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化》读后感精选

《腐化》读后感精选

2020-11-16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腐蚀 读后感 

  《腐蚀》是一本由茅盾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4.00元,页数:22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腐蚀》精选点评:

  ●只能说,作者的意图是暴露国民党特务“蒋记派出所”本质的话,这一点达成的很完美。有一点注意:本书叙述者是赵慧明本人,我们不能全部相信她的叙述而要站开来审视摇摆不定的矛盾心理。

  ●觉得在处理女主人公上,比《蚀》要写得好,人的深度是共时的了,而不是发展的

  ●啰啰嗦嗦

  ●自叙体、日记、没有距离的倾诉。女性角色在茅盾笔下永远是那么鲜亮,小心思、机敏、脆弱和明媚的巧皇辞令都使得人物活泼泼的。如果说,茅盾在1954年后记里不小心让我们失望——这篇小说本会停在小昭的死亡(消失),却在出版读物篇幅的要求和读者的意见下,改变了初衷——但这也抹煞不掉小说中弥散的模糊、存在主义的疑问人生的意义。特务的身份使得赵惠明敏感,生活处于揭发与被揭发的两端,爱与恨,理智与情感的分界上。当我们相隔近半个多世纪再去阅读,看到的不只是政治斗争的反映,而是生活和生命存在本身。

  ●被暧昧的动作和心理描写腐蚀……但茅盾还是短篇好看啊!

  ●开始觉得不像日记,后来发现就是日记,最后了解其实不完全是日记

  ●我怎么没看出有百合成分!!!

  ●无论从小说所处理的女性"心灵的焦灼"主题,还是从日记体的形式来说,茅盾的<<腐蚀>>都远谈不上特别。茅盾说这是意外发现的女特务的遗留日记本里记录的内容,但有其"写实"的主张在先,至少"日记"的内容不乏匠心,总能看到有意雕琢的痕迹,感觉情节的进展是被作家这一幕后推手推着走,而非自然流出笔端。放在时代与意识形态背景下,这篇小说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至少茅盾仍然把艺术本身看得很重,尽管赵惠明的身份与党派背景有关,却着力于对她的心灵世界复杂的矛盾十分细腻的揭示,而不戴着有色眼镜去做倾向性过分的描写

  ●开篇以为是被迫害妄想症的故事,后来变成带有政治色彩的批判小说了

  ●很想评较差… 不想看 已弃

  《腐蚀》读后感(一):过时了

  看了这本书的介绍,我期待的是看那种糜烂生活的描写,或是现在流行的那种谍战小说,至少会有女主角挣扎在爱情与现实的情节。结果这些都没有。也许是我流行小说看多了,或者本质上就不那么进步吧。只看到全篇的自我反省与自我批评,虽是日记体的,但怎么看都像是打报告写检查,离日记还有点距离。也许那个年代的地下工作者都是如此记日记的吧。

  《腐蚀》读后感(二):一个不彻底的女特务

  蛮喜欢的,一个误入歧途的女特务POV的重庆乱象与内心纷繁。

  彻头彻尾进步的人成功成仁,彻头彻尾堕落的人自有命数。但是云云世间的大多数,是赵惠明这样子不彻底的人。这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女子,也是一个出身优渥的旧世家小姐,从她的名字上,也能看出父母的期盼。年少进步,离家出走,参与了战争,但最后沦为身不由己的政府特务。

  她在一个污浊的地方渴求灵魂,因为内心的重重矛盾而总是挣扎。不愿意和小蓉一样成为上级的玩物而屡遭迫害,却也为了维系自身而与他们虚与委蛇。看不惯老同学舜英夫妇的不良勾当,却欣羡他们的富贵荣华。曾经辜负爱人小昭,也曾被人负心抛弃。乱世求存,她走得步步维艰。

  K的出现是她生命中的一抹亮色。虽是双方各有目的的相处,雨中江边,亦有情愫暗生。然而造化弄人,曾经被她辜负的爱人小昭重新出现。这一次,她是美人局的女主角。是假戏真做,但人在局中,无可奈何。最终小昭被杀,她不得已供出小昭托付给自己的两人,恰是K和老同学萍。良心未泯的她还是在危机之中警告K小心,并间接地挽救了他们。遇到N,恰如从前的自己。在N遭遇危机时,她几乎顾不得自己似的搭救了她。日记已尽,余生未知。

  许多人都能在赵惠明身上找到共鸣,并引发同情。这也就是为什么,《腐蚀》连载时,会接到读者来信,要求给她一个自新的结局。想必救人比自救容易。因此,赵惠明设计救出N,但她自己的结局留白。这也是最好的结局了吧。

  《腐蚀》读后感(三):哦牛批 还有这种小说的

  绝了,不知道作者的情况下打死我都猜不出来是茅盾写的,那真的牛批。

  小说对陪都重庆这一城市空间的书写,让人想到波德莱尔笔下的巴黎,一样的阴郁肮脏、充满死气和鬼气,当然这种阴气是和具体的政治事件(皖南事变)和具体意识形态之争的外化,又不同于波德莱尔对现代都市文明之病的批判,因此茅盾在描写城市场景时比较突出“人”的堕落,包括特务横行、流氓遍地的市井和达官贵人蝇营狗苟的馆舍。而主角赵惠明身处于一个黑暗又冗杂的特务机构中,她在种种逼仄混乱的空间里来回穿梭,又让人联想到卡夫卡的《诉讼》和《城堡》。

  小说的日记文体涉及到了关于“叙事”本身的限制性问题,用内倾、私密的女性视点观察外化的城市图景以及宏大的历史事件,使得作者不能像《子夜》《农村三部曲》一样史诗画卷般地客观展现,而不得不在写作中时时保有主人公的情绪和心理,这就使得赵惠明的自叙带有极强的主观意志,易于使读者直接代入第一视角,从而产生后记中所谓“对国民党特务的同情”。小说后半段的赵惠明与女子N产生了近于同性恋的情感,让人觉得早年大胆的茅盾又回来了。可惜的是他并没有就日记体的文体特征和女性的心理特质展开叙事方式上的更多开挖,对同性恋的书写也看起来像是浅尝辄止。

  茅盾浪费了他的构思所提供的可能,如果交由卡夫卡、乔伊斯乃至王蒙、苏童来创作,这部小说一定会是青史流芳的巨著——当然这么说很不对,人家茅盾有本事创造出机会,就有资格挥霍掉它,就像武球王浪费他自己跑出来的单刀一样。

  《腐蚀》读后感(四):腐蚀

  在谍战小说热潮不衰的今天,很多人更愿意读像麦家《暗战》《风声》等这样情节跌宕的作品。然而几十年前的这部特务小说《腐蚀》,仍旧是具有其典范意义。

  《腐蚀》不能说是一部尤为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但在四十年代的中国来说,却是一部比较独特的文学作品。《狂人日记》、《莎菲女士的日记》等篇幅较短的白话小说为五四以后的日记体小说开拓出了新的发展道路,使得这类文学形式日益丰满起来,不论是反映社会或是人物内心都有极强的表现力,更重要的是,采用日记体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并对读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到了四十年代,茅盾先生的长篇小说《腐蚀》在香港《大众周刊》上连载,引起了空前热烈的反响,这意味着,中国文学史上又一部具有代表意义的日记体小说诞生。

  从这篇小说的创作动机来看,当时的茅盾先生应韬奋先生之约,为《大众周刊》的创刊号连载一部吸引读者的长篇小说,必须在一周内交上第一批稿。时间上比较仓促,压力也比较大。为此,他决定写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能吸引南洋一带读者的惊险小说,并拟好了大致的框架,这便是一开始的《腐蚀》。然而,当茅盾先生按照预想的情节将以小昭的死为结局的时候,读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让日记本的主人赵惠明走上改过自新的道路,此时的杂志编委也出于其他考虑要求茅盾先生继续往下写,在这二者的外因作用写,茅盾先生继续铺展出下面的情节,按读者的意愿完结了这篇小说,使得“腐蚀”有了新的转机,象征意义的预示堕落青年们也是有改过的机会的。因此,大致来说,这部小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到茅盾先生预想的结局处,第二部分是赵惠明走向改新之路。正是这两个部分的结合,缔造了一部具有代表意义的现实主义作品。

  通观整篇小说,茅盾先生以陪都重庆作为地域背景,穿插以“皖南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以被国民党诱骗的特务赵惠明在地下工作中心灵被不断腐蚀,最后又悔改寻求新出路的这样一个故事来刻画了误入歧途青年的典型形象,也集中抨击了国民党法西斯特务统治制度的罪恶。除去日记体这样的形式独特外,塑造出一个复杂人物形象也是这部小说最值得讨论的一个地方。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人物是不能单以好人或坏人来区分的,人物的塑造要由许多个侧面组成;同样,作者必须给人物自己说话的空间,不能一味的按照作者的设定,作家不应该是强势的“家长”,有时候该糊涂些,让人物有自己的自由(参见张炜《小说八讲:第三讲 人物(上)》)。茅盾先生的这部小说《腐蚀》在这两点上是做得十分了不起的。他刻画了一个误入歧途的国民党女特务的形象,在很多方面这个女青年自我、狭隘、沉沦甚至意志力薄弱,但她又有陷入自悔的时候,她会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而感到心虚甚至难过,这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爱恨情仇,有恐惧失落的人,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脸谱式好人坏人。当然,由于采用日记体的形式,人物自己的语言就不免产生一些主观的因素为自己辩白,会让读者去可怜这样一个女特务。尽管说这部小说的阶级立场很鲜明,但人物的内心复杂性却淡化了我们对特务的仇视,更多是引导读者们去感受这样一个一步步被腐蚀的女特务的内心情感世界,而究竟对她报以怎样一种态度作者并没有用过多的言辞去下定论,让读者自己凭借自己的价值观去判定。

  接下来我想讨论的是这篇小说的情节设置和一些写作上的技巧。茅盾先生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他在小说的开头故意写下了前言,说明这个日记本是在防空洞里捡到的,里面夹有两张照片,主人生死不明。这段话一交代下来立马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当然,最初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直接浮现在我脑海里的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在这部小说中也通过日记本和两张照片的追溯来讲故事。当然,这是比较基础的讲故事的方法,然而也是最实际最容易让读者接受的方式。《腐蚀》这部小说的开头有意营造出得这种阴森诡异的气氛作者拿捏得是比较好的,而主要人物的出场也是比较紧凑的。但从情节的走向上看,就显得稍微单薄了一些。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日记的主人赵惠明就是这个故事的主导,然而,又正式由于日记体格式的限制,我们的视觉往往只能停留在赵惠明的所见所闻所想,推动故事往下发展的一些契机就比较难以把握,这就要求作者既不能交代的很清楚(因为是日记),又不能太模糊。在仔细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有很多地方的情节推进还是稍显仓促了,甚至有些站不住脚,也就是支撑起故事的现实可能性很小。这也是日记体小说的局限吧。再来,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花了很大的功夫,而且安排也比较精巧。在日记的第一篇就提到了赵惠明紊乱的爱情,并稍微提到了小昭这个人物,为后面人物的出场做了精心的准备;而在构建赵惠明身世背景的时候,作者并没有一开篇就抛出来她的出身,而是在后面的情节中——与老同学相见,在吃饭的时候被父亲的朋友认出来等一系列事件慢慢使赵惠明的浮出水面,让人对她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也随着人物身份的一点点明了,使前文一些人物难以解释的举动有了充足的动机。从这一点上来说,作者的安排是很值得一提的。当然,作者对人物的构造方面还有一些很不错的手法,比如,文中反复出现赵惠明记录下自己的梦,这些梦充分反映了她内心的混乱,也让读者有更贴近的人物的感受,并不需要直白的说,便很巧妙地宣泄出来;赵惠明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是一个女人似的女人”,她反复对自己强调这句话,是给自己以心理暗示,她要在这群阴险的小人中间熬下去就必须很坚强,这也就是不断使人物个性鲜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同时,这句话的反复出现也恰恰好说明了赵惠明本身是还存在内心懦弱的一面的。在读这部小说的时候,还有一些比较动人的地方,比如赵惠明对小昭的爱而其他人物的描写则显得比较单薄,我们也可以归结为日记体形式的局限上。

  最后要说的,是小说的结尾很给人温馨的感觉。在前面一系列的摧毁给人以对生活的恐惧与绝望后,赵惠明拯救了一个同她一样的失足少女,并奔向了悔改的道路,这样的结局是多数人都愿意看到的。这篇小说还有一个不得不谈及的问题,阶级立场和政治色彩问题,按照官方一点的话,这是一篇杰出的革命的无产阶级作品。然而我偏颇地以为,现在那些浑浑噩噩混官场的人,又何尝不是在尔虞我诈中不断腐蚀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