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纳回想录》读后感100字

《斯坦纳回想录》读后感100字

2020-11-06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斯坦纳回忆录 读后感 

  《斯坦纳回忆录》是一本由(美)乔治·斯坦纳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22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斯坦纳回忆录》精选点评:

  ●斯坦纳的成长环境太让人羡慕,从小耶鲁普林斯顿各种私教。后来看得出来他对语言学的研究受维特根斯坦的影响。但不太喜欢他作为犹太人的过度骄傲以及太多笔墨着眼于犹太的被迫害。

  ●第七章讲语言观(巴别塔和翻译)有深度也有新意,毕竟是他本行。第九章讲自己的学院往事很有意思,如果能查出那个信奉毛主义、最终来到中国西部的剑桥女学生的身份、结局就好了。

  ●强健的文风真素直直戳穿我的稚弱心灵啦……(:3▓?说起来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焦虑和叔世精神倒是跟现在的自己挺搭...唔

  ●挺不错的一本书,这个世界总有人特别认真的想那些你也关心的事情,并且比你关心思考得更深刻更勤奋。

  ●十一月最佳。

  ●老年回顾自己的一身,都干了些啥,为什么我会干这些,比较致密。每章处理一个点。第六七章是音乐、语言。第一章从小时候的纹章谈起,意识到文字记录的局限,无法包含所有的。处理方法跟麦克尼尔的回忆录类似。

  ●很少读这样的回忆录,事实经验的部分大概只占十分之一,剩下的全都是知识和精神经历的成长记录。在《语言与沉默》一书里,斯坦纳说:工业革命之后的大众教育教出的是“一种特殊的半文盲,只在非常有限和充满功利的范围内阅读和理解”。读完这本我更是确信自己就是这种“半文盲”(或许应该去掉“半”字)。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要如何才能与这种精通英法德等多国语言,从小就熟读《荷马史诗》、莎士比亚的西方文人竞争?难道不是从最一开始就输了?也许中国人应该重新审视自身的历史文化(包括49年之后惨痛的共产主义经验),并从中提取出一种独特的角度(这一角度不能是民国知识分子的那种共有的精神取向,因为他们的精神驱动力大多还是停留在“救国”的层面上,所以或多或少仍然表现为“西体中用”)来重新切入西方文化之中?

  ●新年第一本!

  ●2018年244本:厉害了,有些句子太难翻译

  ●像是随笔的自传,与作品与影随行。其人生功底之深厚就像是一种默默的激励。文学哲学艺术的大家,不断地反思社会,反映历史,提出疑问,总结成果。

  《斯坦纳回忆录》读后感(一):挑衅

  对于整本书的感受,在封底的一句评论中找到了最适合的一个词语“这是一部具有挑衅性和深刻性的著作,是对公共和大学文化的建议。”

  书中很多学术性的内容其实我不感兴趣,即使看懂了也是转眼就忘的,毕竟,我不在作者所研究的领域里。但是从头至尾,又有某种东西可以将人吸引,却又说不出。直到看到了“挑衅性”这个词,恍然大悟,就是这种感觉,一种不是那么剑拔弩张、一种不是绝然叫嚣式的挑衅,却也是并没有被刻意隐藏的挑衅性。这种状态,表面看起来是指向作者身处其中的大学教育环境和学术研究领域的,但实际上,如同他在开篇是对阴郁而迷人的乡村度假中隐约的不祥感的描述一样,这种挑衅最深的来源是在于对命运、对一个大时代所造成的流亡漂泊的无可奈何的遵从和无论时间过去多久仍然消解不尽的抗争感。

  《斯坦纳回忆录》读后感(二):一次完美的邂逅

  大学第一年冬天,刚刚听说南门外万圣书园的大名,我怀着一种莫名的激情,外出寻找这家书店,当时万圣书园才迁址不久,我按着手机地图的指引,找了好久才找到,凛冽的北风吹得我一阵恍惚,到了店里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找些什么,于是在那里,在那时我邂逅了这本斯坦纳的回忆录,今天又随手翻起,关于这书的来历的记忆又涌上心头。

  我并非从那时第一次知道斯坦纳其人,高中时的我深深的沉迷于陀思妥耶夫斯基,而我正是通过斯坦纳的《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一次认识了这位批评家。在那本书里,斯坦纳的洞察力打动了我,可以想象,一个才读过《群魔》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的高中生,还未从阅读这样伟大作品的极端喜悦中完全恢复过来,读到斯坦纳的极具穿透力的评论会有多么的兴奋,书中关于托尔斯泰的部分几乎全部被我略过,而评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部分却被我读了不止一遍。而我,竟然也通过这种奇妙的方式与斯坦纳结缘。

  虽然基本上遵循了时间顺序,这本回忆录的叙述却远非是自传式的,对文学的思考,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辨塞满了这本书,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被压缩到了角落里,而这本书打动我最深的正是这些被作者的哲学的文学的思辨挤到角落的生活经历。斯坦纳书中的每一个生活场景似乎都具有某种神秘的魔力,不管是蒂罗尔州滴滴答答的雨,还是幼年的斯坦纳手中的纹章学,或是大学时代斯坦纳为同窗们解读乔伊斯的《死者》,这些场景于我,都是那样迷人,那样令人神往。仿佛斯坦纳所写的是某种存在于我的体内的遗传自先祖的共同记忆,古老却又亲切。

  愿我的生命中也能有一个雪花飘落的夜晚,一群人围在一起,讨论乔伊斯的《死者》,直到雪花一片一片的穿过宇宙虚空,穿过云层倾斜而下,落满整个华北平原。

  《斯坦纳回忆录》读后感(三):那不可省视的来路

  多年之后,当你省视来路时,该从哪里讲起?记忆中的雨,似乎为你定下了调子。他的雨,如鞭如鼓,不详惊恐。这并不是他的个人境遇,而是20世纪30年代整个犹太人的历史命运。所有的计划都可泡汤。所有的欢娱都会消失。而他,可有涉渡之舟?我们看到的是,他的古老家族虽然风雨飘摇,他的能干的精英的背负着整个家族命运的父亲,却已早早率领着他们一家走上了逃亡路。犹太人自然没有永远的居所,但精神却会永居于人类文明的制高点。所以他们创造、思考,无时或休。他们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免于沦入某些愚昧。无论是荷马史诗的早期启蒙,还是莎士比亚的终身爱悦,所建构的,都是对他者的省知和活泼强大的古典传统。那种追求无私真理的狂热,足以让他抵御不可知的未来与永远的空虚。他问:为什么犹太人的存活会付出如此大的代价?

  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生命的过客。没有人知道其创造的意义,除非是最原始的、生物的解释。若是离散的犹太人终于存活下来。那介入就是他们的使命。以提醒所有的人类,都学会成为彼此的过客。没有一个社会、地区、城市、村庄,无需改造。亦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当它被不公不义或是野蛮行径主导时,无需离去。

  他说:犹太主义势必比以色列国家废墟更能长存。概念和思想,在力量上远超过任何武器、任何主权,皆不需要护照。仇恨和恐惧才会核发或拒绝给予签证。

  他说:只要有一张桌子,我就有在家的感觉。对摩西而言,上帝的出现与戒律是一样的,都从灌木丛中出现。唯一的自我揭露是同义反复。我们天生的殷勤顺从、欲力疏忽、平庸及感官享受,没有一丝一毫能逃脱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尼采说,变成你的样子。摩西戒律却恰恰相反:停止变成你的样子,停止成为生物和环境使你成为的样子。以戒慎恐惧的克己代价,变成你可能成为的样子。

  他说:没有一种洞察力更能加深意识里的仇恨。这种洞察力让我们看清自我的能力未逮,看清我们正在背叛理想,即使我们全然认可更欣然接受此理想的正当性,但我们的能力或意愿却似乎远远不及理想的要求。

  他说:过客的天职,对弥赛亚的渴望,人类中的道德刺激及唯我独醒的天职,确实令我觉得是项殊荣中的殊荣。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是否在场或昌盛,兽性、愚蠢、不包容总是会选择犹太人为目标。但是,他说:这是我永不会抽身离开的选民及族群。

  他说:有些句子扣人心弦,勾勒出我们跋涉、再跋涉、苦心寻求后定居下来的空间。但只有屈指可数的思想家和感觉家在语言,在理性论证的演化方面,真正提出了第一手或绝对的看法,让我们了解什么是音乐。他们构成了炫目的星座。他们是少有的精英。他说:如果没有这些绝世奇才,无数男女在这块痛苦大地上恐怕难忍此生。当我看到(听到)音乐时,我们能够对音乐有所报偿、对音乐在我们的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所回馈的方式之一,就是不断地发问。贝克莱问道,我们是如何受驱使、如何能够感知到那无可感知、逃避论述理解的文字和规则?音乐不断地让我们面对这个问题。面对音乐时,语言的神奇同时也是它的挫折。

  他回忆他的母亲,回忆他的早期多语教育。他坚信,个体从生理的局限解放出来,从自身死亡及个人和集体失望的外在永恒毫无出口的墙垣解放出来,靠的无非是语言。他认为每种语言都是与众不同的,每种自然语言都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语言的死亡,即使是只有几个人在一小块受谴责之地低语,也代表了一个世界的死亡。而我们每日的希望正是在这种方式中不断减少。

  他说:我的政治总之是尝试支持任何社会秩序,即使只是最起码地,能够降低人类环境的仇恨与痛苦的累积,让隐私与优异均有喘息的空间。我认为自己是柏拉图式无政府主义者。我知道,这不是在握的胜劵。

  他回忆他的老师。这种传道布教当然超越了多语言多文化。更使得他对教师这一职业具有终身的热爱。他说,对老师而言,最大的报酬就是发现学生是可造之材,并且去激发他的潜力,使他表现得比想象的更好。

  他呼唤地灵,召唤地灵,其实是基于他对整个文化传统的热爱。他认为,时间与个人死亡之间的关系,社会和隐喻、生物医学和寓言之间的关系,向来是古典欧洲思想、美学、社会风俗的指引,但现在已改变了。令人自豪的耐心、持久、坚毅的长处,在过去曾以不同但相像的方式,启发伯爵夫人的陵寝建筑,还有盲者以撒房间里,有时疯狂的数学、炼金术、文法学玄想的混合杂技,但现在已不再发挥作用。一切都大变样了,但你看到了安息,并不一定看到和平。

  他回顾他一生的文化议题、时代转向,他说:错误如果无法修正,就令人更加无法忍受。他完全不信任精神分析。他认为弗洛伊德讲得最好的部分,不过就是天才的神话叙事。他说:或许在面对荷马、歌德、贝多芬、伦勃朗时,我父亲过多的藏书、准则,显现出一丝不苟、高高在上的确信与肯定,至今仍制约囚禁着我,使我充其量只能是二等的。如同他对直接政治行动的怀疑。简言之,他希望能舍弃古老的语言游戏或是宗教世界观的语言—病态。希望能够自信满满地摆脱幼儿障碍,成熟地迈向理性、自然主义的秩序,只对理性和孤独回应。

  这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忆录。但谁又能否认人类不需要这样的反思。当你终于看破,终于走过了千山万水,你仍然能够坚执,仍然能够详察来时的路,有什么能比这更惊心动魄,更深重有力。

  《斯坦纳回忆录》读后感(四):为什么要阅读(倾听)经典

  伊哈布·哈桑认为文学是沉默的,文学作品正在消失。我认为语言是沉默的,语言由文字组成,语言表达人的所思所想,但更多的时候,语言无法准确表达人的思维。由此触发一个观点:可以写一部聋哑人的爱情故事,只通过眼神表达爱;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因为个体认知差异会引发误会,而眼神却不会。可另外一点,这寂静中的寂静真的能体会到爱吗?普鲁斯特最后将人生转向对艺术的追求,这是因为他年轻时过多的体会过了情爱。而多数人处于相反的状态。其实不论哪种,都是在寻找心灵的愉悦。正如伊壁鸠鲁派和斯多噶派的共同主张——心灵的宁静至高无比。显然我们外在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心灵的宁静,其中包括对对财富的猎取、性欲的追求、对女人的猎奇、对爱情的渴望、甚至婚姻,都是在变动的大千世界(包括政治的变动)中寻得心灵的宁静。

  当今社会最主要的变动来源于各种app的开发与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无限“拉近”。表面上看似在拉近,实际上呢,却是把个体进行无限的隔离,将人心进行某种扭曲。并把这归功于大环境的发展。

  然而我要试问,为什么我们在“洪流”中任由冲刷呢?如果我们作为一块石头、一根树枝被扔入洪流中顺势而为是可以理解的。

  科技的发展,某种角度上是在对人进行掠夺。掠夺我们的听觉、视觉以及想象力。由此可以写一部以《掠夺》为名的反应当下的小说。

  社会发展的越快,我们更应该慢一点。慢一点获得财富,慢一点确认爱情。包括健身的成果,也应该慢一点。

  在此基础上,读经典作品,听古典乐也许可以实现慢。甚至看一场歌剧,听一场音乐剧都是慢的形式。

  那么经典是什么。

  斯坦纳将经典定义为:一种可以“解读”我们的表意形式。它解读我们远胜过我们去解读它。我们每次读经典,经典都会来质问我们。它挑战我们的意识和知识来源,心灵和身体的来源(最基本的美学,甚至智性上的反应都是来自于身体的反应。)

  经典作品是四周有着丰富无穷、生生不息的空间。它质疑我们,要求我们再试一次;它造成我们的误解,引起我们的偏狭与岐见。不是相对式的混乱,也不是一种“什么都可以的”态度,而是一种深化。

  关于为什么要读(听、看)经典。斯坦纳认为:所有的信息,所有意义的形成,语文的、再现的和以最广义的意义来看,音乐确实“对我们明显地意有所图”。它们要求被聆听,它们要求了解,而且没有任何接受或诠释是中立的。“对我们意有所图”可能像广告、庸俗小说、色情刊物或是傍晚舞会的乐曲一样细琐浮夸。它也可能有教育意义,从最谦卑的手册和小祷告书,到苏格拉底的答辩词或是“登山宝训”,范围几乎毫无限制。信息可能是有意的劝说(修辞),伦理、政治、意识形态宣传及改变立场。哲学的“明白企图”是厘清,对心灵杂物间做系统的大扫除。指导、痛苦、安慰,这些都是从文学和艺术中产生,这些都是企图,或许属于次级,但是和逻辑学家、律师和神职人员所设想的一样,具有明确的目的。经典作品对我们的影响,它对我们的要求和疑问,即是最细微的,也是最迫切的。

  艺术的魅力在于以“正典方式”来读柏拉图或是帕斯卡或托尔斯泰,便是尝试过崭新的生活。就像是但丁明白指出的,这是进入了一种新生活。在大部分的艺术和文学里,这种召唤是非系统化的。它是暗示性的,或是在形式里发生。戏剧、小说、塞尚的静物写生,使得陈腐平庸变的如此复杂,如此错置混乱,如此加快了我们的内在运动(但丁所说的精神运动),使我们加速面对世界,使得我们从此判若两人,和过去截然不同。我们认知的不同层次和景致,巨细靡遗地或是如地震后一般,经过了重新排列。——这一点深有体会。

  与此同时,音乐与文学都可能为暴政歌功颂德。文学用文字,音乐用声音。双重夹击下,人会在暴政里体会到某种美感。正如卢卡奇认为音乐会被政治所滥用,成为表达本质邪恶的工具。(文艺工作者应该进行某种反抗)

  严肃文学、思想以及音乐往往在暴政下产生。乔伊斯说:“挤压我们,我们是橄榄。”博尔赫斯说:“检查制度是隐喻之母。”

  斯坦纳认为相同的媒体可能使知识与经验、意义与形式更加琐碎。网络可能充满垃圾和刺激,它可能使感知变的麻木不仁,如前面所说掠夺。(每天长时间坐在电视机前面的“沙发马铃薯”。)

  斯坦纳自认为没有理由反对通俗文化,因为不论哲学或是科学最终都有可能为政治服务。同时他认为最好的社会政治政权是将以诱发及培养无法预测的英才为教育职责,立基于尊严价值的信念,亦即我们此物种在这个星球的有效性,是由创造精神逸脱出动物性的无私进化所构成。

  关于创作者、思想者的偏执,斯坦纳认为这是精神之癌,既然是癌症,就不可医治,因而我们可以理解多数思想家、艺术创作者将创作融入生命的可贵品质。「任何严肃思想的尝试,不管是数学、科学、形而上学或形式,在最广泛的创作—诗意的思路下,都是一种志业,这尝试占据一个人的心思,就像是不请自来切往往不受欢迎的传票。即使身为一名缺乏创作天才但有志于呈现于永存真正杰作的老师、阐述者、批评家;其实我也是感染上帝病的存在。纯粹思想、分析冲动、知性力比多驱使意识和反省朝向抽象、孤单与异端发展,这些都是精神之癌。」

  人类历史是沉睡的神的一个噩梦。

  一个梦。19楼与6楼,电梯里,你和我。半是真切半是虚幻。

  一位长者向陌生人说:“这是我们单位的人。”冉冉之光升起,在这沙砾横飞的古城。半是阴郁半是火光。

  灯塔,在每天清晨的左上方,某种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