚年创作明亮耀眼如彗星般地划过天际,他都保持了存在感受的诚实和对诗歌美学标准的固守,尤其难得的是,他自始至终都没有丧失心灵的自由,他拒绝时代的裹挟和吞没,在狂涛巨浪中坚守和捍卫了最本真之存在,他用全部的努力完成的“普通生活”其实并不普通,甚至毋宁说是伟大的。然而,穆旦为何能有此坚持呢?这就跟“幽暗的根”有关了,何为“幽暗的根”:自美学意义而言,乃是深刻洞察世界荒诞的,颓废绝望悖谬的现代主义诗歌美学;自个人气质而言,乃是一副热心肠却惯于以一双冷眼看透华丽辉煌外观的悲观气质;自价值立场而言,乃是虽有强烈的民族国家情怀,却始终不放弃个人主义立场的怀疑批判的主体意识。这种幽暗个人气质及其幽暗诗学与地上天国的光明美学之间的尖锐冲突构成了巨大的张力,虽被白天的明亮阳光无所不在地笼罩,却顽固地持存,并“在明亮的叶片不断回旋。”

  《穆旦诗文集(增订版)》读后感(二):2014年穆旦诗文集(增订版)修订说明

  穆旦诗文集(增订版)修订说明

  受穆旦家属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委托,2013年初对全书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修订,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卷,增补穆旦轶诗《我们肃立,向国旗致敬》、《祭》、《失去的乐声》、《X光》、《记忆底都城》、《绅士和淑女》、《歌手》等七篇;增补初版《穆旦诗集(1939—1945)》所附评论《一个中国诗人》(作者王佐良);重新审校加注并集中编排诗人的英文自译诗作十二篇,为此得到穆旦长子查英传发自美国的亲笔审改订正;考证诗作初始发表或异地异刊发表的情况,凡能注明者均予注释;考据诗歌的创作时间,并依此对个别作品编排的先后顺序作出调整;删除译作《法律像爱情》(作者英国诗人奥登W.H.Auden)一篇。

  第二卷,增补近期发现的穆旦散文《山道上的夜》、《生活的一页》、《抗战以来的西南联大》、《从昆明到长沙——还乡记》、《岁暮的武汉》、《从汉口到北平》、《回到北平,正是“冒险家的乐园”》等七篇;增补日记若干篇;依据诗人生平与创作经历的最新发掘与考证,对初版所附《穆旦(查良铮)年谱》进行修订,同时尽量保留初版年谱信实简约的文风。

  愿此次修订为广大读者和专业同仁带来帮助,并向所有为修订工作作出贡献的友人诚挚感谢。

  编者

  2013年7月

  《穆旦诗文集(增订版)》读后感(三):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起初读穆旦是因为王小波,他在文章中谈到穆旦译诗能表现出诗的独特韵律,他译的《青铜骑士》兼顾了这首长诗的浪漫气息和诗韵。于是认为穆旦只是一个优秀的翻译家,而当读完这两册书后,才有了新的认识:它不仅是中国现代诗的先驱还是一位热烈的爱国者。

  穆旦与杜运燮、辛笛等九人并称为“九叶派”,他们的作品有共同风格特点,区别于同时代的中国新诗。穆旦的诗绝大采用白话文,四字成语都很少出现,但却不容易被读者理解。诗中既有奥登式哲理的思辨,又有普希金式浪漫的抒情;既坚持反映社会重大问题的主张,又保留抒写个人心绪的自由。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探寻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在此基础上运用象征和联想,让幻想与现实交织渗透,形成独特的艺术空间。因此,想要读懂穆旦的诗作,必须去寻找诗中象征的本体,就好像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梦总是通过化装为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出来,想要知道梦真正含义就必须一层一层拨开伪装。

  本册书的第二册主要为穆旦的随笔散文和日记书信集,附录还有人物的年谱,阅读这些对理解穆旦诗作也有一定作用,知人论世不失为一个重要的阅读方式。穆旦崎岖的一生真是让我唏嘘不已,一生经历不少变故和压迫,正如他自己的一句诗:“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看着书中穆旦从年少到白头的照片,曾经灵秀的面庞也经不住时代的磨洗,洋溢的笑容也在岁月中失去了颜色。我们都是蛆虫的食物,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劳动人民,都只是时代大潮下的一叶扁舟,而无论时代如何,穆旦始终保持着对事业的热爱和一个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在抗日战争期间写下鼓舞人心的《赞美》,并进入缅甸参与对侵略者的反抗,在美国反华高潮期间,排除重重困难,毅然回到祖国,不舍昼夜的翻译的大量国外优秀的作品,为我国的文学发展做出贡献。

  穆旦、王小波、拜伦、普希金等许多作家都是在创作力旺盛想将自己胸中艺术付诸实现的时候生命却止步,唉,我拥有他们已经失去的东西,却不知道其中的珍贵。

  《穆旦诗文集(增订版)》读后感(四):代序和周太初先生信

  周与良代序:

  良铮译诗,是全身心投入,是用全部心血重新创作,经常为一行诗,甚至一个字,深夜不能入睡。他常说,拜伦和普希金的诗,如果没有注释,读者不容易看明白。他的每本译诗都有完整的注释。偶尔他也对我说:“这句诗的注释就是找不到。”为了一个注释,他要跑天津、北京各大学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等。他跌伤腿以后,还拄着拐杖去南大图书馆找注释。尤其《唐璜》的注释,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查阅了大量文献,虽然出版时未被采用,至今我还保留着厚厚一本注释。去医院进行手术前,他曾对我说:“我已经把我最喜爱的拜伦和普希金的诗都译完,也都整理好了。”他还对最小的女儿小平说:“你最小,希望你好好保存这个小手提箱的译稿,也可能等你老了,这些稿件才有出版的希望。”他最关系的是他的译诗,诗就是他的生命,他去世前没给家人留下遗言,这些就是他的遗言。

  与良:

  昨日老九来,知你生病事,颇以为忧。夜不能寐,考虑了很多。现将我所想的写给你。

  一、病既来之则安之。咱们都是七八十岁的人了,反正按大夫的指示办事,自然规律不可违反。想通这些也就无所谓了。你如能回国就医也许更好一些,何妨把明传带回来。

  二、我回想你当初如果选择XXX、XXX而不是查,根本不回国或回国较晚,这四五十年的情况当然大不一样。也许有人替你后悔,但是我想你的决定绝非轻易作出。几十年来,你与木旦同辛苦、共患难,酸甜苦辣不知尝了多少。对木旦而言你是很大的安慰,对你而言也无愧于心。所以你们俩人地下相逢,一定彼此感到deserve each other。我写《钻石婚杂忆》时,就时常想到我与邓懿两人有什么彼此对不起的地方。如果两人彼此都坦然,那就死而无怨了。

  三、我进一步想到,人死之后,都不会立刻被人忘记。但是后人记住你多久,就大不一样。像我这种历史学家,也许三五十年以内还会有人想到,过此就无人问津了。自认科学家如爱因斯坦以及 XXX、XXX等,他们的发明创造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为他们的后学所记忆,为人们所称道。只有文学家以及他们的作品才能够千百年为人传诵,可谓真正的不朽。木旦的诗,已被广大群众目为二十世纪中国诗坛的重要成就,虽然我不懂新诗,但我相信这个评价是中肯的。你,作为这样诗人的妻子,坚定不移地嫁给他,可以说与之同生死、共患难几十年,是很令人敬佩的,所以你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我常常幻想,多少年以后,“泰山情侣”的墓前,未必有人流连,而诗人木旦的墓前,千百年后还会有人低迴徘徊不忍离去。想到这些,你会觉得区区生病何足道哉。不一一。即祝 痊安。一良,时88岁零10个月。2001.10.2,启博代笔。

  (赵和平主编《周一良全集》,第四编〈自传与杂记〉,“书信·家信”,致周与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219-2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