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相猛烈的读后感年夜全

本相猛烈的读后感年夜全

2020-10-24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真相凶猛 读后感 

  《真相凶猛》是一本由北野武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80,页数:2016-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真相凶猛》精选点评:

  ●老爷爷就这么累死了,啊哈哈哈哈,北野武好流氓好好玩啊

  ●读玩觉得有些地方有点奇怪 但是爱思考的人真有魅力

  ●关于道德的大实话,比较一般!两小时翻完

  ●关于怎么教给小孩子道德,不算毒舌,角度比较不一样吧

  ●特別棒

  ●一般这样观点类的书真的看不完。也就北野武的可以越往后看约in~

  ●很北野武的叙述风格。借文末一句话“不能把道德委托给别人”,会思考自己所处的世界、所拥有的三观才弥足珍贵。

  ●北野武老师,一个可以做政客的搞笑艺人,一个倒霉催的幸运儿,一个可爱的老头子

  ●大侠北野武的《吐槽大会》

  ●“为什么一定要有梦想呢”“道德什么鬼超多槽点好吗”配上北野武的面瘫脸,满分满分!

  《真相凶猛》读后感(一):“从前的人心性安稳是因为比起现在的我们仔细地思考过死亡。”

  春节总是被最新的疫情消息牵扯着,提心吊胆。今天终于用零散的时间读完宅居的第一本书:《真相凶猛》by 北野武。书中谈论何为道德,批判日本的道德教育。但可能因为非常时期的缘故,有两句谈论死亡的句子倒是让我十分感慨。

  【拉丁语中有 "memento mori" 这句警句。意思是不要忘记终将一死。不能忘记的不是别人的死,而是自己的死。人终将会死,没有比这更确凿的事实了。特别强调不要忘记,就是因为会轻易忘记吧。】

  【明明终有一天会死,明明那一天可能是明天,可是却像自己会永生一样而漫不经心地过着每一天。】

  记得几年前听一位智者说过一句话,大意就是,我们总为旅行赶飞机倒推时间,计划我们应该在几点干什么事情,难道死亡不也是这个道理吗?我们为什么不为死亡前的人生做出合理安排,而觉得死亡仿佛还很遥远一样...

  我能切身感受有理想,有盼头可以让生活更有干劲,晚上更愿意早睡,早上更有动力起床。但当理想是模糊的未来时,时常会迷失其中,而萎靡地虚度光阴。所以,当确定死亡为一个deadline,理想为最终目标时,做一份明确的人生规划显得格外重要。向来随性的我是应该要趁着SARI期间,在家好好思考和计划我的人生了。

  《真相凶猛》读后感(二):凶猛后的悲悯

  为了遏制扁桃体肿胀而打了三天吊瓶,呆望着药液滴答,半睡半醒中翻完了K的书,评不出优良中差,读来舒服就好。

  舒服就好,这大概是我懒了一辈子总结出的经验,听歌,看电影,看书,都一样,让自己舒服的东西反复听,看,读,直到厌烦。

  有的就厌了,隔一段时间再来造访,别有滋味。K的电影,还没看够。点开播放键,就有心安的感觉。

  说来很奇怪,明明是暴力,可依旧让我感到舒服,不觉得血腥,血液流淌完,反而觉得宁静。

  凶暴的男人里,回到办公室点起的白色香烟。

  奏鸣曲里,K对着雨中赤裸双乳的女孩说,这样就不怕淋湿了。还有最后黑暗的楼层里,闪烁的枪火。

  Merry Christmas中,咧着嘴笑的军曹。

  座头市里最后睁眼的盲剑客。

  阿基里斯与龟中,最后裹缠着纱布,被妻子领回家的画者。

  还有极恶非道里的K。

  平遥元年放映极恶非道的最终章,可惜没时间去。

  天注定里赵涛的挥刀,贾樟柯不止和K对谈。

  所以,没什么理性评断专业分析,只是狭隘偏见主观片面地喜欢K。就像是某天看到一双眸子,突然爱上一样,奇怪。

  也就不想谈论书中的内容了,读过的自然有感觉,没读过的不读也罢,世上可做的事情太多,何必较真,找其它的addiction有何不好?

  不过可以废话两点,读这本书,以及其它K的书,大致就能够明白他电影中一以贯之的精神(听说刚写的恋爱小说很畅销,倒也很想看),可以算作是观影的补充材料吧。就像看陈凯歌,先要读陈凯歌一样。

  另外一件事,似乎是K自己写的(亦或是访谈自述,记不清了),重型机车事故后自己被急速送到了医院,得到了最顶级的治疗救护,捡回了命只瘫了半张脸。可是毒舌的K依旧会说,如果当时出事故的不是K,换做另一个普通人,还会有一路绿灯吗?他,还能幸运地生还吗?

  《真相凶猛》读后感(三):-

  今年的【27小时】,特别难得的他亲述"星期五",聊到三岛由纪夫。记得我以前在日料店打工,常忙里偷闲的偷看电视里他坐镇的时评节目。不,我在心里始终对他正经不起来。在国内看的【攻壳】,就为了他去看的,他出场的时候我噗的一声笑出来,同厅的观影者都诧异的看着我,不懂我在笑什么。他在我脑中,只有2个角色:お笑い芸人和导演。其他的没有了。这也自然是表与里的,而那个毒舌的作家?我毫无概念。

  我喜欢北野武的。但他的书,我不会再读了。

  quot;星期五"之后,他不能上电视了,自杀式的车祸仿佛从地狱走了一遭,由此开启了他的“里状态”。粗暴、反讽,自是我欣赏他的部分。自由又自然。然而他在本书中的那套"道德论"实在太放肆。园子温说他小学时想,为什么要穿衣服呢?然后脱光光背着书包去上了学。本书所谓的那套“道德”,不也就是这个情形? 某位导演说,“电影就是现实中无法去做的脑洞被表现出来的反映”。为什么在现实中不能,因为这个世界有所谓【道德】这条准则。我认为,【道德】是对的,【标准】这个东西尤为的重要,它就是行车道的左和右,可以不遵守吗?高速路上肆意的逆行,必然车毁人亡。众所周知日本对于时间的概念是多么的精准,列车的到达时间如果没人纵火或卧轨(苦笑)它几乎不差分毫。而这个前提,就是被书中最冷嘲的“本能反应”。

  无论在中国或是日本,很多东西本质没有错。错的是愚者对于它的理解力太弱。

  最近在wb知道了【你国之春】这个满嘴牢骚的人。非常反感。包括那些把“大清亡了”用到烂的人,特别可笑。在【白夜追凶】里用的案例,犯罪分子利用VPN接入海外IP让民警无法找到人质的准确地址,结果破解太久,人质死亡。这个国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你国之春”这位青年人那般“高”的思想觉悟哟,那些自拟道德的逆行者会把自由搞得一团糟。 不知那些激进青年是不是懂什么叫【大局】,或许他们也会从【风声】这种逻辑的电影里知道:为了更多人的幸福,势必要牺牲少部分好人呐。不想让蟑螂鼠蚁坏掉一锅好汤,你不好好的盖上锅盖,难道要直接把老鼠药扔进锅里、谁喝死谁倒霉? 几个月前的一期【人类观察学】有过一个企划,工作人员假扮BPO,谎称有家长投诉某搞笑组合在段子中用力击打搭档头部作为笑点,容易教坏孩子,容易导致更多的霸凌事件。该搞笑组合的辩解是:孩子的家长们应向孩子解释我们的行为是玩笑,现实里不应该如此。然后他们又一次表演了他们的段子,力度似乎又增加了三倍。 书中一直强调,孩子不应被束缚。书的第二章标题:“要求人生才刚刚起步的孩子对自己专注有什么意义吗?"。对,道德是枯燥的,但它的源头没有错。北野武那套荒野村夫般的放浪【道德】,其实并不会让这个社会自由,反而一片混乱。

  三岛由纪夫在阳台发表了此生最叛逆、最看似自由的宣言后剖腹自裁。他也绝望的自知自己的那套在这个世界行不通。而北野武自我标榜的“道德论”,只不过是一个“死过一次还怕什么”的疯老头,在晚年里古怪偏激的喊话吧。

  《真相凶猛》读后感(四):简单记录一些quotes

  世界正变得越来越拥挤,多地都在爆发战争和纷争。说到底还是价值观的冲突。一个国家要是树立了某一种价值观,就不允许其他不同的价值观的侵袭。所谓独裁国家也就是用独裁者一个人的价值观给全国洗脑。

  然而最好的情况依然是多元价值观的并存。有多元的价值观,才会有多元的道德观。道德观是需要价值观的支撑的。

  。。。

  有人可能又担心如果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实际去操作怎么办。正是为了应付这种情况才会有法律的存在嘛。以前的人都信仰各式各样的价值观,为了防止他们任意按照个人的意愿行事,所以人类创造了法律。法律是强制执行的,有了它就有了约束力。

  。。。

  明明一看就知道国王没穿衣服,可谁也不说,那就更要揭露国王是没穿衣服的。。。如果连这些都不去揭穿,吐槽就会变得越来越苦难,可这就是如今的世道。

  说到底,这种事(道德教育)必须是通过人与人之间来传达。要向人传达,让人理解,所需要的不是花言巧语,或是好吃的糖果,而是传达者的诚意。

  世界上有人,有家庭,有地区,有街道,有城市,有省,有国家,然后也有国际社会。构成的单位无论是人、家庭、自治区还是国家,都是以某种相似性构建起来的。

  既然形态是相似的,按道理来讲,道德也同理,不管在国家还是城市也应该同样适用。国家与国家间的大的道德,和小学教室里的小的道德就必须一致。

  。。。

  只不过,认为战争是必要的恶的大人却教育小孩不准打架,这在道理上是讲不通的。因为道德是几何相似形。这就跟小偷父母告诉自己的小孩不要偷东西是一个道理。不停地讲什么道德,首先自己必须遵守道德。做不到这个,就不要瞎说。

  追逐梦想乍听起来很动听,但事实上是为了那个“光辉的未来”而牺牲掉了当下。说到底,那个所有人都称羡的“光辉的未来”其实永远都不会出现。人真正能利用的只有当下的时间。有人会说用掉了当下,那10年或20年后的未来要怎么办。要以前的话就会说这样的人不接地气。而告诉别人与其空谈梦想,不如重视当下的人才是明智的。

  。。。

  梦想无论实现不实现,人从平安出生,在世上生存,然后安然死去,这已经算是人生的成功了。我打心底里这么想。

  再怎么名贵的红酒,口渴的时候也抵不过一杯凉水。又有什么能比母亲亲手为自己做的饭团还好吃呢?

  奢侈和幸福完全是两回事。即使是简朴的生活,人生所有重要的欢喜也同样可以品尝。人生不就是如此吗?

  人为什么会遵守道德。是因为遵从良心,还是在意世人的眼光呢?自己做了可能比较明白,所以很难片面地下断言。

  道德的原型一定就像衣服一样,是为了在严酷的环境中保护自身而产生的。就如同衣服保护身体不受寒冷和害虫的侵害一样,道德也保护着人类。要在残酷的环境中存活,他人的帮助是必要的。而道德就是得到他人帮助的一种工具。

  社会是一个巨大的框架。社会成员是在这个框架的包围之中生存的。成员们承受着尽可能不被这个框架所扰乱的压力。

  自古以来人类都是这样生存下来的。

  基督教把人和神的关系比作羊和牧羊人。不只是人类,凡是构成社会的动物都是如此。

  从这种观点看,道德可以说就是展示社会框架的东西,所谓的农场的围栏。

  。。。

  在武力至上主义时代和终身雇佣制时代,道德就会发生变化。变化是理所当然的。因为道德是牧场的围栏嘛。农场的主人更换了,围栏的样式和地点也会随之改变。昨天还来去自由的地方,今天有可能突然就禁止通行了。

  。。。

  如果社会不发生变化,这没有任何问题。不觉得围栏是限制,待在这里是因为自己想待在这里,这种想法对羊来说其实更幸福。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世界永远在变化。最容易理解的例子是输掉战争的时候。

  自己的人生要靠自己获得快乐。人生要是真的有目标,可以去追求。要是没有,也不需要刻意地去寻找。那只会让人变成稀里糊涂的职场人类。

  不过,就算不成功,也可以看到自己头上那片没有任何遮挡、广阔而高远的天空。要是人生能再世,就是横尸街头,但抬头能看见这片天空,我依然会选择脱离群体。

  不是故作姿态,只是既然都做好横尸街头这样的最坏的打算了,那么还有什么是自己做不到的呢?

  所以我要说的并不是要创造一种过激的道德,而是不听从任何强加的道德,凭靠适合自己的道德去生活。

  适合自己的道德也就是自己的生活态度。以前的人是有的。

  虽然不用道德这样的词语,但会依从自己的人生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现代人心性游移就是因为把道德委托于人。而我却认为应该把它委托给自己的人生。

  如同之前写过的,道德由于各自立场的不同是因人而异的。无论是什么样的道德,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只要是自己认定的道德,就必须牢牢坚守。

  多亏了如此,我们活着已经忘记了死亡的存在。明明终有一天会死,明明那一天可能就是明天,可是却像自己会永生一样而漫不经心地过着每一天。

  然后,逃避死就是逃避生。因而难以真切感到自己”活着“。

  。。。

  对于自己的死亡可以好好地安放于心的人在人生的长路上应该也不会误入歧途。

  。。。

  因为无论是谁,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死。

  ”memento mori“是道德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