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士塔格文丛:南疆读后感锦集

慕士塔格文丛:南疆读后感锦集

2020-11-05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慕士塔格文丛:南疆 读后感 

  《慕士塔格文丛:南疆》是一本由尚昌平著作,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221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11-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慕士塔格文丛:南疆》读后感(一):有这样一个地方

  新疆是丝绸之路古道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条古道上曾发生和流传着许许多多故事。我们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在新疆人眼里,南疆就意味着茫茫沙漠和戈壁,意味着维吾尔和塔吉克,意味着木卡姆和舞蹈。天山以南的区域堪称是一片“黄金腹地”,大漠戈壁、雪山草原、无数的故国遗址、伊斯兰教的圣地、佛教洞窟以及面貌和风俗各异的众多民族散落地分布在这片东西文化交融的最前沿。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慕士塔格文丛——南疆》将呈现给你一个生动的南疆、多彩的南疆、自然的南疆、人文的南疆,带领你去领略独具魅力的风貌。

  《南疆》的作者尚昌平,作为一个文化行者、作家、诗人、摄影家,凭借着自己对南疆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的深厚感情,多年来行走在常人没有涉足的偏远之地,关注和真实地记录着新疆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书中记录了作者在古丝绸之路上行走的纪实;有她对沿河而居的人们的深切关注,尤其以细腻的文字刻画了刀郎人的生活之舞;有她对南疆人文地理细读与解析;更有她对新疆特殊地域文化渊源的缜密叙述以及延伸与传承。

  也许你没去过南疆,也许你没走过丝绸古道,那就让作者把这一切给你细细道来:有这样一个地方,这里有无数的佛教洞窟,这里有挺拔坚硬的胡杨树,这里有一望无尽的荒山和大漠,四季有酷暑和风暴,物质资源极度缺乏,但是这里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上千年。他们热情好客,他们能歌善舞,他们在这里创造了发达的民族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艺术传统。还有魂牵梦绕的刀郎人、刀郎文化、麦西热甫、十二木卡姆,他们被音乐征服,沉浸在无边无际的天籁之音中,忘记了烦恼、忘记了周围的荒芜与苍凉。也许这里的一切对于生活在城市喧嚣中的人们是无法理解的,对于习惯于用自己的文化心理去审视和衡量的人群似乎是个谜。

  一路走来,一路记录,一路追溯。这漫漫探访弥合了历史与现在,再加上作者的理性思考和感性叙述,透过这一页页纸面,为读者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时间与空间。散发出古代辉煌文明与历史岁月的沧桑韵味,这片土地上的所有的场景都轻轻浸润在脑海里。

  《慕士塔格文丛:南疆》读后感(二):文化学者的苦行之旅

  以天山山脉为界,天山以北为北疆,以南为南疆。虽然只隔着一条山脉,但在我看来,南北疆是有着极大的不同,特别是在人文历史方面。我以为要说新疆,南疆更能代表新疆的特色,也更符合大家对新疆的固有印象:一望无际的草原,穿着艾迪来丝绸的维族少女,骑着骏马的少数民族少年。

  南疆多是少数名族的聚集地,各种少数民族文化在此交融。远离祖国的中心,使这里长期较为封闭,比起繁华程度,南疆是要远远落后于北疆,正是因为如此,南疆更多的保留住了新疆的原始风貌,更值得去走上一遭。本书的作者就深入南疆腹地,发掘南疆的人文历史遗迹。

  我认为这本书的特点有二。其一,与同类书相比,它不是枯燥无味的历史,不是泛泛而谈的简介,它是生动的,带入了作者的情感,她边走边看,先将看到的自然景观或者人文景观加以描述,然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可以说是一本游记,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将真实的南疆展现在读者面前,引领读者感受新疆深处的文化之美。读书的一个目的就是通过阅读,看看别人的故事和别人眼中的世界,我认为这本书就做到了这一点。其二,从书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作为一个文化学者的虔诚之心,她像古时苦修的僧侣一般,踏上了这条寻访南疆的苦行之路,用自己的双脚和双眼,膜拜南疆的一寸寸土地。书中的文字透露出作者对于新疆文化的热爱,否则她也不会甘愿踏上这样一条艰辛的道路。

  于丹说: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人们对于自然少了一种敬畏之情。而在远离城市的边远地区,人们却还保持着朴实原始的生活方式,他们的内心世界极其朴素和纯净,他们对于自然还保有一份敬畏的心情,书中讲到荒漠中的通古斯巴斯特人只愿用火来驱赶赤狐,他们认为是自己的到来导致了赤狐失去了胡杨林和草地,这种怜悯之情让人动容。

  当今有众多介绍新疆人文历史的书籍,《南疆》这本书锁定新疆的南疆,定位更具体更清晰,更能满足特定读者的需求,它与其他慕士塔格文丛的书籍一起,带给读者更个性化,更高品质的阅读感受。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认为,行路万里,下笔也会如有神。我们不必再去寻找其他的风景,新疆就是一座无群无尽的宝库,等着我们去深入挖掘。

  《慕士塔格文丛:南疆》读后感(三):南疆——聚宝盆

  南疆即新疆的南部,包括塔里木盆地、昆仑山脉新疆部分以及吐鲁番盆地。南疆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地貌复杂等自然条件限制了其发展。相对于其它地方而言,南疆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随着近些年来大家对新疆的关注越来越多,南疆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南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文化艺术构成了其独具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历史上多少个文明古国在此建立、发展、消失、融合;佛教也曾在这里传播、发展,千佛洞、烽燧、古墓葬等古迹昭示着其历史的悠久与沧桑。这些对于世人而言都是一笔无形的资产,一笔巨大的财富。

  不被记载的历史,不被世人所知的历史,便沉陷历史的沙海,甚至不留一丝痕迹,世人便会遗失这宝贵的财富。就像楼兰古国之谜一样,成为世人的遗憾。南疆就是一个聚宝盆,盛满了宝藏,等待我们去发掘。用文字和心灵去记载这些不为众人知晓或即将消失的宝贵财富,不仅为当代人了解南疆搭建一座桥梁,也为后世人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南疆》一书是尚昌平老师潜心数年,走访南疆各地,参考大量文史资料而作。尚昌平老师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文化行者,她多年来行走在常人无法涉足的僻远之境。昆仑山中人与野兽共走的狭窄、险峻的山道—狼道上留下了她的足迹,流水村、罗布波、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也有她的足迹。为了了解刀郎木卡姆艺术,作者拜访了多位在当地有名的刀郎木卡姆老艺人。可见,作者为此书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她为读者描绘了他们不曾到过的地方,不曾看见的风光;为读者带来了他们不曾知晓的民族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和历史文明。

  作者用作家独有的细腻、敏感和缜密,详实的记述了她在古丝绸之路上的探险经历,对南疆人文地理的细读与解析,也有对沿河而居的人群和刀郎艺术的关注。文章看似是作者不经意间的简单记述和解析,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我想作者想传递给我们的也绝不仅仅是故事的本身。只有静下心来,慢慢的用心去感受,才能体味作者的心思,不辜负作者的良苦用心。

  作为一位文化行者、作家、摄影家,我想尚昌平老师一定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拍摄机会。尚昌平老师一定会用她独特的眼光和视角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独特的南疆人文地理图。只可惜读者不能在《南疆》一书中一饱眼福了。值得慰藉的是,作者用文字和细腻的心灵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南疆人文地理图。让我们有机会去感受我们不曾涉足的南疆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

  虽脚未动,但心已远。

  《慕士塔格文丛:南疆》读后感(四):诗意边陲

  这是一本出人意料的书;这是一本令人难忘的书。这是一本书,却又是承载了新疆人文地理的厚重历史;这是一本书,却又是作者诗意人生的奔走记载。

  《南疆》是慕士塔格文丛的其中一本。书籍封面是由全白和印有佛教图案的新疆南部区域地图组成,这封面就如同作者想给读者表达的内容,她只是在单纯讲述一个故事:一个南疆与佛学交织而成的故事。而其余的评判也好,感慨也罢,就让读者自己填满这空白。

  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浓烈的尘土味。这是南疆独有的沙漠味道,也是沉淀千年的历史味道。读者会顺着作者脚步缓缓前行,穿过钢铁森林,跨越浩瀚戈壁,来到沙漠腹地。恍惚间,海市蜃楼般绰约的影像中,那段辉煌的,瑰丽的历史,如同待嫁新娘般,被揭开了神秘面纱。琵琶语声声断肠,胡旋舞每每张狂,西域三十六国便是在这样簇拥中,从作者的笔下,向读者徐徐走来。令人称奇的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南疆地区,在伊斯兰教占主导的今天,竟然会在这片地区发现如此多佛教相关的蛛丝马迹。书中用大幅篇章介绍了克孜尔千佛洞、阿艾石窟、昭怙厘寺、托普鲁克墩佛寺以及那个著名的在历史中来过新疆的人物:玄奘。从这字里行间,读者可以窥探出作者对佛学的研究,对自由的追寻,也正是有着“佛”般心态,作者才能畅游天地间,完成这部书稿。结束了寻佛之路后,作者随后又踏上了新的征途,追寻文化,探求历史,在淡然中感受地大物博的壮美,在平静中体验生而为人的自由。

  我喜欢作者的文字。或许和自己喜欢喝茶的缘故,我很喜欢用茶味来比喻事物。而作者的文字就如同一杯柠檬茶,香气逼人。在飘荡着淡淡香气的优美文字中,有着关于历史,关于人文酸涩的甜蜜。作者能把如同记录片语言般平淡而真实的文字,用诗意描摹,反复为这些文字绘出重影,更深刻地展现出了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的风土人情。辅之诗意文字的同时,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史籍资料,让一切更加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阅读这本书,不同于坐在图书馆翻阅艰涩难懂的史料,而像是在午后温暖的阳光下,由作者陪伴,她用着或平淡,或抑扬顿挫,或柔声细语地在读者耳边娓娓道来,讲述着新疆的沉眠,讲述着新疆的慵懒,讲述着新疆的倔强,讲述着新疆的美好未来。我想正是热爱新疆,热爱这片如同初发育的少女般羞涩的南疆,才能将这里的一切淋漓尽致地展现吧!

  这就是《南疆》,这就是作者笔下诗意的边陲,亦是我们多次梦见的美丽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