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刀扮演者》读后感1000字

《飞刀扮演者》读后感1000字

2020-10-29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飞刀表演者 读后感 

  《飞刀表演者》是一本由[美]斯蒂文·米尔豪瑟著作,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4.00元,页数:2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飞刀表演者》精选点评:

  ●新年第一本五星,小说达到了卡尔维诺说的轻盈,连毫无情节的百货商场和天堂乐园都写成精彩的小说了,一尘不染的想象交织出的迷人世界

  ●读完,翻了一下没人提到《新的自动机剧场》,我认为这是读到一百来页为止最震憾的一篇,读完了心脏狂跳不止,很兴奋。米尔豪瑟对“未知”的深刻理解以及娴熟的刺激的描述方式像黑洞一样,非常优秀,同时又让人觉得非常可怕。

  ●“降落在院子里时,我感觉到地面的重量往上涌过我的身体,就像突然绽放的喜悦。”

  ●聪明而迷人的过度!

  ●姐妹会

  ●他的叙事写得嵌进心里肉里,合胃口到想要多读几遍去模仿。

  ●《看望》讲了一个人的老朋友在乡下娶了一只巨型青蛙怪为妻的事情,叙述者起初无法理解朋友的选择,但当晨光微曦,看到青蛙妻与朋友恩爱劳作的身影,他释然了。

  ●这位的小说是第一次读,相当喜欢。情节细致而且出奇,当然孙仲旭的翻译也是了得。有几篇都特别喜欢,第一篇看完就被震住了,接下来篇篇精彩,准备搜一下米尔豪瑟的其他小说读读看。据称得了很多奖,应该的,真挺应该的。

  ●飞刀表演者 夜晚姐妹会 飞毯等 现实的故事 带着魔幻的味道 喜欢天堂乐园 米尔豪瑟描述基本是从局外人的角度出发 但几个故事都触及到很深层次的问题 如飞刀表演 最后以疤痕来取悦他人 是否还值得观赏 天堂乐园最终失火毁灭 它到底是人们失乐园还是天堂或者是逃避现实的地方 这些在作者笔下都呈现得比较充分 而且故事推进层次分明

  ●对于艺术极致即是病态的想法很有趣

  《飞刀表演者》读后感(一):水流缓慢的小溪

  这个镇比我原来想象的还要糟糕。我慢慢路过镇上一家破落不堪的砖建筑造纸厂(其窗户都用木板钉了起来),路过一排排褪色而且墙皮剥落的两家共住的房子(前廊已经变形,身穿黑色T 恤衫的男人在那里喝啤酒),路过文身屋和水流缓慢的小溪。39 号县级公路在长满野胡萝卜花和黄色豚草的田野间左拐右拐地穿行,时不时看到一座样子忧郁的房子或者阳光曝晒下的一块玉米地。有一次,我路过一座衰朽的谷仓,谷仓顶部已经塌陷。里程表指到3.2英里的地方时,我到了路边一座饱经风吹日晒的房子。前边院子里的深草中有辆自行车,门大开着的车库里放满家具。我没有把握地拐上未铺沥青的行车道,让车没熄火停着,然后走到前门处。没有门铃,我敲那扇木头纱门,门碰到门框上声音很大,一位赤着脚、脸色很苍白的高个女人睡眼惺忪地来开门。她穿着一件皱巴巴的黑色长裙,T 恤衫外面套一件伐木工穿的衬衫。我打听阿尔伯特时,她怀疑地看着我,很快摇了两下头,然后砰的一声关上里面的门。我走回我那辆小汽车时,看到她苍白的脸在推到一边的粉色窗帘那里看着我。

  《飞刀表演者》读后感(二):有那么一些时候

  有那么一些时候,比如在夏天闷热的风里沉默,乘着飞毯一直向上飞,大笑到精疲力尽,有一些突然出现的通到地下的台阶,观看危险的表演,到黑暗诡异的游乐场,或者与人在黑暗中产生若有若无的情愫。在急切和热烈的现实生活中,这是些既危险又让人宽慰的时候,就好像在拥挤和吵闹的地铁上带着独处和宽敞的想象,一路挤到目的地,直到挤出地铁的一瞬间松了一口气。

  《危险的大笑》和《飞刀表演者》讲的就是这些时候,讲诡异的时刻,也讲甜美的时刻。讲一把大火将黑暗游乐场燃烧殆尽,也讲少年穿过深蓝的夜色见女孩。看着看着困意会袭来,然后带着舒适的困倦和疲劳任由书滑下胸口,带着点不舍和留恋睡着。

  这是一本讲情绪的书,小镇的天空、天线杆,一眼看过去的月亮,流行的游戏,所有的故事和景物里都蕴含着情绪,那种生活里细微又真实,我表达不出来,但是能感受到的情绪。情绪不好写,所以更显得这两本书很了不起。

  这两本书仔细的描摹着,写出来告诉我:我不是一个人,找到安慰感的同时也伴随着”啊?原来我一点都不独特“的失望感。明天又是星期一,我又要走入暗沉的天气和拥挤的地铁,此刻的我想好了要穿的衣服和要做的晚饭,却想不到明天该携带什么情绪,只好先洗洗睡觉。

  《飞刀表演者》读后感(三):向纵深处冒险

  有谁可以那么详尽地、不厌其烦地向读者解释一种虚构?那一定是斯蒂文·米尔豪瑟。他本身就像漩涡,拉近你,让你信服。

  《飞刀表演者》中,那个上台的女孩最后怎么样了,虚惊之余也试想那是一场预谋的自杀表演,总之技艺娴熟的飞刀表演者,他掌控着局面,旁观者只需一颗热切之心。《飞刀表演者》和《危险的大笑》两本短篇小说集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几乎每一位主人公都充满坚定的热情,外界因素从不能熄灭什么,他们都是通过实践与劳作去创造的人,而不是消耗生命。

  米尔豪瑟陈述事件,极少动用情感。哪怕是在《看望》一文中,他的朋友居住在偏僻乡村,娶了癞蛤蟆为妻,“我”怀着惊讶与同情想象他的孤独,却也没说过一句动情的问候,在清早离开,似乎对朋友怀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敬意。隐约在《伊琳科尔曼失踪记》中,透露出关心与自责,在每个被忽视的人心中,充满了期待,直到完全消失。身边的人本可以挽留。在《阁楼房间》里,“我”爱上一个黑暗中的女孩,这看起来真的很像一个青春期的故事,与其他的故事划开了沟壑,触摸她的声音、气息、思念,与现实不过容颜之隔,在米尔豪瑟的世界中,虚与实相互混淆和延伸,这一次,爱情缓缓流进了理性世界。那女孩儿就在身边,却只在幻想之中,“我”心里一直明白背着光离开是最好的选择。

  重要的是,米尔豪瑟在建立多重王国,一个手工艺人或艺术家的王国,每一个主人公一个王国。《天堂乐园》是一个无限纵深发展的乐园,最初是地上云端,后来是地下秘道,层层通向未知空间,带来惊悚与沉迷;《财团之梦》的百货大楼更是收纳了世界地理风物,挣脱了狭隘空间,成为探险者的天堂,所有的设计都是无以伦比,超越现实的。在我看来,这一些甚至是未来场所发展的趋势,谁不爱探索存在着却不可测量的空间?

  米尔豪瑟肯定有过一个当建筑规划师的梦想,小说中有一个系列主题是“匪夷所思的建筑”,完全是米尔豪瑟一砖一瓦建造起来的。《另外那个镇》实在太有意思了,我真希望我们有剩余的空间来实践这种可能。另外那个镇,其实就是我们这个镇的复制,复制艺术在娴熟方面达到了新高度,时间差也几乎能实现同步。因为有了另外那个镇,我们不再被日常生活拖住,可以甩掉不自在的感觉,听从一种来自内心的命令,出发去那里看看,我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安静下来倾听。建筑被赋予了情感,让这篇小说的结尾充满了哲思:

  在两个镇之间的其中一条小路上,你可以决定朝两个方向之一走出去。尽管两个方向都可以说一说,但是还有第三个方向,我最喜欢这个方向。那就是当你正走在那条路上时,可以暂时停下来,扭头看看这个方向,那个方向:朝着另外那个镇,它隔着橡树与松树粗粗的树枝微微闪光,然后看看我们那个镇,几乎被树挡着,却仍然显露出来。当我站在那里往两个方向看时,谁又能说出我到底在哪里呢?

  《圆顶》货真价实,圆顶就是建筑的透明保护罩,抵挡寒冷与燥热,当然包括雾霾和其他污染,但是不会隔离阳光和星空。原来除了物,人的环境也可以如此封闭,一切变成室内,小山、溪流、森林、田野,变成新内部设计的风景体验。

  与建造人类社会的封闭空间不同,《在哈拉德四世治下》讲述的是一个微缩模型的世界,这位艺术家在最小和最不易看清楚的细节上倾注心血,他制作出了无法向他人展示的模型,完全下降到可见世界之下,“他们能感觉到他看不到的艺术的宏伟与精确性,就像他在自己心中最阴暗的深处能感觉到的一样”。《新的自动机剧场》也是一位精益求精的匠人,如果你来看自动机剧场,一样会爱上其中的人偶,为他的表情动容,手工艺人创造了封闭的又是开放情感的微观世界,他们仿佛也收缩、容纳了自身存在的世界。

  创造的可能如此绚烂,当然也是暗涌层叠。《记一位电影先驱》几乎让我迷上了克雷恩的画展,他从绘画摄影美学光学梦想魔幻这条路上走得太远,以至于人们回忆他的作品时胆战心惊,他的逼真派作品借助放大镜让参观者发现隐藏的秘密,当他发现了会动的油彩之后,画作与参观者的触感让人震惊。画家隐居研究,探索不同的艺术形式,创造了一个完全属于他自己的无法解释的世界,画中的人物与风景带给观众独特的心情体验。他用绘画、光影技术在一个消失了的世界和一个尚未形成的世界之间中黯然独行,画不束缚于框中,人不局限于现实之中。有一些希望还未熄灭,如同他的静物画中,“烟斗掉下来的一点烟灰散落在清晰的木桌面上,斗钵里面有一点余烬在发亮,一缕细细的烟雾升了起来。”

  这是普普通通的一天,你能挣脱的一天,也可能是你永远留恋的时刻。《西奥兰治镇的巫师》里的触觉机在我看来很好,它透视了人性,事物会流向我们,消失——直到我们真正感受它们的时候。

  《飞刀表演者》读后感(四):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姐妹会——米尔豪瑟的虚无与恐惧

  斯蒂文·米尔豪瑟,美国作家,创作题材涵盖了侦探、哥特、爱情、奇幻等,属于多面手,于1990年和1997年分别获得世界奇幻文学奖和普利策奖。其作品《魔术师艾森海姆》曾被拍成电影《魔术师》。

  “不安”是米尔豪瑟笔下人物的常态,他们或对血腥的飞刀艺术到底该伤害人到什么地步而感到不安,或因看见多年不见的好友和一只青蛙相亲相爱而感到不安,或因被捉奸在床之后要和另一个男人对峙而感到不安。

  以《夜晚姐妹会》为例,我们看看他写了些什么:

  1

  在一个隐秘的小镇上一直有个传言,夜晚姐妹会已经掌控了小镇里一部分的中学女生, 他们大都12-15岁,在夜晚偷偷溜出家门,寻求黑暗隐秘的地方。

  2

  人们猜测她们跳狂野的舞,饮动物的血,赤身裸体互相挑逗对方的身体。或许他们喝一种奇怪的液体,使人陷入性癫狂。

  3

  13岁的埃米莉站了出来,指控姐妹会的恶行,说她被强迫在森林里脱掉衣服,不然就把她绑到树上用大头针扎她。她们抚摸她的乳房、亲吻她,并逼迫她也这样做。埃米莉列出了16个女孩的名字。

  4

  玛丽·沃伦冒着被姐妹会开除的危险为姐妹会辩护。她指控埃米莉的谎言,埃米莉是因为向其他人泄露了姐妹会的信息而被开除,心怀怨恨才想到报复她们。但她没有说姐妹会到底在做什么。

  5

  莱维纳死了,因为埃米莉的证言里有她的名字,她吞服了二十片安眠药自杀。埃米莉随即立刻推翻了自己所有的指控,并坦白在姐妹会聚会里“什么都没有发生”,只有沉默。她撒谎是因为她跟其他女生讲起了姐妹会而被剥夺了资格。

  6

  人们愈加怀疑姐妹会的恐怖,没有人明白姐妹会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位父亲跟踪了他的女儿。在那里,他看到了令人困惑的一幕:女生们只是长久地坐在树下,不说话。

  7

  人们开始躁动,部分人称那位父亲为了包庇女儿而撒谎,部分人指责那位女儿故意误导了父亲,甚至还有部分人认为姐妹会实际上是个知性与政治性的组织;只有极少数人相信那种沉默……

  如同许多米尔豪瑟的小说一般,结尾没有刻意安排戏剧性的高潮。《夜晚姐妹会》讲的是未知、逃离和恐惧。女孩们不跟他们的父母讲姐妹会发生了什么,因为什么都没发生,这对父母来说是最不能接受的。

  【我们禁止不了姐妹会的活动,我们害怕神秘之事,对沉默心存怀疑,我们指责那些会员犯下了黑暗的罪行,那些罪行则让我们悄悄感到安心——因为如果是那样,我们还会不了解她们吗?因为我们宁可接受巫术,也不接受沉默,宁可接受裸体狂欢,也不接受在夜里一动不动。但是那些女孩渴望沉默着凑在一起,变成苍白的雕像,有着无神的眼睛和石头乳房。我们该拿自己的女儿怎么办?】

  父母们一味地指责,恶意的猜测,全因害怕一个事实:他们无法理解他们的女儿,同时女儿也不渴望被理解。指责他们邪恶,是因为父母懂得邪恶,懂得叛逆,还能“救回来”,能交流;可是人是无法理解另一个人完全的沉默。而女儿呢?只想隐形,无限地归隐到黑暗之中,不被定义,拒绝标签。

  “不可知”是恐怖的来源

  《夜晚姐妹会》里头,最深的恐怖,不是本文前言当中那些烟雾弹——狂野的舞蹈、堕落的性;而是未知,不可知。“不可知”这个概念贯穿了米尔豪瑟短篇集《飞刀表演者》里所有的篇章,简单解析当中几篇,便能很清晰找到“不可知”是如何在他的小说里生长的。

  在《飞刀表演者》中,几个男人去看一场飞刀表演。飞刀表演者亨什是个伟大的艺术家,他除了能巧妙地不伤害人,也能巧妙地伤害人,留下小小的标记。最后故事暗示他在舞台上追求终极的”标记“,把飞刀掷进了观众的胸膛。

  【这种进步是绝对必要的,因为没有进步,一位飞刀表演者就永远别指望能留在公众视野……我们中间还有谁是安全的吗?这件事让我们越想越不安,之后的夜里,当我们从烦扰的梦中醒来时,会兴奋又沮丧地想起那位巡回演出的飞刀表演者。】

  《飞刀表演者》即使在这篇集子里看也是非常高明的,它非常短、紧凑,紧张感层层递进,观众一方面想看更刺激的画面,一方面又被自己道德谴责:我看这种东西对吗?更勇敢的人选择做艺术牺牲品,任由大师在自己身上留下标记。在这里,大师所追求的正是众人(也包括小说里的“我”)“不可知”的境界,它是鲜少有人踏足的,不可被理解的,却又能模糊感应到兴奋。这似乎暗示着艺术的终极是毁灭,这也正好呼应了《天堂乐园》里的一段话。

  【是否还有某些种类的娱乐,根据其本身性质,不会去寻求越来越极端的形式,直到完全穷尽其可能性仍无法停止,它们才在毁灭的黑色狂喜中达到最高潮。】

  在《天堂乐园中》,商人萨拉比以他惊人的商业头脑创造了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游乐园,最刺激的游乐项目。可是他不满足,他渐渐将游乐园当作艺术作品来看待,这使他的作品变得越来越诡异。在他的第二个乐园里,游乐园已经“不再好玩了”。

  【我们听说有梦中的景观,那里有巨大的噩梦般的花朵和想象出来的会飞的动物,听说有触摸不到的柱子和可以吃的发光的盘子。有人声称有突然出现的台阶,通向水下的王国,还有人声称看到了城市正在消失,看到了复杂的巨型建筑,以前从未见过与其类似的。】

  而在他的第三个游乐园里,充满了可怖的画面、赤裸裸的恶意和无法忍受的噪音。这个黑暗的游乐园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人投身其中,有人甚至会选择在那里结束生命。

  【我们听说有烟雾弥漫的现场穿插表演,其中有位飞刀表演者扎透了转轮上穿着缀亮片衣服的那个女人的手腕,还有位吞剑表演者从喉咙里拔出一把血淋淋的剑……不快乐的情人把手腕用链条拴在一起,在红色天鹅绒的绳子挡住的观众面前跳下自杀……】

  这种“大师独自一人进入了最终境界,其信徒虽无法完全理解却被强烈吸引”的戏码在他不同的小说里可谓反复上演。在这些小说里,观众们的“不可知”和“渴望”的结合是恐怖的,越是不了解那种黑暗底层的欲望,愈是被他吸引,无法自拔。米尔豪瑟在他的小说里为各种各样的人物设立了鸿沟,沟通的路断了,相互理解的可能性不再出现了,而在暗涌之下却依然被吸引着。

  在“不可知”这条路上走得最远的,莫属《新的自动机剧场》。在这个故事里,人们痴迷一种叫“自动机”的小机器人偶,精美的自动机有丰富的表情和动作,而这也意味着花费大师好几年的时间制造出来。

  在这个故事里,最令人不安的是格罗姆大师的作品,他的艺术造诣令人惊诧,他制造的男自动机迷倒了上流社会的贵妇,他制造的女自动机让男贵族们能为了它去死。

  【年轻的女人特别容易为那些发条装置的眼睛的奇怪力量所影响。广为人知的例子是伊尔塞·兰格,她不可救药地爱上他的黑眼睛皮埃罗,仅仅是看到他,就能让她剧烈地哭泣。一个下雨的周日,在痛苦地过了一夜后,这个不幸的姑娘在黎明前离开家,走过城堡公园北面种着榆树的大街,投布里河自尽,留下一封令人同情的情书和一首诗的片段。】

  格里姆这种可怕的造物能力得到世界级的肯定之后,他就消隐了一段时间。在他复出之后,他的作品以另一种方式震惊了世人,因为这次他不再模仿人类了,它甚至不是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生命;他到达了另外一种境界。

  【我们似乎被吸引进这些作品的灵魂,它们的手或脚每次猛地一动,就确认了自身非真实的性质;它们的笨拙让我们感觉痛苦,我们被非人类的渴望所打动。我们以自己无法理解的方式被感动了。我们想跟这些奇怪的新来者交往,进入它们发条装置的生命中,有时,我们有种黑色的理解,有种犯罪同谋的感觉。是否在它们面前,我们能够放下仅仅是人类的东西——那似乎是种局限——释放自己,让自己进入一个更大、更黑暗、更危险的领域?】

  读到这里时我不禁一阵颤抖,这个场面太惊悚了。格里姆去理解了机械的生命语言,去探究它们,成就它们。非人的,人与物之间不可跨越的理解的鸿沟只有他一个人跨过去了,而其他人仅仅是被吸引着,却无法得知这种吸引的本体是什么,只知道里面充满了某种痛苦、黑暗和扭曲。

  浪漫的一面

  在米尔豪瑟的作品里,也不全是癫狂。在《夜晚姐妹会》中,“夜晚”是女生们隐藏自身的好时机,在米尔豪瑟的其他作品中也不例外,这总是他反复出现的场景之一。

  在《月光》里,一名青春期的男孩心中郁郁寡欢,夜晚偷偷溜出家门,在心上人家门前看到三个女生在玩棒球。

  【在月光下,我从未见过她们那样穿衣服:牛仔裤、短裤、运动衫和男孩的衬衫,似乎她们打扮得要演出一部关于男孩的戏。伯妮丝戴了顶棒球帽,把一件杰克绑在腰间。在学校,她们穿的是到膝的裙子和熨得平整的衬衫、束皮带的浅色夏裙,这些女孩子扮的男孩让我兴奋,也让我感到不安,似乎我闯进了某种秘密仪式。】

  这段话里隐隐透出荷尔蒙的味道和兴奋,这种情窦初开的悸动也是米尔豪瑟的素材之一。她们邀请他加入游玩的行列,并发出了“释放情绪的大笑”之后,他和那个女生得到了独处的机会。

  【她的手抓着台子的边缘,她并在一起的膝盖下面,腿肚晃来晃去。她腰部往上的身体往前倾着,眼睛像黑色的月光一样闪着光,胳膊中有种紧张感,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胳膊也有这种紧张感,这种紧张感像水波一样,到了她的喉咙,她突然哈哈大笑。】

  米尔豪瑟通过缓慢下来的叙述以及“胳膊的紧张感”,让读者掉进了他预设的“期待”里——有什么要发生了!在他的作品里屡屡设下这些期待,也因了文笔够好才敢这么玩。

  而在《飞毯》里,主人公是个儿童,他常常怀抱着冒险的愿望和恐惧,终于有一晚借着夜色,乘坐飞毯飞向了曾经觉得高不可攀的天空。

  【我感觉自己正消失在蓝色中。在这蓝色之外的蓝色中,到处空无一物,我还是我吗?从地面已经看不到我了,不让我彻底脱离地面的线已经绷断,在这片蓝色领域,我没有看到什么河流和白色的镇,没有看到美丽的鸟儿,而只有发着光的遥远的天空蓝、天堂蓝。】

  在天空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在《1870年的气球飞行》里也描绘了这种情形。《1870年的气球飞行》里的想象是浪漫的——普法战争期间,主人公为了突破包围,居然乘坐热气球逃出战场。然而热气球的方向是不可控的,他们随风飘扬,不知道何年何月能到达大后方。

  【这里,在这个高度,人是看不清的,只有大自然,你会有所触动,感到不安。我想到了大自然的辽阔与人类的渺小,但我的想法是不准确的,未能表达出像一团黑暗在我内心活动着的感情。就好像我心里有了道缝,一个裂口,一个伤口,对,不是子弹擦的那一下,而是内心有地方裂开了;在那种黑暗中,一切都毫无意义,不管我去努力还是睡觉,打哈欠还是流血,完成我的任务或者飘向月亮;在那种丑陋的黑暗中,巴黎和柏林没有区别,巴黎和撒尿没有区别。】

  主人公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宁愿热气球永远不停下来,就这样消失在虚无之中,成为“不存在”就好。

  夜晚是一种隐藏,而天空是一个避难所,人们在黑暗中能越过种种白天时不敢越过的“界限”,无论是无法说出口的告白,还是孩童小小的冒险精神,抑或是残忍的战争。黑夜也好,天空也罢,在米尔豪瑟笔下都是为了跨越某种界限的存在,他把所有东西的边疆都规划得好好的,然后去推动故事里的人去跨越他,去打破旧的认知,奔向一种虚无。

  絮絮叨叨的文风

  为了使故事里的幻想世界更加真实可信,米尔豪瑟使用了大量的描述去填充。在他的一些作品里,比如最典型的《财团之梦》,几乎只剩下设定,没什么情节,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反情节倾向。

  【新的商业中心有种远大而且狂热的渴望,那就要超越竞争对手,重现大型百货商场在 20 世纪最后十年的辉煌,你可以购买石英加热器、电动割草机、威尼斯宫殿、电动削铅笔机、苏格兰城堡、自动扫描十个频道的无绳电话、飞拱,遮覆式拖拉机、新石器时代的村子、铝制壁板,萨尔贡二世的宫殿、伊利运河、蜡像馆、潜水泵、苏美尔人的金字塔形神殿、有着棕榈树和拍岸激浪的小岛、古代特洛伊、装了马达的轮椅、维京人当作墓地的小丘、科多巴的大清真寺、泻湖、狮面神兽像、健身脚踏车、黑色真皮躺椅、里面画着野牛的旧石器后期山洞、有着三圈座位席的马戏场、罗德岛巨像、菩提树圣坛、可口可乐装瓶厂、早期电影放映机、变焦镜头、阿拉伯式宫廷、非洲钻石矿、本笃会修道院、冰淇淋机、亚历山大图书馆、义勇兵的阿拉伯式制服、歌剧院、五速钻床、大键琴、黑色电影的场景、出现海市蜃楼的沙漠、轧棉机、中世纪风格的女用高帽、好几平方公里热气腾腾的亚马逊丛林、有着海鸥的老码头。】

  在《财团之梦》中,几乎通篇都是这样的段落,对于某部分读者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当然,这样的段落似乎预示了某种现代性的生活,接受程度就见仁见智了,这样的段落也只出现在两篇文体比较特殊的设定小说里。如若不爱,大可跳过。

  总结

  《飞刀表演者》有着令人惊异的想象力,故事里的恐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血腥和灵异,而是心理上强烈的疏离感造成的。如果你喜欢脑洞大开的故事,同时在文学性上又有所追求,那就绝对不能错过这本书了。

  本文最初发表在小众公众号(什么物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