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者的心境典范读后感有感

旅者的心境典范读后感有感

2020-11-16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旅者的心情 读后感 

  《旅者的心情》是一本由马森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旅者的心情》精选点评:

  ●他是一位真正的将自己的生命定格在旅途上的人。

  ●上次读这种风格的东西还是高中时候读的《行者无疆》,这些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游记虽然已不具有攻略价值,但其中的格调还是值得一看的。

  ●这为老人家居然还是王蒙的高中同学。吓尿了好么。

  ●很色衣

  ●2012-11

  ●身在其中,置身事外

  ●我也想在国外待一段时间,和喜欢的人一起,做做事,种种菜,看看小动物。。。

  ●下载了看。删除。好无聊。

  ●将火车上对面老太太的絮絮叨叨比喻成意识流真是精彩呀。

  ●初看感觉比较清淡,没有那种四处流浪的奇趣和豪情。每天睡前翻上两篇,慢慢跟随作者四处游荡,有了那么一点点感觉,包容随性的旅行,不激荡,不寻找。

  《旅者的心情》读后感(一):旅者

  语言平实,内容本身已有强烈的感染力。喜欢旅行的人的人生经历总会因其丰富性而能打动人。前半段描写加拿大为全书最精彩部分,生动地描绘了一个人间天堂。但后半段的内容感觉缺乏提炼,更像是把日记简单的拼凑在一起。

  《旅者的心情》读后感(二):独行

  他有些啰嗦,不过有些说的在理:

  最好的记录还是自己的头脑,而最易于保存的还是书写文字。

  世间无事不是相对的,没有愚蠢的乡愿,哪里能有金光党呢?

  可能的话:

  温哥华 独居 30天 自然,随兴

  伦敦 旅行 8天 人文,阶级

  墨西哥 旅行 5天 杂,热,陶

  莫斯科 旅行 5天 建筑

  马尼拉 旅行 3天 椰树,小姐

  马德里 旅行 2天 斗牛,弗拉明戈舞

  塞维利亚 旅行 2天 小街

  《旅者的心情》读后感(三):旅者心情

  旅行世界,感悟生活,一个台湾学人的散文集,好文字。

  “一冬的雨雪使饱饮的带淤积了太多的精力,一旦从沉睡中被春天的娇阳唤醒,几日间喷爆而出,化作各种颜色的花苞,仰对蔚蓝的天空欢笑。”

  “旅游的快乐不止是可以放下烦人的日常工作(不管多么爱好的工作每天必做毕竟有些烦人),而且可以遇到可以攀谈的陌生人,彼此倾吐了内心话之后,说声再见,一生便不会再有重逢的机会,何等轻松愉快!”

  “你可以窃听路人的闲话,也学你懂得一些,也许你只能抓住几个抑扬顿挫的音节;你可以观察人们的态度、衣着;你可以品尝当地的瓜果酒食;你可以感觉到人们的喜怒哀乐。生活在你的周围如常地潜潜地流着,但是你自己却置身事外,好像已超脱于生活之上。”

  《旅者的心情》读后感(四):旅者的心语

  很多年前,在和同学探讨未来生活方式的时候,心中就存着一个梦想:背起行囊,四处漂泊,在自己喜欢的陌生土地上生活。当厌倦了熟悉的生活后,又可以再次选择上路。时光过去了将近20年,一直觉得这样的生活也就只是个梦想了。可是有一天突然发现,手中拿着的这本散文集的作者居然就这样行走生活了大半生,而且他的足迹跨越了几个大洲。“先从亚洲到欧洲,继从欧洲到美洲,然后又复归欧洲,再复归亚洲,晚年又一度重回美洲”。欣羡之余,不禁对这个人产生了十足的好奇。

  一查之后才知,作者马森竟是在台湾及海外著作等身的学者。因为海峡的阻隔,大陆对于他的了解并不多。

  马森,原籍山东济南,原文化部长王蒙高中时的同学,一九四九年初,已报名参加了人民解放军 “南下工作团”的他,报到前夕被家人带到了台湾。1954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1959年获台师大国文研究所硕士。后辗转巴黎大学、墨西哥学院、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阿尔甘塔大学,获社会学博士。 先后任教于台湾师范大学、墨西哥学院、英国伦敦大学、台湾成功大学等校,第一届五四奖得奖人。曾为高行健诺贝尔文学奖作品《灵山》写序。

  在这一份简历背后让我更为羡慕的是,马森的辗转数洲,四海漫游的生活,“多半都出于自我的愿望,来自个人的选择,并非迫于外力。”他如一匹行空的天马,自由地选择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给我们的最大启发就是,即使在信息传递如此发达的今天,来自远远行走的感知,一定不亚于来自厚厚书本的阅读所得。他如此清晰地实践了古人的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写作也是如此。身为学者、教授的马森,在执教、研究之余,利用周末和假期从事“一生的至爱”——写作,历经六十寒暑的深耕厚植,他悠然穿梭纵横于各种文体,已然成为出色的全才。虽然他的散文不如小说与戏剧数量之丰,格调之奇,但从这本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旅者的心情》中,我们可以见一斑而窥全豹,一见一位阅遍群山的智者淡然通透的自然本色。

  阅读的开始似乎有些平淡,人间天堂,莳花弄草,如幻美景,离我们有些遥远。但总有些文字在不经意间悄悄就流进了你的心田,让你不禁驻足联想翩翩或涌上万千感慨。离开天堂般的维城,他说,“住进天堂的人,如无法割舍人间的一切牵挂,把自己变成神,便只有自毁一途。”又如在《西班牙的优雅与暴力》中开篇直言“旅游的乐趣在于心置身事外,而身仍在人间。”一下就拨动了隐藏在大多数人内心深处的一个行走的梦,“如果你厌烦坎陷在既有的人际关系和法规陈俗的框架里,旅游足以救助你从重重绞缠住你的规范责任的网路中脱身而出。只要一张机票,就可以使你从天而降,置身异域。”身处陌生的环境,与现实生活如此亲密又如此遥远,“生活在你的周围如常地潜潜地流着,但是你自己却置身事外,好像已超脱于生活之上变成一个与人间无涉的外星人,或偶然下凡查阅世情的大罗神仙。”这种大罗神仙的滋味不正揭秘了无数旅者或许连自己都说不清的隐秘心理吗?

  于是你慢慢被一种看似平缓却充满睿智的力量引领着,走进了变革中的莫斯科、菲律宾,再访文学巨匠与金光党并存的法国,徜徉在有着古陨和天才青年莫里那的墨西哥……一直到跟随作者重归故里。旅者马森的心情如百川汇入的大海,表面是平静而缓慢的叙说,实则是感悟过千奇百态大千世界后的阔大与从容,在宽阔的江面下不时有涌动的激荡漩涡。读着《重归故里》中对梦回故乡老宅的感性描述,怎不令人感伤又感动呢。读着《莫里那》,这个作者为建造中西文化桥梁,精心培育即将成才的青年突患血癌离世后,那份颓丧与绝望,你又怎能不为之动容?

  从这里,我们也理出了另一条线索,那就是旅者马森在描述各地的风土人情与风光特色时,更为关注的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中人心与世情的异同。正如作者所言,“各地的宗教信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差异如此之大,形似难以共存;但是人们的基本需求、希望和好恶又如此相似,则足见人们在未来的岁月里未始不能抛弃成见,走向和谐与共的大同之路。”所以在这本貌似游记的书中,我们又品味出了文化沟通与世界眼光的大义。

  在行走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旅者马森的心语至少能让我们有了一份期盼和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