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学史编辑史》典范读后感有感

《中国新文学史编辑史》典范读后感有感

2020-11-20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 读后感 

  《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是一本由黄修己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4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精选点评:

  ●老一辈的严谨治学是我们青年人理应继承的品格!

  ●哦

  ●终于读完了,黄老师修史之认真扎实令人钦佩。编纂史的史料丰富,信息量大,受教了。

  ●其实做一个书目汇编就可以了,看到自夸的部分实在有点咽不下去。

  ●新文学史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也说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已经成熟,该总结了。

  ●当工具书还可以,平时阅读也太枯燥了点吧……过目即忘= =

  ●推荐要考研的同学看

  ●一如其人温良且一语中的。

  ●黄修己的这本书可以和《学科概要》对照起来看,有些地方比《学科概要》要详细一些。

  ●整理了非常多文学史的版本,可以当成一个新文学史索引吧,加上作者的介绍评价,可以筛选出自己需要读的,比之自己大海捞针当然要好的多了,从文学史编纂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很多有趣的东西。书成之后仍然有几部很优秀的文学史问世,以后再版的话可以酌情添加。

  《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读后感(一):黄著第一二版对比阅读

  黄修己著《中国新文学史编撰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黄著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黄著阅读新版即可,在对比阅读中,新版不仅补充了新文学史的最新成果,而且也对初版中论述比较拖沓的部分进行了适当删节,使阅读更加顺畅。全书共三编,第一编为1949年以前的编纂实践,这部分和初版大致相同,删节很少,因为作者言是为了保存史料的目的。而第二遍1949年以后的编纂实践,删节较大,有些章节的变化非常大,但是观点基本没有变化。黄著对于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史的梳理、评价十分细致到位,他的观点对于我以往的阅读经验有相当大的提升,比如文学史书写的变化过程以及背后的意识形态、每部文学史著作的特点、学术界的师承传统,这些都是我感兴趣的。第三编从理论的角度来讨论了文学史编纂的几个问题。客观来讲,前两编的学术价值很大,对于20世纪新文学史的梳理,学术界并不多,而以黄修己先生的水平最高。这些对于现当代的同学有很大帮助,尤其是那些对文学史学感兴趣的同学。但是,正如黄修己先生所说,20世纪中国新文学没有向世界文学贡献出自己独特的理论价值。在文学史的基础上,做一定理论的升华,是治文学史的一个更高层次,而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成熟的文学史学著作和文学史哲学著作。

  《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读后感(二):评

  这个书是一本非常扎实的学术史论,作者为了写作此书一定花费了大量的精力,通读了20世纪所出现的大量的新文学史著。总体来说,可以概括出该书的三大特点。

  第一是资料详实。这本史论涉及到大量的文学史著作,从胡适的《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直至21世纪的一些著作,都有论及。并且不是蜻蜓点水的点到为止,而是尽量把这些著作的内容、思想、特征和优缺点给罗列出来。这对于初涉本学科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具有很大帮助的。以第九章为例,这章主要介绍了八九十年代的新文学史著,作者分别对此一时期的思潮流派史,地区性、阶段性文学史,民族文学史,通俗文学史,翻译文学史,儿童文学史,女性文学史,以及其他各种五花八门的专题文学史进行了比较论述,十分全面而细致。可见作者搜罗资料的功力。

  第二是持论公允。对于一本学术史来说,秉持公正、客观的评价态度和价值标准是非常重要的,本书在这个方面也堪为楷模,做到了不溢美、不隐恶,实事求是地对所有文学史的优点与缺点进行了细致而精炼的剖析。比方作者在评价范伯群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通俗文学史》时,就做得很好。作者首先肯定了这本文学史为通俗文学正名的学术意义,把过往被误读、遮蔽的通俗作品拉进研究者的视野,具有拓荒之功,并且全书资料丰厚,为既往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后,作者也十分中肯而到位地指出了此书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比如对通俗文学的有意拔高缺乏理论的根据,对一些小说的评价或许主观化,对通俗文学的整体定位存在疑点等等。这一节对范著的评价,确实做到了好则说好,坏则说坏,并且全出之以客观、公正的笔调和口吻,论据充分,剖析有力。第三是史识高明。这本史论优于一般史论的地方在于作者具有自己明确的学术思想,他并不是把近百年来的新文学史一网打尽,做一个平面性的综述,而是以自己独立的学术判断和治学品格将之熔铸成一个体系。换言之,就是作者具有较为高明的史识,这在本书的第三编——“历史的启示”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作者将既往的文学史分为进化论,阶级论和启蒙论三种阐释体系,并且特别强调“从史”为了“论出”,也就是说,做史料工作不能停留于资料的搜集整理,这诚然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对第一等的学术而言,这只是第一步,研究者需要从大量史料的爬梳中建立自己的论点,提出自己的理论和观念,这样才使得史料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此外,作者还非常重视史著的求实精神,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文学史的判断才能站得住脚。作者本人身体力行将这些重要的著史理念贯彻于此著之中,树立了榜样。

  总之,既往的学术史著作不可谓不多,但能做到像黄修己先生这样的,却是凤毛麟角。这必须有“板凳需做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精神才能实现。对于我辈后学来说,前贤的这种踏实、严谨的治学风范,无疑是值得永远学习的。

  《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读后感(三):现代文学史研究,不只是一本《三十年》——据本书拣选出的私人阅读书目

  

1949年以前(生成期)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

  《中国新文学大系》各集导言

  周扬:《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

1949-1976(学科化、规范化)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

  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1978以后(规范的解构)

  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虽展新姿,仍存旧痕”

  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

  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

  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1.文体史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本)

  陈白尘等:《中国现代戏剧史稿》

  田本相主编:《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

  孙庆升:《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

  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史》

  姚春树:《20世纪中国杂文史》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

  2.文艺思潮史

  刘增杰:《19-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

  马良春、张大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

  黄曼君主编:《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

  刘炎生:《中国现代文学论争集》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

  3.流派史

  解志熙:《美的偏至》

  朱寿桐:《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自补)

  4.地区性文学史

  徐廼翔、黄万华:《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

  5.现代通俗文学史的编纂

  范伯群、汤哲声、孔庆东:《20世纪中国通俗文学史》

  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自补)

  6.开拓性的文学史

  陈建华:《20世纪中俄文学关系》

  盛英主编:《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

  马以鑫:《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

  冯光廉等主编:《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

  7.港台地区文学史著作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

  苏雪林《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

  《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读后感(四):总结记录

  《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第二版),黄修己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全书分为三编

  第一编:1949年以前的编纂实践

  第一章,新文学史编纂的开端:

  一,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1922年3月为上海《申报》馆五十周年纪念所撰,所写时间段为1872-1922年,主要描述了近代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转变这一过程。其中胡适将近代以来的散文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严复、林纾的翻译文章;谭嗣同、梁启超一派的议论文章、章炳麟的述学文章;章士钊一派的政论文章。第十节述新文学。本书缺陷在于首先偏重于介绍白话文运动,有将文学革命等同于白话文运动之嫌。其次将新文学发生的背景仅归因为1872年后古文的衰落,有窄小之嫌。

  二,“附骥式”的新文学史:该阶段的显著特征为将新文学附于中国古代文学史、近代文学史之后。新文学成为古代文学和近代文学的一条尾巴。

  1,赵景深:《中国文学小史》(1926年大光书局),第35节涉及“最近的中国文学”,其中包括新文学创作和作家作品排列,鲁迅杂文未被列入。

  2,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1929年出版):对五四文学革命必然性的分析。

  《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1930年)

  优长:将“教育因素”纳入文学革命发生的原因;详细介绍文学革命反对者的言论;保存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

  3,陆侃如等:《中国文学史简编》(1932年,大江书铺),最后一讲“文学与革命”。

  4,谭正璧:《新编中国文学史》(上海光明书局,1935年8月)

  5,朱维之:《中国文艺思潮史略》(1939)。

  三,文化保守主义眼中的历史: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批判新文学。好玩的地方在于钱氏在书中对文人心理进行了揭老底式的剖析,值得一读。

  四,突兀而贤的两部文体史:

  1,向培良:《中国戏剧概评》(1928年出版),全面否定传统戏曲;对新文学戏剧持悲观态度。

  2,草川未雨(张秀中):《中国新诗坛的昨日今日和明日》,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新诗史,为自己及其海音社树碑立传。“卑之无甚高论”。

  第二章:大学里的课程

  一,朱自清的新文学史课(1929-1933)

  《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创立了文体分类的体例。全文分为“总论”(叙背景、经过、外国的影响与现在的分野)、“各论”(各类文体的创作理论、文学批评、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社团、文学运动、翻译等)

  影响:学以致用;树立朴素的学风,承续汉学传统。

  二,周作人的讲演稿: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1932年出版),借“史”谈“论”,认为五四新文学是明代公安、竟灵派的承续,公安、竟陵派是五四新文学的源流,中国文学是“载道”和“言志”的循环发展。未说清形成载道、言志的根本原因,况新文学本身并不等同于言志派,后遭钱钟书批评,(《评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第三章:新文学史著作的出现

  1,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1933年9月),内容丰富,态度平稳可观。

  2,伍启元:《中国新文化运动概观》(1934年3月),论述了现代中国学术思潮的变迁。

  3,王丰园:《中国新文学运动述评》(1935年9月),阶级论色彩。

  4,吴文祺:《新文学概要》(1936年4月),受苏联弗里契影响。(不可为了理论而牺牲事实)

  一次大规模的造史运动

  《中国新文学大系》各集导言——史料的价值——独特的史实和鲜明的学术个性——“身作”、“心构”一身而二任。

  如何表现历史的进步或迂回?

  第四章:抗战以后的进展

  一,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1917-1937),重点在论述五卅后的革命文学。其观点核心是政治斗争决定文艺斗争。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1,五四前后的文学革命(1917-1925)

  2,大革命时代前后的革命文学问题(1925-1931)

  3,从九一八到八一三文艺思潮(1931-1937)

  二,周扬:《新文学运动史讲义提纲》,强调无产阶级在新文学运动中的领导。突出王国维、黄远庸、鲁迅(契合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的评价)的地位。

  三,

  1,李一鸣:《中国新文学史讲话》(1943年11月),初步具有流派归纳意识。

  2,任访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卷)》(1944年5月),从文学自身角度论述五四文学革命的原因,推崇鲁迅小说,分析其成功原因(作家生平、性格、学业等)。

  3,蓝海(田仲济):《中国抗战文艺史》(1947年9月),

  4,蒲风:《现代中国诗坛》(1938年3月),

  5,田禽:《新中国戏剧简评》,(1944年11月),

  1949年前编纂小结:重视新文学与近代文学的密切关系、多方面探索五四文学革命的成因,强调五四文学革命中语言革命的力量。对创作理论比较重视,具有比较强的史料意识。

  第二编,1949年以后的编纂实践:由描述性转为主体阐释型,学术个性渐趋模糊。

  第五章,新学科,新课程,新教材

  《<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论证无产阶级对新文学的领导。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1951年9月,1953年8月),有急就章痕迹,体系完整,史料价值较高、评论创作言简意赅;按照《新民主主义论》和毛讲话评述作家作品,强调文学的政治性。不右。

  第六章,新文学史著作的政治化

  一,出版总署的座谈会,批王瑶《史稿》,认为政治性,思想性不强,要为人民、为人民文学树碑立传。这些批评意见一方面体现了当时的政治对历史编写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求建立学术为政治服务的传统。

  二,新著作的急遽政治化

  1,蔡仪:《中国新文学史讲话》(1952年11月)

  2,丁易:《中国现代文学史略》(1955年7月),第一次鲜明地以中国革命史为纲,把新文学史作为革命史的一个部分来写。“政治第一”是评价作品和历史的首要标准,第一次写到苏区文学,突出鲁迅。

  3,张毕来:《新文学史纲(第一卷)》(1955年10月),政治理论色彩突出。向左发展。

  4,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1956年4月),介绍文学社团,文体方面注意报告文学,论述了新文学创作方法的历史发展过程,突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政治立判定作家作品。

  新文学史的政治化道路由此完成,文学附属于政治已成定局。

  三,曲折和反复

  早春气候和《中国文学史教学大纲》(1957年8月),作家论型的体例,受阶级斗争扩大化影响,无中生有,牵强附会。

  学生集体编著:加强“党派性”。

  四,文革的大破坏

  新文学史被彻底否定——鲁迅被纳入造神运动——主观唯心主义毒害至深

  第七章,思想解放和学科的恢复

  一,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79年6月第一卷出版,11月,80年12月二三卷出版),总结性著作。重视史料。论从史出。“虽展新姿,仍存旧痕”。

  80年代以后寻求突破

  二,几部有影响的新著

  1,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1984年3月),恢复非左翼,反共作家地位。

  2,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简史》(1984年6月),多数章以题材划分,体例近王瑶。内容扩充,加入台湾文学,开始注意描述文学现象,从理论层面概括。运动社会历史批评。

  《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1988年11月),

  3,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1987年8月)

  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

  4,冯光廉、刘增人:《中国新文学发展史》(1991年8月),混合型新体例,

  作者有自己对新文学史的独特认识,钱理群提出“20世纪中国文学”,将现代文学三十年纳入20世纪中国文学中,以中国文学现代化为立足点,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

  “改造民族魂灵”不足以概括三十年新文学的主题。譬如20世纪民族危机或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与胜利之时,主导的文学观是要求文学成为振兴民族的武器,并非发挥文学的启蒙作用。本质上取决于各个时期领导精神生产者的意愿以及他们对于文学的要求。

  通过讲述历史发挥自己主观见解,“论”的特点鲜明。

  启示:文学史编纂者应该有自己明确而独特的文学史观。

  第八章,汹涌而起的编史热潮(一)

  -文体史编纂的众多收获

  一,现代小说史的编纂

  1,田仲济,孙昌熙:《中国现代小说史》,(1984.1),根据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来编排。

  2,赵遐秋,曾庆瑞,赵曾本,1984.3,广泛占有史料。依然对沈从文评价偏低,不随流,不跟风。

  3,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1989.9),重视科学论证的学风。

  4,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本,(1986.9,1988.10,1991.5),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发现,采用作家论集纳型体例,寻找历史内部系统,审美评价贯穿始终,重视文化的新视角,语言富有文采。

  二,现代话剧史、散文史的编纂

  1,陈白尘:《中国现代戏剧史稿》(1989.7),话剧文学史。

  2,黄会林:《中国现代话剧史略》(1990.3),

  3,田本相主编:《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1993.6),现代中国话剧的发生、发展与西方戏剧的“影响-接受”关系的历史。

  4,孙庆升:《中国现代戏剧思潮史》(1994),

  散文

  1,林非:《散文史稿》,

  2,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史》(1988.11),材料扎实,论述全面。

  3,张华主编《中国现代杂文史》(1987.9),周氏兄弟杂文得到推崇,不先入为主,不因人废言。

  4,姚春树:《20世纪中国杂文史》(1997),收录重要杂文家。

  三,新诗史的编纂

  1,祝宽:《五四新诗史》(1987.12),

  2,王清波:《诗潮与诗神-中国现代诗歌三十年》(1989.7),金钦俊《新诗十年》(1991.5)

  3,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1999),为现代派诗歌立传。

  第九章,汹涌而起的编史热潮(二)

  -全面开花的各类新文学史的编纂

  一,现代文艺思潮、流派史的编纂

  1980年代两部开拓性的思潮史-1990年代思潮史类著作的丰收-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史。

  1,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

  2,王永生:《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1986)。

  3,魏绍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1988.7)。

  4,刘增杰:《19-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1992.6),由史趋论。

  5,马良春、张大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1995.11),史料丰富,

  6,陈安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1997)

  7,黄曼君:《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

  8,廖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

  二,地区性、阶段性的新文学史

  三,编写多民族的中国现代文学史

  四,现代通俗文学史的编纂

  五,多种填补空白的开拓之作

  中外文学交流史和现代翻译文学史-女性文学史和儿童文学史-各类探索性、尝试性的作品-专题史的收获和势所难免的通史变革。

  第三编:历史的启示

  一,文学编纂始终不断建构,重构。三番造史,三次高潮。

  二,建国后的新文学史建造。

  三,接连着的两次解构。

  非常的解构(文革)-历史框架的肢解-作家格局的变化(鲁迅受到质疑,1988年“重写文学史”,对自由主义作家的评价节节上升,胡适周作人得到重视)-历史内容的扩展(通俗小说纳入研究范围,旧体诗词,港台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改革开放的大背景-内部的原因。

  新文学史常变探因

  一,“历史”的两个内涵:文学史实,对史实的阐释。历史无定论,追求真实是史家的使命。

  二,进化论的阐释体系

  进化论阐释本身存在局限性,新的不一定胜过旧的,新和旧不能一刀两断,线性进化图式不符合历史实际。

  三,阶级论的阐释体系

  四,启蒙论的阐释体系:1980年代出现,有将百年文学简单化之嫌。

  五,现代性阐释。

  第十二章,新文学史编纂中的几个关系

  一,文学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二,史学与现实的关系:政治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史学与政治的关系:修史的政治目的-文学史政治化的教训。

  第十三章,新文学史编纂学问题

  一,体例问题

  形式和内容-体例的类型-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二,表述的类型:描述型和阐释型。

  三,史料的使用。

  第十四章,新文学研究的主体

  一,研究队伍

  第一代,李何林,唐弢,王瑶。

  第二代,承上启下

  第三代,年龄接近第二代;红卫兵-知青一代。

  第四代,改革开放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