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误测》典范读后感有感

《人类的误测》典范读后感有感

2020-10-22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人类的误测 读后感 

  《人类的误测》是一本由[美] 斯蒂芬?杰伊?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4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类的误测》精选点评:

  ●看完这个书,知道了以前的智力测试会带有一定的政治正确,但是也进一步确定了一个观点,黑人是真的先天智力低一些,图书里的所有原始数据几乎都指向了这一论点,甚至不需要这些实验人滑稽的修改。

  ●智力和体力一样,很多方面都是可以后天训练加强的。

  ●准确测量:颅骨测量术 & 身体测量数 ——证明白人更聪明"伪科学" 统计方法 主观 IQ? "比奈量表" —— 数值 粗略值,运用于分辨轻度障碍 帮助低分孩子,而非划分天才低能 工作分配就业歧视 369等 移民优生学。 如何看待智力呢? 先天因素+后天因素 ~体力 主观色彩 ~相貌 反思数学的应用范围 反生物决定论基因定论,后天努力

  ●作者在分析驳斥时候显示出的厚实方法论功底令人信服,大凡可讲理之人,是不可能拒绝逻辑的力量的,而本书中本身蕴含的大无畏精神则令人感动,古尔德是科学家,更是超越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代言人。本书若能更加面向普罗大众,那么它的价值会大更多,不只是传达智商真相,更在于传播科学精神。

  ●科学散文

  ●比想象中枯燥

  ●【听】

  ●别信智商测试,看看就好

  ●古尔德牛逼,科学家的严谨和历史学家的关怀。「数据在测什么?你认为这些数据在客观地测你认为的那些东西,但其实测的都是你固有的偏见而已。」

  ●智商是如何被误测的。

  《人类的误测》读后感(一):智商测试的真相

  《人类的误测》一书用十分科学严密的方式,向我们揭示了很多研究机构搞的千奇百怪的所谓的智商测试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我们普通大众估计很多人都做过智力测试,要么是选择题的形式,要么是看图说话的形式,总之是形式多样,但这些测试的结果你真的相信吗?其结果就是真正科学的吗?本书的作者告诉了我们答案,并不一定,那么你是不是也很想知道自己是否被所谓的智商测试欺骗,赶紧看看这本书吧,相信一定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人类的误测》读后感(二):自认为智力超群的人对人类群体自身的偏见~

  阿尔弗雷德?比奈是智力测试的创始人,最初的目的是帮助那些有特殊认知需要的孩子。后来被美国心理学戈尔德等人引入美国,IQ测试被广泛接受,IQ的遗传论阐释在美国兴起。

  1969年1月,阿瑟?詹森在《哈佛教育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提升IQ我们能做什么?》的文章,文章认为群体间IQ的差异(强调美国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差异)是由所谓的天赋决定的,而且为了弥补这种差距所做的补偿性教育实验已经明显地失败了。

  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20 世纪 70 年代,詹森和美国的物理学家肖克利发起了优生主义运动,主张向黑人施行绝育政策。另一方面,他们又建议在加州成立精子库,收集诺贝尔级学者的捐赠,藉以使“优秀的品种”可以代代繁殖下去。

  1994年理查德?霍恩斯坦和查尔斯?莫雷合著的《钟形曲线》把这种生物决定论论推到了舆论的顶峰,众多科学家参与论战。斯蒂芬?古尔德早在1981年就出版了一本专著《人类的误测》来批驳形形色色的“遗传论”“生物决定论”,《钟形曲线》出版后,古尔德修订了他80年代引起激烈反响的代表作,加入了5篇文章予以驳斥。古尔德认为智商测试背离了最初的设计初衷,它通过部分数据来假定普遍状况,在逻辑起点上是可疑的,它实际上起到了一种为社会阶层分化提供“科学依据”的效果,甚至对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古尔德认为,生物决定论的不断出现其原因并不难找到“它和政治紧缩的插曲有关,尤其是当劣等群体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甚至威胁到当局的时候。”古尔德引用了达尔文《贝格尔号航行日记》中一句话提出了他的中心思想:“如果我们贫穷的悲惨状况不是自然法则造成的,而是源于我们的制度,那我们的罪孽就更深重了。”

  《人类的误测》读后感(三):[转发书评]智商测试是否科学?和真正的精密科学差之千里(江晓原)

  智商测试,很难说是科学。虽然从最早的“颅骨测量术”,再到高尔顿、比奈、戈达德等人,弄了各种“测量”,但智商测试和真正的精密科学之间仍差之千里。智商测试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在《人类的误测:智商歧视的科学史》一书中,作者古尔德用大量案例,为我们梳理了智商测试研究中的黑历史,犀利地批判了智商测试的误用。

  国外流行多年的“智商测试”,在中国的情形,似乎与美国等西方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异。在美国,入学、求职之类的事情,都可能面临智商测试,所以五花八门的“智商培训”之类的“班”在美国也很多。而在中国的许多杂志上,类似测试虽然也经常可见,不过那通常还只是让读者做着玩玩的,在很多情况下还不会影响一个人的实际状况。在中国好像也还较少见到“智商培训”之类的玩意。

  但“智商测试”近年已经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媒体上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报道:小伙子将“智商测试”成绩作为向女友求婚的“新三件”之一。有些苦于孩子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家长,也会忧心忡忡地带着孩子去做“智商测试”。各种迹象表明,我们在这件事情上好像又快要“与国际接轨”了。

  “智商测试”的肮脏血统

  追根溯源,“智商测试”已有百余年历史,不过它的“血统”却是很不干净的,甚至还隐隐透出某些邪恶的色彩。

  “智商测试”的理论通常被认为发端于高尔顿(Francis Galton),此人是达尔文的表兄,但他的名字总是和后来被普遍认为“政治不正确”、甚至可以说是臭名昭著的优生学联系在一起。1869年高尔顿出版《天赋遗传》(Hereditary Genius)一书,主张人的才能可以遗传。在1884年伦敦国际健康博览会上,高尔顿搞了一个摊位,打出“人体测量实验室”的招牌,替人进行测量和测试,据说颇受欢迎,有的人还主动付钱给他,这或许可以视为现代“智商测试”的嚆矢。尽管在此之前的几十年中,“颅骨测量术”“颅骨学”等等的学说和出版物已经逐渐流行于欧美。

  “智商测试”与优生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尔顿晚年仍孜孜不倦地在各种公开场合演讲并发表文章,继续鼓吹优生学。他的学说也得到过若干名流的赞同和欣赏,例如著名科幻作家威尔斯(H. G. Wells)、著名剧作家萧伯纳(G. Bernard Shaw)等。

  19世纪、20世纪之交,法国人比奈(Alfred Binet)成为现代智力测试的奠基者。19世纪80年代晚期,比奈研究他两个年幼的女儿,发表了被视为智力测试领域奠基性文献的三篇文章。比奈对人的智力进行分等,正好迎合了当时美国的需要——大量移民的涌入使得当局急需甄别申请入境的移民是否“弱智”。所以智力测试的理论虽然发端于英国人,奠基于法国人,它却在新大陆最先找到了大行其道的土壤。戈达德(H. H. Goddard)在美国大力推行比奈的方法,美国的公立学校从1910年开始对学生应用智力测试,这似乎象征着智力测试开始获得正式地位。

  “智商测试”必然牵涉到难以解决的伦理道德问题。例如,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都曾经有过允许对白痴或“智障者”进行强制绝育手术的法律。纳粹1933年在德国掌权之后,很快颁布了《预防遗传性疾病扩散法》。该法完全就是美国优生学家劳克林(H. Laughlin)提出的绝育法的翻版,劳克林为此沾沾自喜地表示:“德国该法律的文本与美国绝育法范本几乎一模一样。”此后纳粹德国变本加厉地推行这方面的法律和政策,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纳粹当局在第三帝国的领土内对40万人实施了强制绝育,这比在其他所有国家中完成的同类手术总数还多。这种对“智障者”强制绝育的法律和政策,很容易引导到对智商测试本身的质疑:凭什么可以判定一个人是“智障”?

  “智商测试”能被视为科学吗?

  其实“智商测试”作为一门所谓的“科学”,从一开始就存在着理论上的致命问题。早在1912年的《教育心理学杂志》上,已有人指出:无论是戈达德还是智力测试的其他奠基者,都没有思考过这个致命问题:如何定义“智力”?——如果对测试的对象没有定义,测试还有什么合理性?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这个致命的理论问题,智商测试的先驱比奈本人心知肚明,他曾写道:“如何定义智力是个可怕而复杂的问题,我们一直在尽最大努力避免触及它。”

  而为智力测试辩护的人则宣称:要求在测试智力之前先对“智力”作出完整的定义,这是“不讲道理”,因为“在完全认识电流之前很久,人类已经在测定它了”。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这个辩解难以成立,人类在“完全认识电流”之前的测定,并不清楚自己是在测定电流——可能有点像哥伦布当年并不知道自己发现的是美洲新大陆那样,可是比奈等人却是明白宣称自己在测试的就是“智力”。

  1994年由赫恩斯坦和莫雷(Charles Murray)合著的《钟形曲线:智力差别对美国生活的重塑》一书,影响很大。按照《人类的误测》作者古尔德的看法,《钟形曲线》是一部“支持落伍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著作,主张“由劣等基因的人构成的下等阶层命中注定永远贫穷”,同时又极力将自己的主张打扮成“科学”,是“科学主义的修辞学的代表作”。所以两年后,古尔德修订了自己15年前的著作《人类的误测》(The Mismeasure of Man,1996),特别增加了“对《钟形曲线》的批判”一章,力驳《钟形曲线》之谬,认为它在数据、论证、架构三方面都是“虚伪”的。

  简而言之,试图将“智商测试”及相关的学说和理论视为“科学”,至少迄今为止仍然是无法成立的。虽然从最早的“颅骨测量术”,再到高尔顿、比奈、戈达德等,都弄了许多“测量”,其实它和真正的精密科学之间更是差之千里。

  ……

  (全文参见:http://m.lnrbxmt.com/60734.html)

  《人类的误测》读后感(四):智力是什么?——读古尔德《人类的误测》

  对于《人类的误测》的兴趣,首先源于它的作者史蒂芬·杰伊·古尔德,古尔德是犹太裔的美国进化生物学家,他一生维护与发展了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并在后期成为一名著名科普作家,在《自然史》杂志上开辟科普专栏。

  不过个人更感兴趣的是他另外两个身份:抗癌斗士与马克思主义者。

  1982年,在古尔德41岁的时候,古尔德被诊断患癌,罕见的“间皮瘤”,这种癌被医生认为只能存活8个月,然而古尔德在此后活了20年,被很多癌症患者誉为抗癌斗士,激励了很多癌患(比如写了《每个人的战争》的施莱伯)重获新生。

  而古尔德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是马克思主义者。方舟子曾经有一篇文章叫《信仰马克思主义的西方科学大师》,介绍了古尔德鲜为人知的信仰,在美国,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家凤毛麟角,可见古尔德的坚守。

  因为古尔德的这两个特殊的身份,促使我思考两个问题:所谓的权威告诉我们的都是对的么?所谓的少数派都是错的么?读《人类的误测》,同样让我思考两个类似的问题:

  各个时代,权威告诉我们的关于智力的概念是对的呢?大家都相信的IQ测试真的准确么?

  智力是什么?恐怕是我们很多人都想弄明白的问题。《人类的误测》能够告诉我们的,也许并不是智力最为准确的概念,但是却告诉了我们,关于智力,我们不应该误入什么样的歧途。

  全书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19世纪及其之前的颅骨测量术和身体测量术;20世纪及其之后的IQ测试及其它试图对智力进行精确测量的方法。

  先说颅骨测量术和身体测量术。人起源于动物,但是却拥有动物无法比拟的智慧,但对于智力的测量起初并不是为了区分任何动物,而是区分不同人的优劣——说白了,就是种族歧视。这种思潮由来已久,欧洲白人以及移民到北美的白人都认为黑人是劣等民族,到了19世纪,美国人莫顿收集了大量头盖骨,据说超过了1000个,他并不是有某种癖好,而是为了测量不同人种脑容量的大小,他计算出白种人的平均脑容量最大,达到了87立方英寸,其次是亚洲人和美洲土著,为82立方英寸,最小的是黑人,为78立方英寸,以此来证明白人的智力最为突出。

  莫顿所用的方法是在不同人的颅骨中放芥末籽儿,然而到了晚期,莫顿自己都开始自我怀疑,因为芥末籽儿本来就有弹性,他的助手站在种族歧视的立场上进行测量,白人的颅骨里的芥末籽儿就会被压的实一些,一些大的黑人和黄种人的头盖骨被剔除出去,自然会得出以上的结论。然而经过使用铅粒进行重新测量,其实各人种的头盖骨几乎相差不多,黄种人的脑容量甚至比白种人还大。

  但是,通过大脑进行智力测量的风潮并没有停止,欧洲人发明了对大脑称重,这其实是变相的颅骨测量术。当时欧洲人平均脑重量大概是1350克,屠格涅夫的脑重量竟然超过了2000克。脑重被认为是聪明的象征,黑人和黄种人被认为是劣等,脑重自然小。但是可怕的结论出现了,黄种人的脑重比白种人更大,此种方法也最终无疾而终。

  当时另外的方法还有身体测量术,比如测量大臂和小臂的比例、鼻梁的高度、小腿的肌肉,来作为智力的象征,最终都告失败。

  这里要提一下从颅骨测量术和身体测量术演变而来,曾经被认为是一门科学的“颅相学”,颅骨的形状、身体的某些特征都被用作指认罪犯,现在看起来无稽之谈的理论当时曾被认为是科学,一直延续至20世纪。

  20世纪,科学飞速发展,对于智力的探索也拓展了新的方法。出现了我们现在最常见的智力测试方法——IQ测试,IQ,即是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力商数,它的起点应该追溯到是法国人比奈的比奈量表。比奈量表最初是法国教育部的一个课题,目的是为了通过一系列的试题识别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来帮助他们。比奈特别强调:比奈测试的结果不能反应一个人智力的优劣。

  然而这件事传到美国变了味儿,通过亨利·戈达德、路易斯·特曼、罗伯特·耶基斯三个美国人的发展和实践,IQ测试发展到后来的样子,流传至今。他们认为,IQ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先天的智力,人一出生智商高低就确定了,可以以此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为他们安排相应的工作。而且IQ分数低的人就不必生孩子了,这就是所谓的“优生学”,20世纪初IQ测试还促进了美国新的移民法的颁布,阻止东欧人等所谓的劣等民族移民入美国。

  比较搞笑的是,当时芝加哥的市长的IQ测试结果是傻瓜。IQ测试中有太多主观题目,比如:美国名人克里斯蒂·马修森是因为什么而出名的?供选择的答案有四个:作家、艺术家、棒球选手和喜剧演员。这样的题目对于我们现在不了解美国历史的人是无法作答的,而对于当时不了解美国的外国移民来说同样是个难题。类似这样的需要后天习得知识的题目,在IQ测试中比比皆是的。

  我们承认,IQ测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人在特定状态下的观察力、逻辑思考能力等大脑的基本能力,但是仍然无法完完全全代表我们真实的先天智力。改革开放后,IQ测试传入中国,好多人趋之若鹜,实在只能称得上是对新鲜事物的追捧罢了,了解背后的它的本质,才能真正的认识和利用IQ测试,那就是回归比奈的比奈量表最初的初衷:识别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来帮助他们。

  20世纪,很多科学家都试图找到人的先天智力常数,称为g,最终都告失败,本书最后也在批判“钟形理论”,它也是寻找先天智力常数的方法。其实我们有一首歌唱的很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智力也是如此,先天和后天共同塑造了我们的智力,大脑的能力,先天固然是基础,但很多方面是可以在后天的教育和训练中获得与逐步提高的。

  智力是什么?智力的定义告诉我们,它是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多方面的能力的集合。虽然智力包含着多方面的能力,但它并不是多方面能力的叠加,而是在不同环境和情况下的有机结合。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到,智力虽然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但后天因素对它的影响更大。而且,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是紧密结合的,并不能单纯剥离出所谓先天的智力,更不存在所谓智力的实体。用一些试题测量或者通过计算获得智商更是不可能的。

  《人类的误测》一书充满了古尔德的人文主义情怀,这应该是科学与科学家应该有的样子。我们应该反思,科学的起点不应该是充满主观臆想的歧视,数学也不能测量与代表一切。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生物决定论”与“基因决定论”带给我们的过度偏执,更应该相信的是,我们后天每一天的努力与尝试都是值得的,我们的生活写在分分秒秒之中,而不是我们的基因代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