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五至公知》的读后感年夜全

《战国五至公知》的读后感年夜全

2020-11-01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战国五大公知 读后感 

  《战国五大公知》是一本由刘勃著作,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2.00,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战国五大公知》精选点评:

  ●最喜欢庄子,嬉皮笑脸因为穷途之哭。汪洋恣肆以适己,王公大人不能器。

  ●作者平视一切大师,不歌颂也不狎昵,所以给读者非常轻松自然的观感。这个治学角度意味着进的去又出的来,读完以后对诸子思想有了客观并相对全面的认识,而且能从西方的视角来互证。从此再见到有臧否或是跪舔诸子的角色便可一笑置之,自己下一步的学习也有了很好的根基。——总之是很优秀的入门书。

  ●限于篇幅,只能是泛泛而谈,但作者用心,且屡有妙语,言者有意,闻者会心,不失为一本不错的诸子百家通俗入门读物。

  ●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

  ●对于没空读原著,又不想被心灵鸡汤或“你所不知道的XXX”之类的货色误导,刘老师的书至少不会让人上当,不上当之余还能有趣,那就是良心了。虽然我很没良心地两个晚上就囫囵吞枣看完了。

  ●诸子不容易写,也不容易读,随便哪个人都是一本书写不完的。

  ●喜欢点豆瓣“刘勃”的超链接,看他有什么新书没,东晋神马的时候时候出呀!

  ●用浅显易懂的方式科普儒墨道法,原来很多似是而非的误解被破除,比如说对法家的理解。

  ●墨子谈平等,孟子谈民主,庄子谈自由,荀子谈民权,韩非谈法治。

  ●书写的挺有意思的。

  《战国五大公知》读后感(一):#彤阅读#2017之14《战国五大公知》

  

#彤阅读#2017之14《战国五大公知》 因着看了作者刘勃的《战国歧途》,觉得甚是喜欢,遂将作者的书全部购入了,变态的人的变态行为…… 这本书是我看刘勃的第三本。算是一本很有意思的闲书。虽然文笔稍有娱乐化,但行文可见逻辑清晰、文史知识扎实,值得一读。 个人特别喜欢作者谈的庄子和韩非子……经常看得哈哈大笑,这种智识闪光点,有趣的文字,都是阅读带来的最大快感。 大众心理学的祖师爷古斯塔夫·勒庞有段名言,大意是:一种思想,不管它诞生之初有多么伟大,一旦进入大众智力的层面,它的伟大之处,就会消失殆尽。 这本书尽可以轻松有趣的让人快速厘清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几大家的基本观点和价值取向。时间虽然过了几千年,但人性并没有变。 在总括庄子时,作者就用了“六道之外议庄子”的标题开始: “咱们的先秦诸子越细看越是精彩纷呈。但站在庐山之外打量,则很容易发觉,他们关心的问题其实挺狭隘,就是当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政治问题。 庄子对这个话题当然也说了话,但主要是在自己爽,时代主题面前,他是跑题者。 所谓“王公大人不能器之”,需要从两个角度理解。一个是王公大人瞧不上庄子,因为庄子的主张没办法当统治工具使用。西汉初推崇道家,讲的是黄老之学,没有庄子一说。 当然,庄子也不愿意被王公大人瞧得上,被当伙计使用,有意思吗? 彼此干净利落地无视对方,省下不必要的对话,其实也是良好的状态。这是另一层意义上的相忘于江湖” 书中还有对韩非子精彩的解读。很是有启发……阅读愉悦感超强

  《战国五大公知》读后感(二):回头说说这本书

  先秦诸子除了孔子在春秋末,老子活动的年代是团迷雾外,其余大都是战国人。而以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最为重要。所以书名本来是《战国五子》。 这本书有三个遗憾。 第一是书名。按照今天的理解,只有孟子近于公知。我原稿也说了一句玩笑话:墨子是工业党的祖师,孟子是公知的祖师,荀子是自干五的祖师,韩非大棋党的祖师,庄子是打酱油的祖师。 但现在这个书名确实也是我自己接受了的。因为余英时先生的一段话: 今天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心”,认为他们是人类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知识分子一方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这里所用的“知识分子”一词在西方是具有特殊涵义的,并不是泛指一切有“知识”的人。这种特殊涵义的“知识分子”首先也必须是以某种知识技能为专业的人:他可以是教师、新闻工作者、律师、艺术家、文学家、工程师、科学家或任何其他行业的脑力劳动者。但是如果他的全部兴趣始终限于职业范围之内,那么他仍然没有具备“知识分子”的充足条件。根据西方学术界的一般理解,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余英时《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照此标准,把诸子都成为公知,似乎也无不可。所以这个锅,还是应该自己背。 第二是本书的编辑老师不太欣赏我的文风,改动的地方很多,出来之后,有不少句子,虽然意思并没怎么变,但节奏已经不大像是我的。 第三是原稿有许多长注:有些是细节的考证,有些则是关于某个观点的段子。本着每多一个注释,就会吓跑百分之十的读者的原则,编辑老师的处理是,考证性的大多删了,段子性的统一附在每章之后,总曰“段子为证”。但段子本来和某一段具体论说相关,这下就看不出来了。 其实这书我挺希望能重出一回的。

  《战国五大公知》读后感(三):战国五大精英主义者

  作者评析了战国中晚期五位最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包括孟子、墨子、庄子、荀子和韩非子。

  孟子,儒家亚圣。一向高举高打,宣扬崇高的道德和政治理想,却没有具体的操作办法。高调唱起来好听,施行起来能落实多少却很成问题。所以,孟老师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是个政论家,而不是政治家。

  墨子,墨家鼻祖。平民立场,精英路线。他为人民谋幸福,却又认为平民愚昧,需要强有力的领袖带领。领袖至高无上,甚至对跟随者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庄子,道家与老子并称的思想家。他藐视一切,也拒绝一切责任,自视甚高,凭借自身的智力优势放诞不经。他的理论抽象暧昧,难以捉摸,也为后世的理解和解释提供了无数可能性。

  荀子,战国时期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却对孔孟思想离经叛道。他亲历过战国末期的动乱,见识过百姓的疾苦,得出「人性恶」的判断,但也认为可以凭借引导和规范引向善途。他比孔孟更加务实。

  韩非子,借鉴了儒道两家的思想,是法家、也是中国政治统御之术的集大成者。他对理想和信念毫无兴趣,只认同权力,是彻底的现实主义者。他的理论分为「道」和「术」。一切为统治者服务,是为「道」;对臣民的御使和手腕,便是「术」。

  这几位公共知识分子的思想,务虚也罢,务实也罢,都不是哲学。因为他们并不关心人的存在和意义,而是关心历史和国家这样宏大的主题。即使把目光投向个体的人,对人性提出看法,也不是把他们当作对象,而只是指向历史和国家的媒介。在他们看来,人终归是要为宏大主题服务的。

  另一方面,他们都是精英主义者。庄子尤甚,直接表示不愿意与其他人为伍。另外四位虽然心中有民,孟子甚至称国家中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但是他们都认为民是愚昧的,需要有见识有才能的人来领导。荀子更是提出人性本恶,需要后天的不断规范。

  最后,儒家也好,道家也好,都归入了法家。正如秦晖先生总结的,中国的文化传统是「儒表法里」。大家表面上推崇儒家,可法家才是统治者乃至人民群众的最爱。

  法家思想的得势,正是诸子百家时代的终结,也是法家人自身的终结,这正是历史的吊诡之处。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战国五大公知》读后感(四):刘勃:西游先秦

  刘勃:西游先秦

  马国兴

  《读库0600》:《“无微不至地描写了男性的自私”》、《风清扬》

  《读库0602》:《小话西游》

  《读库0603》:《几个皇帝》

  《读库0605》:《石勒载记》

  《读库0702》:《攻墨》

  《读库0704》:《野兽的叹息》

  《读库0803》:《祖狄与刘琨》

  《读库0806》:《西晋灭吴》

  《读库0905》:《姓刘的匈奴》

  《读库1005》:《商鞅黑洞》

  《读库1103》:《魏惠王的野望》

  《读库1105》:《齐国往事》

  《读库1302》:《风流孟夫子》

  《小话西游》:京华出版社,2007年9月,定价22元

  《读罢春秋不成歌》:京华出版社,2010年5月,定价23.80元

  《歧途哭返说战国》:京华出版社,2011年1月,定价25元

  《战国五大公知》: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年1月,定价32元

  《小话西游》先是一篇文章,后是一本书。

  此文是我初阅《读库》时印象较深的一篇。其后得知增补成书,我在当地坊间遍寻难觅,只好从网店订购。此书是我购阅的第一本《读库》作者的单行本。

  在《小话西游》里,刘勃以世故人情切入《西游记》,以“人”观察神仙妖魔,视角别致,每每有独到见解,新人耳目。

  刘勃解读菩提祖师是“在体制外搞民办教育”,“亦佛亦道,换个角度,也就是非佛非道,是杂家。杂家的特点就是成果和业绩都很难量化,什么评估,什么考核一来,不免就要糟糕”——看似恶搞,却让人笑不出来。

  打量观音,刘勃不由得起疑,自荐去东土找取经人,费尽周折,最终确定的却是原先的如来弟子、当初她护送到大唐投胎的玄奘,“举贤不避亲的话,她大可以响当当地说。你不信,就是你心理阴暗了”;尤其是在统计汇报取经路上遭遇的磨难时,观音“逻辑混乱”,一件事生生拆解成两难、三难乃至四难,“也就是说,西天取经路上遭遇了多少难,全看菩萨一张嘴。只要她乐意,压缩成一十八难也行,分解成八百一十一难也可以”——唯认真通读《西游记》与人生者,方有此论。

  猴子被逐,老猪急于表现,捉妖不成逃之夭夭,刘勃戏笔云,“行政人员里,还是有不少是乐于表示,自己的专业并没有丢的。不见得是骗别人,主要还是安慰自己。当然,真给他一个机会证明自己的业务能力,多半也就是逼他面对现实了”——给人的感觉,他这是为身边某类人画像。

  《小话西游》有《在路上》一章,托取经成员之口,直接表明心迹,是话语是格言,更见奇思妙想。转引几句:

  多好的见解,也架不住变成标准答案。

  你觉得别人不了解你,也许不过是因为你不了解自己。

  “雄辩是银,沉默是金。”这两句话我认为是条件关系。也就是说,具有雄辩才能的人,他的沉默才有金子般的价值。

  除了老六,刘勃是我主动联系交流的第一位《读库》作者。

  刘勃在《小话西游》出版时作文,提及父亲埋怨他不做作者介绍,“应该要写上的,注明是某某学院的教师。这样,将来把书交给校领导看的时候,会好一些”。

  我后来问刘勃,得知他没有将此书送给领导。这符合我当年的读后感:此书恐属“杂书”,评职称之类怕是派不上用场,而且许多话太扎人了,扎某些人,让领导看了,只会给自己找不自在,为避节外生枝,还是免了吧。由其文《西游镜相》可见,他写这一系列文章,不过是借题发挥,发泄私人怨气,正所谓“不平则鸣”,终成妙文。

  “西游”之后,刘勃多涉笔先秦与魏晋,目前成书的,集中于春秋战国。

  “读《左传》,翻过三百年历史,二千多人物,礼乐与血泊中看见的,是失败者的春秋。”刘勃对时下流行的将历史讲成阴谋与算计的做法敬而远之,不愿兜售成功学,以致于将自己解读春秋的文字命名为《失败者的春秋》。不过,出版商出于种种考虑,将其更名为《读罢春秋不成歌》。

  刘勃读春秋,以《左传》为主,兼及其他历代相关史学著作,勾勒春秋时期的风物变迁,解析其中的失败者,并揣测史家的心态,颇可玩味。

  提及宋襄公因看重旧传统讲求军礼,因此惨败于楚军,刘勃说:“如果仗打赢了,《左传》里的君子就会盛赞这些表现,乃至推许这是获胜的原因。——道德君子其实也很势利眼。”

  拨开秦穆公仁义的面纱,梳理晋惠公非庸君的本质,刘勃说:“秦穆公频频插手晋国内政,表面上是学雷锋做好事,其实他念兹在兹的,就是这块土地。晋惠公则深知,这块土地绝不能放弃。一旦真放弃,那春秋时的晋国,就成了五代时候的后晋了。写历史的人,也一定会议论说:‘晋惠公拘泥于匹夫的小信用,而忘掉了国家的大义。’反正对失败者,大家是总找得出很多批评的理由的。”

  《读罢春秋不成歌》是以讲稿为底子整理而成,行文间不乏当下词汇,不过恰如其分,不时令读者会心一笑。转引几句:

  严格说来,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大多数时候不应该叫“一夫多妻制”,而该叫“一夫一妻多妾制”。因为妻不是随便娶的,讲究门当户对。她背后是她的家族,得罪了妻,也就失去了妻的家族的支持。如此看来,你和小妾之间的事,才是私人空间的事;至于娶老婆的学问,那属于公共关系学。

  乱世,是产生霸主的社会基础;怀旧,是催生霸主的心理基础。霸,也写作“伯”,伯是老大的意思,霸主也就是诸侯里的老大。对这个世界来说,天子是董事长,霸主是总经理。

  春秋中期的主旋律,是晋楚争霸。基本模式是,这两个超级大国大战一场,谁获胜,各小国就表示,拥戴谁做霸主,然后,向他缴纳贡品,——实际上,说穿了就是交保护费。

  在讲史的过程中,刘勃介绍了不少常识。有的是字词的本义,比如“革命”、“封建”、“社会”等,有的是成语典故的来历,比如“人尽可夫”、“问鼎中原”、“风马牛不相及”等。要说这些东西在词典上皆可查阅到,但由于有了他对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的交代,让人印象深刻。就说“家”吧,知道了在春秋时那是一个大夫的封地的概念,才让人对《大学》里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觉突兀。当然,他也有自己的识见,比如下列几句,对我便有启示:

  封建社会的本质是小国寡民。在封建体制下,等级分明是一回事,但并不意味着官大一级可以压死人。变成了集权社会,下级对上级可以实施取而代之的暴力,但是很难再有封建体制下,大家和平共处的尊严。毁灭的力量可以落入任何人手里,创造力则只属于有尊严的人。

  一个社会的流动性越差,道德的约束作用发挥得就越好。有什么麻烦,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靠地方上家族的能量消化掉。在这种情况下。古代中国对法律的要求,确实相对不是那么迫切。中国古代的法律体系(尤其是民法这块儿)比起古罗马来很不健全,这不能怪古代的思想家们不顶事,而确实是没那么需要。

  很多在现实中无法缓解的痛苦,要通过宗教来解决。比如,宗教一定程度上,起着一个平衡道德的作用。史学一定程度上也发挥着宗教的功能。中国的史学,除了记录历史之外,他还承担着道德评判的作用。写历史的时候,特别注重对人的褒贬,把形形色色复杂的问题简化为道德问题,这成了中国史学的一个传统。

  在网上闲谈时,我对刘勃所处的南京表达好感,他却对我生活的中原心向往之。对他来说,或许缘于浸淫典籍叩问历史,由昔日的文化移情于现实的地域。于我而言,更多的是那座城市曾留下我的脚印,以及存在着师友的身影,比如先锋书店的钱晓华,比如三江学院的刘勃。2010年8月,我赴苏宁出差,而他休假去了外地,缘悭一面。

  所幸,网络若比邻,而且我们还可以经由阅读相互取暖。

  《读罢春秋不成歌》是刘勃寄给我的,没有题签。在那之后,得知他要送我新书,我请他在上面写句话。在《歧途哭返说战国》扉页,他写道:“书能被马兄读过,是多么幸运的事!”移目至此,我惶恐不已,给他发短信:“能读到刘兄的文字,也是我的幸运!”

  《歧途哭返说战国》是《读罢春秋不成歌》的姊妹篇。对于“失败者的春秋”出版时更名为“读罢春秋不成歌”,刘勃无力做主,耿耿于怀,好在“歧途哭返说战国”如愿被出版商采纳了。之所以如此命名,他解释:“理由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那个历史岔路口,往哪个方向走,好像都充满了悲催之感。”

  由春秋写到战国,刘勃愈发自如,有举重若轻之感。他提及,战国史的材料,和春秋时代相比,多而零碎,写作的过程很像是做拼图游戏。在我看来,他倒像神探,寻找史料中的蛛丝马迹,结合自己的阅历,提出疑问与判断。经辨析,他认为《资治通鉴》对魏赵韩三家分晋的讲述更靠谱,而且司马光以周天子承认三家的诸侯地位倒叙其事,敏锐地抓住了周礼彻底崩坏这个关键的节点,值得敬佩,不过其间也存在道德说教用意太明显、戏剧性过强等问题。“读历史碰到故事性太强的,本身就得加点小心。”信然。

  刘勃解读春秋,以“失败者”的角度切入,说战国亦如是。正像他所说,“实际上两国争胜,比‘德’的话,大家德性多半都不怎么样”,选择这个角度,倒不是抱以理解与同情,而是经由不同史料的对证,绕开旧说,梳理出新的思路。且举两例:魏惠王将都城由安邑东迁大梁的原因,非司马迁记述的为了避秦,而恰是因为当时魏国没把秦国放在心上;秦赵之间必有一战,这和是否接收韩国敬献的上党没有关系,既然秦赵间必有一战,那险要的上党就绝不能丢,在这一点上,太史公对平原君的评价大失水准。

  《歧途哭返说战国》行文,要比《读罢春秋不成歌》干净准确。当然,其间也不乏包袱,令人莞尔。“三俗”、“蚁族”、“公务员”、“经验值”、“廉价劳动力”等当下词语自不必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转引于黄健翔,“你是乐意啊,还是乐意啊”出自郭德纲之口,“据说,分析、探求变魔术的手法,是一件令人扫兴的事”——话语间表明了自己对当年韩寒与刘谦口水战的立场。还有下面一段话,没去过天涯社区的读者难以领会刘勃的幽默:“开始写《赵世家》的时候,司马迁似乎小说创作的热情忽然爆发,讲了很多精彩但真实性很可怀疑的故事,——所以《史记》读到这里,感觉是一下子从煮酒论史版穿越到了舞文弄墨版。而讲到赵国建立的时候,他进而又迷上了各式各样的预言和梦幻故事,——这下更是穿越到了莲蓬鬼话版,真真是叫人情何以堪。”

  转引刘勃在此书里的观点:

  按照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去描述过去,这是古今中外的人都经常喜欢干的事。所以,见一个学者或学派在鼓吹过去曾是好日子,就以为他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并甚而以为中国社会“停滞不前”就是因为这种鼓吹,这是很皮相的看法。

  迷信得人心者得天下,好人才能成为胜利者,看似体现了道德信念的鉴定,颇具理想主义情怀。但照这观点推论,结果就是只好承认,胜利者一定都是好人,于是反而成了成王败寇的势利眼,反而只能沦为对胜利者的粉饰和谀辞。

  专制与恐怖,往往互为因果。专制统治者热衷于制造恐怖,而缺乏安全的恐慌,自然也会成为专制统治的土壤。

  《歧途哭返说战国》封面右上角,有“外篇”二字。在此书后记里,刘勃说:“把看起来不相干的一些历史片段贯穿起来,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原来的计划,是战国历史写半本,诸子再写半本,但一玩就刹不住了。关于战国诸子,我还有不少话想说,就留到下一本罢。”

  《战国五大公知》可谓“内篇”,按照战国五子活动年代顺序,先后讲述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的主张与思想。刘勃说,诸子时代的许多问题,还是今天的问题。这是他梳理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的出发点与立足点。

  此书文案称:“平等、民主、自由、民权、法治这些看似现代的主流观念并非现代产物,早在两千多年前,战国的五位公共知识分子就已提出过类似的言论。本书将拨开历史迷雾,还原‘战国五大公知’对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第一次公开讨论。墨子谈平等,孟子谈民主,庄子谈自由,荀子谈民权,韩非谈法治。翻开本书,逐本溯源,探寻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历史源头。”

  但显然,这些话仅仅是出版商的噱头而已。诸子口中的这些词汇,其含义多与现代理念相去甚远。百余年来,在相关领域,“中国早就有”与“中国古代不可能也不配有”的论调此起彼伏。刘勃说,到了最近这些年,大国崛起的心态愈演愈烈,儒家思想里,就又仿佛什么价值都能开发出来了。他以菲利普?施米特的“现代的、代议性的、自由的政治民主”来界定,得出结论:“民主完全是现代性的产物,古典世界无传焉。自由、法治、宪政这些价值也难说是民主与生俱来的属性。”

  2011年下半年,我编了一本增刊《微博天下》,并寄给刘勃一册。他与我聊天时,谈及此刊,建议我思路可以放宽一些,比如向古人索稿。他说,其实孔子就是中国第一个“大V”,《论语》即他与微博粉丝互动的记录。听闻此言,我深受启发。

  当时我与刘勃相约,如果编辑《微博天下》第二季,请他发些类似《小话西游》里《在路上》一章的大义微言。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此刊没有再出。如今看来,他的《战国五大公知》就有不少类似的妙语,特转引几条,挽结此文:

  鼓吹性善,其实很多时候意义并不在于探寻人性的真相,而类似于一种激励教育。

  政府就好像是一只避孕套,它的价值在于防止意外而不是创造,而且它的存在最好让人感受不到。

  中国古代所谓的法治与人治之争,其实是“君以人治”还是“君以法治”之争。

  20150410挽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