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溥仪读后感1000字

本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溥仪读后感1000字

2020-10-29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溥仪 读后感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溥仪》是一本由[英]庄士敦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5,页数:21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溥仪》精选点评:

  ●两周,抽空看完这本书。起初是看了贝托鲁奇执导的《末代皇帝》,而后开始对溥仪感兴趣……延伸至对川岛芳子,紫禁城及北京的胡同文化产生好奇~以前上学学习历史中的军阀混战,什么直系奉系,早已生疏混淆,至此,可以略有了解,也是种收获。话说,好想看故宫的雪景……

  ●对末代皇帝那段历史很感兴趣

  ●好难得,这样一本书居然能吸引我不分神,一直读下去(很少书能做到这点)。就是一种给人娓娓道来的感觉~~~

  ●对这种视角的书比较感兴趣,书中的溥仪一直是比较淡定的,对自己身处的环境有清醒的认识,对皇位也没什么执着,要是他能有机会去国外留学说不定是另一个结局,但是各方势力都舍不得放弃他这个筹码。

  ●帝师写自己的皇帝学生,尤其还是末代,还是外国的老师,有一定的美化成分,但毋庸置疑的是,溥仪并非一无是处,只是在彷徨和无奈的时代中一个特殊的存在

  ●2016.10.8-10.11 看完末代皇帝的电影过来的,了解那个时期的局势。溥仪个人也是有点人格魅力的吧。书里没有电影里写的溥仪那么脆弱,孤独,虽然被囚禁是个事实。书里更多是介绍那时候的局势,很少关于溥仪私人生活的描述。

  ●为了写论文才看的书

  ●和《末代皇帝》前半段一模一样,但前半本书写的背景太多,没有切合溥仪真正的生活,后半本书呢,则庄士敦开始远离了溥仪,并不完全了解他所做的事和内心的状态,总而言之难以当成史料,更多的是史迹趣味阅读。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溥仪 某天看到一个学生家长分享了《末代皇帝》的截图,便心生兴趣,去看了这部电影。溥仪作为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命运真的是很悲剧了。虽然身为皇帝,但是却没有实权。最后还要自己买门票回家,看完很心酸。 后面搜了关于他的书,这本书是他的唯一一位洋人老师庄士敦先生写的,从书中可以看出,他真的是非常爱自己的这位学生,文中也阐述了一些当时的政局,只能说,生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必定是这样的命运。 电影中,庄士敦先生回国,一群乐手吹凑《友谊地久天长》那一幕真的是让人感动。

  ●#3.75 不知是翻译介质的问题 光顾着查找人名了..对溥仪本身的了解可能还是要从「我的前半生」里头寻找答案吧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溥仪》读后感(一):生动有趣的小故事

  看完末代皇帝,追到这本书。原先以为是严谨正式的史学类传记,没想到薄薄一本,完全是小故事集锦,叫做《我做帝师的那几年》更合适。全书对溥仪刻画太少,完全是流水账,偏重记录庄士敦自己亲历的历史事件,其他的内容就不说了,看完了有几个小感慨。

  1、说的有点老套,任何历史人物都是历史波涛里的一叶扁舟,只能随波逐流,围绕在溥仪身边的势力太多,每个势力都打着自己算盘,先是袁世凯,后是张作霖,再是日本人。庄士敦多次评价溥仪如果不是last one 也许是个好皇帝,是能有一番作为的皇帝,但话说回来,只要是皇帝,有哪个不希望天下太平,不希望百姓安居乐业,因为皇帝不同你我,人家是要在载入史册的,人家知道自己担负的历史使命。那些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荒淫无度的皇帝估计只能活在某些人嘴里。所以很对历史事件有诸多的机缘巧合,千万不要用“善善,恶恶”的眼光去看人啊,同志们!

  2、张勋是个大笨蛋。庄士敦说的很清楚,为什么张勋的复辟会失败,不是因为走向共和的历史脚步无人撼动,而是其他保皇势力害怕张勋复辟成功后,在皇帝面前抢了独一份的头功。

  3、走向共和太远了,“帝制”在中国普通老百姓心中的位置太重要了,或者说太需要了。少了皇帝就想少了魂,少了皇帝就像少了主心骨,不说什么老百姓有奴性之类的冠冕堂皇的话,只能说民智未开,到目前为止也算是吧。

  为什么庄士敦会观察的如此仔细,有兴趣的可以读一读他写的另一本书《龙狮共舞》,以威海卫民俗民风观察视角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相信你会有新的发现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溥仪》读后感(二):末代皇帝的微生活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溥仪》和《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慈禧》我是交叉着阅读的,就发现虽然是外国人写中国人,不同作者还是不同作者,对人物的看法就是会不同。《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溥仪》作者是末代皇帝溥仪的洋帝师,对慈禧就很不待见,只差说出“红颜祸水”了。这样的结果就是,慈禧死后,选了个“浮”的人溥仪做皇帝,选了个无能的人醇亲王做摄政王,这样,始于摄政王止于摄政王的清朝就必定完蛋了,其实也真的是完蛋了。灭亡后的清朝小皇帝虽然保留了名号,生活还一切照旧,却出不得紫禁城,凡事要和民国政府商量,谈判。

  作为溥仪的洋帝师,作者庄士敦有机会目睹皇帝在宫里的生活,封闭到不可思议的地步。比如,内务府的腐败与黑暗,惯例的沿袭,死要面子,不准请外国医生不让皇帝戴眼镜等等。因为洋帝师的存在,皇帝接触的新事物,甚至还招见了胡适博士,庄士敦被宫里认定为危险人物,进而辞职。正如胡适所说,如果没有他所看到的新事物,末代皇帝的“皇宫就真是理智的囚牢”。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溥仪》一书还非常细致了描写了溥仪的宫中生活与成长过程中的大事,及对宫中生活的不满意。比如宫里为了过节,就要抵押大量的瓷器,花很多钱。而那样的庆典在洋帝师看来,似乎花不了那么多,一问才知大部分是用来打赏下人了,还说是宫里赏钱的惯例,不好更改。

  对于溥仪最后回到满洲,回到他祖先的地方,大多是认为被日本人挟持的。在这本书中,作者对溥仪给予了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认为他是自愿的。经历了那么多的历史事件,他需要逃离被谋害的命运,逃离歧视、冷漠和掠夺,回到真正的故乡。这是以前的教科书看不到的,一种人文的情怀与关怀。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溥仪》读后感(三):从一个全新视角看溥仪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者,溥仪一直是一个议论不衰的话题,有关他的书籍也蔚为大观了。但诸多的作者中,能与他亲密接触者不多,能对其思想、行为产生影响者就更少了。本书作者庄士敦作为溥仪惟一的外籍教师,与他相处了十二年,颇受其敬重。而这十二年正是溥仪成长的关键期,也是其一生中重大变故频出的时期,他们发展成了情谊深厚的亦师亦友的关系。我想,这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思想的契合吧。

  本书记录的主要是1912年末代皇帝退位至1924年被驱逐出紫禁城这十三年的事情,但为了交代清楚来龙去脉,全书纪事上延到1898年的戊戌变法,下延到1931年溥仪出逃至故乡满洲。

  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展示了末代皇帝日常生活起居的细节,大量鲜为人知的宫廷文化、习俗、秘事。我们可以了解溥仪从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九五之尊的皇帝, 骤然失去一切特权,并成了一个失去人身自由的“平民”。书中详细记述了在这个过程中,末代皇帝的窘迫、惶恐,及遭受的歧视、冷漠和掠夺。

  我们都知道溥仪建立伪满洲国是其人生的败笔,通过本书我才知道:溥仪从小接受的就是顶尖的教育,他是一个宅心仁厚的人,他从没生过那些粗野的政敌的气,也从没加入过那些满洲独立运动。他一直期盼中国能够从动荡中平复,一切都向好的方向转变。但1928年清东陵遭到践踏和洗劫的事件,使溥仪对那些祸乱中国的掌权者的态度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这是促使他出逃满洲建立伪满洲国的根本原因。

  无疑,作者以一个外国人又是诸多事件的亲历者的身份,他的视角是独特的,他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也是相对客观的。尤其他和溥仪亦师亦友,很多事情溥仪都愿与他商量,这样,作者对溥仪的思想发展转变的历程把握的更加细腻,也更准确。所以,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末代皇帝溥仪的全新视角。

  文字指瑕:

  1.第87页,第二行“他们于1911年11月底对我发出聘请”中,根据上下文,“1911年”当为“1918年”。

  2.第92页第四段末“当皇上读书的时候是坐北朝南的,然而老师却不用像一般臣子一样,坐南朝北,而是面向西。像我在毓庆宫给皇帝上课的时候,就是面向西方坐的”,而第121页第三段末说“皇上坐北朝南,帝师面朝东侧”,帝师到底是“面向西坐”还是“面朝东侧而坐”?前后矛盾。

  3.第十二章“帝师”中,帝师之一“陆闰痒”的名字出现多次,当为“陆润庠”。

  4.第202页,第三段第三行有“绿荫环绕”,“荫”当为“阴”。 根据1985年12月由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广播电视部联合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荫”统读“yìn”,“树荫”、“林荫道”应作“树阴”、“林阴道”。

  5.第210页,第三段第三行有“满州政府”,“满州”当为“满洲”。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溥仪》读后感(四):从庄士敦眼中再看清廷

  如果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这个系列策划的初衷是变换视角,由旁观、客观来印证、补充或者颠覆主观,让我们得以从局外人的立场反观中国的历史与名人的话,庄士敦笔下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溥仪》应是一个例外。庄士敦的经历和身份使得他对中国对清廷有着强烈的卷入,因此,整本书的样貌就有了鲜明的特点。超出了纯粹客观的叙述与评价,变得有血有肉。

  庄士敦的讲述自1898的戊戌变法至1930的溥仪离开天津前往满洲止,是清廷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动荡和激烈嬗变的阶段。他的教职则分为两个阶段,从1919年开始到1922年11月皇上大婚,再从皇上大婚到1924年皇上被驱逐出宫。在庄士敦的亲见亲历中,光绪、慈禧、荣禄、醇亲王、溥仪等等有了与世人眼中完全不同的面目。而在我的眼中,人,才是历史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抛开对事件和环境的描述,我更关心庄士敦眼中的一个个人。

  关于光绪,庄士敦说道:“当岁月的激流最终沉淀下去的时候,睿智的历史学家们会把光绪皇帝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给他一个公道的评价。”在慈禧或者说在中国以孝道为天的文化背景中,即使强悍如康熙,在很多时候仍然要体现对太后的尊重。这也是西方人很难理解的为何太后的地位会在皇帝之上的原因。而当光绪试图选择一个可以制衡反对派的人的时候,不幸的是他选择的是袁世凯。而对于这个人,我们也不能单纯指责光绪看走了眼,因为之后,他一次次走向了背叛。

  关于慈禧,在西方人与东方人的评判中迥然不同,西方人普遍认为,她有着高超的政治艺术,“使得一个庞大的朝廷在没有天子的情况下还能继续运转”,而庄士敦毫不留情地对此进行了批驳:“慈禧只不过是一个无知的女人,她没有能力,也不可能为所有的坏事负起责任”。“她所受的教育和她所处的环境以及她本身性格和智商上的弱点,使得她很容易成为一枚棋子。”那些保守派的棋子。因为,“爱慕虚荣”是她最为突出的缺点。

  至于溥仪的父亲醇亲王,有个有趣的说法是“清朝始于摄政王,终于摄政王。”醇亲王是个好人,但不是好的摄政。因为他感兴趣的不是政务,而是戏剧。办事毫无效率,缺乏勇气、责任精力和意志力。庄士敦对此的言语是:“如果有两套方案拿给醇亲王看,我们完全可以让他选择一个,然后执行他没选择的那一个。”但除醇亲王之外,找出一个更合适的几乎不可能。

  对应众说纷纭的溥仪,庄士敦对他的评价非常高:“才华横溢,风趣幽默,与人为善、擅长艺术,关心国家大事和世界大事,”他化名“邓炯麟”向北京的报刊投的诗稿,多次被发表。编辑一直查找这个人而不可得。但同时,庄士敦也指出这个学生具有两面的矛盾型性格,在他的另一面——浮,轻浮,并在小事上过分固执。

  回望历史的时候,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人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总会时时浮出水面。让人不得不为之喟叹。多一重视角,多一份客观,拨开迷雾,我们可以越来越贴近所谓的“真相”,然而,也只是贴近而已,真相,终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