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长河的止境》读后感1000字

《无尽长河的止境》读后感1000字

2020-11-27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无尽长河的尽头 读后感 

  《无尽长河的尽头》是一本由小松左京著作,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的308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007-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尽长河的尽头》精选点评:

  ●我记得自己有一本,可是再也没见过它了……

  ●还是翻译的问题?看着有点膈应。没看过作者的《日本沉没》,惭愧。

  ●写得实在太乱……

  ●越看越觉得人类的渺小 翻译渣的一比 在这部65年写的 涉及到遥远未来的小说里面 冥王星还是行星

  ●这个翻译哟。。。

  ●中图

  ●翻译不行? 没感觉。

  ●晦涩难懂,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因为有这种书的存在,让我觉得茫茫宇宙中还有光

  ●为了纪念逝去小松左京找来了这本书拜读,可是貌似是因为翻译的问题,这本书看得我不知所以,让我很失望,跟日本沉没没得比啊...

  《无尽长河的尽头》读后感(一):狗屎翻译

  从头到尾翻得一窍不通

  出版社的骗钱物

  所以硬是没有看下去

  而且封面写拼音你是要做屎

  豆瓣你要多少子才能通过啊

  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豆瓣有病

  《无尽长河的尽头》读后感(二):翻译有问题

  说起日本科幻,给我的总体感觉就是非常注重细节再加上近乎变态的疯狂想象力,是与欧美科幻迥然不同的风格。但大部分日本科幻总是让我觉得很小家子气,这部也不例外。它更像是一部超长篇科幻的缩写,具备了科幻史诗的框架,却没有成为《基地》那样的殿堂级作品。

  因为这部小说探讨的是终极问题,所以不可避免的,人物形像高度符号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女主角。不过,这应该是此类作品的通病。

  另外,这本书的翻译只能算勉强及格的水准,结尾那一段,我看了几遍还是没弄明白小松左京想要表达什么意思。这种水平的翻译有点糟蹋小松左京那雄奇的想象力。可版权被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买下了,没别的版本可选择。

  《无尽长河的尽头》读后感(三):故事结构分析

  小松左京先生已经去世了,但是这本书还将指引我们思考宇宙的奥秘。可能是太烂的翻译影响了对故事的理解,但大体上还是应该说得清的。

  应该是野野村,野野村是松浦与艾尔玛的孩子,汉斯与艾尔玛将野野村在1945年的神户送给了别人。而野野村在20年后被反叛者带入了时间之河中,失忆成为了代号N。

  在开头所说的白垩纪时代,杀死了怀戈的同伴,导致怀戈被降级。之后他运用时间机器开始时间跳跃。松浦已经被阿伊融合,后来N也变成超意识与阿伊融合,导致了最后的终极解密。

  松浦、汉斯和艾尔玛均来自第二十六空间,这里的地球毁灭导致他们被带走进行挑选,之后他们来到了故事进行的这个空间,所有的一切皆是在这个空间中进行,所进行的时间跳跃也是指此空间。

  伯尔尼医院中的人应该是N,即野野村,他在最后进行时间跳跃时意识与身体分离,最后阿伊、松浦和野野村三者回到野野村的身体中,与佐世子重逢。

  故事大概就是这样,最后结局说大宇宙与逆行宇宙交合孕育出第三宇宙,所以可能指一切皆发生在这个大宇宙中,第二十六空间纯属是打酱油的小宇宙。

  类似二十六空间的小宇宙可能有很多很多,他们都在“进化管理”的控制之下。所有战斗都产生自野野村所在的空间,那么其他空间是否也存在类似的反叛者呢?他们是否也具有穿越空间的战斗能力呢?作者并没有提到,不过关于第二十六空间,由于它的历史被终结,所以此空间是不会产生来自未来的反叛者的。

  《无尽长河的尽头》读后感(四):《无尽长河的尽头》:带你探寻人类存在的意义

  日本电影《日本沉没》曾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片改编自小松左京的同名小说。而近日而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小说《无尽长河的尽头》与《日本沉没》一样,都是小松左京的重量级的科幻作品。《无尽长河的尽头》篇幅虽不大,故事的舞台却发生在800亿光年宇宙直径、10亿年的时空里,探求的是人类存在的意义。

  艰辛的付出造就伟大的作品

  日本的科幻大师小松左京1931年生于大阪,从日本京都大学意大利文学专业毕业后,当过记者、工头、厂长等,还写过戏剧剧本,1961年参加科幻杂志征文比赛获鼓励奖,第二次参赛以《茶泡饭的滋味》折桂,从此走上创作道路。1966年发表《无尽长河的尽头》,成为日本科幻的领军人物,人称日本科幻之王,与星新一、筒井康隆一起被誉为日本科幻“三剑客”。

  本书责任编辑李重民介绍,这里有一段轶闻可以看出小松左京在创作《无尽长河的尽头》时的状态。这部小说最初时是在杂志上连载,是边创作边连载,期间,小松左京好几次难以为继,写到第四、五章时,身体有点不适,他甚至想到了放弃,有一种自我投降的中毒似的感觉,但杂志刊登不能挪后,每期的稿子又有个截止期,因此他只好硬着头皮写下去。小说快结束时正值炎热的盛夏、1965年SF(科学幻想小说)大会召开前夕,他在凌晨二点半时和新星一、筒井康雄等科幻作家们在宾馆里相聚,一边喝酒聊天一边写作,回到旅馆晨曦初露,总算写完了最后一行。在写下“完”字时,他已经筋疲力尽,浑身尽是汗水和油腻,眼睛疼得无法睁开,手指发麻,从肩膀到后脑勺都嘎吱嘎吱地作响。他怀疑这个世上再也不会有这样的痛苦了!他一头倒在床上,呆呆地注视着美丽夏日的黎明,体会到SF创作是一种需要全身心投入的美妙的工作。

  从作品里可以看出小松左京对宇宙人生的认知,作品深深地打上了日本民族传统意识的烙印。其中写到了关于逆行宇宙(宇宙互为消长)、时间跳跃、人类逃离地球等至今仍然是很新鲜的科幻话题……有的甚至还是令霍金那样杰出的天体物理学家绞尽脑汁却依然百思不得其解的科学命题。

  小松左京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如幽默科幻《明日小偷》,怪异科幻《所说的那个妈妈》等,但他的作品有个一以贯之的母题,即对人类文明的好奇与关怀,这体现了他对科学的理解,对宇宙的思考,对人生自身的探索和忧虑。

  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影响深远

  小松左京的科幻对中国科幻的影响是深远的。科幻作家韩松地博客里说:“小松左京以平静的语气探讨了平凡而缈小的人类的感情的何去何从,并把此作为故事的起始和高潮的结尾。”有网友留言说:“小松左京,一个令人心生敬意的名字。”可见,他在东方科幻史中也是屈指可数的人物之一。小松左京的佳作还有很多,比如《再见,火星》、《复活之日》、《虚廊》等,可惜他的科幻小说科学性很强,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因此翻译的难度相应增加,也许这就是他的科幻作品引进到中国来不多的原因之一。

  日本科幻作品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很多,除了宽松的创作环境和良好的科普环境之外,其创作技巧和故事内涵,尤其是科幻作家在创作中钻研相关学科的认真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科幻作家姜云生在本书序中说:“日本人从19世纪末开始受西方科技影响并以之为工具重新认识世界,但他们没有囫囵吞枣‘全盘西化’;对世界的认识,日本人自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内核。因此,出现在科幻作家笔下的宇宙世界,也不是简单地复制阿尔迪斯、迪克、迪拉尼、巴拉达、小冯内库特等西方作家的构想……” 这一点也是很值得我国科幻作者借鉴的。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83340a01000bi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