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很美》的读后感年夜全

《但是,很美》的读后感年夜全

2020-10-25热度:作者:hchj5.com来源:好词好句网

话题:然而 很美 读后感 

  《然而,很美》是一本由杰夫?戴尔 Geoff Dyer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7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然而,很美》精选点评:

  ●第二遍。

  ●不算是友好的入门书,除开要对爵士乐的发迹,乐理,黄金时代要有一定的了解外,还得适应作者跳脱的文字风格和忍受通篇随处可见的比喻。老牌爵士乐爱好者可能会看得喜笑颜开,妄想通过这本书对爵士乐的产生更多了解的话可能不太实际,所以三星打给自己。

  ●看到至敏 听到哀切

  ●BUT BEAUTIFUL

  ●2018年已读095:无关爵士乐史,也并非爵士乐手传记,这本书更像是作者沉浸于音乐里的神思缥缈,以及一个个乐手的呼号、哭喊与野蛮生长。书中对爵士乐的形容真是美极了,“充满受伤和痛苦”,“然而......很美,就像亲吻眼泪”,这既是爵士乐的迷人之处,也映照了一个个爵士乐手伤痕累累、血迹斑斑的人生。酗酒、吸毒、被歧视被虐待、精神异常、脆弱敏感、被荒废的天赋、被挥霍的才华,他们用爵士乐喊出自己的愤怒与抗争,也用爵士乐包裹自己的甜蜜与希望,他们被成就,也被摧毁。“所有人,都意识到这种音乐里必定有某种可怕的东西,才能将一个男人摧残至此”,诚哉斯言。

  ●迷乱,碎片,然而,时不时也美

  ●“贝尔维精神病院跟鸟园俱乐部一样,都是现代爵士乐之家。”

  ●「似乎他随时准备放弃,但又知道永不会放弃:那就是紧张的来源」

  ●9分 “跟有的男人做爱,你的身体会被刻入爱的印记,仿佛一个在你子宫里成长的孩子。他们一年不在,你的身体仍然感觉充满了他们,充满了他们的爱。而切特让你感觉被掏空了,充满的是对他的渴望,充满的是希望有下一次,下一次……”这段呼应爵士乐的描写简直绝了。

  ●Geoff Dyer这个男人总是给我带来惊喜:^)

  《然而,很美》读后感(一):文字爵士乐

  《然而,很美》——爵士乐之书(杰夫·戴尔)

  这本书完全是源于作者对爵士乐的一时兴趣,如同喜欢一个人一般。

  与其说这本书是关于爵士乐,不如说书本身就是一场完美的爵士乐演出。没有文体就是全书的文体,无忧无虑随心所欲的文风也正是作者最吸引人的一点。作者虚虚实实的笔触和描写,能把你一下子拉入文中并让你不禁的问:文中的场景是真实的发生在历史的某一时间点或是作者的臆想。“既像是小说,也像是一种想像性评论”就像作者所说的:呈现的是这些音乐家在他心中的模样,而非他们本身该有的样子。

  “你是那么地渴望停车,以至于几乎停不下来:亦庄必须被无限推迟的享受。”

  《然而,很美》读后感(二):又名痛苦的自我表达

  书名短时间内在眼前出现三次是冥冥中暗示我应该读一读,以前很孤陋地不能欣赏爵士乐,但绝对对这一种艺术形式心怀敬畏。起码知道了莱斯特·扬,真的去听了听切特·贝克、明格斯,知道爵士乐是黑人音乐,可是书里好像每一个投身于爵士乐创作的人人生都坎坷崎岖,被歧视,孤独到发疯,死于毒品或者车祸……你说这本书是劝我远离爵士乐的吧反正我也不喜欢它,但是,虽然痛苦又曲折,然而很美,那些美是情感地自由表达,是一种和文学共通的直抒胸臆,他们在爵士乐里发现自己,重塑自己,修复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我忽然发现这比文学带来的效果要更加直接。所以在知道了所有那些暴烈与温柔之后,这些中音萨克斯的音符拐啊拐的,就把我的心拐跑了。欣赏爵士乐最好按照时间顺序来,你通过后来者的音乐去回溯就会更加明白二三十年代的爵士乐手,梦想的新与旧在此渐渐合二为一。

  “通往极乐之路。那条路的另一个名字叫'痛苦'。顺利通过它的唯一办法,就是爱,爱你的痛苦——'就像亲吻眼泪'。”

  《然而,很美》读后感(三):爵士纾解孤独,正如摇滚释放愤怒

  爵士乐是如此迷人的一样东西。你行驶在黑暗的公路上,除了汽车的嗡嗡声外一片死寂,车灯如镰刀般割开了一道光,爵士乐就是这道光,它将黑暗铲到路的两边,让夜晚的蚊虫在光路上旋转飞舞。然后你眼前出现一切:舞台、欢笑、镇上的酒吧和人群……

  这不是一本爵士乐的历史,而是一本关于爵士乐手的创意写作,它不属于任何文体,也没有明确叙述者,杰夫·戴尔捕捉的是一些情绪、一些感觉,一切融合在印象主义的文字中,场景、对白、旁白、引用、突然插入的评论……它就像爵士乐本身,自由,随心所欲,处在层层叠叠的变化与摸索中,处在继承与突破的网络中,问答一些又提出一些,既是鉴赏对象,又是自身的鉴赏者。

  一般说爵士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爵士乐,一个是爵士风格的流行乐,两者相去甚远。后者正如咖啡馆那种慵懒调调;前者则更复杂,像以艾灵顿公爵为代表,那种最广阔、原始、富饶、混杂的爵士乐,并不容易接受。相对而言,我更喜欢萨克斯、小号等管弦乐器——莱斯特·扬的悠远明媚多彩,切特·贝克优美舒缓的小号,柯曼·霍金斯满含深情的中音萨克斯管,以及冲入云霄般的查尔斯·明格斯——爵士钢琴和爵士鼓则欣赏不来。

  爵士纾解了人的孤独,正如摇滚释放了人的愤怒。有意思的是,爵士乐手基本是黑人,而摇滚乐手基本是白人。那些伟大的爵士乐手,他们才华横溢,但往往陷入生活的泥潭,酗酒,染上毒品,身心俱疲,最后精神崩溃。他们流转于各个城市、酒吧,夜复一夜的演出到天亮,遭受过种族歧视和警察的殴打,音乐就是他们的体验、思想、智慧,他们将一切都投入到演奏中,手中的乐器就是全部生命。听爵士乐,真感觉死寂的空气都活了起来。

  《然而,很美》读后感(四):「想像式批評」的虛與實

  村上春樹日文版譯後記 「想像式批評」的虛與實 文:村上春樹

  我拿到這本《But Beautiful》純屬偶然。閒來無事,在美國的書店消磨時間之際,湊巧在音樂書籍的架上發現這本書的平裝本,於是隨手買下。只要是與爵士樂有關的書,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買再說似乎已成了一種習慣。傑夫.代爾(Geoff Dyer)這個作者的名字也沒聽說過。總之我並非對內容有所期待才買的。

  實際拿起這本書翻閱,已經又過了數年。因為手邊還有許多非看不可的書,而且我以為那八成又是一本常見的「爵士樂相關書籍」罷了。老實說,在「爵士樂相關書籍」中,文章出色、就讀物而言內容有趣的,其實並不多,也常大失所望;所以我才會覺得「應該也不用急著看」,就這麼放進書櫃不聞不問。

  不過我對封底印刷的鋼琴演奏家凱斯.傑瑞特(Keith Jarrett)的推薦文,倒是從一開始就有點在意。試引用如下:

  《But beautiful》是我推薦給友人的唯一一本關於爵士樂的書籍。這是小小的寶物。與其稱為「關於爵士樂的書籍」,毋寧是「描寫爵士樂的書籍」。如果緊密依附素材可以形成偉大的獨奏,代爾先生的書正是如此。 ──凱斯.傑瑞特

  書封上的推薦文我向來不太相信(因為有過多次慘痛經驗),但一方面也因為這段文章是以硬派著稱的傑瑞特所寫,因此在腦中一隅稍微有點在意。於是有一天,我從書櫃取出此書隨手翻閱了一下,結果就此不忍釋手。

  那時我首先想到的是:「這本書,到底算是什麼?」這是評傳,還是虛擬小說?文中出現的是真有其人的音樂家,寫的也多半是廣為人知的事實。但所有的事都描寫得活靈活現,彷彿作者親眼所見。有些場合,甚至連登場人物的內心世界,都像經過解剖般地詳實曝露。文章也有扎實的內涵,獨樹一格,豁達開闊,截然不同於一般所謂的「爵士樂相關書籍」。

  看了一陣子我才發覺,這與瑞蒙.卡佛的短篇小說〈差事〉(Errand)很像。〈差事〉是卡佛的代表作之一,描寫契訶夫的死亡瞬間,就類別而言應該算是「傳記小說」吧。大致上一切都是事實,以小說的觀點來描寫事情經過。文體安靜、簡潔。但是,卡佛的那種客觀視角,到了最後,突然切換成飯店服務生的視野。那是德國南方鄉下飯店的無名服務生。他連契訶夫的名字都不清楚。這正是卡佛厲害之處。故事從這裡,由飯店服務生(作者虛構的人物)的視線截取,急速移向契訶夫生前的故事。正是這個青年堪稱平庸的觀點,讓讀者深深感到契訶夫這位偉大作家之死的分量。

  本書正是將〈差事〉使用的手法運用在爵士樂上。我這麼認為。這位作者用「疑似傳記小說」的手法,塑造出傳奇爵士樂手的風貌。當時我首先看的是塞隆尼斯.孟克(Thelonious Monk)那一章,因為我最喜歡孟克。然後我心想,「這太精采了」。虛實邊界的扭曲感難以言喻地寫實。接著我又看了賴斯特.楊(Lester Willis Young)那一章。之後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光看還不夠,我當下大略翻譯孟克那章,寄給柴田元幸先生請他過目,我想也許可以刊登在他主編的文學季刊《Monkey Business》。柴田先生看了之後說:「這是好文章,我馬上刊登。不過我竟然錯失此書沒看到,真可惜!」(言下之意也許是說,如果他早點看到就自己翻譯了……)

  於是,我譯出一章就在《Monkey Business》刊登一章,然後再譯一章……就這樣持續了將近二年。結果,就有了日譯版本問世。不過,在《Monkey Business》的連載不含班.韋伯斯特(Ben Webster)那一章。另外還有分割成幾個部分、串場全書的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以及早已遠遠超越「後記」之概念、異常饒舌的後記,都是在本書出版單行本時才有的。

  把每一章視為獨立的文章閱讀固然有趣,但是宛如俯瞰一張「概念專輯」的本書,可將傑夫.代爾意圖嘗試的架構看得相當清楚。代爾自己在序文中表示,此書在初期階段其實根本沒有完整的概念;以成果看來,或許只是就結果而言變成如此,但可以理解其中確有穩固的藍圖,而且非常洗練地發揮作用。

  正如之前也提到的,對於傑夫.代爾此人,我毫無認識。他的作品譯成日文,就我所知,本書好像也是第一本。

  傑夫.代爾在一九五八年生於英國西南部的城市喬汀翰(Cheltenham)。據說當地以溫泉著稱,好像是個療養勝地。父親是板金工人,母親在學校餐廳掌廚,是典型的藍領家庭。他雖是獨生子,但成長環境談不上富裕,苦讀出身,在牛津念英國文學。大學畢業後前往倫敦,一邊在新聞界工作,一邊寫小說。

  去年,我與訪問日本的作家石黑一雄見面,在東京都內某飯店的酒吧聊了一小時左右,當時我提及正在翻譯傑夫.代爾的書。他說:「是麼,傑夫那個人我很熟。他如果知道了,一定很高興。」

  據石黑云,代爾在一九八九年發表的第一篇小說似乎遭報紙批評得一塌糊塗。「評價實在太慘了。我倒覺得是很不錯的作品,可是卻被貶得不值一文,甚至令我驚嘆有何必要罵到這種地步。這是為什麼呢。我真不懂。那對他好像也是很大的打擊。或也因此,之後,比起小說,他寧願在偏紀實的領域創造自己的文體了。」

  不過傑夫.代爾倒也沒有因此完全放棄虛擬小說,到目前為止總共發表了四本。評價馬馬虎虎還可以(我尚未看過),但是比起小說,毋寧是在紀實文學及評傳、文學批評的領域,以其手法之嶄新、切入之尖銳,博得更高的評價。例如本書《But Beautiful》就得到一九九二年的毛姆獎,以同樣手法描寫D. H. 勞倫斯一生的《Out of Sheer Rage》成為文壇一大話題,還入選美國國家書評獎一九九七年度最後決選名單。

  看了他最新的散文集《Otherwise Known as the Human Condition》(2011)收錄的部分散文,便可了解此人博學多聞。從史考特.費茲傑羅到甜甜圈連鎖店,他在各種領域都能發揮獨特的新鮮論點,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知性文章。既有新聞敏感度,也具備充足的學院訓練。求知欲也很旺盛,更擁有優秀批評家不可欠缺的「憂憤」。

  如果看了本書作者的〈後記〉,應該就能大概理解他身為批評家的著述風格,其頭腦運轉之快、切入之犀利堪稱天下一品。舉例也很中肯確實,看了之後,往往恍然大悟,佩服不已。但在同時,多少也令人感到其持論稍嫌牽強、不肯接納反對意見的頑固(或者些許偏見)。就評論而言的確是一流作品,但在看完洋溢躍動感、奇特又有創意的正文後,看到這篇「解說」,不由得心生「嗯──硬要這麼說實在有點……」這般彆扭感的讀者想必也不在少數。當然反過來說,也證明了描繪八位爵士樂手風貌的正文部分,寫得多麼鮮活生動、自由開闊。

  代爾自己將這種手法稱為「imaginative criticism」,或可譯為「想像式批評」。若採意譯,該稱為「自由評傳」吧。簡而言之,不是把事實當作事實直接靜態處理,而是自由發揮想像力,立體塑造出活生生的情景。透過這樣手法,闡明其中事物的核心。毋庸贅言那是站在與「學院派批評」對立的位置。雖不知發生過什麼事,但看來代爾這人似乎打從心底討厭學院派。他在某處如此寫道:

  這成了學院派批評的記號,凡是被它碰過的通通會被殺死。只要在大學校園走一走就知道,到處都可聞到死亡氣息。因為有幾百個學究,碰觸所有事物,片甲不留地殺個精光。

  當然批評家如果全捨棄學院式批評、寫起代爾這種文章,那恐怕也有點困擾,但這自然不可能(普通人實在寫不出這種文章),所以他的「想像式批評」文體才格外吸引我們。他就像是把一張照片放在面前,從中打造出一個小小的、寫實故事的過程,讓我們不得不驚嘆。故事產生一個隱喻,那個隱喻又導向另一個故事。這種充滿動態的發展恐怕只有代爾才做得到。

  不管怎樣,當你看著這本書,應該會想聽一聽書中描寫的那些樂手演奏的音樂吧。老實說,我坐在桌前翻譯文章時,也一直在聽那位演奏家的唱片。例如翻譯查爾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那一章時,我總是把明格斯的唱片放在唱盤上,而且聽法和平時有點不同。換言之,我從那音樂中聽到和以往略有不同的音韻,看到與以往略有不同的情景。單是能夠產生這種心情,這本書應該就已經值得一讀了。

  村上春樹 二○一一年八月 (本文原為村上春樹翻譯日文版後記|劉子倩 譯)