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女性与性相》读后感锦集

《中国的女性与性相》读后感锦集

2020-11-19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中国的女性与性相 读后感 

  《中国的女性与性相》是一本由[英] 艾华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3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的女性与性相》精选点评:

  ●FUCK翻译,毁了书。FUCK MY English,不能读原版只能读翻译。

  ●用了不少材料,但是感觉理论水平差很多,差不多15年前的书了,感觉和现在中国的性别研究不是很搭。

  ●关于某老师“某些女学生是否过分关注女性主义话题了”的疑问,我恳请老师翻一翻这些书,看看几十年前就存在的问题现在是否有所改善......P.S.“译者的话”部分将原著作者的名字打错了......本书翻译也不够流畅。

  ●全是话语分析——啊,副标题不就这么写着嘛

  ●国家垄断性别话语权~

  ●资料整理甚于分析。把sexuality翻译成性相,难道怕河蟹?

  ●存在是为权力与秩序服务的。呵呵。

  ●2012-08-28

  ●书不错。但翻译烂到令人发指!

  ●文字太过专业,以后在看看,现在可能会睡着的

  《中国的女性与性相》读后感(一):书是好书 翻译非常之可怕

  能把福柯的话语/知识和权力,翻译成知识和力量,非常外行,还有很多的措辞和通行的理论翻译法格格不入,若之前没有接触过一定的理论基础,根本就不明白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这就算了,最要命的是所有的长句完全是按照英文的原文语序排列,用逗号分隔很多分句,可汉语中又没有英文中用来表达逻辑关系的先行词关键词,每个句子要反复读几遍在头脑中重新排列语序才能读懂,终于见识到什么叫逐字硬译了,非常可怕的翻译!!!

  《中国的女性与性相》读后感(二):客观的资料更具有震撼力

  对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对女性观念上的变化描述的十分详尽。并且,确实对于我们国家而言,研究官方话语的演化似乎更有趣味。

  几点自己的感受:

  牺牲。

  从书中资料可以看出,在任何或大或小的社会演进(变动)中,女性大都是作为牺牲的存在。

  权力和秩序。

  总体来说,女性的存在是服务性质的。所以女性成为了婚姻家庭的主要责任者,她必须做好服务,以维持家庭和谐,进而维持社会秩序;而女性独身则是对自身“服务”属性的公然抗拒,这是对社会秩序的挑战,实质上,也就是对父权的挑战。

  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

  二者实际上存在等级差别。这也就是为什么男性表现出女性气质令人难以忍受,而女性表现出男性气质甚至会受到公开(私下)的赞赏,因为前者体现的是一种堕落,而后者则暗示着提升。

  《中国的女性与性相》读后感(三):虎躯一震

  先吐槽,翻译的令人心碎...

  开始赞美!看完之后脑子冒出一句话,本书出版的时候涉及的问题简直是当下女性生活的极佳注脚,且不论ayawawa为啥能火成这样,想来这本书揭露的冰山一角足以把当下中国当代婚姻生活中的乱象说的明明白白。说句题外话,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对精神分析本身有了一种一言难尽的感受。女性的身体以彻底的生殖化为目标,抹去了幻想、亲密和精神层次的交流的性被规训成商品,女性的商品化是一直以来的传统,这一点与福柯对于中国虐恋的判断有着极大的距离,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虐恋,而是我们的女性根本就是商品,不需要通过虐恋的形态物化,而ayawawa所宣扬的教义不过是女人如何快速的把自己卖出去,这一点正好又契合了自毛时代以来的生殖化传统。尤其有力的是,这里谈到的对于月经对于青春期以及对于手淫问题的限制,甚至是早恋的限制,事实上指出了当代社会乱象的根基。这里不便再展开讨论,但可以意识到的是,晚清以来的的所谓“GEMING”实则根本上并没有撼动涉及私人领域的生活实践,甚至不及更为古老的年代。在这一意义上,讨论婚姻生活不仅涉及的是如何看待性,还涉及的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看待欲望,看待作为生活真理的性实践。从工作到性实践,人的世界被驱赶至一个逼仄的空间中,通过各种形式的“科学”与“权威”形象的灌输,构成了另一种关于自设实践的幻象。而这种幻想又推进了当代人在生活实践中的行动,把性与婚姻道德化的目的也正是在人性最为私密处行事权力,这种高度禁欲的手段必然带来的是高度的暴虐。一方面是高度的政治化的性实践,另一方面是强化了的去性别化的规训,当性被简化为插入与被插入时,原本包含着想象、憧憬和仪式的生活实践便转化为纯粹的权力与服从行为。私人领域的政治化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现象,本书正是通过对于性话语的分析,把每一个涉及性的议题是如何通过道德化的方式转化为公共视域中另一种监视系统,而这一点才是令人不寒而栗的,日常生活的全面道德化带来的是私人空间的彻底消失,并变成了一种道德景观构成了现实中婚姻生活的日常。即便是当代作家中的当代作品,其中的女性不是被观看者就是被使用者,而女性作家中的女性绝少有情欲的释放和任何性感可言,在此性感、性魅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把生殖与性彻底等同,并强化了女性作为生育机器的作用而完全抹杀了婚姻、性所具有的在人类生活中不可替代的更为复杂的意义。

  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中,当代女性认同福柯的不少,实践福柯的权力即春药式的行动也不少,我们缺少的是什么?大概是一场关于身体、性别、情欲与婚姻的再反思,当然,在现在的时代能否如此,我本人持彻底的悲观态度,但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寻找自己回应这样的现实的独特行动。

  《中国的女性与性相》读后感(四):官方话语·性·女性

  【读品】罗豫/文

  今天大多数中国人眼里,性多多少少还属于话语禁忌。禁忌不等于不说,荤段子上不了台面,但官方自有一套精心选定的说辞。比如“生理卫生”这个词,似乎暗示某些事是生理上“不卫生”的,或者说某些事情只需要“生理上”卫生就可以了。

  日常话语背后隐藏着意识形态逻辑,向来为西方女权主义者看重。英国女学者艾华(Harriet Evans)的著作《中国的女性与性相》,就试图破译这些话语背后的政治导向和社会观念的变迁。抚今追昔,新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性相”和女性话语的变迁无疑是巨大的。透过艾华整理的资料,相信很多人都能回忆起那些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语言。

  举些简单的例子。目下的丁克家庭或许会对下面的话付之一笑:“有些男人和女人为了自己清闲而且不愿意负担起生育孩子的责任;这样的人应该受到社会主义道德的教育,让他们理解抚养孩子是做父母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对这个国家的义务。”(1955)社会学家、佛教徒和独身主义者,看到下面这句恐怕要忍俊不禁:“结婚是一个人的自然生物需要;不结婚是不正常的并且对身体是没有任何益处的。”(1957)而对于独身或者不生小孩的女性,那个时代制造的心理学神话更像是道德说教的翻版:“没有家庭生活和孩子,这些女性也拒绝了性爱和母爱,这给她们的感情生活带来巨大的空白。”(1968)

  如今,类似的表达方法虽还留在公共空间,但已不受大众欢迎。艾华眼中那些中国特色的“生理卫生”普及手段——“有关生育分离和性传播疾病的书籍中常常配以患病的性器官的图片,血淋淋的颜色使它更加可怕。办公大楼前的橱窗里展示着皮肤病患者和身体畸形者的可怕的照片……”——已逐渐退出大众视线,更多地被温情脉脉的“安尔乐”、“洁尔阴”取而代之。

  当然,艾华的工作不独在于梳理这些话语的历史。在她看来,中国的政治话语背景下,女性是“性化的人”。对贞操的重视、强调哺育后代的责任、对通奸女性的道德惩罚……都是为了教化女性老老实实完成替男人传宗接代的工作。卖淫、拐卖妇女、性犯罪等等社会问题,背后无不隐藏着强大的父权制和性别阶级阴影。主流话语却将其定义为政治、经济、道德问题,“封建”和“资本主义”尤其被常常当作替罪羊。“妇女”一词在政治领域过度使用,以致于当今的年轻女性更愿意被称作“女人”而不是“妇女”。某种意义上,政治话语后遗症依旧阻碍着中国女性对自己的认识,阻碍她们的真正解放。

  艾华女权主义的批评精神渗透字里行间。她的研究对象确然是“官方话语”,但在中译本封底的内容介绍中,这个词已被悄悄抹去,代之以立场较为中性化的“中国的女性”。或许与禁忌本身相比,禁忌的历史,才是更大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