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培养了我读后感100字

帝国培养了我读后感100字

2020-11-05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帝国造就了我 读后感 

  《帝国造就了我》是一本由[英]毕可思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帝国造就了我》精选点评:

  ●还可以,真实的反应了那个年代的上海。

  ●低劣的翻译快让人崩溃了,但是猜测原著作应该是本好书。

  ●对一段帝国往事冷静叙述与深沉思考。第一次读到以工部局巡捕房为题材的严肃历史学著作,廷克勒的人生际遇不时引起我内心的一阵唏嘘。因我们皆选择做一个强权的仆人,为其造就为其损坏改变…

  ●这本书是用脚翻译出来的么。。。

  ●今天又重新翻过,确实是非常难得一本书。

  ●非常好看的书,只是叙述线稍稍有点乱,不过能够找到廷柯勒这样一个人,并且用他一生来讲述上海殖民时代的故事实在很了不起。

  ●最后两章的错漏和翻译的机械感已经令人发指了 但是书本身还是足够引人入胜 有机会去巡捕房博物馆看看

  ●328~342页

  ●一星给这译本,不能再多,看得人好难受。翻译和编辑根本就不用心,出现过多冗长的翻译病句,怀疑是机器翻的。随便举个例子,p156,“廷克勒不是唯一一个没有结婚的人,但是到1941年,他的仍然留在警局和监狱的大部分同伴都结婚了。”连基本的通畅都没有,真是浪费了一本好书。还是看英文原版吧。。。

  ●1919年,刚从“一战”退伍回家的廷克勒(1898—1939)生活前景灰暗,战争的阴影挥之不去而想在战后找到工作并不容易。所以当他从当地报纸上看到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Shanghai Municipal Police)要招募警员时,他决定尝试一下。他被录取了,在那个陌生而遥远的东方大都市他要开始一个崭新的生活,也将在那结束他的一生, 通过小人物的人生经历,我们可以看到清末旧上海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我们在看别人的一生的时候,是不是会想到怎么该度过自己的下半辈子尼,同样会引发我的思考,

  《帝国造就了我》读后感(一):帝國塵埃

  

帝國造就了我,也毀滅了我。導致主人公Richard Maurige Tinkler身亡的直接原因,與其說是個人因“衝動﹑盲目的不計後果”(第292頁)的失範人為造成的,不如說是帝國思維及其對他的規訓造成的。“照著帝國的思維在上海堅守著他們的工作,也按照著帝國的要求去要求別人”(第303頁);“帝國造就了他這個樣子,沒有帝國他就什麼也不是”(第174頁)。Tinkler的暴力行為,基於種族主義與白人優越,一定程度是被帝國塑造出來,並用於帝國邊緣裡行事,一帆風順。然而,帝國沒落了,他也因此而死,因為日本人已經取代了這個日落帝國,自己成為了另一個帝國。作為大英帝國仆人,Tinkler為此付出了生命,但沒得到帝國的承認,更被中國人視作帝國主義的代言人。畢可思諷刺地說,英國外交官對此事雖然彬彬有禮,但如以往一樣,什麼忙都幫不上(第342頁),因為“官老爺是不會關心這種死傷事宜的,在他們的眼裡這也不過是英日關係中的一個小危機罷了”(第300頁)。這就是生活在帝國世界中的一名普通男女的故事。(第349頁)

  《帝国造就了我》读后感(二):帝国的臣民

  出生在八十年代的人无法理解二十世纪刚开始时这个国家曾经有过的贫穷,混乱和浮华,一切都是听说真假难辨,帝国主义是已经踩在脚下,殖民史连殖民国自己也不想再提,好像以前的一切都是灰暗的,新中国才是光明的使者,更近一点的历史还不能够好好的拿出来谈一谈,未来在新的框架下有预期有步骤,我们看起来都深信不疑。

  时间往回拨五十年,有整整一代人,他们的青春,野心,冒险深深的卷入那个时代,并永远的留在那里。殖民和帝国扩张是那个时代的旋律,而这也给那个时代的臣民从前不可企及的机遇,他们迫不及待的去到帝国远方的疆土,为帝国的意志服务,为帝国死去,被帝国忘记。仆人,茶叶,舞会,新的都市,白人的高贵,一切都是在英国的乡村不曾有过的生活体验,他们愿意在帝国梦里沉沦,忘记这是一个虚构的城市,忘记帝国的命数在转过身去。帝国是不列颠提供的模版。

  二三十年并不太长,对一个人却是一生最好的时光,十年的经验已经足够让一个人笃定,以为看得到未来。

  好像我们,可能已经站在一个未来视角的浪尖,我们深深的卷入其中毫不自知,平凡枯燥甚至乏味的过着每一天,不带善恶也没有刻意编织幻境,但也许我们将被编入某种伟大激动人心的英雄故事里,比如复兴,扩张,新地缘和扭转的格局。我们也是这个新帝国的臣民,不论爱她恼她远离她成服她,她都在某种意义上左右我们的命运。

  签一份二十年的合约,如何交付

  《帝国造就了我》读后感(三):英帝国在东亚衰退的缩影

  默默无闻的主角经历一战洗礼后和许多看不到本土前景的同侪一样 漂洋过海来远东闯荡 一战后这种向帝国各地的移民行为有增无减,塑造了一批具有英国特征,却和本土若即若离的帝国臣民。上海虽然并非英帝国直辖领地,但巨大的商业利益,超过七十载的经营建设以及愈发摩登的生活环境,都让此地一直以来成为吸引冒险家和淘金客的乐土。一将功成万骨枯,少数成功的暴发户洋洋自得,编造出小渔村神话 为自己的丰功伟业背书。

  主角来到上海时,单纯探险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一战带来的避险红利让此地迅速从宜人的19世纪风貌殖民地向光怪陆离的北美摩登风貌看起。廷克勒没有背景 没有人脉,军旅的生活了他的性格,也基本锁死了他的发展路径。巡捕房的生活单调无趣,但鞍前马后的仆人 颐指气使的执法 丰富多彩的大都市生活 都让这个来自兰开夏郡小镇破败家庭的年轻人颇为满意。更幸运的是,毅力和上司的眷顾让伊在1920年代初的数年内脱颖而出,搭这座城市一道扶摇直上,平步青云。他不用再住在共享宿舍了,有了自家的独立房屋,穿桌上也拿千篇一律的制服改成了裁剪得体的西装。当然,社会风貌的变迁要比物质上的变化更让人激动。美国人的到来带来了娱乐性的社交氛围和更为现代的装饰风格,流亡的无国籍人士(邬达克们,白鹅们)为上海提供了从高技人才到底层性服务人员在内的急缺人力资源。上海开始因为魔幻和享乐主义闻名于世,它依然是那个鸦片交易之都,但同时又兼顾了电影,文艺,纵欲等多重形象。

  然而,在灯红酒绿的繁花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隐患。上海不似天高地远,不兴科举的香港,它地处盛产文人且热衷各种进步主义,却在北洋时期自感备受冷落的江南,因此很快成为这些躁动者躲避追捕的黑洞。而虹口周围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在面对他们昔日的盟友时态度也逐渐傲慢。工部局对此虽然照搬了从丈量到锡克警察在内的一切帝国在亚太领地的元素,却不得不面对日渐显山露水的国族主义骚乱和太阳帝国咄咄逼人野望 。如果讲1919年愤怒的传单和演讲让伊拉从惬意的马来领地式生活中惊醒,1927在跑马场秣兵历马的远征部队让伊拉在面对蒋赤时多少挽回一点信心, 个么1937年震耳欲聋的炮火和开入黄浦江的日本军舰则宣告了这座浮华城市在共同体意义上的死亡。

  随后的数年中,心怀不轨的土著拿着英国旗帜做幌子,对着苏州河对过放冷枪 骑虎难下的工部局明知被双方渗透 却无可奈何 任由近百年的根基摇摇欲坠,而与此同时,数不胜数的吴越富商 宁波资本家和为避险撤退至此的洋人继续躲在孤岛的沙袋背后 用臆想的安全 用早已不复存在的大英帝国威名一厢情愿的自我安慰 为醉生梦死寻找借口,在飙升的地价和大量消费的酒精中享受最后一丝畸形繁荣。

  身为巡捕高级官员的传记主角已经无缘享受(或煎熬)工部局最后几年的苟延残喘,1939年,一场rojo教科书式的工厂罢工激起了日人的干涉,廷克勒前往交涉,却被日本当做#欺压黄种人#的范例 在长工的叫喊和海军陆战队的铁拳下被殴打成重伤,不久一命呜呼,他死的凄惨 却也算恰逢其时,两年后租界巡捕房极其所依赖否工部局,都在珍珠港事件后,被在铺天盖地的大东亚共荣鼓噪中,被作为鬼老的枷锁被一并废除。大英帝国造就了廷克勒的人生兴衰,他也最终随着帝国的力不从心被另一个自以为是的帝国终结了生命。他的人生确实可谓是英国1920-1940年代英国在远东逐渐衰弱的缩影,尽管这种衰落经常被属地的外在繁荣所掩盖。

  《帝国造就了我》读后感(四):帝国造就了我……也毁灭了我

  多数中国读者对这本书感兴趣或许是因为书名中的“旧上海”,确实,理查德?廷克勒这个落拓的英国士兵在上海的经历本身折射出那个年代作为“冒险家乐园”的上海集天堂与地狱于一身的魔力。尽管这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小人物(即便在英国也不会有多少人知道),但正因此,他生活中那些生动的细节(比如到巡捕房工作时每天要花1小时学上海话)愈加真实地丰富了我们对上海滩那些乱世年代的想像。然而这个故事最终所谈论的并不只是“旧上海”,而是“帝国”——这个普通英国士兵之所以能有这样的人生经历,甚至之所以形成某些想法,都只因他身处帝国那张巨大网络之中。

  这确实是一个帝国的故事,毕可思从一开头就说清楚:英国的帝国经历深刻地影响和改造了英国社会,直至其最微小的个人。这不仅仅是一段上海滩的冒险传奇,而是为了通过这个普通英国人在上海的生与死,折射出英帝国的经历如何既造就又毁灭了他们的人生。这不仅仅因为它原本就是写给英国人看的,也因为确实“英国和帝国的历史只有融为一体,才能被理解”,如果没有这些帝国经历,英国和英国人原本不会是这个样子——值得补充的是,旧上海的历史,同样也只有与这些帝国史相互参照,才能得到更好的认识。

  在英帝国的巅峰时期,它向全世界开放,为不列颠岛上最微不足道的村庄提供了一连串的机会。若非如此,理查德?廷克勒,这个出身偏远村落、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国男人,不可能“随随便便就从报纸的广告中捡到了一份职务”,还被派往地球那一边的上海开始他的新人生。那是因为帝国世界允许这样的机会出现。1919年的上海已经是个闪闪发光的都市,令这个没见过多少世面的英国乡下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他在家信中激动地宣称“上海是我见过最好的城市,将把任何一座英国城镇都甩到100年之后——这一点也不夸张。”他和不少出身低微的英国同事一样,以前从未在城市生活过,但作为英帝国统治阶层的白人,他进入了巡捕房,俨然跻身于这里的上流社会。

  这种身为统治者的优越意识无师自通地就自动上身了。这些原本出身于采石工人、劳工和仆人的英国人,在码头乘坐黄包车前往巡捕房报到的路上,就立刻意识到应当保持相对于中国人的优越地位。“冒险家的乐园”里的冒险家,原本就是对一群来源混杂、出身卑微、而又野心勃勃的亡命之徒的委婉称呼,多少让人有点好笑然而并不意外的是:这些人在本国原在社会边缘,到上海后却处处装出贵族派头,有不少人在中国呆得太久,回到英国后无法适应,以至于郁郁而终。正如乔治?奥威尔在《通往维根码头之路》中所说的,每一个帝国主义者都知道帝国的浮华修辞实质上都是虚幻的浮夸。因为他们自己的优越感事实上就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虚张声势。

  虽然身在东方,但他们仍然生活在英国——那个“在中国的英国”(Britain in China)。不仅生活在英国的殖民地和租界之中,参与的是英国侨民的社区活动,而且他们对中国本身也缺乏兴趣。本来,这种认同和优越感的维持有时也依赖于这个圈子的封闭性:如果当地人也能通过学习、晋升或结婚进入这个圈子,那么帝国的秩序和种族等级或许也就岌岌可危了。直至1920年代,与中国女人的公开关系仍是不被赞同的,他们因此甚至培养出了一种自我辩解的意识,即认定中国女人是没有魅力的。大部人巡捕房工作的英国人都找了工部局里的英美护士,或从“国内婚姻市场”找。1936年有位军官和中国人结婚尽管有助于提高汉语水平,却使上司对之产生了不信任,认为他未能与中国人“保持适度距离”。这也不只是英国如此——1930年左右时曾有一位美国外交官在北京跟一个蒙古公主谈恋爱,但后来得悉:如果娶东方人就会毁掉前程,任何人想娶东方人的话,最好还是辞职。

  作为一名整天与上海黑帮、走私犯、恶棍打交道的巡捕房警察,廷克勒对旧上海地狱的一面显然也有着深刻的认识。那时巡捕房的警察本身就与黑社会之间界限不明:流氓头子黄金荣、青帮头目顾竹轩都曾加入巡捕房。这些人虽然抱怨上海是罪恶之城,但他们自己也并非天使。尽管1919-1934年间的上海尚属太平,但其犯罪事件之层出不穷想必也足以让廷克勒为之感到狂躁。这种经历本身又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对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的看法。

  他觉得没有希望。在家信中他激烈地抨击英国人对中国局势的“无知令人震惊”,确实,他那时已经染上了“老中国通”的一种毛病:认为只有自己才了解中国,因而主张要毫不客气地对待中国人。“经验显示那些在中国呆过一段时间的英人常常养成了太多‘上海人’所不能接受的恶习,尤其是他们对中国人的态度很恶劣”(《上海的外国人,1842-1949》)。对于1927年兴起的民族主义收回租界权力的举动,他强调要硬碰硬地应对,否则帝国就被这些东方的斜眼仔小看了。作为一个帝国主义者、前军人、警察,他的信中充斥着对用军事解决问题的偏好,认为要用强硬手段带去秩序、纪律,在和中国打交道时尤其不能有任何软弱或动摇。用书中的话说:“他对中国的抱负不怀任何同情。帝国造就了他这个样子。没有帝国他就什么也不是。因此,没有任何理由去尊敬、去重新审视中国;因为那就等同于投降。”

  帝国确实造就了他,但他最终也被帝国所毁灭。在这座异国的东方城市,这个帝国主义者最终狂躁而抑郁地认识到帝国表面上虚幻的浮华与事实之间的差距,徒劳地愤怒着,而那些混乱、暴力和压力到头来还是由他这样的个人来承担。他死于跟日本人的冲突之中,埋骨在虹桥公墓。事实上,他本人也是帝国的缩影:虽然狂怒地想要强硬应对,但其实并没有像他设想得那么强大。而一旦这个事实被足够多的人认识到,帝国也就将谢幕了。

  身后他变成了一个神话,他曾有的焦躁、愤懑都被重新解读为“为国家服务”,只在人们的记忆中还影影绰绰地活着。也许历史学家的任务也在这里:揭开这一层面纱(“他是帝国忠诚的仆人”),重新还原一个小人物在那个复杂背景下的挣扎和内心冲突,从这一滴水,我们能看见一个逝去的世界,一个同时进行着创造与毁灭的世界。

  ------------------------------------------------------------------------------------

  校译:

  .6:到了19世纪30年代,大约2万英国人居住在中国除香港以外的地方:应是20世纪30年代

  .7:《北京野餐》(Peking Picnic):按picnic亦有“愉快的时光”之意,似当为《北京的愉快时光》

  .32:愤怒的军人和退伍军人应对1919年的一系列暴动负责,还有后来针对外来移民工人,针对延迟复原:“复原”似当作“复员”

  .34:中国轮船公司的轮船“特安”号上:恐译为“德安”为好

  .37:枪杀了至少38000个犹太波兰人:应作“波兰犹太人”或“犹太裔波兰人”

  .43:苏州河(外国人曾称之为吴淞江):似弄反了,外国人称吴淞江为苏州河

  .49:喀士穆的英雄:当作“喀土穆”

  .130:以前“威力就是权利”的时代:原文应是might is right,即“强权即公理”

  .139:[镇江]“这是扬子江上一个将近枯萎的码头”:“枯萎”似当作“衰败”?

  .243:还记得塞隆(……Remembers Ceylon):按Ceylon系锡兰(今斯里兰卡),故下一行引文中提到科隆坡(当作科伦坡),即其首都

  .243:齐普林在《曼达来》(Mandalay):当系吉卜林的诗《曼德勒》,曼德勒系缅甸故都

  .262:长着匏牙的日本雇佣打手:龅牙

  .262:来自满洲里的难民:满洲

  .267:英国人编辑的上海月刊《东方事件》(Oriental Affairs):东方事务

  .315:领事馆的警官Akaji Chikayuki:似当作Akagi Chikayuki,即赤木亲之,曾公共租界警务处警务副总监

  .326:警务处长Watari Seikan:渡静观?

  .340:描绘被囚英国人的小说《日不落帝国》(Empire of the Sun):“日不落帝国”是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这本小说及改编的电影谈的是日本这个“太阳帝国”,而不是英国这个“日不落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