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4》的读后感年夜全

《少有人走的路4》的读后感年夜全

2020-10-29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少有人走的路4 读后感 

  《少有人走的路4》是一本由托马斯 摩尔(Thomas Moore)著作,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页数:3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少有人走的路4》精选点评:

  ●这一系列书给了一个向内的方向和视野,很棒。

  ●我看了一半的时候,后面就是翻阅过去的。我觉得这本书一大半的时间都在讲西方众神,但是我并不太懂,就看得非常费力。案例没有启发性,而且根本都看不清这些案例作者要表达的什么意思,也许哪天我了解了西方众神,会再来重看这本书。还有,作者一直荣格说。。我也不了解荣格啊。。。派克的更有实用性。

  ●最莫名其妙的是四,和前3不是一个作者,硬凑到一起,没有没有任何说明,神学和宗教内容较多,收获有限

  ●与过去一场深刻的告别

  ●看了一半觉得观点实在难以认同才发现作者根本不是斯科特,可以说此书是我看过的心理学书籍中最不值得读的一本,一半的篇幅都在试图用希腊神话牵强的解释心理学然而不得要领,估计是本人水平不够,无法领悟作者要表达的高深观点,不打算读完了。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这个年纪读,好像鸡汤,实在读不下去

  ●看着看着就产生了别人吹的再好,路还是自己走的悲伤。

  ●与前三本相差还蛮大的,尤其对于心理学界一致公认的童年时期的创伤导致长大后的心理问题的不认同,感觉最后走向了神秘与不可知。

  ●狗尾续貂,不是斯科特的作品

  ●本书让人更认真的倾听自己的内心,无论心灵感受到的是阳光还是阴影,都要去正视他,也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书的后半段谈及宗教信仰的内容,而最后一部分章节更像是对之前内容的总结,如果你想去寻找自己的心灵地图,此书可为你指点迷津。

  《少有人走的路4》读后感(一):用心生活,让心灵茁壮成长

  这是一本读起来很费劲的书,在这个物质时代、拜金主义横行,一切以追求效率、以利益为头的喧嚣时代,放松心灵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同时这又是一本轻松的书,没有深奥的道理,一切道理都在你的生活中,你需要的仅仅是关掉你的手机,关上的房门,一杯热茶,每天只要半小时,静静地聆听这本书所给我们传达“用心生活,回归心灵”。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每天都有种现在不努力,就会被别人赶超;今天不努力,明天就会被淘汰的心理。我们用太多的时间用于追求功名利禄,也是时候抽点时间放空自己,认真地审视下自己的心灵,看看它需要什么。

  “心灵一半存在时间中,一半存在于永恒”

  《少有人走的路4》读后感(二):小评|少有人走的路4

  93 弗洛伊德认为,爱情是我们童年时经历的家庭环境在现今感情关系上的投影。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难以磨灭的,深远的,它可能会被压制,淡化,但很少会完全消失。

P109 荣格在回忆录的前言中说:“只有在我的命运卷帙中留有记录的人,才能在我的记忆中长存,所以与他们的邂逅,可以看作是一种回忆。”无论在梦中还是清醒时,我们心中都有无数“他人”的形象,只有保持与这些形象的联系,我们才能享受丰富充实的群体生活。要克服孤独,不妨让这些形象进入我们的生活,代替原本的“我”,尽管他们的很多倾向是原来那个“我”所不能接受的。“接受”“我”的多重身份,就等于在生活中“接纳”了这些形象,这样,内心中的群体生活就可以帮我们在真实生活中找到归属感。有时我与初次相识的人“一见如故”,因为我心中原本就存有这些人的原型,而我通过想象力与他们保持着联系。因为清楚这一点,我可以爱上遇见的任何一个人,也可以获得他们的爱。

  我们遇上的是心中演绎无数遍的“别样的自我”,只是有时我们会让他进入我们的生活,有时却残忍地拒绝罢了。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愿意同那些我们厌恶的形象有所交集...

P168 他亲身体验过失去安全感和别人的尊重是什么样的滋味,所以他更能理解人们遭受打击时,心中那份沮丧与失落。现在,他懂得如何帮人们直面自己的人生和情感,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一味鼓励别人,试图让他们摆脱阴暗的情绪。

  关注当下情绪的表达,不要试图否认和阻碍它。人们的情绪表达途径多个步骤,不要企图跳步,随意逾越,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承认正经历的感受,并为它的表达和倾诉保驾护航,仅此而已。

P177 匈牙利心理学家费伦齐是弗洛伊德最著名的支持者之一,他认为,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器官情欲”——每一个器官都有自己的私生活,甚至还有自己的人格,可以从自己的活动中获得乐趣。疼痛说明我的结肠不高兴,如果我能聆听它的抱怨,或许就能弄清楚,究竟是什么让它感到不自在。

  有趣有趣!那是如何聆听器官的抱怨呢?问答式?和器官对话,一问一答?——“器官啊器官,你今天过得咋样呀?”,“今天你开心吗?”,“我今天有没有做什么让你感觉到不高兴呢?”如此尔尔?

  《少有人走的路4》读后感(三):关怀心灵是绝对的

  这是本美国25年前的畅销书,纯粹因为被收为了《The Road Less Traveled》这套丛书,才有机会被我读到。读了过后才发现,居然连作者和前三本都不一样。

  和前三本对比起来,除了在心理学和基督教的价值观这两点上有相似,这本《Care of Soul》其实切入点很不一样。案例少,而且似乎玄虚很多,不科学化,也没什么呈现清晰分析结构的东西,更像宗教读物,读起感觉很像经文解释。

  但这本书和前三本相比,远为深刻,它很神奇地用一种很平实的语言讲出了很直白的真理。某种程度上,恰恰因为语言平实和真理直白,它才更像宗教读物,看上去很简单,但理解起来却非常困难。可以这么说,这本书很挑人,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充满了絮絮叨叨的废话和老生常谈的教喻,但对有些灵性感受基础的人,虽然简单如同白话,但几乎句句都点中了那些平时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

  虽然关怀心灵本身谈不上中心,如果要给这本书归纳一个中心,我认为是:关怀心灵是绝对的。

  绝对的意思是,关怀心灵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事情。

  再进一步,关怀心灵比哪一个人、哪一件事、哪一种价值、哪一种理念,都重要。关怀心灵,是最根本的。

  这听上去很容易,略显夸张,但实际上非常非常难。如果关怀心灵是生命最根本的任务,那意味着其它一切都需要为它让路。在实际生活里面,我们几乎无时不刻都必须和外部妥协,任何一种绝对的信条,其实都根本难以操作。即使舍弃俗世、出家修行的人,都会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必须调整自身,争取和环境和谐,何况面对纷繁大千的红尘中人。

  但是,之所以关怀心灵绝对重要,并非因为它必须成为我们生活依靠的专业,而是因为它是生命绽放的基础。外部环境越是强势,越是难以掌握,人可能就越倾向于去试图顺应世界以求得安全,人把自己让渡给了外部标准和规范,让渡给了他人评价和判定,惴惴于讨好世界,却不敢去关怀心灵,以至于到最后,人并不是失去了关怀心灵的能力和方法,而是人根本就忘记了去这样做。

  需要注意的是,心灵并不等于“自我”。一种很常见的误读是,关怀心灵就是关注自我。关怀心灵可能会表现成自我的表达,但心灵本质和自我身处两个维度。心灵超越了主客体的对立,心灵也不为身体为边界。这本书中的心灵,英文原文是Soul,一般翻译成灵魂。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说一个民族有心灵,用中文表达出来感觉会比较奇怪,但如果我们说一个民族有灵魂,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理解。但其实这两种表达只在于翻译的区别。

  灵魂往往被我们理解一个实体的精神层面,但如果用词转换为心灵的话,它可能更类似于一种灵性的共鸣。这个时代我们已经习惯于去要求信息的可靠性和具有信服力,于是像读说明书和论文一样去寻找一个又一个知识和理解,但在关怀心灵的时候,这种方法可能毫无作用。语言在触及这类概念的时候其实已经达到了它的边界,更多的时候可能更需要的是一种直证式的表达,一种宣言式的态度和一种诗意的气韵。

  这本书值得重读,每一次随手重翻都能从新的角度去发现些可能早已遭遇却从未明白的东西。

  《少有人走的路4》读后感(四):心灵与永恒

心灵一半存在于时间中,一半存在于永恒,也就是说,心灵的时间观与客观意义上的生活完全不同。心灵一方面追随永恒的主题,另一方面也植根于日常生活的琐碎细节。

  暑假回到家继续把去年没有来得及读完的书补上。 摘录以下:

  “教育”的意思是“引导出”。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将孩子引导出童年”,但教育的真谛,是将童年原本具有的智慧和才华引导出来。

  成熟的人即重视新的生活方式,也珍惜过往的经历,而我们只是在抗拒心中那个小孩,因为他虽然充满性灵,却妨碍我们主宰自己的生命,这让我们觉得羞耻。要关怀心灵,就不能排斥他的任何一方面,即使是他比较卑微的部分,比如童心。 只有承认了童心的永恒存在,接受它的种种不足和缺陷,我们的心灵才能得到关怀。

  自恋并不是人格上的缺陷,而是寻找心灵“另一方面”的过程。 自恋也不是单纯的自我迷恋,而是心灵需求的一种表达:我们需要培养复杂的,能够容纳矛盾的,包含了“自我”与 “非我”的自我意识。 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否定“自我”甚至“以自我为中心”。自我需要爱,需要被关注和表现,这是我们天性的一部分。心灵的许多需求从表面上看来,是令人嫌恶的,甚至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自恋并不是对“我”的迷恋。相反,自恋意味着我们还没有找到“我”,没有找到内心中的那潭水——潭水能反映出一个更深层次的“我”。

  在讨论爱情本质的著作《飨宴》中,柏拉图把爱称为“充实与空虚的孩子”。充实与空虚恰恰是爱情的正反两面。

  费奇诺曾说“人类的爱情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 爱情是一种欲望:和某种美好的食物结合在一起,在尘世中享受永生。俗世的乐趣能够引领我们通往永恒的精神享受,这是新柏拉图主义的基本观点。费奇诺把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指引我们通往永恒的东西称为“充满魔力的诱饵”。换句或说,爱情既是两个人之间纯粹世俗的关系,也是通往心灵深层经验的途径。 爱情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感到困惑,因为它对心灵的影响,并不总是和人际关系的节奏与需求协调一致。德国早起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说得很简单:爱情不是为这个世界创造的。

  佛洛依德提出了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把爱情的焦点从杂沓纷扰的生活转移到心灵。他认为,爱情是我们童年是经历的家庭环境在现今感情关系上的投影。在爱情中,父母亲和兄弟姐妹都是隐性的影响力。爱情能够激起我们内心深处原本潜藏的幻想。简单概括佛洛依德的观点,即我们现在的爱情不过是旧爱的复活。

  《道德经》的中心思想是“空”。心灵之空并不等同于空虚,他不会让我们焦虑、事实上,如果我们学会维持“空”的感觉,克制将它填满的欲望,那么,心灵的力量就会源源不断而来。我们必须容纳这样的“空”,而不是急着寻找心灵力量的替代品。只有学会容忍自己的弱点,才能开始发掘心灵的力量。

  在传统文献中,萨杜恩被描述成一位冷漠的神祇,医学典籍则将他尊为智慧与哲学思想之神。抑郁会让我们担心,这样的状态是不是永远不会结束,生活是不是永远不会再有激情和乐趣?这是抑郁者情感模式的一部分——担心自己困在萨杜恩的领域里永远无法脱身。进行心理治疗时,我总是把患者的担心和恐惧,理解为萨杜恩影响心灵的方式。萨杜恩会让我们迷茫,让我们感到无路可走,如果我们不去抗拒萨杜恩的影响,把它的阴暗特质视为人格的一个方面,那么,担心的感觉自然就会消失。

  正因为我们太固执于旧有的知识和解释,在抑郁带来的空虚感面前,才会感到人生意义的崩溃。当我们用个人哲学和价值观把心灵包裹起来,抑郁就会降临,在我们的观念里打开一个缺口。古代的占星家认为,萨杜恩守护的土星是最遥远的行星,位于寒冷空旷的外层空间。它带来的抑郁,让我们的理论和假设漏洞百出,这一过程虽然痛苦,却是治疗心灵的必要步骤。

  如果我们把抑郁当成一种病症来治疗,就会逼得萨杜恩式的情感无路可走,只能通过怪异的行为表现出来。所以,我们不如敞开心扉,邀请萨杜恩进来,让他想待多久就待多久。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园林里,萨杜恩拥有自己的领域——一间偏僻的、阴暗的、太阳照不到的亭子,人们可以在那里独处,静下心来反思。有些时候,人们需要这样的独处。我们应该为抑郁者的情感提供必要的空间,而不是尝试改变他们或是解读他们的想法。而作为社会,我们可以在设计建筑的时候,专门流出萨杜恩的领域。在一幢住宅或是商业建筑中,专门留出一所房间或者一片园林,让人们在那里独处沉思。现代建筑在涉及认知的层面时,似乎更喜欢方型或圆形的设计,这样的空间更适合群体生活。抑郁则具有一种离心力,驱使人们远离人群。我们总是把各种建筑和机构称为“中心”,但萨杜恩或更喜欢“边界”。

  在很大程度上,疾病是一个永恒的概念。无论是基督教的原罪论,还是佛教的四圣谛,都认为人的生命本质是受了伤的,伤痛乃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生而受伤,因为我们参与了人类的生活。有人觉得没有伤痛的人生才是正常的、自然的,那其实是一种错觉。任何以根除伤痛为指导思想的医学理念,都是在回避人生的本质. 有了这样的认知尺度,我们就可以检视自己的生活,看我们的行为是否违反了人生的基调,是否存在着自我抗拒和自我疏远的问题。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因疾病而产生负罪感,而是我们可以从疾病中寻求指导,让生活更贴近我们的本性。

  我们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导师,为自己制定礼规,设立日常生活中的议式标准,而不是在现代普通观念的引导下,盲目追随社会学、商务和心理学的潮流。与其常年接受心理辅导,让别人告诉我们该如何为人处世、如何面对人际关系,不如为自己的生活添加仪式化的内涵,让心灵得到关怀。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主义与消费主义的时代,一个价值观缺失的时代,一个道德标准正在经历重大转变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我们不禁怀念传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我们总是怀念“过去的好时光”。无论这种想法正确与否,我们都要记住荣哥的话:怀念过去并不能解决当前的问题。他把这种怀念称为“人格的退化性恢复”。整个社会都有可能陷入这种怀念之中,甚至尝试恢复想象中的美好过去。问题在于,我们对过去的记忆,永远都带有想象的成分。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把曾经的艰辛岁月美化成过去的好时光。

  事物既然具有心灵,当然也会遭受痛苦,或是出现精神异常,这就是心灵的本性。所以,关怀自己的心灵,就要留心周围的事物,一旦发现它们有任何不适,就加以精心照料,直至它们恢复健康。

  当我们与心灵失去联系,无法体会长久乃至永恒的意境时,就会苦苦渴望理想的未来,甚至追求永生。很多事物的寿命都比人类长,有些事物甚至可以经历好几代人的时光。古老的建筑代表了过去,一个不属于我们的时代。我们在对自我的痴迷中幻想着永生,而过去的时代却是对这种幻想的无情奚落。

  如果我们不在日常生活中关怀心灵,就只能活在一个冷漠无情的世界中,承受无尽的孤独。就算我们能取得再大的“进步”,也无法摆脱这种孤独。我们可以向大自然索取,可以发明制造新的物品,但如果我们不能从心灵的角度看待自然与人造物,它们就会继续让我们痛苦。

  要脱离这种病态,我们只有从艺术、哲学和文化中吸取灵感,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消弭生活与心灵之间的裂痕,让心灵在现代文化和价值观里占有一席之地。

  达芬奇曾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在盟总看见的事物,总是比清醒时的想象更清楚?”因为心灵的眼睛能看清永恒。在清醒时,我们只能用肉体的眼睛观看世界,即使带上些许的想象成分,最多也只能捕捉到永恒的一丝痕迹。然而在梦中,我们可以用心灵的眼睛观看世界,获得原本专属于艺术家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