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图志》读后感摘抄

《宇宙图志》读后感摘抄

2020-10-23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宇宙图志 读后感 

  《宇宙图志》是一本由迈克尔·本森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48,页数:33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宇宙图志》精选点评:

  ●不是单纯的图录 才是本书的妙处 科学和艺术的结合 非常喜欢

  ●太酷炫了,最后一章的几份错页并不影响大开本清晰彩图带来的惊艳。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息

  ●走马观花第一遍,死沉的从北京给背回来,娘的发现张哥只喜欢看自然地理不喜欢看人文地理。

  ●这本书能带你走进心灵深处天人合一的宫殿

  ●一起去看极光吧

  ●小贵但值

  ●插图真的精美 用插图讲了宇宙的历史

  ●相当帅的一本书,配图打开了我新世界大门,宇宙、地理碰上视觉艺术,真的美到没办法用言语表达

  ●心理学与占星术为极小世界与极大世界的研究 极小与极大是对立却统一的自由转化体 宇宙既非方又非圆也无边界 心界同样 醒者需将心置于方圆内才得悟

  ●推荐一本书,蛮不错的。 有点贵,但可以收藏。

  《宇宙图志》读后感(一):理解与感知的统一

  在天地划分出的人的生活空间中,人立足于地,对头顶的天空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和想象,我想这也许是因为我们总能在某个时刻领悟到宇宙是多么奇妙,感受到一种有别于日常生活的崇高体验。从我们用天上的星象为自己定位到探寻远离我们的星球,现代科学让人类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宇宙的知识,大爆炸理论、超弦理论等,一方面我们对宇宙的理解越发深刻,另一方面却因为更多的未解之谜而越发困惑。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对未知的向往,《宇宙图志》选择了一个主观的方式来呈现宇宙研究的历史进程,这使它区别于一般的科普书,灵活、独特、瑰丽。

  《宇宙图志》最攫人眼球的就是书中精美的图片资料,不同于传统的天文学照片,书中采用了各类对宇宙的实物记录,星象盘、手绘图、油画、版画、壁画、卫星数字地图、超级计算机生成的可视化图像,不啻于一场视觉盛宴。而且由于按主题划分的内容以历史顺序来展现,同样的图片可能出现在书中的不同地方,不但不显重复,反而会让人觉得由浅入深,从多种侧面加深了理解。有张不明来源的画让我印象深刻,是有关一个发现地球和天空交汇之处的传教士,画的内容很丰富,把人纳入整个宇宙体系,是宗教与科学的结合,但又让我惊叹这是何等奇妙的想象力。

  正是因为《宇宙图志》选择这样的素材池,让我们的探究之旅变得鲜活起来,科学、艺术、宗教相互串联起来,不仅是让我们了解宇宙,更是立足于当时人类社会的角度上重历这种发展。我们也无需争论这本书究竟是艺术类还是科普类读物,从作者的表达方式来看,这本书早已跨越这样的分类,因为不管是哪种方式的呈现,结果都是理解与感知的统一,所谓艺术或科普只是后人的总结,而当我看着这一幅幅图片的时候,心中只有震撼和敬意。读这本书历时很久,但完全值得这样细细品味。

  人类历史不过是宇宙演化的一瞬,但我们对生命和宇宙的追求从未停止过,看先人是如何驰骋想象、看当今科学如何飞速进展是令人喜悦的。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优雅而奇妙的宇宙。

  《宇宙图志》读后感(二):仰望星空的人类

  这是一本奇特的书,不仅插图精美,还以历史进程为时间轴,清晰组织并解释了人类千百年来仰望星空的轨迹。这不是一部能够一口气读完的书,不仅因为其厚度和重量,还因让文件式的历史卷轴变得无比鲜活。

  宇宙是什么样子的?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究竟算什么?这个问题仿佛镶嵌在人类的基因中,是与生俱来的疑惑。从幼儿努力伸手、企图抓住夜空中的星星,到满脸睿智的老人仰望星空,却依然露出迷茫不解的神色,这些行为仿佛都证明了上述疑问。跟随《宇宙图志》,读者们能够看到从古至今人们对宇宙、对自身的无限遐想,并将这份遐想延续成历史、宗教、艺术等领域的某种规范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宇宙图志》展现给读者们的图像,也逐渐从纯粹的想象变为有根有据,艺术家的绘图,也从自我主观的判断逐渐融入了科学依据的支持。在此转变过程中,人类依旧没丢弃最初仰望星空的初衷——从无尽的时间维度之中,探寻地球的运转,找寻自己的位置,推演人类的未来图景。无论古今,浩瀚深邃的宇宙都反衬着人类的微不足道,然而宇宙就是有这样一股神奇的力量:仰视久了,人类总能从渺小的“自我”格局中抽身而出,转而思索更大格局的命题——世界价值、时代兴衰、宇宙演化等。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需要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不只是注意自己的脚下。”其本意正是如此。

  有趣的是,不仅在西方,东方也有一套专属自己的仰望星空的规则。当现代的人们——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津津乐道于黄道十二宫、八十八星座的时候,大家是否想过,同样的星座,若按照不同的勾画方式去看,将看到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在中国古代,先人把夜空中的繁星划分成群,将一群之内的星,用假想的线联系起来组成各种图形,并最终将全天星空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称之为星官。古人们将他们的社会和文化映射在天空上,人间百态的布置,无不与宇宙的巨大星盘相映成辉。以这点来看,无论东西,人类在观察、运用宇宙逻辑到每个人的生活之中,达成了惊人的高度一致。

  从宇宙的宏观角度来看,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或许离整体宇宙格局还很遥远。然而,只要人类不忘却仰望星空的初衷,我们必将一步接一步,跟上宇宙整体的步伐。

  此书推荐给所有持续仰望星空的人类。

  《宇宙图志》读后感(三):向前一步看世界

  “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此言伴随阿姆斯特朗登月共载史册。无需更多解释,在认识宇宙的道路上,人类从未停止向未知探索的脚步。天马行空,谁惧道阻且长?

  迈克尔·本森的《宇宙图志》一书如同一本珍贵的影集,记录下人类与广袤宇宙连结的历史。一小步一小步,从纸上谈兵的演算到星际飞船带回的碎片,无垠的星空不只是天文学家大展拳脚的战场,也是普通人驰骋想象的乐土。没有畏怯、没有隔阂,仰头就能望见星空,远隔时间和空间的哲思似乎都化作简简单单、无需赘言的璀璨。

  宇宙之大让人深感自己的渺小。人类花了多长时间才接受了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转变?又花了多长时间认可所谓宇宙本无所谓中心,没有独一无二,却各有其价值?天文学的观测能比较出地球与太阳喷射火焰的尺度,对在巨大宇宙中的渺小位置感同身受,然而谁又能否认我们所处星球无以言说的美?图志中地球内外的奥秘已教人叹为观止,这些不过造物之万一。激发艺术灵感的月亮亦不甘心做地球的附庸,本森评价这颗卫星既可亲近又无与伦比:“如果没有月球,太阳系将变得遥远而抽象……缺少一个合理的目的地,星际旅行也许就不会成真。”向前一步,大与小、本与末仿佛无关痛痒,再用不为鸡毛蒜皮神伤。

  除了手绘观测图、星相图和近代科学的摄影照片,《宇宙图志》中亦不乏脑洞大开的艺术作品,让人觉得宇宙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它不尽然是迷信的载体,如人们对日月食和彗星的忌讳;不尽然是诗意的寄托,趁兴而来,吟咏希冀;甚至不尽然是严谨的科学,偶尔也会蒙尘泣血。但人们就是愿意向它迈进,哪怕现实并不比误解美丽。譬如,为一颗流星不眠,本质上,这个运动的火球可能仅是地球轨道上一块人畜无害的碎片,真实的运动轨迹被科学家喻为“挡风玻璃上啪嗒作响的虫子”,大异其趣。至于会调转方向的流星或漫天同时坠落的流星则更是美丽的误会了。

  向前一步可能会犯错,但回头看看,倘若没有那些不怕犯错、大胆设想的前辈,宇宙盛景只能存在于想象中,更无从知晓世界之大。《宇宙图志》替我们掀起世界一角,告诉我们:昔日所谓的不可能会是照进现实的光与美。当下的彷徨困惑,抑或枯竭无措,怎知不会在前进一步中重获力量?毕竟,我们已经在宇宙中前行了这么久,《宇宙图志》的一页页,都是人类参与书写的奇迹。

  多次预言成真的科幻小说家亚瑟·查理斯·克拉克嫌我们走得太慢太谨慎,他将探索宇宙的新举措(譬如移居火星)称为“抓住机会”,期待2084年在火星上观赏地球凌日的人不会孑然一身。不过沿途风光太美了,浸淫其中步步向前,品世事浩如烟海又缈如云烟,是不会腻烦也不会寂寞的。

  ——丁酉年读迈克尔·本森《宇宙图志》

  《宇宙图志》读后感(四):地图学、宇宙观与视觉艺术

  137亿年前,“嘭”的一声巨响,光芒绚烂,四处流动。宇宙诞生!如何在一本篇幅有限的书里,讲述此后发生的一切呢?《宇宙图志》就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尝试。

  借助视觉艺术的形式,展现西方丰富多彩的地图学知识,表达亘古以来宇宙观念激动人心的演进过程。迈克尔·本森把三块“黏土”活上水,揉圆拿捏,拉长缩短,一番慧心巧手的设计之后,效果很不错。既保留了科普性,又有艺术的美感。绘画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结合,这种写作方法上的“拉郎配”,让思想的眼睛通过感觉的眼睛,发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宇宙图志》分为十章,以创世掀开序幕,然后是地球、月球、太阳,接着是宇宙结构以及一些常见的宇宙现象。每章采取总-分形式,在系统阐述之后,精选各类图片搭配简明的文字讲解。身为纽约时报撰稿人、太空摄影家和电影制片人,本森的解说专业、紧凑且流畅,选图眼光和做书理念都很棒,来自世界各大科学馆、天文馆的精美图片,在这本720×1000的大开本书籍里,以整幅甚至跨页的高清大图,首先带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

  正如本森所说,“要展现创世场景需要极大的创造力”。不过,这种创造力并不意味着挖空心思的复杂筹划。它可以很简单:一块四四方方的画布,黑色的线条层层覆盖,遮住全部画面。这是英国宇宙学家罗伯特·弗卢德于1617年在《大宇宙与小宇宙:两个世界的哲学、物理与技术史》一书中的插图。这个看似简单的黑方块,被誉为“创世之光出现之前的黑色虚空”的最好表达。这也是本森精选的第一张宇宙图。

  自己知道事物的这种感觉,比知识本身更有吸引力,无怪人们会凭着想象,在渴望的驱使下,去窥探浩瀚无垠的宇宙的秘密。中国上古神话,龟足立于四极,支撑圆天,蓬莱仙岛游踪难觅,便是因巨龟背负之故;古代印度传说四头巨象背驼半球形的地球,站立在浮游于水上的半球形的巨龟背上;阿兹特克神话里有四个擎天巨神,其中最著名的是掌管土地与水的魁扎尔科亚特尔。《宇宙图志》里讲到了希腊神话里的阿特拉斯,以双肩负荷地球,这是欧洲人非常熟悉的故事,当它以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之时,聪明的人意识到,很早时候欧洲人其实就有地球是圆形的设想,只是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失落了。

  要发现世界并把它绘制在地图上,光凭奇谲的想象达不到目的,托勒玫(通译“托勒密”)的先验美学概念十分重要。托勒玫的绘图法包含丰富的地理学信息,不仅有地理学研究的学术传统,还有天文学计算和旅行者的文字见证。虽然后来被证明有很多谬误,但他带动了悠久而妙趣横生的地图学,让人们不断假设,从穹苍天空俯视地球,世界将会怎样?很多宇宙图不够严谨,显得稀奇古怪,但它们容纳了当时最先进的认知可能,在精益求精的网格绘图技术的持续锻炼中,已经尽量减弱了原始无逻辑的崇拜意识的遗留,加强了地理学性质在宇宙观念上的延伸。这才会有布鲁诺和伽利略。安德烈亚斯·策拉留斯于1660年在《寰宇秩序》中生动地描绘了“日心说”与“地心说”的分歧。

  本书大量图片是16~18世纪的作品,充分说明了这个时期艺术家的投入和近代科学的蓬勃兴起,另一个重要原因,得益于印刷术。印刷术对绘图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降低成本方面,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精确复制图像的最初面貌,有能力生产本质几乎完全一致的印本。荷兰制图师奥特柳斯的《寰宇概观》于1570年首印,到1612年最后一次出版,陆续译成德文、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和英文等,总共发行了40多个版本。这种盛况说明,人们对宇宙的好奇心更加旺盛,对地理大发现充满渴望,对视觉艺术的创作热情高涨。

  此后,19世纪晚期摄影术的出现,20世纪航天科技的发展,必然带来宇宙观念的大革命,事实上,现代艺术对视觉感官的强烈追求,超现实主义和未来主义等潮流的兴起,几何图形在设计上的大量运用等,都与此息息相关。在我们凝视的双眼中,天文地理、科学艺术,渐渐融汇成无比美妙的宇宙漩涡。

  :后面现代部分写得快了,结尾仓促,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