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散文的读后感年夜全

茨威格散文的读后感年夜全

2020-11-16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茨威格散文 读后感 

  《茨威格散文》是一本由茨威格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大32开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6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茨威格散文》精选点评:

  ●翻译毁了一本书

  ●好文:《福楼拜的遗产》《尼采及其朋友》《呼吁耐性》《拜伦公爵》

  ●茨威格各种帅。

  ●尼采母亲那篇直接看哭了QAQ

  ●和他有关的不理智五星。。。

  ●有些篇目不错,但有些读起来很艰涩,貌似是翻译的问题。

  ●我可以无耻地说他跟我很像么,不是学识部分。

  ●翻译不太行 不如百花版

  ●翻译也不错

  ●基本都是写人写书的,风格依旧

  《茨威格散文》读后感(一):卷末信札是為此書精魂

  散文一如既往保持著茨威格流水般的行文風格,有關知名作家和詩人的幾篇散文亦體現了他多年不變的略帶主觀思維和浪漫筆觸的(傳記)写作手法。

  末尾彙集的作者多年以來與黑塞、理查德牧爾和羅曼羅蘭等文化名流間的書信極具可讀性。更值得一提的是,茨威格與弗洛伊德的往來信札在卷中自成一方天地,從中既可略窺這兩位同為德語國家最著名的猶太人之間綿長至死的友誼,同時也給閱讀的過程增加了趣味(難道只有我很HIGH么…)。

  《茨威格散文》读后感(二):他是个“心理分析家”啊

  看标题也许会产生迷惑,但弗洛伊德在给茨威格的一封信中说(本书251页):“我更为关切、更感兴趣的当然是您作为心理分析家所处理的那部分素材。”这段话揭示了茨威格对于心理学的研究,也让读者豁然开朗,为何茨威格的文字如此细腻、如此直指人心。

  茨威格是一名传记作家。除了《人类群星闪耀时》中的那些短文外,这一本散文也收录了他为许多作家的做的小传。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福楼拜、普鲁斯特、乔伊斯等等,在这些小传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这些作家的喜爱,他不仅仔细的阅读过这些作家的全部作品,同时也深入研究这些作家的生平事迹。以上只是写传记所必须的部分,而不同点是,茨威格写出的传记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他写的传记中有细腻的心理描写,即使这些描写大部分只是茨威格的推测,但给人的感觉却是非常的真实合理,我想正是他对心理学的研究让他能够如此传神和细腻的描写这些心理活动。

  茨威格关注了很多平凡而伟大的人,而由于这些人的渺小,他们被历史遗忘了。这篇《欧洲的心脏——日内瓦红十字会访问记》写的就是这些红字会最初的一批人(也许连名字也没有留下来),如何克服艰苦的环境帮助这些战争受害者。而这篇《非凡的女性祖特内尔》描写了一位为了阻止战争而奔走的伟大女性(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也没有关注过这么一个人)。茨威格就是如此细心的留意我们身边最应该被记住而却被遗忘了的人们,并用他细腻的文字替我们记录下这些伟大的灵魂。

  茨威格的文字就是这样细腻、优美,同时意义非凡。

  《茨威格散文》读后感(三):摘抄

  1. 尼采的通信证明,他从来就不是这种神,他要伟大得多,他的估计要强有力得多,因为这是一种可悲得多,缺乏诗意得多,平淡得多,因而也就是英雄得多的孤寂。

  2. 没有任何文学上的不协调音、没有任何语文学领域的闲谈,压抑了在这里以光辉照人的语言纯洁性贯穿于三百封信之中的高尚而响亮的语调,它不断地响彻更远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益发清脆、益发明澈、益发尖锐,既更加温柔又日益丰满,直到有一天,新的一行写到刚中间,琴弦尖叫一声,突然跳下了琴马,载有世界意识的巨大头脑陨落,这友谊也随之灰飞烟灭。《尼采及其朋友》

  3. 过去我们对大人物的会晤未能保持足够的警觉,对小人物,对在和平日子里像谈论足球比赛一样谈论战争的煽动者、空谈家又太过宽容。同样,过去我们对最杰出、最明智之士的忧虑、预感和不安又太过冷漠。对和平运动组织和奥地利杰出女性贝尔塔?封?祖特内尔夫人,在他们受到嘲弄和讥笑时,我们都没有给予保护。现在我们仍旧以一种微笑的宽容听其自然。《欧洲的心脏》

  4. 对于他这可悲的、毫无英雄气概的一声,魏尔伦一个字也不隐瞒。照歌德的说法,作为诗人的他具有十分乐意与人交流的天性,他喜欢在诗歌和散文里说他自己,他对忏悔的需要是无穷无尽的。他甚至常常超越真实,走向漫画化,走向夸张,进入自我暴露狂的领域;但是他不得不讲自己,作自我解释和自我申辩,因为任何自身缺乏意志力和道德权威的心灵都必然要在抱怨、请求和祈祷里求助于某一身外之物,求助于人们、求助于上帝、求助于女人、求助于毒药。《保罗?魏尔伦的一生》

  5. 臣仆的勤劳和英武精神被加在君主头上,历史总是出于将事实简化到少数名字和人物头上的需要而略去无数人的行迹并将它加在强者的身上,因为“谁没有谁就会被夺走他曾有的东西”。所以,读历史不可抱笃信无疑的态度,而是必须以好奇、怀疑的身世目光,因为它貌似公正无私,但却屈从于人类倾向传说、倾向深化的深层偏好,——它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将少数几个英雄完美化,而使寻常的英雄、二三流的英雄人物湮灭。传说始终是——尤其通过诱惑性的东西,通过完美评个的反光——最危险的真理之敌,为此,我们的义务是不断地对他进行校验,将固有的功绩归结到它的历史尺度之上。

  6. 这样一种非神化并不减少一个人的本质属性,并不减少他的世俗价值,它只会提高我们的时代感、我们的时代认识,它通过认识过去而使我们更加适应当今。没有什么比对已知的伟大表示虔诚更加危险了,没有什么比对正式神圣化的权力的膜拜更具有定难性了!凡是传说罗织它的藤蔓以便从心理上隐匿一个形象的地方,我们便可以心安理得地清除这些藤蔓,我们不至因此而犯亵渎神明之罪。我们不得不改正对历史添枝加叶的行为和添加的东西,唤起人们对事实上成就的事之纯然的和合理的尊重,以克服在成就之前弯腰的那种人性之中不可抗拒的强迫行为。

  7. 所以,我们的义务始终在于不仰慕权力本身,而只是景仰那些罕有的、以正当而又合理的方式取得这权力者,从根本上看也只会是科学家、音乐家、诗人这类从事精神创造的人,因为他们所给予者并非取自任何一个人。某一个个人之尘世的、军事的、政治的统治无一例外地产生于暴力、野蛮,因此我们不应盲目崇拜胜利者,而是必须已在提出品格问题:某个人是通过什么手段和以什么为代价取得胜利的?因为只要某一个个人的巨大权力产生于物质的、国家的东西之中,它就很少来自无或者来自县城的财富,它几乎总是取自他人、取自弱者、每一个伟大的神圣光轮几乎总是可疑地泛着血红的光。

  8. 然而,如果我们内心充满了——我希望如此——尊重每一个个别生命之神圣性的理念,如果我们否认个人有权越过他的千万共患难的伙伴登上通向权力的阶梯、如果我们将世界历史不单单看成是胜利和战争的编年史,而且并不先入为主地将征服者看成英雄,那么,我们就结束了那种对成就的危险的神化。在权力与道德之间很少有什么联系,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反复揭示这条鸿沟仍然是我们首要的迫在眉睫的义务。如果按照易卜生的说法,写诗意味着“主持审判日”,我们就可以大胆地间或将一个带有令人屈膝敬畏的神色的人物传唤到我们个人的审判台之前,并同时给予被遗忘者、被践踏着以证人的权利。《历史公正吗?》

  9. 他满怀英雄气概,清醒地分析他自己的处境,直至最后一刻,他是想把这些笔记用来润饰校样,把他的主角别尔脱特的死描写得更形象化、更富真实感,尝试借助这些笔记添加若干最隐秘的内情,这些东西,诗人无法获知、只有临死的人才有体验。他最后的动作也还是观察。在给翻倒的药物弄脏了的死者的床头小桌上找到了一张纸条,上面遗留的是他用已经半僵的手写下的、几乎无法辨认的最后的话语。这是为新的一卷写下的笔记,要完成这新的一卷恐怕需要数年的时间,而属于他自己的时间却只有几分钟了。他就这样打了死神一记耳光:艺术家最后的极其漂亮的姿态,他对死亡进行了探索性的观察,从而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马赛尔?普鲁斯特的悲惨一生》

  10. 但是就歌德的抒情诗而言,用语言加以表述的一切尝试都会成为废话或隐喻。因为他的语言特色具有光谱的颜色,是一种永远浩荡奔流的、多姿多彩、不断变动的光,如果我们打一个大胆的形象比喻的话,是一个语言的太阳,而不仅仅是一束孤立的光线。《关于歌德的诗》

  11. 让他坐在钢琴旁边,这心不在焉的人就会在哪儿一连几个小时天马行空式地即兴演奏,她让他尽情地弹,只是不让他弹奏瓦格纳的作品,因为她知道,安福尔塔斯(凯尔特传说中的圣杯国王,理查德?瓦格纳的歌剧《帕西法尔》中的角色)总是刺激他的神经。《玛特尔?度罗珞莎》(抄书人:这句让我眼泪崩了。)

  12. 我在阅读莎士比亚时,只希望您能演出《科里奥兰诺斯》,因为他体现了我们的命运(I hate my own country and my wishes are for this town)。

  13. (弗洛伊德:)被迫强制行事,诱惑难以抗拒,尽管决心很大,仍然一犯再犯,生命受到威胁,这些都是古老样板的直接特点……(弗洛伊德)《书信》

  《茨威格散文》读后感(四):茨威格笔下的大师群像 ——《茨威格散文》读后感

  感觉茨威格的散文和传记的界限是模糊的。在内容上,这本书的选篇多是人物及其作品评述和记叙,写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师,既有古典时期的大师,也有和他同一个时代的至交。在写作手法上,也带着很深的人物传记的烙印,从作品、书信、讲话等衍生开去,探讨这个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深度,娓娓道来。

  这本散文集的内容很散,写同一个人的不同篇目里有些东西略有重复,所以按照自己的阅读顺序和阅读重点重新排了一下。

  一、巴尔扎克

  书里关于巴尔扎克的文章有三篇:《巴尔扎克评注》、《巴尔扎克的高雅生活守则》、《巴尔扎克的“地下之书”》。

  巴尔扎克我们都不陌生,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人间喜剧》,以及他挑衅拿破仑的那句经典的话:他用剑无法办到的事,我将用笔完成。

  而茨威格写巴尔扎克,主要从他的作品、生活和创作能力三个方面来展现。他的作品既拥有宏大的典型性,把全人类压缩为几个典型,每个典型在每本书里只是片段,以一座法国城市为布景来演绎全人类。可另一方面他的作品也有“断章残篇”的问题,茨威格毫不客气地指出:开头是艺术,结尾成了廉价低级读物。

  这种开头与结尾的落差是他的窘困生活造成的。他负债累累,追求金钱,因此只能不停写作,在庞大的稿件数量追求中压缩了质量。这个肥胖、壮实、面色通红、手指粗壮的作家,在他自己的现实生活里无疑与高雅无缘,但他却在作品里追求另一种细节的高雅,创造他的高雅体系。

  茨威格描述他具有极大的反映能力、无穷无尽的变化能力和不会枯竭的幻想。此外还以独立的篇章描写他的手稿,那些杂乱无章、难以辨认、多次修改到叫印刷工人头疼不已的手稿,正是作家的叙事形式从灵感实现到创作的斗争。在这位大师身上,有一种被负债生活推动着爆发的东西——激情。茨威格说:“这是这种性情,这座炽热的火山将光和热向惊恐的天空倾泻,把整个地区照耀得异常绚丽,而在下一个瞬间又把它埋葬在凝固的岩浆里。”

  二、福楼拜

  一篇是对福楼拜作品《情感教育——青年人的故事》的评注,可以算是茨威格写的书评了。另一篇是《福楼拜的遗产》,写他的创作特性和风格。福楼拜所处的写作时代是前有巴尔扎克、大仲马这类高产作家,后有莫泊桑、左拉这类展露透露的勤奋后起之秀的尴尬时期,偏偏福楼拜的作品少得寒酸。他的创作风格是克制的、富有责任感的。

  茨威格形容福楼拜的作品用了“凉气”一词。早中期是“充满预感的伦勃朗式晦暗幽静般的凉气”,后期是“冷酷、明澈的凉气”。

  与前面提到的巴尔扎克等高产作家相比,福楼拜给我们这个时代,或者说给整个文学创作领域带来的遗产,正如茨威格所说:“他的艺术的最终教导,他一生树立的最高典范,尽管说法千差万别,但压缩起来只有两个字:耐心。”

  三、歌德

  茨威格大概很崇拜歌德,这本书里收录了三篇关于歌德的文章,而且他在写别人的时候也常常有意无意提及歌德。对古典主义了解甚少,但歌德确实对后世的欧洲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为我自己没读过歌德,就不跟着扯淡了。摘录一句很喜欢的,歌德年届七旬时概括自己世界观的抒情诗:“无论如何,生活,它是美好的。”

  四、尼采

  关于尼采的这两篇都很生动。也许生动的原因不在于作者的描写,而在于尼采其人,本身的人生轨迹就包含着令凡人惊骇的生动。

  一篇是《尼采及其朋友》。虽然写的是朋友,但是却从这个唯一的朋友身上映射出了尼采一生冰冷的孤独。尼采在于许多人决裂疏远以后,身边剩下唯一的朋友奥菲贝克,他是一个可以倾听尼采癫狂的倾诉的、忠诚而无微不至的朋友。但是他们并不是从精神世界里都能互相理解、惺惺相惜的朋友,奥非贝克并不能理解和认同尼采的思想,他的忠诚在于面对朋友的作品时选择了回避和搁置争议。尼采珍视这个朋友,请求他阅读自己作品时都是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唯恐失去。后人在阅读尼采与奥非贝克的书信时,也许更多的是看到尼采单维度的狂热倾诉,对方只是冷静倾听却疏于回应。

  尼采是孤独的伟人。“像金属一般的天空压在他头上的,却渐渐成了整个大气层,成了陌生的、一言不发的、冰冷的孤寂的氛围,化为荒谬和痛苦的,成了整个世界。”

  站在后人的角度看待这段友谊,尤其是褪下关于我们对尼采崇拜的视角来审视,奥非贝克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忠实好友。他虽然无法理解哲学家那个激情的、狂热的脑袋里在思考些什么,无法明白他的查拉图斯特拉,但是他始终都在身边,以微薄的力量支撑着哲学家那摇摇欲坠的理智。正如茨威格所描述的:“在尼采动荡的生活中,他是唯一永恒不变的一点,尼采总是能万无一失地以期待的目光注视着这一点。”

  在《玛特尔·度罗洛莎——尼采的母亲致奥非贝克的信》中,彼时尼采已经患病,被送入精神病院。而他的母亲凭借着那种英雄式的母爱将他从精神病院接出照料。她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以自我牺牲的意志和自我安慰的乐观面对那个曾经令她骄傲的、却忽然患病的儿子。这一篇写得动人,茨威格评价说“这种爱的英雄主义——它不逊于伟大的叛逆者的精神英雄主义。”

  尼采的哲学世界让他变成一个成神的存在,而这两篇文章将他从神化的云端中拉回来,用友情和亲情的血肉来复归他人性的一面,让我们从侧面看到尼采的孤独和痛苦。他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每天都在死去,每天都在复活。

  五、拜伦

  (说句无关紧要的话,这本书之所以吸引到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刚翻开的一瞬间看到拜伦的照片……真的好帅┑( ̄Д  ̄)┍……)

  《拜伦勋爵》一篇里塑造出的拜伦形象,不仅是出身贵族、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还有着各种奇闻异事般的经历:风流韵事为人津津乐道、凭跛脚游过海峡、成了伯爵夫人的情人……这些形象塑造未免有夸张成分在,但是这种夸张却恰恰十分符合拜伦诗歌里那种热情的浪漫和他性格里不可一世的骄傲。

  关于拜伦及其诗歌的特点,主要有这四点:浪漫主义、英雄主义、个人主义和思想上的阴郁。浪漫主义在于他诗歌里洋溢的青春、热情和激情;英雄主义在于他冒险家和叛逆者的天性,挑战权威、放荡不羁;个人主义在于他的骄傲和自尊,那种“只为自己,不再为一种共同的自由”的信念;思想上的阴郁反映了他性格里的悲天悯人、忧伤抑郁和对人类的不满与鄙视。

  茨威格写拜伦时一直在强调一点:“吸引人的与其说是诗人本身,不如说是诗人的英雄般的传说和动人情感的形象。”他说他“更像一个人物,而不那么像一个天才,更像具有英雄天性,而不那么像一个诗人。”

  只是作为一个诗人,被人们记住并称颂的不是诗作,而是那些戏剧的人生经历和风流韵事,不知道算不算一种无奈?

  不过茨威格对拜伦的地位评价还是很高的——“自从拿破仑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上,衰老卧病不起,欧洲就没有英雄了;从拜伦开始,于是又有了青年的浪漫主义,他向他们做出榜样,公开地、戏剧表演般地教他们如何实现他们最隐蔽的梦想,然后,他在他们面前英勇而感人地、堂堂正正地死去。”

  六、里尔克

  《告别里尔克》一文中描述出来的赖内·马丽亚·里尔克,是一位堂堂正正的诗人。

  就我个人而言,非常喜欢里尔克那首经典的《秋日》。

  里尔克与茨威格是好友,在茨威格的自传《昨日的世界》中也有不少篇幅提及这位诗人。在茨威格的描述里,里尔克是专注的、孤寂的、纯洁而且温和的。这样一位性情阴柔而悲情的诗人,放在战争厮杀的时代背景下有些格格不入。

  茨威格引用的荷尔德林所说的话是对诗人最好的写照:“诗人就是受过神授教育,本身无所作为而又无忧无虑,但为上苍所凝视而又虔诚的人,其为诗人不仅由于圣灵的恩宠,同样还凭借高贵生命内部保持的纯洁。”

  他沉默、倾听、观察,力求从诗中排除自己。

  “他只献身于艺术,献身于作品的神圣的孤寂和寂静的苦行。”

  七、托尔斯泰

  还记得中学课本中有关于托尔斯泰的选篇,当时语文老师介绍作者提及了身为贵族的托尔斯泰到了晚年,抛妻弃子、离家出走,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而奋斗之类的背景介绍。

  如果不深究前因后果,单单从这语焉不详的背景介绍中,是无法理解托尔斯泰的觉醒和反抗的。茨威格在《托尔斯泰——宗教和社会的思想家》一文中,向我们展示了托尔斯泰走向宗教和社会改革之路,擅长心理解剖的茨威格在这一章里的描写可以说相当出色了。(在茨威格另一部传记《人类群星闪耀时》也有一章专门记叙托尔斯泰的——《逃向上帝》,顺手马一下。)

  一开始托尔斯泰并没有怀揣多么远大的理想,他只是想自救。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只是为了从内心的虚无主义手中‘挽救’自己,为无意义的生存找到一种意义。”

  类似于普通人可能遭遇的“老年危机”,他在生活富足、家庭美满、功成名就的人生阶段,忽然遭遇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抑郁和低落,当他发现了自己内在的精神危机之后,开始尝试进行生命意义的探索。他首先将双手伸向哲学,但是向哲学寻求慰藉未果,于是又转向了宗教。在他成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之后,却发现教会现行传播的教义与原始的教义不符,他开始尝试着按照基督本义传播福音,但是却触动了教会利益而被开除了教籍。因为“原始基督教的目的在于简历一个天国,而不是一个人的国度,其信条对于国家部分地起着颠覆作用,是否定国家的。”宗教对于国家来说是一种工具,当托尔斯泰这样的人觉醒,想要恢复宗教的原始目的时,无疑会造成统治者的危机。

  被逐出教会之后,托尔斯泰从宗教走向了社会思想家之路。他看到了社会的不平等,从自己优渥的贵族生活中跳脱出来,希望能够消除社会鸿沟,实现社会公平,改组现代社会制度。作为一个富人,他却希望社会能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希望富人交出手中的暴力机器和财产,打破贫富差距这堵墙。他一步步反对国家、反对集体,成了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但是他的革命是温和的,基督教的仁慈让他秉持着反对暴力流血的信念。“托尔斯泰革命者从不打人,他让人家打自己,他不追求任何外部的权力和地位,但不让暴力改变他内心里的非暴力立场。”

  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明明作为一个既得利益者,却悲悯地站到了穷人的身边,想帮助他们夺走自己所处阶层的利益;他明明作为一个反抗者,却温和地希望用内心的感化代替拳头,想要从改变自身出发来改变世界秩序。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和柏拉图、和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一样,是天真的,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说自下而上的革命是社会生产力到达一定阶段后的必然反抗,那么托尔斯泰式自上而下触动统治者利益的温和改革只能是天方夜谭。但是他思想中的悲悯和人道主义,却是我们时至今日,都要去尊重的。

  八、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也是茨威格的好友。除了《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灵柩前的讲话》一文,这本书里还收录了两人的书信。书信内容多是两人互相拜读对方作品后的赞扬和意见,颇有惺惺相惜、长短互补之意,尤其可以看出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研究对茨威格创作的影响之深。

  九、其他

  除了上述大师之外,还有罗曼·罗兰、托斯卡尼尼、詹姆斯·乔伊斯、司汤达等,没办法一一叙述。当然,除了人物以外,书里还有几篇议论性散文也颇有可读性。不过这本书里有个别篇目翻译有些晦涩,不够流畅;个人觉得选篇也不够有代表性,感觉写来写去还是传记那一套。最末尾的通信选和《绝命书》是必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