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奇才读后感精选

绝代奇才读后感精选

2020-11-24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旷世奇才 读后感 

  《旷世奇才》是一本由莉莲·霍德森著作,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482图书,本书定价:39.50元,页数:2010-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旷世奇才》精选点评:

  ●唯一一位两次荣获诺贝物理学奖的物理学家,晶体管的发明者之一,超导的 BCS理论创立者之一。他的一生都奋斗在固体物理学中,推动了整个固体物理学的进度。巴丁通常把问题分解为更小或者更基础的问题来解决,在超导的bcs理论建立过程中,巴丁把不同的问题分解给合作者解决,最终有机结合。

  ●写得不错,历史、科学俱在,人物形象也丰满

  ●补分,这几天在回顾高中读的书。可见那时候有多无聊,这本书原来我也看了好几遍。特别喜欢里面描绘的这种物理学家,平凡,卓越,不是天才就会很亲民。

  ●先读了一遍英文版 又读了一遍中文版

  ●送给了媳妇

  ●大学闲书

  ●执着,平凡,卓越

  ●低调的大牛

  ●大学读过。

  ●写作很认真,但结构比较呆板,影响阅读趣味

  《旷世奇才》读后感(一):挑两个小毛病

  

第一个是246页,没头没脑地插进去两段玻尔说的话,“BCS理论不可能是对的”,然后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吹BCS理论,这有点莫名其妙。

第二个是267页,巴丁和菲利普斯、安德森的争论,到底谁是对的?书里直接略过了。

顺便插几句。有人说苏联人1950年也做出了晶体管,所以苏联不比美国落后云云。问题是巴丁他们都把论文公开发表了,苏联人照着论文有样学样都做不出来那不成废物了?在原创性科技方面,我们还是要向美国的前辈们学习。我想,了解巴丁的人生经历,对我们是有益的。

  《旷世奇才》读后感(二):两个诺贝尔奖或许抵得过一次一杆进洞

  神童,跳级,进名校,师从名家,大实验室,高手云集的团队,诺奖。。。收高徒,正循环。。。再次诺奖。。。

  本书的上半部分认真记录了巴丁一帆风顺的科学历程。二位作者纵然拥有物理学背景,似乎也无力写出一本夺人眼球的传记,一段“不一样”的(费因曼式)人生。

  事实上,巴丁的人生并非流水帐,只不过他不是通常人们想象中的科学怪人或科学狂人而已,他曾说“二个诺贝尔奖或许抵得过一次一杆进洞”,可窥一斑。本书的下半部分,较多涉及巴丁的家庭生活,商业活动,科学顾问生涯,乃至高尔夫铁杆粉丝之传奇,鲜明的人物形象顿时跃然纸上。如果作者能更好地组织这些素材,把巴丁的科学生涯,社会活动,以及个人生活融会贯通;写作上放弃一些官方史学家身份的呆板,这本传记一定会更出色。

  《旷世奇才》读后感(三):创造性人才的品质

  创造性人才的品质包括毅力、动力、热情、才能、信心、专注以及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在许多有关创造力的有争议的著作中,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其他学者经常会讨论这些性格特征。所有的这些性格特征都是可以培养的——这可以从巴丁的生命故事这得到验证。

  《旷世奇才》读后感(四):看历史

  我是个学生,对固体物理有些了解和兴趣。刚刚看完BCS超导理论的完成,就忍不住要推荐了。

  我感到这本书很平实,也许就是因为巴丁是个平实的人。前面的书评认为女性的视角起了重要作用,我觉得很有道理。语言轻松,叙事平淡却不乏味,让我在读的时候不由得想象起来——巴丁的家,UIUC附近的玉米地,巴丁的办公室和教室,以及它们的背景——物理学的演化和美国社会的样子。学经典讲究知人论世,我想如果抱着这个态度去读这本书会是很有益的。毕竟我们从物理课本和历史课本上读到的实在太有限了。作家(包括记者)更能敏锐地再现当时社会,让读者有更真切的感受(我想说的是全景式描写美国断代史的《光荣与梦想》)。对于某种科学成果的诞生,也需要对其过程有生动的再现,让学生觉得这并非高不可攀,同时又能明白这蕴含了多少艰辛的努力、需要多么重要的视角、怎样的合作精神、为人态度、机遇、竞争……立体的现实的生活与历史。

  从专业角度来说,我也是很受教益的。细想巴丁得奖的两项工作,一项是实验成果,一项是基础理论,而两者都离不开他的合作者。要理解巴丁是怎样做到的,必须从他的学术生涯的开始,甚至是他生命的开始去理解。给我的感受是厚积薄发。巴丁的老师和同辈们,从量子力学应用于固体研究的开始就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对他们(不仅是巴丁了,还有很多人)的成功是很重要的。巴丁又是一个善于合作的研究者,并且是一个善于吸收一切先进成果准备突破的生动例子。受人启发而又有高度的原创性,我觉得这应该是科学的做研究的态度和精神。闭门造车和人云亦云都是要不得的。

  希望能多读这种书,去了解科学家、科学成果诞生的历史,去了解他们的环境,去思考他们成功的必要条件,去思考如何做学问,如何做人。

  《旷世奇才》读后感(五):女性视角看科学家

  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这就是一本传记,写的是一个科学家——巴丁。

  一个大部分人听上去陌生的名字,却是唯一获得过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巴丁的第一次获奖,是因为半导体的发明,第二次获奖是因为一项重要的超导理论——BCS理论。幸亏,这是本传记而非物理书,而且,它还是本很特别的物理学家传记。我个人看来,这本书最优秀的地方,却不是巴丁——那个用成果改变了大部分人生活的科学家——这种人多了。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两个女性作者看科学家的眼光。这本书出色的文字已经超越了内容本身。那些文字是如此优秀,却毫不刺目,与内容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可遇而不可求。

  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呢?

  先从作者说起,她与自己传记里的人物有着神秘的灵犀。

  巴丁在伊利诺伊大学去世后,该校物理史学家莉莲受巴丁的同事们委托,为他作传。就在7年的撰写工作即将结束时,她无意中看到一封巴丁留给合作者的信,信里说:我现在没有写传记的计划,“我想当我有时间的时候,莉莲?霍德森会完成它的。”

  再看传记的对象。巴丁是个过于普通的人,没有费曼的天分,也没有爱因斯坦每天纷乱的头发,他的生活像我们一样正常。据说,张纯如曾提议过为巴丁作传,结果却遭到了反对意见:这个人过于普通,无法引起大多数读者兴趣。

  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成就却丝毫不弱于那些带着一身怪癖的天才们,这正是巴丁最显著的特质。而描述这类足够普通和正常的生活时,女性作者的敏锐就派上了用场,那些随处可见的、琐碎的、细致的、可爱的细节描写,足足地把这个不怎么出奇的人物撑了起来。

  两个女作者会用一页纸绘声绘色地去写10岁的巴丁偷一块蛋糕导致右手臂摔断,仅仅为了引入一句话:巴丁“很执着,不愿放弃。”全书中,几乎每一个章节都以这种小小的、琐碎的细节作为开头,这也许仅是行规,但读起来真得舒服了很多。

  我无法想象,还能用其他什么方法去写巴丁。就像张纯如对这本书的评价:“20世纪最敏锐、最鼓舞人心的描写。这一优秀传记重新定义了这位旷世奇才。”

  “重新定义”,对于每一个人物记者和传记作者而言,这都是最高褒奖。

  看着本书,我想起了另一本传记《孤独的科学之路——钱德拉塞卡传》,钱德拉是个天文学家,而那本传记的作者是钱德拉的后辈,同样是一个天文学家。一位朋友评那本书作“科学家眼中的科学家”,我当时很反对,我不觉得难读呀。可看到莉莲的这本书,我忽然觉得,那本钱德拉,果然只是“科学家的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