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格》典范不雅后感集

《奥利格》典范不雅后感集

2020-11-27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奥利格 观后感 

  《奥利格》是一部由尤里斯·库赛蒂斯执导,Valentin Novopolskij / 大卫·奥格尼克 / 安娜·普洛克尼亚克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利格》精选点评:

  ●#2019欧盟影展##百老汇电影中心#外出打工仔被犯罪组织胁迫扣押,这种遭遇不独拉脱维亚公民。只是有趣的是,这部电影并不是在审问比利时社会阴暗面,或者对某个罪恶团伙加以鞭挞,影片着力渲染与表现的,却是男主角善良性格与外在现实世界之间格格不入的矛盾冲突。奥利格的遭遇正是无数心怀信仰的良善纯真青年的遭遇,社会对他们从未手下留情。正如他开篇回忆的那个关于“替罪羊”的离奇故事,奶奶告诉他替罪羊不是终结与悲剧,相反是重生与希望。在逃离出黑暗之后,他在结冰的湖中进行了受洗仪式,洗尽身上的罪恶与诅咒,如同替罪羊的放血完了之后升入天堂。在有信仰的人眼里,这也未必是一种悲哀。

  ●#EUFF2019 贯穿始终的白噪声交叉浓重的疏离感 放完片子夺出门把12月末的空气猛吸进肺里 脑子里浮现的是“Butcher could be a lamb.”

  ●Butcher Also Die !

  ●看到电影里根特大教堂的羊,想起了那天在根特的时光,那个吹泡泡的广场。现如今看到再致郁的片子内心都毫无波澜。毕竟男主还有信仰,还可以被救赎,但没信仰的才是大多数。男主也是因为有信仰有底线才会被救赎的吧。

  ●1.10

  ●几乎没有留下呼吸的缝隙。

  ●小家伙看完怎么拔鸡毛,奥利格看下怎么切猪肉。片子比较隐忍,从陷害到结尾的又一次陷害到回家,首尾呼应,穿插一些看不懂的神学部分。

  ●【2019第十二届欧盟电影展·奥利格·拉脱维亚·2019】拉脱维亚小屠夫的布鲁塞尔黑工落难记。直白控诉了分裂的东西欧对跌入其巨大冰裂中移民劳工在阶级、国籍、种族、语言、道德上的多重撕裂,情节过于真实,以至于片尾摆脱冰封、上岸受礼的唯美宗教情节都成了飘落在撕裂创口上的浮雪,空空荡荡。

  ●以我对欧洲的了解,本片反应了东欧劳工一种普遍的现状,他们在欧洲是比东亚人还要廉价的劳动力,结局是欣慰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奥利格那样摆脱冰封,上岸受礼

  ●#31stTrieste#“主竞赛。戛纳双周→釜山→欧盟影展。相当不错,摄影上用广角(大概来自马大仙?)长镜头的变形带来异化感,处理的又是个达内-肯洛奇式的故事;男主角基本上全片都处在被动状态(大概就主动了三次还都失败了),讽刺相当尖刻。但是故事后半段写得有些跑,波兰小哥是疯子还是骗子,男主角是老实还是软弱,其实导演也没拎得特别清,其实从前面看后期几乎会变成一个大杀四方的爽片(至少也是个达内流的强戏剧时刻),导演没走这些套路也是比较清奇,或者说真的奔生活流去了吧……

  《奥利格》观后感(一):原价出2张奥利格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票!

  原价出2张奥利格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票噢!

  抢到2张国际电影节的票,首映第一天喔!临时有事去不了,需要票的小伙伴联系我吧!

  可以原价出~真是友情价了

  抢票的时候我在干啥

  时间:7月25日 这周六 21:00~22:48

  座位:11排08座 和 11排10座

  地点在上海白玉兰广场IMAX厅

  《奥利格》观后感(二):奥利格:拉脱维亚人在比利时

  

拉脱维亚,是个国家。

是欧盟国,欧元国,北约国,是发达资本主义国,也曾经是苏联加盟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有拉脱维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Latvia)的国家概况。

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oz_678770/1206_679330/1206x0_679332/

比利时,是个国家。

是欧盟国,欧元国,北约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被德国占领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有比利时王国(The Kingdom of Belgium)的国家概况。

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oz_678770/1206_678940/1206x0_678942/

一个拉脱维亚的屠夫,做飞机,去比利时打工。

被一个波兰人欺负的走投无路,2次报警求解救,最后乘火车返回故乡。

他的经历,上了新闻,打碎了很多拉脱维亚工人的欧盟梦。

导演,尤里斯·库赛蒂斯,把这个新闻事件改编成了一部电影《奥利格》

奥利格,是一个拉脱维亚名字,英文,Oleg。

就个人经历来说,奥利格,是个悲伤的故事。

沦为奴隶,沦落街头,被剥削,被压榨,被欺辱,被威胁生命的滋味,被导演用贴身拍摄的影像,拍的极冷。

比一个人赤裸身体被扔进冰水中,还冷。

除了他之外,电影中,奥利格在比利时遇到的每一个拉脱维亚人,都很幸福。

有固定工作和医保的工人,

有一家四口定居的白领,

有自己开餐馆的老板,

有经营出租车站的管事,

有来巡演被家乡人免费招待的著名演员。

力所能及,不损害自己的利益,他们都愿意照顾老乡。

所以,奥利格的悲剧,也赖他自己,他想发财,可只会屠宰,他出国,只有苦力的活能干。

随便一点儿意外,他就丧失了正常就业的机会。

不肯认输回家,那就只能去博傻,看天上掉的馅饼,突然对自己笑的人是好心。

奥利格的故事,跟《北京人在纽约》的故事,没有本质的不同。

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钱往哪吹,人向哪去。

有人上天堂,奥利格回故乡。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上帝选了你,警告世人心。

最后一个镜头是,奥利格在冰湖,重新受洗,赤条条重新开始,家乡的神会保佑你。

备注:

《北京人在纽约》A Native of Beijing in New York (1993)

《奥利格》 Oleg (2019)

  《奥利格》观后感(三):一个屠夫眼中的欧洲寒冬

  近年来,欧洲境内风波不断,各个国家、地域间的矛盾如潮水般迸泄,引发人们迫切关注。面对此种困局,越来越多的电影人倾向于以个体为镜面,映照宏大的社会政治议题,这些影像从形式到内容,无不具有浓厚的危机意识和对一体化进程的探讨。入围本届戛纳导演双周单元的《奥利格》,即是这样一则落脚于当代的隐性寓言。

  作为导演Juris Kursietis第二部剧情长片,《奥利格》聚焦于当前欧洲尖锐的非法“黑工”问题,主人公为一名拉脱维亚裔的年轻屠夫,为了改善家境,离家前往布鲁塞尔谋职,却未曾料想前路埋伏着怎样的凶险和混沌。

  这部极具话题度的电影在戛纳首映后,收获不少专业人士肯定。《视与听》杂志的影评人Caspar Salmon称其“精准、生动而强有力地刻画了一个移民工人的遭遇”。在满目萧条的时代背景下,观众和主人公并肩漂泊他乡,见证了日趋壮大的全球化资本生产对廉价劳动力的无情剥削,以及边缘人在充满暴力和谎言的社区如何失去庇佑,沦为荒原上待宰的羔羊。

看不见的牢笼

  影片开场是一段长达近2分钟、颇富超现实色彩的航拍镜头,画面越过大片壮阔的冻原植被,投向男主角Oleg——他蜷着身躺在结冰的湖面上,仿佛失去知觉的猎物。直到冰层突然爆裂,Oleg落入水中,随后片名打出,一连串幼孩的哭喊和飞机降落的轰鸣声,将观众注意力拽回到现实。

  这一从白昼到夜晚的巧妙过渡,既是隔开两重时空的分界线,又打破了人们对影片朝奇幻类型发展的期待。应声裂开的冰面犹如东西欧之间日益扩张的伤口,预示着Oleg被束缚的命运。尽管他仅是个卑微小工,无意卷入外部纷争,但其活动轨迹却时刻暴露在社会秩序动荡的暗影下,因此迈出的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薄冰上,稍有不慎便会坠落寒渊。

  导演在片中掺杂了多处含有黑色幽默的桥段,来表现欧洲民间对共同体行将瓦解的态度。Oleg和屠宰厂的同事休憩时,其中一人给大家看自家猫捉老鼠的视频,他给这只猫取名为“Brexit(脱欧)”,政治之于这群人来说,不过是日常调侃的灵感素材。然而不久后,Oleg便因工友栽赃被炒鱿鱼,这像是种残酷而直白的讽刺:来自东欧贫苦地区的人们争先汇入布鲁塞尔,作为欧洲腹地所在,这个熔炉般的城市亦躲不过飘摇宿命,现实的分裂留下了巨大的道德真空,并间接造成群体内部自私和不信任感的加剧。

  外表热情的工头Andrzej,无疑是道德被金钱绑架的最好例证,曾在《修女艾达》等片中有过亮眼发挥的Dawid Ogrodnik再次给人们奉上惊喜。这个喜怒无常的逃犯以食宿为诱饵,在Oleg等外来劳工丢掉饭碗时,帮其制造假身份,唆使他们为自己卖命,并扣下他们的个人财物和薪酬。在影片中段,Oleg故意砸坏超市玻璃柜,以求被警局遣送回国,却很快便得以释放。类似戏谑式的情节一再浇灭Oleg的信心,也给沉湎于乌托邦幻梦中的人迎头泼了盆冷水。

  和同代其他导演相比,Kursietis的聪明之处在于没有一味停留在表面的煽动性叙事,急于向现实讨要公正,而是将视点框定在沉默寡言的男主身上,全天候记录下他身为“外来者”的凄凉境遇,借此达到对苦难的追问。看到银幕上彷徨无助的身影,观众不由得深思,悲剧的源头究竟为何,是语言的障碍,庞大资本体系携有的原罪,福利政策的失效,还是不同阶层群体间无法消弭的隔阂?

冷冽视听语言

  正如海报上悬浮在冰水中的身影,《奥利格》给人的整体印象是寒冷,压抑的,这种生理触感既暗合于故事发生的季节,也和影片在视听层面的设计分不开。为了突出剧本阴沉凝重的基调,曾获欧洲电影奖提名的摄影指导Bogumi? Godfrejów以冷色为主,辅以大段低对比度画面,描画出城市的空旷疏离和底层人口艰难的生存状态。无论机械嗡鸣运转的肉类加工厂,还是Andrzej家中凌乱的客厅,都填满了破旧且让人不安的气味。

  片中为数不多显眼的暖色调场景,是Oleg中途离开Andrzej家,私自逃往根特时,偷混进当地某个剧场的庆功派对,被优雅的烛光和灯盏环拥,还被一个名叫Zita的陌生女子误当成剧团成员,与其发生了***,尽管这个艺术名流的俱乐部远没有表面友善。隔日向Zita坦白身份后,Oleg被不留情面地下了驱逐令,等待他的依旧是看上去了无生气的街道,他只得辗转回到Andrzej家,那个地处偏远郊外的老鼠窝。

  除却冷暖色光的强烈对比,电影的另一显要特征在于手持摄影。Godfrejów在大部分场景中采用了轻便的迷你Alexa摄影机进行抓捕,以便记录下Oleg颠沛的行踪。对于这座忙碌的城市来说,他始终是“游离”和隔绝在外的,包括眩晕感极强的画面抖动,也对应了诸多干扰人物前行的不确定因素。同样的边缘化特质还出现在大量低机位镜头中。多数时候,观众意识不到机器的存在,仿佛那不过是双藏在暗处的视线,随时窥探着Oleg脆弱、孤独的模样。

  这种半纪录片式的拍摄技巧,加上18mm焦段下的逼仄构图和近景特写,大幅提升了《奥利格》给人的临场代入感。矛盾的是,哪怕镜头贴得再近,仍不足抵消观众与被摄者之间的距离。Oleg眼前永远蒙着一层雾霭,那是和现状抵抗无果后的疲乏,亦是烙印在每个受害者脸上,最深沉也最愁苦的标志。

羔羊献祭的宗教意蕴

  作为全片的核心符号,羊取材于《圣经》中的「牺牲与救赎」情节,与Oleg骨子里的单纯、朴拙相匹配,具有不可忽视的功能。片头那段画外音已阐出二者的内在关联,更别提Oleg在根特游荡时撞入圣巴蒙教堂,看见了凡·艾克绘制的《圣羊的礼赞》。作为根特祭坛画中最知名的一幅,画作以圣羊之死来隐喻上帝为拯救人类放弃自己的生命。画幅正中的白羊立于祭坛上,胸前的血汩汩流入金酒杯中,四周围绕着跪拜的圣徒。

  联系到Oleg最初的职业,不难嗅出导演加入这一意象的另重目的。在蛮荒酷烈的丛林地带,原有的社会身份被冲淡,成了似有若无的标签。平安夜当晚,Andrzej等人开车撞死了一头鹿,Oleg负责宰杀和烹饪。作为对他殷勤的表彰,“你可以睡在客厅了。”Andrzej笑着说,Oleg则同样回以腼腆的微笑,并未察觉到自己与砧板上的肉块没什么两样。

  这种主角与动物的形象叠合,在近几年的欧洲银幕上并不少见。以去年高口碑的《幸福的拉扎罗》为代表,多位新生代导演通过古典的“圣人落难”式文本,为传统现实主义题材融入宗教风味,使得原本平淡的故事更加富于层次性,影像肌理更为丰满,同时也寄寓了创作者对世俗图景的洞察及人文关怀。

  需要指出的是,即便都有魔幻元素作为点缀,但《奥利格》并未如前者那样,以清晰的两段式结构来传达主题,转而借助于白描般冷峻、克制和保守的笔触,发掘文明社会与人权冲撞时的种种可能,这让人想起达内和肯·洛奇等影坛老将们的创作风格。事实上,当我们深入咀嚼Oleg的困境,便能从中看到极端失控的情绪如何不断蔓延,如雪花般覆盖了整片欧洲大陆。

  所幸,影片到头来给了观众一个悲悯而充满希望的结局:Andrzej被捕,Oleg终得以返乡。离开布鲁塞尔前,他和Andrzej的旧情人Malgosia在街上偶遇,摆脱家暴漩涡的Malgosia此时已堕入风尘。“你要去哪儿?”Oleg问她。

  “Go home(回家).”对方不假思索答道。伴随她轻巧的背影,我们回到了开头——Oleg脱掉衣服赤身爬上岸,原本囚禁他的冰湖化作施洗的圣水,为其完成恩典。哪怕异国冬日的夜色依旧浓重,足以淹没无数个在此岸苦苦挣扎之人。

  《奥利格》观后感(四):主角缺少明确性引发的危机

  

开头是一个躺在冰天雪地的人,在主角沉在冰湖里的时候,过渡到他的打工经历。

他的屠宰场工作,暗示刚开始是屠宰、切割,他的工作是单调乏味、冷漠的。

手摇拍摄,减少漏洞的出现,在意外发生后,他的处理方式表现出他这个人的身份,是“边缘的”,他的老板没有调查,他就和受伤的人一起被辞退。

他的受骗经历到后来的犯罪,在被人殴打、逼迫偷窃、被家人安慰要挟,直到安德宰被捕,他的经历是一层层的叠加,没有空闲的镜头,导演是不留空挡的密集压抑呈现出来,以至于一下子处理不了,会有压抑得无法苟同。

在他被欺骗后,他离开了。后来就是哄骗他,而安德利的女友和他都是在招工。明明是在说“非法招收非本国劳动人口”的行为,结果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安德利这个人,但是奥利格像是配角。

而且为什么是用羊?

在被欺负的时候,却是对应开篇的睡下浮,是在跳睡下芭蕾?

还是用什么悬浮器撑着,或是什么东西泡过?

真是无语。

这讲的根本就不是劳公问题,我看是一个“犯罪人事”怎么被监视后逮捕?除去音效和背景营造,奥利格倒像是个立罪有功的卧底。

奥利格的宗教观就是一味的出卖劳动力,用欺骗换欺骗,用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铜墙铁壁,去用僵死的状态面对返乡?

电影背景是一个用工荒的拉脱维亚,背井离乡到比利时,结果被骗险些犯罪,难道不是应该是有点成立就业帮助组?政府拨款振兴?

哪里有民生?

这种水平导演是学杀猪的吧?

这种也能拿出来展映?

获利不看口碑,选片不看水准吗?

手持镜头晃动的让人想吐,而且剧情片没有一段完整的剧情,文艺片的感觉。

导演用人物脸部特写,增加冰天雪地的冷漠感,但是男主除了眉毛睫毛,没有那种共同感。

我购买到的一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影片,还入围什戛纳(为了部电影,我还在外面待了一整天)还不如平时网搜的高分片。冠个虚名就觉得是独家,

而且手持是“代入感”和“现实真切感”。可这粗糙的叙述。要是那安德利是个渣,拉一伙人拌起一群渣,以此更渣。那奥利格就是个自恋的觉得,我就这样,有事就搓头皮,我联系他转行去头皮造型。

导演这种又不是恐怖片,代入感是对剧情要求低,因为观众处于情绪中,无法判别好坏,也就是无法欣赏一场魔术,而沉浸在主角的代入中。没错,也就是自恋中。

这种用观众自我为中心的拍摄方式,根本就不是延展性啊。

看似危险的直接代入,减少距离,实际是水平差异,所以降低距离带来的审视。

而一部电影

这部就像是个加长版vlog,我要看生活的,去看网上的视频就好,何必去电影院?

但是人们是不会承认愚蠢,所以会说这个又魔幻又超现实,还营造抑郁的氛围。

如果是文艺片,这种没有真情实感,主角的感情呢?如果是反应热点,引发思考的,那主角以外其他的组织呢?除了办事不力又独断的警察,其他的组织呢?

有点温情的是浸礼,那女的没发现,他坦白了干嘛?如果把谎言作为奥利格的被骗开始,和他从无辜者站到反面。那这也太突兀了。

和开头到后面没有过渡一样的,导演把观众想得太聪明,观众是不知道剧情,观众没有看过剧本,所以他们怎么会知道主角的行为,而只是通过行为判别出的人物,是片面的,可人是全面的。

所以,奥利格的消极、被动、无力,其实不会让人共同感,而是气愤。而且假护照会有什么情况我不清楚,但是原先护照被烧毁可能会回不了。

但是主角就这么

而结尾是他见女主一面,女主绝望还有被人当橱柜,还说回家,男主就从湖里出来,皈依宗教,这就全片结束。他一出来就自救了,他就不是羊了?那他一开始去比利时是为了当羊吗?

真正的救赎难道不是他最终把女主救出来,带着女主回拉脱维亚,他和之前那些在比利时的人,无论是短暂交流还是其他的,都有一种他的表达方式吗?

但这种一般的处理方法的大欢喜结局,导演也不会用,因为这就破坏了他营造的抑郁氛围,全片就靠这种氛围才能推进单薄的剧情。

还不如美国的大片,谁看电影看得抑郁?请选择日本电影治愈下导演的强加癖。

那女主的戏份和时间太少了吧?难道电影没有女主女配,男主男配,我是在看电视剧吗?

电影节奏除了抑郁的情绪密集,其他都是慢慢腾腾。

我觉得人都像是没了。

这部,妥妥的烂片,和国产片《李茶的姑妈》一个水准,还不如《西红市首富》,至少人家好笑、无脑,还乐颠。

我真是觉得,国人看懂了这部抑郁片了吗?有什么可说的魔幻元素?根本就是宗教。

夹在文艺片和写实片里的两不像影片。我觉得这部电影真是看得很恶心丑陋。奥利格的麻木不仁,被人逼着偷盗诈骗、团伙抢劫,安德利的诱骗人、控制人的人身、拖延工资、利益捆绑、压迫人、侮辱、压榨价值、摧毁人性、逼迫用一化等等,简直就是渣得不剩一块肉。他是怎么骗到貌美的女主的?

导演是奥利格型吗?后浪推来,待在沙滩上数贝壳?淹在水里数羊?

如果以国外的资本主义,财富是衡量一个人失败与否,奥利格没有技术没有其他的,没有家境,只有个奶奶,所以他容易被骗,但是走上犯罪这个能看出国外的坏,远超过想象程度。

而群体是会放大这种作用,也会让犯罪行为升级。

导演的塑造不成在于这个人物不立体,是个平面,再多的悲惨遭遇和女主的不幸也无法让这个人物立起来。

国际电影节是评委喜好为主的,又是种以为有成就的人的引导。

电影作为艺术的一种,是没有统一的结论的,怎么能用单独几个人的评价去衡量一部影片?

我觉得要是讲奥利格的悲惨,那特写眼泪不就行了,特写睫毛干嘛?要是为了讲利益面前人们的冷漠,贫穷引发的道德危机,那那么多的特写也不会让人有这种感觉。增加他看钱包,焦虑,从奶奶那里的催债消息,各地的涨价,他人的衣着,这些都能表现贫苦。为什么是抑郁呢?

要是因为他是个男的,那他为什么脱衣有肉,关键时候还是眼睁睁看着女主被橱柜呢?

这种压抑就不是男主是男的的问题,而是导演懒得用男主表现出来。

所以,这种没编剧没剧情的电影,就少浪费别人的时间了吧。

缺少基本品质的电影是不会顶着主角或者小国家、小众的名头来行骗的。

变魔术先练好手指,导演大概连基本的概念都不了解呢吧?学会几个电影镜头,用投机取巧的手摇就想掩盖弊端,不是更丑陋?

本以为能引起思考的剧情,得到的全是情绪,你当我啥呀?

情绪片就不用正名了,省得别人还以为蹭了文艺片的热度。

主角没有一个方向,而观众也被带着走,编剧也没有脉络和结构,就是个短视频加长加长版。而宗教的隐喻是祭品,祭品不是只会令人宰割,祭品还有神圣性、无私性。宗教里的上帝是人们的精神象征,信神的人是作为一边,而不是边缘。所以如果奥利格是“边缘群体”,那他就和宗教里的冲突,这个点是错误的意义象征。

导演也不信教吧?

而宗教是有群体性的,但是奥利格身上是没有的。所以这又是一个漏洞。

然后宗教的皈依是虔诚的每周,奥利格是混乱的,这点又是漏洞。

宗教的教义无意义,但是宗教的内核是否定人为,奥利格除了对待安德利男同般的包容外,其他是有所作为的,这又是一个漏洞。

那么如果宗教不成立,那么贯穿唯一能反应男主内心世界的水里数羊,是在干嘛?换个地方睡大觉?

所以,导演是没有表现出男主的内心世界,宗教也无法把满是漏洞、剧情全无、节奏拖沓、投机手摇、特写无感等影片让人觉得有可取之处。

可惜了这么好的环境。

结局有种导演放过了主角,不再有执念,为什么不是观众根据剧情得到的解释,而是长叹一口气,主角的作死之路终于到头了。

演技来说,女主真是翻译加调节无聊,除了一张萌脸,其他的就是吻吻男主摸摸小脸。被打伤了,此处应有的特写呢?

安德利倒是挺起劲的,加鸡腿。男主像是和他换了个频道。

这种选演员,希望导演以后有类似烂片也慎重,没演技就加点颜值吧。也能把投机发挥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