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断口读后感1000字

琴断口读后感1000字

2020-10-30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琴断口 读后感 

  《琴断口》是一本由方方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009-9-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琴断口》精选点评:

  ●米加珍,杨小贝,马元凯,蒋汉,吴玉 你用了二十几年对付活,却只用几分钟去对付死,你划得来吗 人既死了,就会天天朝远处走,人影越走越淡,一直淡到没有。淡到只有在特定的时间里人们才去怀念他。这样我们活着的人才能继续好好地生活。 而当地人在一轮又一轮的答复中难免添油加盐,传说中的一滴水,便一轮轮地涨成了河。后来有人指着这河,说这就是文化。凡事一文化,又更容易让人津津乐道,却无人去体会这一断一碎间的余味。 两人相距遥远,不知根底,才会成知音;如果住得近,哪能成知音,只会成敌人。 等你们长大了,就晓得,其实人人都是敌人,越近越是。 他们都是平常的人。而日子在平常人那里,就顺着季节往下走。不疾不徐,不知不觉。 爱很伟大,但爱情却很脆弱 我知道我失败的原因不是作品不好,而是我还活着 生和死,爱和爱情,舆论

  ●琴断口里的三角关系让人想起了小师妹,令狐冲和林平之。不一样的是,令狐冲意外死了,剩下两个人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也许换个地方重新开始,才是最好的

  ●如果每本书真的有分数的话,这本书的得分加上绝对值之后能无限接近满分。很难想象有一个文本可以集结了所有烂小说的要素——流水账般的语言、恶俗的情节、老套的人物关系、平白的心理刻画……读完后不禁让人感叹——方方老师最该被禁的书原来是这本!

  ●看完真的是内心堵的很,而且这种情感还是无处宣泄的。这种情感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无力感,想不到真的是被外公关于知音的话一语成谶。距离近了,人人都是敌人,越近越是。你只能看着本来相爱的人远去,却不能做些什么,只能默然的接受,这是怎样一种无力感呢。这种情感也是无处安放的,因为你虽然看到了这个悲剧,却不能怪任何一个人。不是社会,也不是时代,更不是人物造就的这场悲剧。那么最后只能说这个断桥意外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轨迹。

  ●婆婆妈妈的 恶心

  ●有种局外人的感觉。

  ●读了三分之一了,今天应该会读完,似乎在讲知音,又在提敌人。男女,情爱,取舍。开始倒叙手法,后来揭开伤疤,展露血淋淋的伤痛,不容回避的刺激。

  ●怎么说呢,看的我真特么醉了

  ●不是觉得对不住作者,真想打一星,读着像吃了个苍蝇一样噎得慌

  ●怎讲?这个社会对于一件意外,已不再那么看重了吧。年代变迁了。

  《琴断口》读后感(一):琴斷口

  方方的作品與亦舒是截然相反的。前者將大眾的市民的生活,活生生的展示在字裡行間,萬箭穿心里的李寶莉,琴斷口的米加珍,树树皆秋色的華蓉,有愛無愛都銘心刻骨的瑤琴。不由得嘆息生活就是一場苦難的修行,本著真善美之心生活吧!貪念和貪慾會讓人迷失,尤其在這個诱惑重重的年代裏。如果沒有自控力,原本平靜美好的生活,會如洪水猛獸般被剝奪,閉上眼睛就是天黑裏的武勝松,失去了冯玉敏,還差點失去了生命。萬箭穿心里的李寶莉如果能懂得尊重馬學武,或許也不會有馬偷情一事…偏偏世上沒有如果…

  方方老師的作品人物,與現實很貼近。看完後心裏難免壓抑,可是這才是生活啊!亦舒老師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總是讓人覺得生活和生命如此美好,總是讓人不自覺的憧憬未來。截然相反的故事和生活,卻同樣能激勵人心!文學的意義,許是如此吧!

  《琴断口》读后感(二):除了你们说的 给你们讲一个更恶心的人

  马元凯有可能是故意挑拨米加珍和杨小北的关系的,甚至有可能目的是跟米加珍结婚。

  1. 马元凯本身对杨小北有恨意,间接杀死了蒋,抢走了蒋的女朋友,把他自己间接弄成残疾,导致女朋友吴和他分手了。

  2. 马元凯真实意图的暴露是在设计大赛前。如果说之前和米去扫墓,探望蒋家,照顾蒋母等都是有情可原,那以蒋之名去参加设计大赛纯粹是恶心杨小北。大赛前,马说和吴分手了,吴也说不能嫁给一个瘸子,马很容易意识到自己必须找一个对象,他的条件并不好,所以很自然也把目光放在了曾经拱手让给蒋的米加珍身上。他们谈到爱情的问题时,马说,你会明白的。并且接下来一段就是他们经常见面,一起坐车。很明显有预谋。

  3. 米加珍流产的车祸可能是马元凯策划的。首先追尾是大货车,文章最早提到过马救了一个大货车司机的命,司机也说会报答他,感激的不行,这是一个可能。另外正好没出事,连受伤的人都没有,只是弄出一个巨大的震动,大货车追尾会这么轻吗,而且又是晚上,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可能是故意的,小心进行的,因为马并不想让米加珍受伤。后来马对杨小北的态度一下柔和了,仿佛完成了一个成就,爽了,说,只是意外。这么强调确实可疑。

  4. 最后杨小北分手的时候,马和吴谈话,吴说你会爱上米加珍吗,马说,有可能。一个瘸子,一个改了两次恋人的流产寡妇,想必彼此要求都不会太高,真是非常「巧合的合适」呢。所以马是有可能利用自己的「机智,会说话」和失去了作为「大树」的定心丸的蒋的单纯米加珍来为自己谋好处的。

  以上,不管马是不是为了夺取米加珍,其用心肯定是险恶的。纯个人观点。

  《琴断口》读后感(三):约定俗成造就的生活悲剧,该向谁控诉?

  这一天下来,读了好几篇方方的文,感叹于作者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说不明、道不清但又那么顺其自然发生的事,转化为虐到骨子里的文学作品,以此催生的共鸣真是要人命。共鸣不在于自己身上也发生了这些事,而是这些事折射的一些规律,通过其他事作用在了生活中,可能是职场,又或者是亲朋关系中。

  目前看的几篇里最喜欢这篇《琴断口》。杨小北面对情敌蒋汉,做了很多人都会做的选择:约谈。蒋汉在来的路上遇见大桥坍塌丧生。于是情人、蒋汉的好友、工作同事通通认为杨小北欠了蒋汉和他家里,遇到什么事连争辩的权利都不给杨小北,约定俗成杨小北就该让着蒋汉。一次次类似的事情发生,终于挫败了杨小北的坚持,让他结束无形中有着第三人、甚至第四人(蒋汉的好友)的婚姻。

  杨小北有错,是情理之中的错(这里不探讨他不通知后来人的事,每个人的应激反应是不同的)他并没有欠了蒋汉什么。但是这个社会人人有着找比较的心思和出位的存在感,想事事参与,却又不肯花时间去认真思考一件事,于是遇到什么事只顾着急吼吼端出自己的态度。就像如今的WB,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竟然能迅速病毒一样的转发。杨小北的同事也是,不见得和蒋汉关系多好,但人人都要说上2句,显得自己很有态度和参与感。像学历史一样,导火线事件可以一句话说清,人人都能记,而真正的历史成因会需要大段文字的辩论题,学霸都不能保证满分。于是杨小北这一导火线就被记住了,没人去管桥为什么平白无故的就塌了,因为那实在是太复杂了,小老百姓对管不了的事从来都视而不见或一时兴起关注个几天。。除非成了具体的讨论热点,他们才会又来宣布态度。

  《琴断口》篇幅不长,却行云流水一样的成文,非常有层次的道出了生活的无力感:

  1、约定俗成造就的悲剧向谁控诉?抗争都无处使力啊,不是你有勇气、有自信这些优秀品质就能化解的.。

  2、摆脱一些事,只能通过摆脱一些人才能达到,类似于断尾求生,长痛不如短痛。但人生短短几十百来年,放弃了那几年的耕耘,就像少活了好些年。

  3、当你为了一个美好目标,付出了很大代价,却发现自己只能短暂拥有,成果终将属于另一个人站在决斗圈外的人。

  作者通过一个事件,把这3种无力感讲透了,所以想找虐的,就看看吧,有些事就这么恍恍惚惚的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