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畏的对于称读后感精选

可畏的对于称读后感精选

2020-11-01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可畏的对称 读后感 

  《可畏的对称》是一本由徐一鸿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5.00,页数:3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可畏的对称》精选点评:

  ●非常漂亮的书,形象生动有趣又不失严谨,好得我都要去看他写的简明量子场论..

  ●五星给原著,一星给翻译。第二次看到我清的老师翻译的这么糟糕了,非常不敬业。

  ●看开头就像个普通的科普书一样,越往后越看到了美妙的物理和天才的想法。虽然是个科普书但其实就是适合物理系的学生看。A.Zee的物理图像真是很棒。

  ●看了一半……后面涉及到拓扑的地方……崩掉了

  ●还没看,讲对称性的书本来就很少,一直在关注,希望这书相对<左手右手文化不对称的起源>有更多的观点

  ●physics takes GUTs!理论物理的需要一点 taste,也需要相当的勇气!

  ●这几天的快乐源泉~

  ●翻译太糟糕了,译者张礼人文素养太差,似乎都不知道詹姆斯·乔伊斯和普鲁斯特名讳,硬要生造一个。遣词也很糟糕,滥用“的”字做陈述句结尾,生生打断原本流畅性。减一星给翻译。书本省极好,逻辑流畅文本优美。可惜了。

  ●还算好懂

  ●花了我一周的时间终于读完,开头的平淡-----中间尊重-----末尾的亲切

  《可畏的对称》读后感(一):长尾科技力荐的书!

  长尾科技力荐的书,欢迎大家关注长尾科技公众号,这里有最硬核的科普,你真的不关注吗?你真的想完美错过中国科普第一人吗?

  更多精彩好书,请关注长尾书屋,都是长尾君精心挑选的和大神背书保障的精品科普书和数学物理学哲学教材,让我们跟着长尾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加油!

  如果你加入长尾社区,不由衷感叹长尾NB的话,我自罚一杯,外加一碗炸酱面!

  《可畏的对称》读后感(二):初读感觉

  之前看过一个段子,说是一位数学家给一群程序员讲数学,最后只有一个学哲学的听懂了。

  其实对于物理的研究似乎也透露出这样的意思,无论是自然的对称性,还是苦苦追寻的统一场论,物理学家们总是想用一种美丽而又简单的公式同时描述时间,空间,物质,从而表达整个世界。这样的一种追求近乎信仰,所以能够体会到牛顿为何最后会研究神学,无论手段怎样,他们的目的都一样,为了找到世界最本质的东西,只不过由于历史积累不够,带来的局限性而已。

  最后吐槽一句,杨振宁的成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亚于爱因斯坦,而人们却关注他老婆,国内对于科研工作者太苛刻与太多误解。心疼各位读博的小伙伴。

  书刚开始读,慢慢补充

  《可畏的对称》读后感(三):美与真

  我们常常说真善美,好像这三个东西是可以等价的。然而真的东西是不是一定美?美的东西是不是一定真,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观点了。

  我想本书的作者是愿意相信美即为真的,世界虽然在上一个世纪被测不准定理,宇称不守恒等等各种炮轰,但是经过了暴雨的洗礼,终极真的天平仿佛还是倾向了美的,这种美是更深层的美。

  拿书中一个例子来说,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里,会发生折射。按常识来说,这就不美了,美应该是直线,而不是偏折。但是事实上,光的这种美是更深层的美,那就是费马原理(光选择的路径使它能在最短时间到达目的地)。所以虽然直线到达目的地的路程好像短一些,但是由于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与在空气中不同,所以……(此处推导省略100字)。那么光的这种美不是我们浅显的路程最短美,而是更深刻的作用量(关于作用量,本书有描述)最省美。

  另一个有名的例子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了,我们周围有时候会有几个接受牛顿思维很深的人,每年都向爱因斯坦发出诘难,什么孪生兄弟啊,什么杀死祖父啊。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世界是伽利略不变的,也就是说火车以每秒三十英尺的速度行驶,而你在火车上以每秒3英尺的速度走,那么地面上静止的人就测出你的速度是三十三英尺每秒了。应该说世界上大部分人还是伽利略不变的思维,所以相对论才能年年出科普书。然而爱因斯坦在电磁学非伽利略不变的影响下,打碎了牛顿世界的镜子——伽利略不变,找到了现在我们认为的最完美的宏观宇宙的镜子——洛伦兹不变。很多科普书把爱因斯坦描述成一个神一般的天才,特别是他在自己的奇迹年在物理学界引爆了几颗重磅炸弹,但是我觉得电磁学在相对论上是功不可没的。

  在相信美的人看来,造物主是狡猾的,他虽然要创造美的世界,但是不愿意让我们这些低级的智慧生物轻易得到那张写着宇宙理论的餐巾纸(基础物理学家梦想把宇宙的设计写在一张餐巾纸上),但是还是有数不尽的人要去发现造物主的这张餐巾纸。

  当然也有人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来对待世界的,真一定美?我表示怀疑。应该说二十世纪的很多物理学家是持有这种心理的,毕竟物理学太受伤,昨天我们还在为用牛顿定理发现了海王星而喝彩,今天我们就会和爱丁顿一起到西非普林西比岛观测1919年5月29日的日全食,然后给完美的牛顿一巴掌,你不是完美的,当我们雄心勃勃得使用相对论的时候,谁又能确定后人不会给我们一巴掌呢?而且这群怀疑的科学家也是伟大的,量子力学不就是在很多唯象主义的引导下建立的吗。我们有理由相信终极的世界定理是确定的,当然也有理由相信世界只不过概率的,唯有概率方可创造如此美丽之世界。

  无论你是美派还是真派,当然你也可以是中间派,本书都是值得一读的。本书先从宇称不守恒开始讲,然后讲到作用量,中间部分略硬,因为讲的是群论和各种物理粒子,最后就是大统一理论,然后略提了一下弦论。我觉得读这本科普书最好有一定的科普基础,不然你连一些事情都没弄懂就来体验这些东西的对称美,会比较吃力。如果有了一定的科普基础,那对称的物理学绝对是一种美的享受,就像书里说的,把推导啊,数学啊,留给物理学家们,我们就是听宇宙交响曲的听众。我们虽然不知道什么十二平均律,什么音程,但是不妨碍我们感受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虽然说,我们的感受没有学过乐理的人感受深。

  最后我想说一句,不懂现代科学的哲学家都不是好哲学家。从古至今,无论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还是什么伊壁鸠鲁学派,亦或是后来的康德,到近世的罗素。都是对数学亦或是物理有深刻的认识,所以才搞出一套哲学的。格物致知,当然不是阳明先生瞪大了眼看竹子看出来的,是靠实验搞出来的。对世界了解的地越深刻,哲学自然越靠谱。所以喜欢以文史来了解世界的人不妨再看看时间的简史,如此你内心哲学的哲学将更牢固。

  物理的世界已向你打开大门,在此之前,扔掉你的时间空间以及各种思维定势,来享受刺激的物理过山车吧。

  按:本文讲的很多美在书中就是对称,名者,实之皮相而已。

  还有翻译者的物理功底深,但是文科略差一些,比如把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翻译成爵伊思的《芬尼根的彻夜祭》。毕竟是搞理论物理的,整体影响不大。

  清华大学出版社这本是正版,以前那个第一推动力丛书的阿热著的版本是枪版。

  《可畏的对称》读后感(四):上帝设计世界的原则

  对称的概念普遍地存在人类的文化中。在自然世界的运作里,对称亦以许多不同的姿色展现自己。对称,这个概念简单到幼儿即能了解与使用,但其精神又微妙地融入最深奥又成功的物理理论,形成描述自然界如何运作的中心概念。因此,对称是一种既明显又深奥的议题。

  对称应用在许多不同的领域。有些相当的实用,例如应用于工程学,或是飞机左右对称的设计,或是桥梁建筑对称的设计,甚至普及于家具的设计, 以满足人体工学的需要。另一方面,对称的其他用途很显然地是纯粹从审美的观点考虑,并且成为许多艺术创作的重心,在许多伟大的艺术作品中可见其宏伟壮丽的底蕴。在绘画、雕塑,或在音乐、文学作品中,对称已成为实际可量的准则。

  在数学领域里,对称的概念不仅是订立深奥理论的出发点,更提供博大精深的洞见。在结晶学或是化学领域里,对称亦扮演关键性的角色。毋庸置疑地,在生物上的作用,对称亦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植物和动物世界的王国里,对称概念亦以不同的方式贡献于有机体是如何有效地运作。

  举例来说,左右对称几乎普遍地存在动物世界。然而,此普遍性虽然偶尔受到违反,像是蜗牛壳扭转的螺旋形状看似不符合对称概念,但事实上我们发现了另一种更深奥的对称。虽不明显,但蜗牛壳在其行走转动的过程中展现对称,主因是受之于转动时一致性的扩展或收缩。

  在现代基础物理,我们发现在对称和非对称之间有着最微妙的互动关系。20世纪的物理学,对称在自然界的基本作用力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有时置于核心,有时却捉摸不透地违反定律。对称的一些想法是相当简单且易于掌握的,而另一些则复杂到难以理解。但我深信这样的复杂,应不足以成为阻挡一般大众了解对称概念的借口。这些概念与想法经常展现出一种宏伟壮丽的美感。但这些概念若要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一般读者介绍说明,又要使其不被一些玄妙的语辞轰扰并仍能保持昂然的兴致,实非易事!而徐一鸿教授( A. Zee)成就了这项艰困的任务,在他这本经典之作《可畏的对称》,正以圆熟的思考及写作方式,如副标题所述地,带领读者探寻现代物理之美。

  基础物理是门困难的学科。其中对称在此领域所扮演的关键性角色实在是很微妙!基于这个原因,使它经常受阻于无法对大众作充分或更俱深度且令人满意的解释。在艺术的领域里或在建筑学和工程学上,引用对称的特质通常并不那么困难,像是简单地利用一张图片,就能将对称的概念表述地淋漓尽致。又如对生物的描述,或是在书本中阐述水晶物质的自然美感,在此提出对称概念的说明可说是相对地轻而易举。另外在许多的作品中,阐述纯几何学或是纯数学的对称形式,因易于亲近与可见,使得仅有简单数学背景的读者们即可胜理解。但对于基础物理来说,阐述对称的角色显得特别困难,主因是角色本身经常性地呈现抽象状态,又它依赖于量子力学非直觉又令人混淆不清的基本原则息息相关。

  对于量子物理学本身的需要,事实上并不容易理解。这是很微妙的,同时它对于深蕴在自然界运作时,不为人类所能理解的微妙意义有特别的重要性。直到对称和量子力学想法结合后,才巧妙地点出这微妙的精义,并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的基本作用力发挥关键性的突破。

  我所说的这些主要在于彰显徐一鸿教授在此书所担负的重任,并为他撰写此书的宏伟成就感到万分钦佩。他为我们精辟地解说对称与美是如何结合的。藉由强调对称在自然界运作下如何呈现美感,而非让我们陷入数学细节的泥沼中,此外更进一步地说明在目前进展中所面临技术上及更深入的难题。

  故事尚未结束,许多谜团及明显的矛盾仍然存在。当然,这也是它令人着迷而激起我们更想了解它的进展,并且认真地带领更多读者进入这前所未见的美妙世界。徐一鸿教授(A. Zee)的这本著作无疑地提供了绝佳的指南!

  罗杰?潘罗斯 (Roger Penrose)

  注: 潘罗斯爵士,牛津大学荣誉教授,是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及世界畅销书的作家之一。与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共同发表诸多重要的研究与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