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异性恋史》典范读后感有感

《欧洲异性恋史》典范读后感有感

2020-11-15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欧洲同性恋史 读后感 

  《欧洲同性恋史》是一本由【法】弗洛朗斯·塔马涅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60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欧洲同性恋史》精选点评:

  ●书名翻译误导,只有柏林伦敦巴黎三地。

  ●被我妈发现后扔了。决心偷偷再买

  ●在死八婆家的沙发读完哒

  ●我看过的第一本博士论文……我觉得我这辈子读不了博士了

  ●非常详尽的史料和。。。八卦

  ●本以为是从心理法学角度的,看了之后发现其实是前半部分的名人轶事,后半部分的数据分析,分别从英法德三国的模式比较异同。章节同性恋的黄金时代,同性恋崇拜,同性恋身份认同的艰难构建,舆论中的同性恋,政治的筹码,法律的罪人,德国模式的破灭。

  ●还是比较详尽的。托马斯曼那段真是没有想到hhhhhhhh

  ●和我读之前的想象完全不同

  ●通识读物,介绍得很详细,中立客观

  ●一星都给多了,看这本还不如看中国古代同性恋史…………

  《欧洲同性恋史》读后感(一):哦!那个黄金时代

  这是一本描述一战到二战,大约20年左右,发生在伦敦,巴黎和柏林gay圈黄金时代的书。首先,商务印书馆能在国内出版此书就有一个里程碑式的意义。其次,这本书其实介绍的是电影《克里斯托弗及同党》所发生的那个历史背景。如果对那个电影有印象的话,一定不会忘记那里有许多好看的肉,一定不会忘记光彩夺目的柏林男孩们。对过去始终抱有保守印象的人们一定会问,当时怎么会那么开放?一个事实是,“是的!当时就是那么开放。”

  于是乎,该书总结了以下几个观点。

  1,英国的各种男校,各种公学(包括小瓜瓜上的那所),各种名牌大学(牛津,剑桥等),一直就是gay的温床。尤其是长相好,身材好,性格好的骚年们,如果不发生点基情,他的人生简直就是失败的!

  2,为啥大英腐国称之为大英腐国?因为在英国的中上层社会中,许多人都对浪漫而又美好的青春期基情抱有一丝暧昧的怀旧。那种执著就像是对昔日海外殖民地上流生活那般可望不可及的憧憬。为啥呢?与正常的婚姻生活相比,暧昧的基情没有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累赘,不需考虑养儿育女,啰嗦老婆身材走形等等的龌龊现实。完全是发生在男人之间的从友情到暧昧爱情中的升华过程。或曰乎“柏拉图式的纯爱”。

  3,此言对下层穷逼可能会有点歧视,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年搞基确实是需要带一点上流素质的。基,普遍都有点文艺范儿;基,普遍都有点时尚范儿;基,普遍都才华出众。基,有很多帅哥。于是乎,基渐渐搞出了门槛。整天辛苦劳作不修边幅,肚子里最多的墨水莫过于小学背诵莎士比亚的穷逼们,以什么资格进入这个充满艺术家,作家,诗人,贵族的圈子呢?所以,搞基就搞出了时尚,搞出了上流,成为了可望不可及的憧憬。

  4,战场上,军队中,海员们,基是普遍存在的。

  5,与大英腐国和大日耳曼不同,Les们在法兰西有市场。

  6,德国!哦!他们说的是纳粹德国前夕!用对男子气概的崇拜,用帅气,精英,健壮的男孩们打造出了纳粹德国的主基调。对于这一点,看看当时纳粹时代的宣传画,各种英姿飒爽的军服也能看出来。可惜的是,后来那些帅基们要么偷偷摸摸隐入地下,要么被送进了毒气室。到了1939年二战爆发,黄金时代没了。

  最后,向黄金时代致敬!

  《欧洲同性恋史》读后感(二):所有同性恋研究著作中目前我最喜欢得一部

  晓得这本书是在某日在《文汇读书周报》上看到一则该书得硬广告,广告语没主意,但是仅仅是书名就够耸动、够让我产生购买欲得了。这种购买需求自购买了福柯的《性经验史》后就一直有的,很久以前听说过福柯的《性史》,远以为会是以史的形式将性的发展演变从古希腊开始讲起,买到大陆简体字版后发现书名译成了《性经验史》,而翻开第一章的标题叫做《认知的意识》,才明白原来完全不是自己当初理解的那么会事儿,硬着头皮往下看,发现非常的深奥晦涩,不可否认的是福柯用性的来重新建构社会权利体系视角非常独到,但是对于我在这样不是学社会学专业出身的票友来说,这样的著作经常让自己陷入困惑中,没法读懂,有时候觉得论述的内容和篇章的论题有所偏离,有时候转了很大的圈子才发现原来是点题的,总之是属于只有多次看,才能逐渐明白部分篇章,并且逐步推荐对该书的理解。

  而《欧洲同性恋史》给了我一个没能从《性经验史》中满足的对同性恋历史了解的愿望。但是买到书之后发现还是有点遗憾,因为虽然书名叫做《欧洲同性恋史》,但是实际上只是描述了20实际20—30年代欧洲同性恋史,当然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如果书名叫做《20世纪20—30年代欧洲同性恋状况》的话,该书激发我购买的欲望会下降很多。

  但是不管怎么说,虽然该书对于同性恋史的描述只是阶段性的,该书作为一个严谨的学术著作,还是有着非常全面客观的视角和参阅价值的。该书史作者弗洛朗斯·塔马涅博士论文的缩略本,原名为《从运动成员、警察、司法、医疗和文学资料出发研究法国、英国、德国20年底处至30年代末的同性恋问题》。应该说这个论文标题把该书的主要内容都揭示出来了,全书系统的从20——30年代的同性恋成员、运动、警察、司法态度、医学研究和文学资料等领域,对那个时代的欧洲同性恋状况进行了描写,列举的大量人物案例和组织机构构成、发展、主要主张和兴衰等都非常的细致,而众多同性恋作家的自我认同矛盾和作品主要内容、倾向性及影响都让我深深佩服弗洛朗斯·塔马涅治学的严谨。

  我看过的其他同性恋研究书籍与之相比相比,《李银河说性》太浅了,更像一本向公众普及性学启蒙的读本;《酷儿理论》太深涩了,由于该书是李银河199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参加性别问题研讨会期间搜集到的众多专家的论文和演讲,因此缺乏连贯性,虽然有些篇章如“关于性的思考:性政治学激进理论的笔记”让人看来豪气汹涌,但是其他有些文章则较为深奥,尤其因为各篇章是不同人的不同著述,所以相对松散,缺乏系统感;福柯的《性经验史》如上所述,对于我这样的票友来说实在是太难推进阅读进程了,所以很难读进去。所以目前为止《欧洲同性恋史》是我所读到的关于同性恋的最系统、最客观也是最容易让人入乎其中、出乎其外的作品。

  虽然该书我现在只看到一半,但是还是忍不住将目前的感受拿来分享,希望该书能够让更多读者了解、熟悉和热爱。

  《欧洲同性恋史》读后感(三):少数派的权利不是突发好心的施舍

  1919-1939年是相对集权和混乱的年代,经济也不是很好,虽然是一战后的和平阶段,但也酿成了二战。欧洲是极端的父权思想,女权刚有点小声量,性也开始有人研究,同性恋作为一种现象自古就有,但是在这个阶段开始发展起来,从词汇上的变化,小说和法律上可见一斑。

  同性恋有很多相关的词汇,一般都属于负面词汇,到了这个阶段开始有一个比较中性的词汇,原因在于生物学的发展和同性恋在小团体中开始形成一种自我认同。

  另外小说上开始出现这种题材,有的比较隐晦,有的比较直接,不过核心还是处于探索阶段,比如有些小说家把同性恋写成道德败坏,有的小说家比如普鲁斯特很隐晦地说到这个主题,有的小说家寄希望于其中,这些作品其实更多的是个人的探索,也说明了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普遍被认可的观点,其中法国的普鲁斯特和纪德作为两个比较核心的作家,他们影响广泛。

  另外从法律来说,没有法律给女同性恋定罪,女性同性恋始终没有摆在台面上来说。德国由于在法律上对男同性恋行为定罪,所以也出现了一些组织努力争取去罪化,但是效果相当有限。

  传播上主要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同性恋群体内部的传播,一个是大众传播。

  内部传播主要有杂志初版科学/文学等内容,刊登交友广告也是一个重要的目的,加强这个群体的交流。另外有一些没有摆上台面的约定成熟的社交场所,三个国家都比较类似。

  大众传播一个是文学作品(隐晦探讨),另外就是前面说的德国部分组织通过与政党交流要求得到支持。

  这段时间总体有过短暂辉煌,但由于整个意识层面还没有成熟,压根说不上有很强的维权意识,这段历史处于起步阶段。

  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蛮多启示的。虽然是讲同性恋的历史,但是对于少数派的维权也有一些借鉴意义。

  从小的时候,我就认为通过自身努力去改变大环境实在是太困难了,一直寄希望于一个外来的英雄式的人物。但期望这样的人的出现,在我人生经验里并没有过。一次都没有…

  其实很多人都这样,感叹于自身的渺小,寄期望于那些不可求的运气。但是历史上所有少数派的胜利都不是侥幸的,全都曲折又迂回。

  国内情况更加复杂,平权也好,性也好,同性恋也好,宠物权利,职工权利也好,基本都没啥水花。(不知道是不是我孤陋寡闻的缘故)

  少数派支持的某些价值观其实本身是一种文化,从核心上来说是文化的传播,在发展上可能会有几个阶段:

  ① 萌芽阶段:文化萌芽,开始在小圈子获得认同

  ② 扩大影响阶段:存在一些理论支持这个文化在大众上的传播

  ③ 合法阶段:团体的利益在法律上得到维护

  ④ 普及阶段:法律反过来影响社会教育

  当然在时间上并不是绝对的按照这种顺序,很多观点常常是法律得到承认,但是没有普及,所以②和③实际上是有交替的。

  从这几点来看,传播就变得尤为重要,一个在圈子里流行的观点,如何普及到大众,让没有利害关系的人支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其中传播上会有一些常规做法——权威背书,构建关联等

  构建关联对少数派来说很难,因为大部分人没有同样的认同,只能从广泛意义上,或者类比等形式激起人们的同理心。

  另外权威背书必不可少,不管是名人公开支持或者是科学理论的支撑都很重要,需要证明这个事情合情合理。

  另外就是获取权利支持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只有政府可以调动更大的社会资源,没有得到政府支持的公众传播在效果上是相当有限的。尤其是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在传播本身就存在很多阻力。

  这些参与者大部分都是少数派成员自身,如果自己的利益都不尝试去争取,怎么能指望别人来拯救?

  《欧洲同性恋史》读后感(四):IT'S BETWEEN GOD AND ME

  

1919-1939:癫狂年代

一战后的欧洲是崩溃的欧洲——从某种角度来看,它证明了理性主导社会的全面失败。战后的欧洲有着死气沉沉的绝望,在此之上人们作着最后的近乎扭曲的挣扎(可能还称不上全然的反抗,那要等到七十年代)。在传统视角来看,完全可以称之为一种“集体发疯”。在同性恋问题上,也依然如此,尽管在柏林、伦敦和巴黎的情况各不相同。但我们见到的是一种“同性恋风潮”,它成了一种文化。

  在柏林,这成为魏玛共和国放浪形骸的集体狂欢,战争的失败让人们走向了一种自暴自弃式的对现有成果的全面放弃,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与性,都在混乱和争斗中进行,这里的同性恋活动是有组织和有团体的。在伦敦,人们陷入一种忧郁的失落和迷茫当中,对于崭新的,不灭的青春神话的向往催生了整整两代年轻同性恋艺术家和工人阶级。而巴黎(法国)作为一战受益者,处在一种近乎集体高潮,却又是全然个人主义的癫狂状态——人们完全地沉浸于爱欲与情感,以摆脱现实留在那里的死亡气息。在无声无觉中,一切在渴望着滑向现有制度的全面解体和某种新的东西。

  可在超越的路上,旧有的规则永远会因对新的事物的恐惧而卷土重来,法西斯和共产党两个奇特的怪物应运而生。前者毁掉了柏林所有的自由和糜烂气氛,建立起一个极端男权和民族主义的帝国,后者则诱惑了一大批曾对它抱有幻想的理想主义者,随后又以同等程度的扼杀自由和独裁狠狠地背叛了他们。具体到同性恋问题上,则造成了三十年代的迫害,攻击,歧视和消亡,大批同性恋者(主要是那些上流社会人士!)先逃往欧洲最后的爱的保护地巴黎,再最终被迫流亡至美国或其他地方。几千到几万同性恋者死于纳粹手中。这是一段美丽和传奇到令人心醉神迷,却也悲哀和残酷到让人为之落泪的历史。

同性恋者在那样一个年代里(也许今天亦如是)意味着什么

  在那二十年里,同性恋绝对是一种挑战传统观念的反叛行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英国对此的镇压最为严重,考虑到维多利亚时代的遗留影响。是的,它的“风潮”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战的后续影响所导致的人们对于挑衅现有制度,以及追求真正的自由和爱的一种强烈渴望,而这让那些中产阶级们(永远是这群人坚守着现有的一切,令人厌恶地不肯放手)恐惧和害怕。同性恋者们绝不在道德上优于他人,许多同性恋者仍然有着同样的如严重歧视女性等问题,各色同性恋者也绝不可能摆脱那个时代(就像我们不能摆脱我们这个时代的道德观念一样)的那些文化基础来看待这一问题。但他们仍然代表着性和爱的自由。代表着敢于超脱出常规界限,追求真正的爱的那群人。他们是站在欧洲文明的废墟之上拒绝重新恢复原有,而是在努力的尝试踏上新的台阶的一群理想主义者。(这并不是说人们同性恋风潮就全是为了反叛,而是反叛本身,才让这群人去真正地面对了自己的情感和性问题)

  不要忘了,他们几乎全然被他人抛弃。有同性恋者抱着对纳粹的希望而死,也有人曾一度被共产党所迷惑,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政治力量或者普通大众永远认为同性恋者是“危险”的,是“应该消除的,因为他们威胁了安全或稳定的基础”。毕竟,追求超越生殖的人所带来的自由怎么可能和安全去联系在一起?那个年代的同性恋者主体,从本质上都是个体无政府主义的。(这可能也是,从来都是真正的未来)他们在那个年代里是那么的孤独和无助,尤其是当纳粹席卷德国和欧洲的时刻。这让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困惑而痛苦,普鲁斯特,纪德,衣修武德,奥登,托马斯曼,克劳斯曼等等,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面对社会的挣扎。

1919-1939的女同性恋者们

  作者显然是一位女权主义者,因此这部分不可不提。女同性恋在那个年代里相比男同性恋更加安全,却也更缺乏地位。她们安全是因为人们还不把她们当回事(许多男同性恋者的产生都和对女性的敌视或歧视分不开),她们危险则是因为人们更害怕她们会毁掉现有的家庭体系。她们的斗争是有限的,她们的情况是复杂的。在那个女性地位相对今天更低的年代里,她们的存在本身就足够艰难。

今天与明天

  我不能说自己多了解全球的LGBT人群生存状况。但国内实际上和欧洲的那个年代有相当之多的可比性,幸运得是我们又能够接触到那些相比之下更全新的观念。今天,同性恋者不需要去把自己视为有病就能让人们容许自己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今天,人们比弗洛伊德自己都更能接受“可能人就是会被男性也会被女性,甚至任何东西吸引”的观念,这要比那个年代好上太多太多。但今天的自由像不像1920s的自由一样,只是随时可以被那些维稳力量颠覆,可以被侵蚀的虚假的自由幻象?站在前人血淋淋的奋斗史上,为爱、自由和独立产生的反抗权威的路(远不止是在性取向问题上)始终任重而道远。更别提在我们所在的这一块土地,这个问题更是需要我们为之作出努力。它实在无法是全然私人的,因为我们必须要得面对现实,那就是这个社会还没有好到不容许“同性恋”一词丝毫不具备任何政治意义。 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和世界,勇敢地去遵从内心而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