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自在传统》读后感锦集

《中国的自在传统》读后感锦集

2020-11-14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中国的自由传统 读后感 

  《中国的自由传统》是一本由狄百瑞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6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的自由传统》精选点评:

  ●西方與中國價值之parallel

  ●其实比蒋庆和秋风写得好。

  ●读毕此书最深感受,狄百瑞的学问真的好水~

  ●以自由主义的视角解释宋明理学,立意虽好,却失其真。

  ●犹如按摩高手,虽点到为止却很到位,讲究的是穿透力。

  ●唐君毅:新儒家思想是“孔学对人的信念的复兴”,新儒家思想承认人必须“正面承担人性一起的负面因素,并找寻实践正面理想的途径”。

  ●我编的。推荐大家读。

  ●按照狄百瑞所依据的“自由”定义:“提升心智的多面性及其品质”“以合法性程序和平变迁”“追求长远的道德理想文化理想与文明理念”等,仔细研究某些宋儒和明儒的思想,确实可以发现中国在近世是有着自由传统的,尤其尽量摆脱西方式的“自由”观论述,采用中国经典中与之相匹配的“自任”“自得”的视角则能帮助读者从中国文明自身脉络理解自我。但在政治理论的背景下,当提问“自由”问题时通常会将“自由”视为一种国家理论,它讨论的是作为哲学基础的个人与外在于个人的某些共同体与联合体的关系并认为个人才是最核心的。这样看中国近世的“自由”更像是一种人生哲学,尽管也有限制专断权力等政治意涵,总体上离不开“内圣外王”的进路。

  ●非常赞的一本小书(才10万字,本来一个晚上就能看完)。感觉狄百瑞先生跟我的关注点差不多啊。都是先从黄宗羲入手。而且,都倾向于去理解儒家传统中的自由观念。咳咳,我是不是有点儿自不量力了?现在真心纠结。。毕业论文是作黄宗羲呢还是王阳明呢?

  ●本学期读的第一本书,作者汉学功底还有待提高。。

  《中国的自由传统》读后感(一):“自由”概念是陈旧时代的标记

  ——简评《中国的自由传统》

  法兰西曾是近现代自由思想的发源地,在这里,《自由引导人民》的画卷和自由女神像成为近现代光辉的标志。这些光辉仍在,但每天大谈自由的人当中,恐怕有百分之九十五压根儿不知道自由到底是什么意思。而在中国,这个舶来名词是如此的含糊不清,又是如此敏感与脆弱,一些人只好拼命把它塑造成为概念木乃伊……现在,到了该跟这个木乃伊说再见,让它躺进博物馆的时候了,让我们用更加准确的语言来描绘个体、群体的追求吧。

  狄百瑞先生的《中国的自由传统》就对此做出了有力的尝试,因为当他开始描绘中国之时,以他的学养完全意识到,用西方的词汇来描绘东方会产生的误解,因此他采用同事弗兰克的提法来构筑全书,那就是几层意义上的自由:

  1、与地域观念和宗教狂热相对立的文化自由主义;

  2、政治自由主义;

  3、经济自由主义;

  4、哲学自由主义;

  5、由中庸、自制与妥协所表现出来的自由性格或风格;

  6、自由的教育

  ……

  在做出明确的层次的定义后,中国有没有自由传统也就不再成为问题,问题只在于,中国的自由传统在各层次意义上的表现。作为儒学的研究者,狄百瑞先生主要从儒家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的阐述,这未免有些遗憾,因为在中国文化史上,道家、佛教在各层次上也各有其思想表现。

  但单从儒家的角度,已让人感悟到其中的精彩。一个显著的区别就在于,西方的自由观是分开叙述的,意志的自由和社会的自由,由于儒家的入世精神,强调了个体与群体的融合而非分离——类似于伯林所说的积极自由——从而其自由层次强调了个人的自觉,并通过具体的学习、生活、做事来体现自觉。孔子自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试问,谁能否认孔子的这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追求个人自由的过程呢?可见,追求自由本身就是一个自觉逐层级提高的过程。

  正是这种深植于个人修养中不断精进的追求,才造就“更多层次的自由”,须知这些“自由”从来不是来自赠与或者恩赐,更不是掷色子的游戏,而是来自自我的判断与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由”这个孤零零的名词,实在应该做些准确定位的修饰了。

  《中国的自由传统》读后感(二):写在“为人之学”风行的今天

  《中国的自由传统》一书收录的是美国学者狄百瑞在香港新亚书院,以“中国的自由传统”为主题的五次演讲。

  狄百瑞的基本论述是以宋代儒者为中心,通过各种史实和相关言论著述来论证中国儒家所具有的自由传统。虽然书中有些地方对于儒家自由传统的论证有些牵强附会的感觉,但却不得不佩服一个外国学者对于中国国学的那份执着和用心,以及他在东亚儒学研究方面的深入与专业精神。本书常常从自由的“自”出发,对于儒家的“自得”“自任”“自发性”“自主性”等思想进行了解剖,而其将主题定为“中国的自由传统”而不是“中国的自由主义传统”,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与西方在自由方面的差异性

  本书的第二讲“朱熹与自由教育”以及第三讲“新儒学思想中的个人主义”,读来尤其能让人产生共鸣,尤其是“为己之学”这一儒家传统的思想理念更是能够让读者深深被感染,甚至产生一种愧疚的感觉。在《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沽名钓誉,学给别人看”。王安石更有言“君子学而为己,小人学而为人”王安石认为学而为己还是为人已经不单单是古人与今人的区别了,而且还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此话颇是犀利。朱熹则将“学而为己”更向前推进了一个层次,他认为“为己不仅为自爱之举,而实际上是以修己为开端,并推以及人”。而且,他也极强调克己复礼,因此他也有信心学者在修己后可以去推及他人。不从朱熹的这个更高层次上来说,单从学而为己、学而为人的原始意义上来讲,已经够让我们大多数人心生愧疚了。

  儒家倡导的自由是精神层面上的自由,强调人格的独立性与自主性,是一种成全自我的自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最好的体现。“学而为己”可以说也是儒家传统自由的体现,是儒家个人主义的体现,它强调的是人的自我提升与自我完善,而且要达到“自得””自任”。朱子强调学习要以个人为主体,而不要去立规章制度去指导他、束缚他。同时,他还提倡学习首先要“博学之”,这两点充分体现出了朱子教育观中的自由传统。朱子提倡平民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广泛的基础训练,强调社会关系、注重学术。这些也是他教育思想中传统自由的体现,而且这些理念对于我们当代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在“为人之学”风行的今天,补课,已是刻不容缓。

  《中国的自由传统》读后感(三):書評:狄百瑞《中國的自由傳統》

  此書原為一演講稿,篇幅不大,堪堪十萬餘字。若非閱讀材料為豎版,恐一日便可看完。讀畢此書,與其言此為一學術書籍,不若將其視為公民文化導論。狄百瑞通過對黃宗羲思想的研究,挖掘出黃其儒家思想背後擁有著“自由主義”這一潛在特質。

  并用“自由主義”這一脈絡去分析宋明理學中“學以為己”的個人自發色彩,頗有港台新儒家之味道。其想說的,恐怕是那語:“自由主義不僅說一種近代的政治態度,也是一種通貫古今的人道傳統。”再結合其在篇末關於“自由主義”在中國大陸的困境闡述,讀來確實也頗有感觸。

  狄百瑞在該書中,分析中國傳統時,並沒有馬上去套用西語詞彙去理解中國傳統詞彙。而是花了一番氣力,去闡述“自由”的幾層含義以及在不同面向的呈現。還原“自由”一詞面相后,作者認為 :“在儒家傳統中找到上述各項相對應得說話或態度並不困難。”只是儒家所呈現之“自由”傳統與西方的“自由主義”相似性上,不免有些折扣,或如以賽亞·柏林所說,可分“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 他在後面也認為,如果把自由主義放在狹隘的文化層面來加以定義,那麼這樣只會破壞它的理想,而必定會失敗。

  之後狄百瑞通過儒學文化的內在研究,去挖掘中國儒學傳統的性格與特質,這部分與港台新儒家,便有頗多相似之處——狄百瑞在書中對港台新儒家的觀點也多有引用,如:方東美所採用的形上學路徑、唐君毅的唯心論、牟宗三與勞思光的康德主義分析等。狄百瑞則採用從文化的內部去反思文化這一視角去分析“宋學”,其認為二程和朱熹,實際上在不同程度上充當了傳統儒學的“反叛者”一角色,故言其等是當時的“新儒家”:宋思潮重新重視“道”的生命力與創造力,又其有新的批判性格。

  這兩者一在重估過去、一在擴深傳統,遂交互為用,一服務當代的需要——朱熹通過“修己治人、學以為己”,從個體角度,實現“自新”去企以重構政治秩序,并有濃烈的個人主義色彩。在狄百瑞看來,如果說,朱熹是批判了儒家的政治思想,而黃宗羲則還批判了儒家思想所指導的實際行動:一方面,黃宗羲主張立法,以至高無上的“法”去限制具體的現實政治,其中帶有濃厚反君主專制色彩,堪稱中國“盧梭”。 另一方面,其等也積極倡導社會秩序的改革,主張“經世致用”。

  狄百瑞認為儒家具有自由主義傳統,主要分為兩方面:一為“為己之學”,即注重個體的發展和自我提升。儒家基於人性善論,有著一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晉升路線,其關鍵在於要“自任於道”,即須要造福於群體、要滿足公利以達到稱王成聖的標準。這與孔子的“克己復禮”是一脈相承的——通過自我的考驗以達到自我的超越,人己的相處最融洽之時,人得以實現他自己。這也是儒家所標榜的“道德英雄”。

  書中不少關於宋明理學的論證是延續作者關於“自由主義”一脈進行分析的,因此在處理許多文本、論述似乎都有偏頗與薄弱之嫌,在處理超越性與歷史性上,似乎也不如許多中哲方面的學者,這不免有些遺憾。另外也受限于作者為海外研究儒家的學者,對於其他如道家、佛家等學說,未有提及,這不免有失于中國自由傳統這一宏大命題與書名,畢竟佛道二家,在對俗世、在對中國民間、乃至國民性塑造的影響力,恐不比儒家少。

  但不管怎麼說,作者畢竟提供了一個不同文化的比較與溝通的橋樑,且該書對於國人來說,自然也有另外一番啟迪意義。

  《中国的自由传统》读后感(四):狄培理關於中國自由傳統的論述

  狄培理通過黃宗羲思想的研究,發掘出自由主義實為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潛在特質。在美國戰後的漢學研究發展過程中,學術界經歷了從「第一序研究」(first-order study),向「第二序研究」(second-order study)的轉變。狄培理關於中國思想的研究,即是在這一背景下展開的。美國學界初期的研究方法集中在「外在研究」(External approach),即受到社會科學理論的影響,將思想放在歷史的,社會、政治、經濟脈絡後者能夠加以考察,其預設思想家為此一結構性的產物。其長處在於對思想的源流、發展和特質,能夠擁有脈絡性的掌握。其缺點則以未言明的人性論為核心,認為人既創造社會政治、經濟結構,又為其所制約。因此僅能解釋「行動人」,而難以掌握思想上的「宗教性」,從而未能解決「超越性」和「歷史性」之間的緊張關係。

  狄培理針對這一問題,選擇從「內在研究」(Internal approach)的方向,挖掘中國儒學傳統的性格和特質。這在方法論上和港臺新儒家有呼應之處,譬如,方東美採用的形上學路徑;唐君毅的唯心論;牟宗三、勞思光、劉述先等人的康德哲學。狄培理從人文主義的角度切入,認為儒家思想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的傳統是中國反專制主義的濫觴。就這一角度來說,狄培理認為,人與人之間是可以相互溝通和瞭解的,因此跨文化的研究具有可行性。這一點與前週所讀史華慈《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具有相同的態度,即強調人的主體性可以超越社會政治、經濟的結構性影響,而達到互通的效果。

  在具體的研究層面,人既具有相互溝通的可能,則在研究上就需要以同情的方式理解別人的研究,並反思自己的結論,此為狄培理的研究理路之一,因此他選擇從文化的內部反思這一文化本身。秉持這一方法,狄培理在研究宋明「道學」時發現,朱熹和黃宗羲都深刻地批判了傳統儒家思想。朱熹強調「修己治人」,從自新的角度達到政治秩序的完成。黃宗羲不僅批判儒家的理想,也批判儒家的實際行動,他主張豎立一套至高無上的「法」來限制具體的、現實的政治秩序。此「法」的概念特徵有二,一是用以限制各朝代以保證君主專制的「法」(制度),而創之「天下法」;二是,批判禁止百姓獲得應有福利之一家之法。

  通過對黃宗羲和朱熹的研究,狄培理指出,儒家的傳統同時具有保守主義和自由主義的雙重性格,一方面既力主保存文化的精華,肯定人性經驗的價值,另一方面,也積極倡導社會秩序的改革,從而更加適應人本身。由此,狄培理認為儒家是自由主義的傳統的理由有二,一是「為己之學」,即注重個人的發展和對自我的學習。儒家基於樂觀的人性論,以個人的成聖成德為修身的目的,其責任在於要「自任於道」,即必須擁有造福於人群的特殊技能。因此成聖成德的判斷標準,即是公利的滿足。這也是狄培理指出的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二——「克己複禮」。他聲明,「己」是為學的目的,通過自我的考驗以達到自我的超越,人己的相處最融洽之時,人纔得以實現他自己。狄培理將之稱為「儒家的人格主義」,這一過程,是儒家「為學」傳統與「涵養」傳統之間的橋樑。

  狄培理的研究關注之二在於,用儒家自身的尺度去評量其理想和目標的達成。他認為,儒家在政治上的困境和失敗,源於其過於重視「先知的傳統」和「學問的傳統」。道德和社會的理想過於空疏,使其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過大,,在實際的政治活動中,士大夫的政治主張又缺乏群體性的權力依據,從而讓「極高明而道中庸」的理想難以實現。

  狄百瑞,《中國的自由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